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到賭石,李格大感興趣。
石頭都來自於地底,尤其是那些玉石,有的甚至比黃金值錢。
李格才嚐到黃金的甜頭,現在又看到賭石,自然非常感興趣,好奇的站在原地,看師傅幫客戶解石。
旁邊,有很多像李格一樣好奇的圍觀群眾。當然也有對賭石感興趣,想來搏一搏的運氣的賭石愛好者,自然也少不了想來撿漏收購的玉石老板。
不是每個參與的人都懂賭石,有些人純粹隻是來碰運氣。
如果出好東,現場交易的也多。
甚至,有的才開辦成品便已經有人開價,那也是一種賭博。
賭漲,或賭跌。
一會兒,解石師傅正好切開一刀。
“綠,出綠了!”
“運氣真好。”
“劉師傅,看看這個值多少?”
“……”
眾人七嘴八舌。
李格對賭石沒什麽經驗,知道的也隻是一些理論知識而已,默默的觀察現場的人聊天、砍價、發表個人見解。
其中一個胖胖的中年人說,“綠是綠了,但是水頭短,可以做一個小手鐲,給你三千做不做?”
“我給三千五。”另一位幹瘦精明的中年人,好像也看上了。
那胖子皺著眉頭,“老許,你覺得下一刀會長嗎?我看它的質地也就一般般,三千算是很合理的價格了。”
被稱為老許的幹癟中年人,雲淡風輕的笑一笑,答道:“賭石就是要賭嘛,我看這塊料還是有機會的。”
接著,又對購買原石的主人說,“兄弟,三千五出不出?”
解石的那位老板笑一笑,“大過年的,反正玩一玩嘛,我暫時不考慮出。師傅,麻煩你繼續切。”
“那你是自己指定位置,還是我幫你來切呢?”師傅笑問。
有些經驗豐富的,自己有主張。
因此,師傅切每一刀都要先問客戶的意見,不能隨便亂動。
這一次,原石主人請師父看著辦。
他也不懂。
估計就是過年圖個樂。
李格通過聊天,知道現在正在解的石頭隻花了六百塊錢。
很快。
第二刀馬上開始。
李格繼續津津有味的觀察,結合自己腦子裏對賭石的了解,不斷的回憶和熟練各種知識,進一步豐富提升自己的水平。
“嘿!有點意思哈!”
“漲了漲了。”
“……”
第二刀很成功,顯然是切漲了。
不過,玉石的成色擺在那裏,而且原石就那麽大一點,想要大漲基本不可能。
消瘦許老板把價格提到四千五。
胖胖的老板搖搖頭,並沒有出價。顯然,許老板的價格給得還是比較到位,根據現在的情況,開個是到頂的。
果然,當石頭的主人開始征詢師傅的意見時,師傅的說法是,換成是他肯定接受這個價格。
因為,已經到頂了。
解石的主人從善如流,以四千五出售。
五百塊錢換四千五,這位購買者淨賺四千,心裏別說有多爽。在他的影響下,很多客戶更加踴躍了。
接下來,又有好幾位顧客當場解石。
有漲有跌。
甚至有人一分成本都沒有收回。
李格第一次見到,果然是“一刀窮,一刀富,一刀披麻布。”
還好,前麵的價格都不高。
輸贏自然也不大。
這種賭博方式,極大的刺激著觀眾的神經,越來越多的人開始慷慨解囊,花幾百或者幾千塊錢,買一兩塊石頭。
尤其是有些菜鳥,更容易被帶偏。
李格的情緒也被帶動,嚐試著進店看了一下,奈何很難理論聯係實際,從表麵根本看不出來哪塊料子好。
不過,這難不倒李格。
他悄悄的釋放出神識,輕易就能探視到,裏麵的是不是有玉,連橙色都能看得明明白白,跟透視無異。
店鋪分為外店內店兩個區域,外店賣出的石料,價格普遍比較低。
內店的價格普遍偏高。
李格看了一下,確實內店的原石,品相普遍都比較好,外店的廉價石料,多半都是邊角料,殘次品。
不過,內外兩個區域,真正能夠切漲的石頭並不多。
內店稍微好一些。
術業有專攻,李格認為每個行業都有高手,賭石一樣存在,有些比較明顯的好料子早就被老板截留下來,或者作為高端貨,賣給有些大買主。
李格懷著看一看的心態,走到內店的高價區域,認真的探視一番。
突然,一個聲音響起。
“李格?真的是你啊!”
