當天晚上,小夥子們又被喝倒,幸好李培上來了,他隻喝一點啤酒,可以開車。
田景才和開車的劉師傅堅決不喝酒,其他三位師傅沒事,也跟著喝一點,不過看小夥子們實在喝得太猛,不敢跟他們玩,吃好飯就先走了。
李格陪著田智民他們繼續喝。
喝到最後,是他和李培扶著小夥子們上車的,其他人幾乎全軍覆沒。
有個別清醒一點的,也無法照顧別人,隻能扶著牆壁。
眾人走後,小寨又隻剩下李格。
嗯,還有雪球。
小家夥來到這裏一段時間,似乎開始長身體,不再像剛來時,渾身上下都是肥肉,肉嘟嘟的,很可愛。
但是,也很沒用。
小雪球變瘦了,體型明顯又變大,它已經不再懼怕,養殖園裏的那兩個村霸(大鵝),有時還能把它們壓住。
其實,雞鴨鵝都在長大,開始長出厚厚的毛發,還能捕捉小昆蟲。
雪球的飯量大漲,已經不再需要單獨喝牛奶,吃火腿腸,幾乎是李格吃什麽,它就吃什麽。
這不,正在桌子底下啃骨頭呢。
李格把桌上的東西收拾完,骨頭全部放在一起,讓雪球來收拾,其他該扔掉的扔掉,還能吃的,放在冰箱裏。
即使自己不吃,改天給雪球也行。
收拾完以後,李格又來到後山的空地,嚐試適應新境界。尤其是以前的技法,他決定把它們修煉好。
光是追求境界的話,他有些吃虧。
到目前為止,李格還是無法控製好自己,比如禦劍飛行,用咒語或者符籙對敵。
尤其是禦劍飛行!
李格已經把《逍遙遊》的招式全部悟透,僅僅差一點火候而已,按理說禦劍飛行應該沒有什麽問題。
但是,他沒有劍啊!
他對《逍遙遊》還是不算特別熟,對神識、真元之氣和力量的控製都不算特別細,那些竹劍根本無法承受真元之氣。
稍微用力過猛。
啪~
竹劍便化為粉塵!
李格嚐試十多次,然後就浪費十多把竹劍,削得他都沒脾氣了。
“一定是我沒有找到竅門,理論上,不管什麽東西,應該都可以注入真元之氣,不然的話,從哪裏來飛花傷人的手段!”
“或許,可以嚐試注入力量的同時,用另一股力量來保護竹劍……”
想到這裏,李格又削來一把竹劍。
他現在最拿手的,除了炒菜就是削竹劍,那真是又快又好啊!
沒有必要精雕細琢。
隻要初步有個模樣,便開始嚐試新設想,“起……”
竹劍果然飄起來!
哈哈,我真是他娘的天才!
“啪~”
又炸了!
李格苦著臉繼續削竹劍,不過他沒有沮喪,因為他總算找對方向,不僅要對標的物施加一個驅動力量,還要對它進行保護。
否則,所有力量都讓標的物來承受,它不炸才怪!哪怕是真刀真槍,估計也難以承受高速飛行的力量。
作為物理學博士,李格覺得自己有點不夠嚴謹,怎麽現在才想到關鍵點!
即使修仙,有些也不違背普通物理學的範疇嘛,要把格局打開,不能因為修煉而盲目的修煉。
剛才那一把,應該是他控製得不夠好,力量分布不均勻導致的。
呃,也有點得意忘形的成分。
繼續嚐試吧。
第二次,竹劍穩穩的升到空中,李格不再激動,調節好情緒,繼續控製竹劍。
向左飛。
向右飛。
向上飛。
向下飛。
有時候,還要調轉方向,甚至會旋轉起來,像一個風扇。
這個階段,就好比李格上大學的時候,不得不參加的軍訓活動,剛剛開始入門,肯定是都是練習簡單動作。
據說,新兵入伍還練得更久,基本的立正稍息,向左向右都要練習很多天。
很簡單,必須把它練成肌肉記憶,就像往嘴裏喂飯那麽簡單自然才行。
不然的話,禦劍飛行也很危險。
萬一從空中墜下來,那就丟人丟大發了!李格可從來沒見過摔死的修真者,所以他也不能做那第一個。
向前飛。
向後飛。
……
不知不覺,時間過去一個小時,李格累得滿頭大汗,有點虛脫。
這玩意兒,既費真元又費神識,對精氣神的要求真的非常高,要求絕對遠遠超過飛機駕駛員。
畢竟,飛機駕駛員隻管操控,修煉者不僅要自己操控,還要提供動力輸出,相當於發動機兼駕駛員。
李格站著就能讓真元之氣運行得更快,把身體的狀態調整到最佳。
實際上,李格算大概弄明白,要成功的禦劍飛行,需要的是一心多用,而且還要求用得格外嫻熟。
你不僅要為飛劍提供動力,還要保護飛劍不炸裂,同時更要維持好自己的狀態,不能自己這個“總發動機”出問題。
同時,力量、技巧、方向也要控製好。
泥馬,這個是係統工程啊!
