賀思雨很好奇,“你魚塘裏有那麽大的魚?釣魚時,怎麽不見上鉤啊?”
李格:“呃,大魚很難咬鉤吧,而且它們喜歡待在深水區,咱們釣魚的時候,我釣的是相對比較淺的區域。”
賀思雨笑道:“那,待會兒咱們再來釣一釣大魚,釣上來也不吃,拍個照又給它放回去,好不好?”
言語間,有一種撒嬌的味道。
“好啊,那你在這裏等我,我回去拿魚竿和釣箱?”賀思雨的要求,李格百分之百答應。
現在才八點左右,太陽不大,而且正好有魚口,是釣魚的好時機。
賀思雨點點頭,“好啊好啊,你快去。我就在那棵樹下等你。”
魚塘邊那棵漂亮的女貞子樹,賀思雨很喜歡,昨天來過一次,她已經喜歡待在樹下的感覺。
坐在樹下,她可以看著釣台上的李格,雖然是側影,但是很帥!
專注的男人,真的很帥。
呃,前提是要長得帥。
李格把魚帶回家,放在洗菜池子養一養,把大甲魚放在平時養甲魚的缸裏,防止它們逃脫,小甲魚扔進涼亭的小池,讓它們成為另一道風景。
涼亭的水池,現在也是一個完整的生態係統,裏麵有魚有蝦,也有黃鱔泥鰍,而且流水不斷,跟小溪差不多清澈。
李格不做停留,拿到釣箱、魚竿就走,順手還拿走兩個鬥笠,一根小紮凳。
那種小紮凳,是上次劉師傅他們過來做活路的時候,田景才利用邊角料給李格做的,有六把,平日那在室外坐一坐很舒服。
關鍵是攜帶方便。
李格拿著它,是為賀思雨準備的。
女貞子樹下有草,但是坐著不一定舒服,給她帶一把小紮凳更方便。
賀思雨對李格的細心很感動。
心裏暖暖的。
女孩戴著鬥笠,坐在紮凳上,心中跟抹了蜜似的,一會兒偷笑,一會兒又拿起手機拍照。
照片的主角不限,有李格,有她自己,有可愛的小鬆鼠,越來越大氣的雪球,還有飛仙塘美麗的風景。
藍天白雲。
綠水青山。
還有一個安靜釣魚的天才青年……
女孩子都喜歡幻想,不知不覺間,賀思雨的思緒已經不知道飄向何方。
這個夏天,她感覺自己遐想最多,尤其是來到飛仙塘以後!具體說,應該是見到李格之後。
世外桃源一樣的山村。
神話一般的男子。
在賀思雨的心中,李格是遺世獨立,羽化而登仙一般的神奇天才。若不是認識他以後,他們就一直吃吃吃,她會覺得李格是不食煙火的存在。
李格很仙。
其實也很真實。
在賀思雨的心中,他是謙謙君子,溫潤如玉,也是鄰家大男孩,溫暖又陽光。
釣大魚不容易。
這一次,李格用的是七米二的巨物杆,用的是大力魚線,12號魚鉤。
喂了一包玉米顆粒。
然後,再慢慢拋竿。
這一次,他釣深水區。魚塘的深水區,最多不過五米,用七二的魚竿很容易就能釣底,把魚漂調好就可以。
魚竿入水,李格對著旁邊的賀思雨說,“釣大魚需要耐心等待,而且還一定上鉤呢,所以你得等。”
“如果覺得無聊,咱們來玩一個小遊戲好不好?”
賀思雨笑道:“好啊,好啊。你說玩什麽?不如,繼續玩飛花令好嗎?就說關於魚的詩句,誰輸了中午洗碗。”
古人玩飛花令,也是帶彩頭的,比如輸的人要喝酒,或者表演節目。
李格笑道:“洗碗還是算了吧,那是我的職責,不如輸的人就表演一個節目,僅限於唱歌和跳舞,不準念詩。好不好?”
賀思雨點頭,“沒問題!”
