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格笑道:“你說得有道理,既然已經完全恢複健康,我應該早點回去上班。”
正好,他也需要曆練。
在元嬰期卡得那麽久,李格認為是自己的心性不夠堅定,需要多一些紅塵曆練,增長見識,也讓心變得更堅實。
洗刷完畢的賀思雨,最後衝一衝雙手,笑著說,“這才對嘛。”
“我覺得,你這個人有時太低調,不喜歡主動爭取,不太像一個二十來歲的年輕人。實際上,以你的能力,隻要稍微積極主動一點,肯定在水木大學大放異彩。”
李格拿一張專門擦手的毛巾給她,點頭說,“我覺得沒什麽可爭的,爭來爭去一點意思都沒有。”
賀思雨搖搖頭,“無理之爭,當然是沒有任何意義的,但是為了真理或者正常權利去爭,那就該當仁不讓。”
“李格啊,如果年輕人都像你那麽佛係,社會哪裏來的發展,國家哪裏來的進步?文明會停滯不前的。”
此時此刻,賀思雨更像一位老師。
賀思雨在大家庭長大,從小接觸到的東西不一樣,對人情世故的理解更加深刻,這方麵,她確實比李格更加成熟。
她也是看出來了。
李格比自己還要單純!
事實上,在情商教育方麵,農村孩子還是遠遠不如城市的孩子,很多農村孩子老實本分,學習也很努力,但是進入大學以後,各方麵的表現就不如城市孩子成熟。
踏入社會,亦是如此。
那是環境和教育條件決定的。在農村長大的孩子,父母親隻能努力掙錢供他讀書,本身就沒有太多見識閱曆,在人情世故方麵都不夠成熟的他們,怎麽教育得了孩子?
相反,大部分城市的父母,見識和閱曆相對更豐富,對孩子的引導也更全麵,不知不覺,孩子的情商也要高一些。
賀思雨長在條件優渥的家庭,對人情世故的認知,自然遠遠超過李格。
李格在爺爺那裏接受到的教育,最多就是“小格,你要好好讀書,將來好走出這個大山區”,“隻有好好讀書,你才能進入城市生活,丟掉挖鋤”。
還有,要好好做人。
那都是最淺顯的人生道理。
這些道理,李格這些年一直在躬行,可是依舊過不好自己的人生。
回到飛仙塘後,李格重病在床的時候,也想了很多,總覺得自己沒有利用好天賦,白白活了二十多年。
善良、誠信、努力,這些品質似乎都是為人處世的基礎,即使完成所有關於做好人的品質以後,他還是沒有把人生過好。
為什麽呢?
因為缺少生存的手段。
一個人要活得很好,僅僅依靠本身的善良是不夠的。
人之初,性本善。
這個“本”字說明人性是善良的,但是從另一方麵來說,它也說明現實中人性不一定都是善良的。
善是先天的。
但是,有人為了活得更好,不得不學習一些非先天性的手段,也可以成為“惡”。
李格認為,自己就是不夠惡。
因為太老實,蒙立琦公然占有他的勞動成果;因為太老實,他在物理學院當四年學生,五年老師,依舊沒有太多存在感。
臨死之際,他後悔過。
但是,當他獲得《鴻蒙修仙訣》,鳳凰涅盤,浴火重生的時候,本能的又回歸到無欲無求,不爭不搶的思想狀態中。
今天賀思雨的一番話,讓李格再次開啟那一段不好的記憶。
是啊!
如果一味的善良,即使變成超人,估計生活還是一團糟。
因為,他心性不夠堅定。
因為,他缺少殺伐果斷的意誌。
“謝謝你,思雨。”
李格溫和的笑著說,“實話講,很久沒有人跟我說過人生大道理啦!再次聽一聽,感覺又學習了一次。”
賀思雨笑嘻嘻的說,“如果你願意聽,以後我經常提醒你,反正水木大學和師大距離也不算遠,我可以隨時找你嘮叨。”
李格:“好啊,回到京城,我一定經常去師大找你,聆聽教誨。”
兩人相視一笑。
這算是一個約定吧!