當精氣神達到最佳狀態,李格繼續他的飛劍大業,操控著竹劍慢慢移動,時高時低,時而轉向,時而掉頭……
主打的就是融會貫通。
嗯嗯,也就是熟悉到不用眼睛看,雙手還是可以準確的給嘴巴喂飯一樣。
其實,就是增強感知力。
一個小時。
兩個小時。
三個小時!
李格終於習慣分配力量,把自己變成一個人工“控製係統”,把真元之氣和神識運用到相應的地方。
於是,他開始嚐試站在飛行的竹劍上。
難度直接飆升!
第一次,摔倒。
第二次,摔倒。
第三次,摔下來!
……
一直到摔到數不清,李格才慢慢適應狀態,勉強跟竹劍保持一致,與它混為一體,慢慢的嚐試做一些飛行。
不,應該說是蝸行。
他在禦劍蝸行,就像方才操控竹劍前進,後退,掉頭,旋轉……
李格當初做實驗的時候,早就把耐心練出來了,即使失敗一萬次,他也能進行一萬零一次,永遠比失敗多一次。
本著這樣的信念,他在失敗中成長,在跌倒中成熟。
差不多到淩晨四點,李格終於算成功的禦劍飛行,不過速度並不快,快不過他自己在地上跑的速度。
凡事都有第一次嘛。
李格覺得,這已經是他的一大進步,意義不次於突破到一個大境界。
……
田景才和開車的劉師傅堅決不喝酒,其他三位師傅沒事,也跟著喝一點,不過看小夥子們實在喝得太猛,不敢跟他們玩,吃好飯就先走了。
李格陪著田智民他們繼續喝。
喝到最後,是他和李培扶著小夥子們上車的,其他人幾乎全軍覆沒。
有個別清醒一點的,也無法照顧別人,隻能扶著牆壁。
眾人走後,小寨又隻剩下李格。
嗯,還有雪球。
小家夥來到這裏一段時間,似乎開始長身體,不再像剛來時,渾身上下都是肥肉,肉嘟嘟的,很可愛。
但是,也很沒用。
小雪球變瘦了,體型明顯又變大,它已經不再懼怕,養殖園裏的那兩個村霸(大鵝),有時還能把它們壓住。
其實,雞鴨鵝都在長大,開始長出厚厚的毛發,還能捕捉小昆蟲。
雪球的飯量大漲,已經不再需要單獨喝牛奶,吃火腿腸,幾乎是李格吃什麽,它就吃什麽。
這不,正在桌子底下啃骨頭呢。
李格把桌上的東西收拾完,骨頭全部放在一起,讓雪球來收拾,其他該扔掉的扔掉,還能吃的,放在冰箱裏。
即使自己不吃,改天給雪球也行。
收拾完以後,李格又來到後山的空地,嚐試適應新境界。尤其是以前的技法,他決定把它們修煉好。
光是追求境界的話,他有些吃虧。
到目前為止,李格還是無法控製好自己,比如禦劍飛行,用咒語或者符籙對敵。
尤其是禦劍飛行!
李格已經把《逍遙遊》的招式全部悟透,僅僅差一點火候而已,按理說禦劍飛行應該沒有什麽問題。
但是,他沒有劍啊!
他對《逍遙遊》還是不算特別熟,對神識、真元之氣和力量的控製都不算特別細,那些竹劍根本無法承受真元之氣。
稍微用力過猛。
啪~
竹劍便化為粉塵!