她也想看李格跳舞,或者唱歌。
他們腦子裏全是詩詞,不準念詩也好,不然等於沒有表演。
飛花令,賀思雨先開始:
“西塞山前白鷺飛,桃花流水鱖魚肥。”
李:“細雨魚兒出,微風燕子斜。”
賀:“江上往來人,但愛鱸魚美。”
李:“客從遠方來,遺我雙鯉魚。”
賀:“照日深紅暖見魚,連村綠暗晚藏烏,黃童白叟聚雎盱。”
李:“鷹擊長空,魚翔淺底,萬類霜天競自由。”
賀:“勞動故人龐閣老,提魚攜酒遠相尋。”
李:“鯨吞蛟鬥波成血,深澗遊魚樂不知。”
賀:“卻把魚竿尋小徑,閑梳鶴發對斜暉。”
李:“有時日暮碧將合,還被魚舟來觸分。”
賀:“……”
兩人你來我往,不知不覺接下一百多句,常見的歌詞越來越少,李格依舊輕輕鬆鬆,賀思雨卻詞窮了。
女孩哭笑著說:“我不行啦,認輸。你是一個大變態,有些特別偏門的詩詞,你都能對答如流,是不是把唐詩宋詞元曲全部背完了?”
李格微微一笑,“我要說,自己大概可以背誦五萬兩千首唐詩,你信不信?”
賀思雨笑嘻嘻的說道:“我信你個鬼!康熙編寫的《全唐詩》也隻有四萬八千九百六十三首,就算你全部會背,也不夠五萬兩千首呢。”
李格笑著說,“你說的對,《全唐詩》隻有四萬多,但是唐朝流傳的很多啊!正好我對古詩詞感興趣,在水木大學的圖書館裏,正好有相關的資料,所以沒事的時候就給它們背誦下來了。”
“真的嗎?你牛!”賀思雨下意識的說,給李格比了兩根大拇指。
普通的人,能夠把唐詩三百首背完,那就足夠縱橫江湖,驚豔很多人,沒想李格居然把現存的全部背誦!
李格抹著鼻子笑一笑,“其實,那時候也是因為無聊。”
大學四年,工作五年。
他在水木大學呆了九年時間,人際交往幾乎為零,要說不無聊,那都是騙人的。
李格用什麽打發時光?
無非就是讀書寫字,工作以後還能多做實驗,多寫論文。
若是賀思雨知道,李格是怎麽度過那九年時光的,一定會為他流淚,而不是為他的知識淵博而點讚。
李格淵博的知識,都是用空虛和寂寞換來的,當時的李格似乎甘之若飴。
現在回頭看看,那段日子未免有些蒼白,他的生活裏隻有圖書館、教室、寢室和實驗室,極少有人關注到他的存在。
即使水木大學的物理學院,也有一些人不知道李格是誰。
……
李格:“呃,大魚很難咬鉤吧,而且它們喜歡待在深水區,咱們釣魚的時候,我釣的是相對比較淺的區域。”
賀思雨笑道:“那,待會兒咱們再來釣一釣大魚,釣上來也不吃,拍個照又給它放回去,好不好?”
言語間,有一種撒嬌的味道。
“好啊,那你在這裏等我,我回去拿魚竿和釣箱?”賀思雨的要求,李格百分之百答應。
現在才八點左右,太陽不大,而且正好有魚口,是釣魚的好時機。
賀思雨點點頭,“好啊好啊,你快去。我就在那棵樹下等你。”
魚塘邊那棵漂亮的女貞子樹,賀思雨很喜歡,昨天來過一次,她已經喜歡待在樹下的感覺。
坐在樹下,她可以看著釣台上的李格,雖然是側影,但是很帥!
專注的男人,真的很帥。
呃,前提是要長得帥。
李格把魚帶回家,放在洗菜池子養一養,把大甲魚放在平時養甲魚的缸裏,防止它們逃脫,小甲魚扔進涼亭的小池,讓它們成為另一道風景。
涼亭的水池,現在也是一個完整的生態係統,裏麵有魚有蝦,也有黃鱔泥鰍,而且流水不斷,跟小溪差不多清澈。
李格不做停留,拿到釣箱、魚竿就走,順手還拿走兩個鬥笠,一根小紮凳。
那種小紮凳,是上次劉師傅他們過來做活路的時候,田景才利用邊角料給李格做的,有六把,平日那在室外坐一坐很舒服。
關鍵是攜帶方便。
李格拿著它,是為賀思雨準備的。
女貞子樹下有草,但是坐著不一定舒服,給她帶一把小紮凳更方便。
賀思雨對李格的細心很感動。
心裏暖暖的。
女孩戴著鬥笠,坐在紮凳上,心中跟抹了蜜似的,一會兒偷笑,一會兒又拿起手機拍照。
照片的主角不限,有李格,有她自己,有可愛的小鬆鼠,越來越大氣的雪球,還有飛仙塘美麗的風景。
藍天白雲。
綠水青山。
還有一個安靜釣魚的天才青年……
女孩子都喜歡幻想,不知不覺間,賀思雨的思緒已經不知道飄向何方。
這個夏天,她感覺自己遐想最多,尤其是來到飛仙塘以後!具體說,應該是見到李格之後。
世外桃源一樣的山村。
神話一般的男子。
在賀思雨的心中,李格是遺世獨立,羽化而登仙一般的神奇天才。若不是認識他以後,他們就一直吃吃吃,她會覺得李格是不食煙火的存在。
李格很仙。
其實也很真實。
在賀思雨的心中,他是謙謙君子,溫潤如玉,也是鄰家大男孩,溫暖又陽光。
釣大魚不容易。
這一次,李格用的是七米二的巨物杆,用的是大力魚線,12號魚鉤。
喂了一包玉米顆粒。
然後,再慢慢拋竿。
這一次,他釣深水區。魚塘的深水區,最多不過五米,用七二的魚竿很容易就能釣底,把魚漂調好就可以。
魚竿入水,李格對著旁邊的賀思雨說,“釣大魚需要耐心等待,而且還一定上鉤呢,所以你得等。”
“如果覺得無聊,咱們來玩一個小遊戲好不好?”