一點一點達成共識,兩顆年輕的心也在不斷靠近。
中午,兩人又在書房聊天喝茶。
賀思雨很簡單,在消除兩人之間的隔膜以後,總有說不完的話題,李格在她的引領下,也漸漸敞開心扉。
他跟她說了很多童年的事情,包括幸與不幸的過往,還有在水木大學讀書時候的孤單,迷茫。
當年,年少的李格很迷茫。
他在水木大學極度不適應,沒有人關心,沒有朋友可以傾訴。
寢室的同學把他當成孩子,雖然不會特別欺負他,卻也談不上也不關心,內向的李格根本不會向他們吐露心事。
大學很自由,沒有人會特意關注就一個人,除非你主動去和別人結交。
或者,異性之間的互相吸引。
李格明顯比大家小五六歲,因此很少有人關心他,更沒有老師會關注到他的存在,即使偶爾有人發現他年齡太小,也隻是感慨一下,這家夥是個天才。
真正走入李格內心的,他一個都找不到,所以他迷茫、內向。
甚至,一度想過退學。
退學又能怎樣?李格看不到退學以後的出路,因為他父母雙亡,沒有親人,即使回到飛仙塘,那也隻能孤苦伶仃。
要不幹農活,要不繼續複讀。
生活還是重複著過!
因此,李格隻能用讀書來消除煩惱,讓自己在讀書館、教室、寢室忙碌起來,生活的迷茫才不會吞噬著他。
“人人都說我是天才,其實沒有人知道我的煩惱和痛苦。我在水木大學寢室床上流過很多眼淚,淚水浸濕我的枕頭,第二天還得擦幹眼淚繼續讀書。”
“在陌生的京城,我想念飛仙塘,懷念爺爺,懷念父母,懷念一切親人,以你小時候在他們嗬護下的快樂時光。但是,我知道自己回不去了。每一次想他們,我的眼淚總是流不盡。”
“我隻能躲在被窩裏流淚,因為膽小,我甚至不敢哭出聲音。”
“蒙立琦是我的導師,他長期占有我的學術成果,但是他也在工作上幫了我不少,讓我繼續留校,省去找工作的迷茫,還幫我評上副教授的職稱。所以,即使他拿走我那麽多東西,我還是不恨他。”
……
正好,他也需要曆練。
在元嬰期卡得那麽久,李格認為是自己的心性不夠堅定,需要多一些紅塵曆練,增長見識,也讓心變得更堅實。
洗刷完畢的賀思雨,最後衝一衝雙手,笑著說,“這才對嘛。”
“我覺得,你這個人有時太低調,不喜歡主動爭取,不太像一個二十來歲的年輕人。實際上,以你的能力,隻要稍微積極主動一點,肯定在水木大學大放異彩。”
李格拿一張專門擦手的毛巾給她,點頭說,“我覺得沒什麽可爭的,爭來爭去一點意思都沒有。”
賀思雨搖搖頭,“無理之爭,當然是沒有任何意義的,但是為了真理或者正常權利去爭,那就該當仁不讓。”
“李格啊,如果年輕人都像你那麽佛係,社會哪裏來的發展,國家哪裏來的進步?文明會停滯不前的。”
此時此刻,賀思雨更像一位老師。
賀思雨在大家庭長大,從小接觸到的東西不一樣,對人情世故的理解更加深刻,這方麵,她確實比李格更加成熟。
她也是看出來了。
李格比自己還要單純!
事實上,在情商教育方麵,農村孩子還是遠遠不如城市的孩子,很多農村孩子老實本分,學習也很努力,但是進入大學以後,各方麵的表現就不如城市孩子成熟。
踏入社會,亦是如此。
那是環境和教育條件決定的。在農村長大的孩子,父母親隻能努力掙錢供他讀書,本身就沒有太多見識閱曆,在人情世故方麵都不夠成熟的他們,怎麽教育得了孩子?