聲音的主人,是李格回家的飛機上認識的曲蓧蓧。
李格笑一笑:“曲蓧蓧,新年快樂!真巧,居然在這裏遇到你。你對賭石感興趣嗎?還是跟著家人一起來玩?”
曲蓧蓧嘻嘻笑道:“跟著我爺爺一起過來的,諾,他正在看石料呢。”
順著她指的方向,李格看到一位鶴發童顏的老人,正在專心致誌的看石頭,有時還拿著手中的放大鏡觀察。
李格笑一笑。
看來,老爺子還是一個技術流。
曲蓧蓧笑道:“你也玩賭石嗎?”
李格搖頭笑著說,“沒有,和村裏的小夥伴來逛古城,走散了。反沒什麽事情,四處看看。”
曲蓧蓧問:“有沒有看到好石頭呢?”
李格:“我剛進來呢。看樣子,你爺爺好像很專業哦,他經常玩?”
曲蓧蓧點頭:“我家正好做點珠寶生意,爺爺這麽多年養成的習慣,退休了還偶爾來看一看,閑不住。”
李格笑道:“這樣挺好的。”
心想,原來曲蓧蓧是個富二代啊!
兩人正好聊得高興,曲蓧蓧的爺爺笑嗬嗬的走了過來,問道:“蓧蓧,遇到熟人了?怎麽不介紹一下?”
曲蓧蓧才察覺的轉過頭。
李格這邊,已經笑著給老爺子鞠一躬,“曲老爺子你好,我是李格,給你老拜年啦啦!我跟蓧蓧同學隻是第二次見麵,上一次是從京城回來的飛機上。”
這樣解釋,實際上是向老人家說明兩人之間的關係。
畢竟是長輩,看到孫女跟一個陌生人聊天,難免會多想。
“爺爺,李格是水木大學的教授,鬆平縣人,曾經是咱們青山省的高考狀元哦,當年那個十二歲考上水木大學的神童,就是李格本人,厲害吧?”曲蓧蓧進一步介紹。
她在飛機上的時候,就能認出李格,經過一路交流,現在認識更深刻。
大家都是零零後,拉近距離很快。
……
石頭都來自於地底,尤其是那些玉石,有的甚至比黃金值錢。
李格才嚐到黃金的甜頭,現在又看到賭石,自然非常感興趣,好奇的站在原地,看師傅幫客戶解石。
旁邊,有很多像李格一樣好奇的圍觀群眾。當然也有對賭石感興趣,想來搏一搏的運氣的賭石愛好者,自然也少不了想來撿漏收購的玉石老板。
不是每個參與的人都懂賭石,有些人純粹隻是來碰運氣。
如果出好東,現場交易的也多。
甚至,有的才開辦成品便已經有人開價,那也是一種賭博。
賭漲,或賭跌。
一會兒,解石師傅正好切開一刀。
“綠,出綠了!”
“運氣真好。”
“劉師傅,看看這個值多少?”
“……”
眾人七嘴八舌。
李格對賭石沒什麽經驗,知道的也隻是一些理論知識而已,默默的觀察現場的人聊天、砍價、發表個人見解。
其中一個胖胖的中年人說,“綠是綠了,但是水頭短,可以做一個小手鐲,給你三千做不做?”
“我給三千五。”另一位幹瘦精明的中年人,好像也看上了。
那胖子皺著眉頭,“老許,你覺得下一刀會長嗎?我看它的質地也就一般般,三千算是很合理的價格了。”
被稱為老許的幹癟中年人,雲淡風輕的笑一笑,答道:“賭石就是要賭嘛,我看這塊料還是有機會的。”
接著,又對購買原石的主人說,“兄弟,三千五出不出?”
解石的那位老板笑一笑,“大過年的,反正玩一玩嘛,我暫時不考慮出。師傅,麻煩你繼續切。”
“那你是自己指定位置,還是我幫你來切呢?”師傅笑問。
有些經驗豐富的,自己有主張。
因此,師傅切每一刀都要先問客戶的意見,不能隨便亂動。
這一次,原石主人請師父看著辦。
他也不懂。
估計就是過年圖個樂。
李格通過聊天,知道現在正在解的石頭隻花了六百塊錢。
很快。
第二刀馬上開始。
李格繼續津津有味的觀察,結合自己腦子裏對賭石的了解,不斷的回憶和熟練各種知識,進一步豐富提升自己的水平。
“嘿!有點意思哈!”