賀思雨笑道:“好啊,好啊。你說玩什麽?不如,繼續玩飛花令好嗎?就說關於魚的詩句,誰輸了中午洗碗。”
古人玩飛花令,也是帶彩頭的,比如輸的人要喝酒,或者表演節目。
李格笑道:“洗碗還是算了吧,那是我的職責,不如輸的人就表演一個節目,僅限於唱歌和跳舞,不準念詩。好不好?”
賀思雨點頭,“沒問題!”
她也想看李格跳舞,或者唱歌。
他們腦子裏全是詩詞,不準念詩也好,不然等於沒有表演。
飛花令,賀思雨先開始:
“西塞山前白鷺飛,桃花流水鱖魚肥。”
李:“細雨魚兒出,微風燕子斜。”
賀:“江上往來人,但愛鱸魚美。”
李:“客從遠方來,遺我雙鯉魚。”
賀:“照日深紅暖見魚,連村綠暗晚藏烏,黃童白叟聚雎盱。”
李:“鷹擊長空,魚翔淺底,萬類霜天競自由。”
賀:“勞動故人龐閣老,提魚攜酒遠相尋。”
李:“鯨吞蛟鬥波成血,深澗遊魚樂不知。”
賀:“卻把魚竿尋小徑,閑梳鶴發對斜暉。”
李:“有時日暮碧將合,還被魚舟來觸分。”
賀:“……”
兩人你來我往,不知不覺接下一百多句,常見的歌詞越來越少,李格依舊輕輕鬆鬆,賀思雨卻詞窮了。
女孩哭笑著說:“我不行啦,認輸。你是一個大變態,有些特別偏門的詩詞,你都能對答如流,是不是把唐詩宋詞元曲全部背完了?”
李格微微一笑,“我要說,自己大概可以背誦五萬兩千首唐詩,你信不信?”
賀思雨笑嘻嘻的說道:“我信你個鬼!康熙編寫的《全唐詩》也隻有四萬八千九百六十三首,就算你全部會背,也不夠五萬兩千首呢。”
李格笑著說,“你說的對,《全唐詩》隻有四萬多,但是唐朝流傳的很多啊!正好我對古詩詞感興趣,在水木大學的圖書館裏,正好有相關的資料,所以沒事的時候就給它們背誦下來了。”
“真的嗎?你牛!”賀思雨下意識的說,給李格比了兩根大拇指。
普通的人,能夠把唐詩三百首背完,那就足夠縱橫江湖,驚豔很多人,沒想李格居然把現存的全部背誦!
李格抹著鼻子笑一笑,“其實,那時候也是因為無聊。”
大學四年,工作五年。
他在水木大學呆了九年時間,人際交往幾乎為零,要說不無聊,那都是騙人的。
李格用什麽打發時光?
無非就是讀書寫字,工作以後還能多做實驗,多寫論文。
若是賀思雨知道,李格是怎麽度過那九年時光的,一定會為他流淚,而不是為他的知識淵博而點讚。
李格淵博的知識,都是用空虛和寂寞換來的,當時的李格似乎甘之若飴。
現在回頭看看,那段日子未免有些蒼白,他的生活裏隻有圖書館、教室、寢室和實驗室,極少有人關注到他的存在。
即使水木大學的物理學院,也有一些人不知道李格是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