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孩們嘰嘰喳喳。
李格已經裝好行李,滿滿一個後備箱,差點裝不下。
好在李格機靈,除了女孩們的行李,以及某些比較明顯的東西,其他都被他放入空間戒指裏,為摩領核動能車省不少空間。
“走吧,回京!”
“好耶,回家!”女孩們異口同聲,再看一眼身後的李家老宅,登上李格的核動能汽車,興奮中又有些不舍。
李格開車,女孩們默契的讓賀思雨坐在副駕駛。這是江珊珊、尹璿、詹嘉藝一致的秘密協議——賀思雨為長!
雖然賀思雨說過,既然大家都選擇跟著李格,以後不分大小王,全部以姊妹相稱,閨蜜還是閨蜜。但是,江珊珊、尹璿、詹嘉藝依然堅持讓賀思雨做主,認定她大夫人的身份和地位。
李格關上大門,再深情回望一眼老宅,毅然上車,點火熱車。
離開,是為了更好的回來。
不管怎麽樣,飛仙塘是李格的根,不管他走多遠,飛多高,這個根還是割舍不斷的,他永遠是這裏的人。
他不再是那個低調什麽事情都不關心的年輕人,身上的責任和使命感導致他不可能再偏安一隅,心安理得的在飛仙塘享福。
飛仙塘很好,但是外麵的世界更大。李格還有更重要的使命,他筆記本電腦裏那一個計劃文本,還等著去實現呢!
再見,飛仙塘。
再見,家鄉!
希望下一次再回來,我們彼此都有很大的變化。李格心裏默念著,其實也知道那是必然的結果。因為飛仙塘在發生日新月異的改變,他李格亦是如此。
他的心境在變,境界也在潛移默化的提升,隻是比從前更慢一些。
以前,李格純碎坐飛機開掛,那個修煉的速度,簡直能跟他的光速導彈想比!連讀者看了都不習慣。
李格不擔心李家老宅,因為李培一家還會繼續幫他照顧老房子,而且從今年春天開始,小寨的其他民宿即將開業,這裏也許會一如既往的安靜,但絕不會荒涼。
核動能汽車行駛到山腳,李格發現飛仙塘風雨橋頭站著很多人,李仁貴、李仁友、李廣誌、李培、李海、田仁禮,還有景區投資公司的工作人員們都在。
他們都是李格的老鄉,也是李格的親人啊!等在這路,為了給李格送行。
送行的酒,昨夜已經喝過。
今天就是來看一眼,李仁友手裏還拿著一個大包包,說是一點特產,死活要塞給李格,讓他帶去京城。
“不是什麽貴重東西,就是自家做的一點煙熏豆腐、香腸、臘肉、臘豬腳,都是地道的土豬肉,味道絕對正宗。”
“在京城,有錢還不一定買到呢。”
李格笑著接下:“叔,謝了!在外麵就想念家裏這一口呢,雖然我自己也帶了一些,但是不嫌多。哈哈,等我吃完,打電話讓你再寄一點。”
“沒問題!到時候我再寄給你。”李仁友拍著胸脯,高興的說道。
仿佛李格能接受他的東西,就是他最大的榮耀。其他人也紛紛表示,自家也有不少特產,讓李格發地址來,他們給他寄到京城去。李格趕緊表示感謝。
“不過,暫時不需要了!這一大袋子,夠我吃大半年的。謝謝大家來送我……廣誌,家鄉的發展要靠你帶頭了,一定要做好帶頭人,發動父老鄉親們的積極性,爭取早點把第二、三期建設完善,讓咱們飛仙塘景區一炮打響,成為錦源市乃至青山省的重要旅遊景區!”李格笑著說。
李廣誌點頭:“沒問題!現在鄉親們的積極性都很高,有的報名要在家裏開辦農家樂,有的要開民宿,有的要開商店,有的報名進入景區管理團隊……”