“漲了漲了。”
“……”
第二刀很成功,顯然是切漲了。
不過,玉石的成色擺在那裏,而且原石就那麽大一點,想要大漲基本不可能。
消瘦許老板把價格提到四千五。
胖胖的老板搖搖頭,並沒有出價。顯然,許老板的價格給得還是比較到位,根據現在的情況,開個是到頂的。
果然,當石頭的主人開始征詢師傅的意見時,師傅的說法是,換成是他肯定接受這個價格。
因為,已經到頂了。
解石的主人從善如流,以四千五出售。
五百塊錢換四千五,這位購買者淨賺四千,心裏別說有多爽。在他的影響下,很多客戶更加踴躍了。
接下來,又有好幾位顧客當場解石。
有漲有跌。
甚至有人一分成本都沒有收回。
李格第一次見到,果然是“一刀窮,一刀富,一刀披麻布。”
還好,前麵的價格都不高。
輸贏自然也不大。
這種賭博方式,極大的刺激著觀眾的神經,越來越多的人開始慷慨解囊,花幾百或者幾千塊錢,買一兩塊石頭。
尤其是有些菜鳥,更容易被帶偏。
李格的情緒也被帶動,嚐試著進店看了一下,奈何很難理論聯係實際,從表麵根本看不出來哪塊料子好。
不過,這難不倒李格。
他悄悄的釋放出神識,輕易就能探視到,裏麵的是不是有玉,連橙色都能看得明明白白,跟透視無異。
店鋪分為外店內店兩個區域,外店賣出的石料,價格普遍比較低。
內店的價格普遍偏高。
李格看了一下,確實內店的原石,品相普遍都比較好,外店的廉價石料,多半都是邊角料,殘次品。
不過,內外兩個區域,真正能夠切漲的石頭並不多。
內店稍微好一些。
術業有專攻,李格認為每個行業都有高手,賭石一樣存在,有些比較明顯的好料子早就被老板截留下來,或者作為高端貨,賣給有些大買主。
李格懷著看一看的心態,走到內店的高價區域,認真的探視一番。
突然,一個聲音響起。
“李格?真的是你啊!”
聲音的主人,是李格回家的飛機上認識的曲蓧蓧。
李格笑一笑:“曲蓧蓧,新年快樂!真巧,居然在這裏遇到你。你對賭石感興趣嗎?還是跟著家人一起來玩?”
曲蓧蓧嘻嘻笑道:“跟著我爺爺一起過來的,諾,他正在看石料呢。”
順著她指的方向,李格看到一位鶴發童顏的老人,正在專心致誌的看石頭,有時還拿著手中的放大鏡觀察。
李格笑一笑。
看來,老爺子還是一個技術流。
曲蓧蓧笑道:“你也玩賭石嗎?”
李格搖頭笑著說,“沒有,和村裏的小夥伴來逛古城,走散了。反沒什麽事情,四處看看。”
曲蓧蓧問:“有沒有看到好石頭呢?”
李格:“我剛進來呢。看樣子,你爺爺好像很專業哦,他經常玩?”
曲蓧蓧點頭:“我家正好做點珠寶生意,爺爺這麽多年養成的習慣,退休了還偶爾來看一看,閑不住。”
李格笑道:“這樣挺好的。”
心想,原來曲蓧蓧是個富二代啊!
兩人正好聊得高興,曲蓧蓧的爺爺笑嗬嗬的走了過來,問道:“蓧蓧,遇到熟人了?怎麽不介紹一下?”
曲蓧蓧才察覺的轉過頭。
李格這邊,已經笑著給老爺子鞠一躬,“曲老爺子你好,我是李格,給你老拜年啦啦!我跟蓧蓧同學隻是第二次見麵,上一次是從京城回來的飛機上。”
這樣解釋,實際上是向老人家說明兩人之間的關係。
畢竟是長輩,看到孫女跟一個陌生人聊天,難免會多想。
“爺爺,李格是水木大學的教授,鬆平縣人,曾經是咱們青山省的高考狀元哦,當年那個十二歲考上水木大學的神童,就是李格本人,厲害吧?”曲蓧蓧進一步介紹。
她在飛機上的時候,就能認出李格,經過一路交流,現在認識更深刻。
大家都是零零後,拉近距離很快。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