李格嚐試十多次,然後就浪費十多把竹劍,削得他都沒脾氣了。
“一定是我沒有找到竅門,理論上,不管什麽東西,應該都可以注入真元之氣,不然的話,從哪裏來飛花傷人的手段!”
“或許,可以嚐試注入力量的同時,用另一股力量來保護竹劍……”
想到這裏,李格又削來一把竹劍。
他現在最拿手的,除了炒菜就是削竹劍,那真是又快又好啊!
沒有必要精雕細琢。
隻要初步有個模樣,便開始嚐試新設想,“起……”
竹劍果然飄起來!
哈哈,我真是他娘的天才!
“啪~”
又炸了!
李格苦著臉繼續削竹劍,不過他沒有沮喪,因為他總算找對方向,不僅要對標的物施加一個驅動力量,還要對它進行保護。
否則,所有力量都讓標的物來承受,它不炸才怪!哪怕是真刀真槍,估計也難以承受高速飛行的力量。
作為物理學博士,李格覺得自己有點不夠嚴謹,怎麽現在才想到關鍵點!
即使修仙,有些也不違背普通物理學的範疇嘛,要把格局打開,不能因為修煉而盲目的修煉。
剛才那一把,應該是他控製得不夠好,力量分布不均勻導致的。
呃,也有點得意忘形的成分。
繼續嚐試吧。
第二次,竹劍穩穩的升到空中,李格不再激動,調節好情緒,繼續控製竹劍。
向左飛。
向右飛。
向上飛。
向下飛。
有時候,還要調轉方向,甚至會旋轉起來,像一個風扇。
這個階段,就好比李格上大學的時候,不得不參加的軍訓活動,剛剛開始入門,肯定是都是練習簡單動作。
據說,新兵入伍還練得更久,基本的立正稍息,向左向右都要練習很多天。
很簡單,必須把它練成肌肉記憶,就像往嘴裏喂飯那麽簡單自然才行。
不然的話,禦劍飛行也很危險。
萬一從空中墜下來,那就丟人丟大發了!李格可從來沒見過摔死的修真者,所以他也不能做那第一個。
向前飛。
向後飛。
……
不知不覺,時間過去一個小時,李格累得滿頭大汗,有點虛脫。
這玩意兒,既費真元又費神識,對精氣神的要求真的非常高,要求絕對遠遠超過飛機駕駛員。
畢竟,飛機駕駛員隻管操控,修煉者不僅要自己操控,還要提供動力輸出,相當於發動機兼駕駛員。
李格站著就能讓真元之氣運行得更快,把身體的狀態調整到最佳。
實際上,李格算大概弄明白,要成功的禦劍飛行,需要的是一心多用,而且還要求用得格外嫻熟。
你不僅要為飛劍提供動力,還要保護飛劍不炸裂,同時更要維持好自己的狀態,不能自己這個“總發動機”出問題。
同時,力量、技巧、方向也要控製好。
泥馬,這個是係統工程啊!
當精氣神達到最佳狀態,李格繼續他的飛劍大業,操控著竹劍慢慢移動,時高時低,時而轉向,時而掉頭……
主打的就是融會貫通。
嗯嗯,也就是熟悉到不用眼睛看,雙手還是可以準確的給嘴巴喂飯一樣。
其實,就是增強感知力。
一個小時。
兩個小時。
三個小時!
李格終於習慣分配力量,把自己變成一個人工“控製係統”,把真元之氣和神識運用到相應的地方。
於是,他開始嚐試站在飛行的竹劍上。
難度直接飆升!
第一次,摔倒。
第二次,摔倒。
第三次,摔下來!
……
一直到摔到數不清,李格才慢慢適應狀態,勉強跟竹劍保持一致,與它混為一體,慢慢的嚐試做一些飛行。
不,應該說是蝸行。
他在禦劍蝸行,就像方才操控竹劍前進,後退,掉頭,旋轉……
李格當初做實驗的時候,早就把耐心練出來了,即使失敗一萬次,他也能進行一萬零一次,永遠比失敗多一次。
本著這樣的信念,他在失敗中成長,在跌倒中成熟。
差不多到淩晨四點,李格終於算成功的禦劍飛行,不過速度並不快,快不過他自己在地上跑的速度。
凡事都有第一次嘛。
李格覺得,這已經是他的一大進步,意義不次於突破到一個大境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