“整個飛仙塘,今年決定外出打工的人數不到往年的五分之一,大家都在期待家鄉的發展,而且信心滿滿。”
吳飛說道:“表,我也要把老家改造成為民宿,以後專做飛仙塘清水魚,把它當做一個民族餐飲品牌經營。”
李格拍拍吳飛的肩膀:“老表吳老板,你是好樣的。我相信有你這樣的餐飲老板帶頭,飛仙塘的餐飲一定會更有特色。你有豐富的餐飲經營經驗,還有很好的廚藝,一定不要藏著掖著,必要的時候,多給鄉親同行一些指點哈。”
吳飛哈哈大笑,說:“沒問題的!咱們飛仙塘人不小氣。當初,若不是你手把手的教,我的廚藝也不至於提升那麽快。”
“學會就要教人,賺到就要幫人。這是我偶像說的,我也會照做,多幫幫村裏人,隻要他們願意學,我就願意教。”
眾人齊聲叫好,為吳飛鼓掌。
吳飛算是飛仙塘做得最成功的餐飲人,經過兩三年的發展,他在鬆平縣的飯店已經是當地最具特色,最受歡迎的餐飲店。相應的,他在飛仙塘的話語權也越來越高。
實力決定地位,不管是在農村還是城市,人們都尊敬有能力的人。
吳飛慷慨的表示,願意和家鄉人分享烹飪技術,讓在場很多人感到喜悅,甚至有些年輕人已暗下決心,私下就找吳飛請教請教,把自己家改造成為鄉村菜館。
李廣誌對李格說:“等天氣再暖和一點,我們就針對錦源市周邊,準備宣傳一下飛仙塘景區第一期,吸引大家來這裏踏青,觀賞杜鵑花。順便也檢驗一下我們的接待能力和服務能力。”
“這個可以有!”李格知道,飛仙塘的硬件沒有大問題了,但是軟件方麵需要檢驗和提升,改進的空間很大。
市場是最好的老師,自己不是千手觀音,也不想做周星星版《大話西遊》裏的嘮叨唐僧,他相信李廣誌和景區管理團隊。
他們不是最好的,但一定是最合適飛仙塘的。為了家鄉發展,他們願意學習和改變,而飛仙塘的父老鄉親們也願意擁抱時代的發展,積極朝著良好的方向發展。
這是李格這次回家過年,通過有意無意的交流,一點點從各方得到的信息。
他深感欣慰,認為飛仙塘必將大有作為,故在年後追加投資,讓李廣誌把步子邁大一點,盡快完善飛仙塘景區建設。
現在,田赫和劉曉何的粉絲都過了五百萬,足以擔任引流主播。
……
李格已經裝好行李,滿滿一個後備箱,差點裝不下。
好在李格機靈,除了女孩們的行李,以及某些比較明顯的東西,其他都被他放入空間戒指裏,為摩領核動能車省不少空間。
“走吧,回京!”
“好耶,回家!”女孩們異口同聲,再看一眼身後的李家老宅,登上李格的核動能汽車,興奮中又有些不舍。
李格開車,女孩們默契的讓賀思雨坐在副駕駛。這是江珊珊、尹璿、詹嘉藝一致的秘密協議——賀思雨為長!
雖然賀思雨說過,既然大家都選擇跟著李格,以後不分大小王,全部以姊妹相稱,閨蜜還是閨蜜。但是,江珊珊、尹璿、詹嘉藝依然堅持讓賀思雨做主,認定她大夫人的身份和地位。
李格關上大門,再深情回望一眼老宅,毅然上車,點火熱車。
離開,是為了更好的回來。
不管怎麽樣,飛仙塘是李格的根,不管他走多遠,飛多高,這個根還是割舍不斷的,他永遠是這裏的人。
他不再是那個低調什麽事情都不關心的年輕人,身上的責任和使命感導致他不可能再偏安一隅,心安理得的在飛仙塘享福。
飛仙塘很好,但是外麵的世界更大。李格還有更重要的使命,他筆記本電腦裏那一個計劃文本,還等著去實現呢!
再見,飛仙塘。
再見,家鄉!