相反,大部分城市的父母,見識和閱曆相對更豐富,對孩子的引導也更全麵,不知不覺,孩子的情商也要高一些。
賀思雨長在條件優渥的家庭,對人情世故的認知,自然遠遠超過李格。
李格在爺爺那裏接受到的教育,最多就是“小格,你要好好讀書,將來好走出這個大山區”,“隻有好好讀書,你才能進入城市生活,丟掉挖鋤”。
還有,要好好做人。
那都是最淺顯的人生道理。
這些道理,李格這些年一直在躬行,可是依舊過不好自己的人生。
回到飛仙塘後,李格重病在床的時候,也想了很多,總覺得自己沒有利用好天賦,白白活了二十多年。
善良、誠信、努力,這些品質似乎都是為人處世的基礎,即使完成所有關於做好人的品質以後,他還是沒有把人生過好。
為什麽呢?
因為缺少生存的手段。
一個人要活得很好,僅僅依靠本身的善良是不夠的。
人之初,性本善。
這個“本”字說明人性是善良的,但是從另一方麵來說,它也說明現實中人性不一定都是善良的。
善是先天的。
但是,有人為了活得更好,不得不學習一些非先天性的手段,也可以成為“惡”。
李格認為,自己就是不夠惡。
因為太老實,蒙立琦公然占有他的勞動成果;因為太老實,他在物理學院當四年學生,五年老師,依舊沒有太多存在感。
臨死之際,他後悔過。
但是,當他獲得《鴻蒙修仙訣》,鳳凰涅盤,浴火重生的時候,本能的又回歸到無欲無求,不爭不搶的思想狀態中。
今天賀思雨的一番話,讓李格再次開啟那一段不好的記憶。
是啊!
如果一味的善良,即使變成超人,估計生活還是一團糟。
因為,他心性不夠堅定。
因為,他缺少殺伐果斷的意誌。
“謝謝你,思雨。”
李格溫和的笑著說,“實話講,很久沒有人跟我說過人生大道理啦!再次聽一聽,感覺又學習了一次。”
賀思雨笑嘻嘻的說,“如果你願意聽,以後我經常提醒你,反正水木大學和師大距離也不算遠,我可以隨時找你嘮叨。”
李格:“好啊,回到京城,我一定經常去師大找你,聆聽教誨。”
兩人相視一笑。
這算是一個約定吧!
一點一點達成共識,兩顆年輕的心也在不斷靠近。
中午,兩人又在書房聊天喝茶。
賀思雨很簡單,在消除兩人之間的隔膜以後,總有說不完的話題,李格在她的引領下,也漸漸敞開心扉。
他跟她說了很多童年的事情,包括幸與不幸的過往,還有在水木大學讀書時候的孤單,迷茫。
當年,年少的李格很迷茫。
他在水木大學極度不適應,沒有人關心,沒有朋友可以傾訴。
寢室的同學把他當成孩子,雖然不會特別欺負他,卻也談不上也不關心,內向的李格根本不會向他們吐露心事。
大學很自由,沒有人會特意關注就一個人,除非你主動去和別人結交。
或者,異性之間的互相吸引。
李格明顯比大家小五六歲,因此很少有人關心他,更沒有老師會關注到他的存在,即使偶爾有人發現他年齡太小,也隻是感慨一下,這家夥是個天才。
真正走入李格內心的,他一個都找不到,所以他迷茫、內向。
甚至,一度想過退學。
退學又能怎樣?李格看不到退學以後的出路,因為他父母雙亡,沒有親人,即使回到飛仙塘,那也隻能孤苦伶仃。
要不幹農活,要不繼續複讀。
生活還是重複著過!
因此,李格隻能用讀書來消除煩惱,讓自己在讀書館、教室、寢室忙碌起來,生活的迷茫才不會吞噬著他。
“人人都說我是天才,其實沒有人知道我的煩惱和痛苦。我在水木大學寢室床上流過很多眼淚,淚水浸濕我的枕頭,第二天還得擦幹眼淚繼續讀書。”
“在陌生的京城,我想念飛仙塘,懷念爺爺,懷念父母,懷念一切親人,以你小時候在他們嗬護下的快樂時光。但是,我知道自己回不去了。每一次想他們,我的眼淚總是流不盡。”
“我隻能躲在被窩裏流淚,因為膽小,我甚至不敢哭出聲音。”
“蒙立琦是我的導師,他長期占有我的學術成果,但是他也在工作上幫了我不少,讓我繼續留校,省去找工作的迷茫,還幫我評上副教授的職稱。所以,即使他拿走我那麽多東西,我還是不恨他。”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