希望下一次再回來,我們彼此都有很大的變化。李格心裏默念著,其實也知道那是必然的結果。因為飛仙塘在發生日新月異的改變,他李格亦是如此。
他的心境在變,境界也在潛移默化的提升,隻是比從前更慢一些。
以前,李格純碎坐飛機開掛,那個修煉的速度,簡直能跟他的光速導彈想比!連讀者看了都不習慣。
李格不擔心李家老宅,因為李培一家還會繼續幫他照顧老房子,而且從今年春天開始,小寨的其他民宿即將開業,這裏也許會一如既往的安靜,但絕不會荒涼。
核動能汽車行駛到山腳,李格發現飛仙塘風雨橋頭站著很多人,李仁貴、李仁友、李廣誌、李培、李海、田仁禮,還有景區投資公司的工作人員們都在。
他們都是李格的老鄉,也是李格的親人啊!等在這路,為了給李格送行。
送行的酒,昨夜已經喝過。
今天就是來看一眼,李仁友手裏還拿著一個大包包,說是一點特產,死活要塞給李格,讓他帶去京城。
“不是什麽貴重東西,就是自家做的一點煙熏豆腐、香腸、臘肉、臘豬腳,都是地道的土豬肉,味道絕對正宗。”
“在京城,有錢還不一定買到呢。”
李格笑著接下:“叔,謝了!在外麵就想念家裏這一口呢,雖然我自己也帶了一些,但是不嫌多。哈哈,等我吃完,打電話讓你再寄一點。”
“沒問題!到時候我再寄給你。”李仁友拍著胸脯,高興的說道。
仿佛李格能接受他的東西,就是他最大的榮耀。其他人也紛紛表示,自家也有不少特產,讓李格發地址來,他們給他寄到京城去。李格趕緊表示感謝。
“不過,暫時不需要了!這一大袋子,夠我吃大半年的。謝謝大家來送我……廣誌,家鄉的發展要靠你帶頭了,一定要做好帶頭人,發動父老鄉親們的積極性,爭取早點把第二、三期建設完善,讓咱們飛仙塘景區一炮打響,成為錦源市乃至青山省的重要旅遊景區!”李格笑著說。
李廣誌點頭:“沒問題!現在鄉親們的積極性都很高,有的報名要在家裏開辦農家樂,有的要開民宿,有的要開商店,有的報名進入景區管理團隊……”
“整個飛仙塘,今年決定外出打工的人數不到往年的五分之一,大家都在期待家鄉的發展,而且信心滿滿。”
吳飛說道:“表,我也要把老家改造成為民宿,以後專做飛仙塘清水魚,把它當做一個民族餐飲品牌經營。”
李格拍拍吳飛的肩膀:“老表吳老板,你是好樣的。我相信有你這樣的餐飲老板帶頭,飛仙塘的餐飲一定會更有特色。你有豐富的餐飲經營經驗,還有很好的廚藝,一定不要藏著掖著,必要的時候,多給鄉親同行一些指點哈。”
吳飛哈哈大笑,說:“沒問題的!咱們飛仙塘人不小氣。當初,若不是你手把手的教,我的廚藝也不至於提升那麽快。”
“學會就要教人,賺到就要幫人。這是我偶像說的,我也會照做,多幫幫村裏人,隻要他們願意學,我就願意教。”
眾人齊聲叫好,為吳飛鼓掌。
吳飛算是飛仙塘做得最成功的餐飲人,經過兩三年的發展,他在鬆平縣的飯店已經是當地最具特色,最受歡迎的餐飲店。相應的,他在飛仙塘的話語權也越來越高。
實力決定地位,不管是在農村還是城市,人們都尊敬有能力的人。
吳飛慷慨的表示,願意和家鄉人分享烹飪技術,讓在場很多人感到喜悅,甚至有些年輕人已暗下決心,私下就找吳飛請教請教,把自己家改造成為鄉村菜館。
李廣誌對李格說:“等天氣再暖和一點,我們就針對錦源市周邊,準備宣傳一下飛仙塘景區第一期,吸引大家來這裏踏青,觀賞杜鵑花。順便也檢驗一下我們的接待能力和服務能力。”
“這個可以有!”李格知道,飛仙塘的硬件沒有大問題了,但是軟件方麵需要檢驗和提升,改進的空間很大。
市場是最好的老師,自己不是千手觀音,也不想做周星星版《大話西遊》裏的嘮叨唐僧,他相信李廣誌和景區管理團隊。
他們不是最好的,但一定是最合適飛仙塘的。為了家鄉發展,他們願意學習和改變,而飛仙塘的父老鄉親們也願意擁抱時代的發展,積極朝著良好的方向發展。
這是李格這次回家過年,通過有意無意的交流,一點點從各方得到的信息。
他深感欣慰,認為飛仙塘必將大有作為,故在年後追加投資,讓李廣誌把步子邁大一點,盡快完善飛仙塘景區建設。
現在,田赫和劉曉何的粉絲都過了五百萬,足以擔任引流主播。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