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格,咱們什麽時候開始工作?我已經有些迫不及待了!”通過相處,鄭裕民高度認可李格,他現在親密的稱呼李格本名,而不是像見麵時,叫李先生。
一聲李先生,表示他對李格的尊重。
而直呼李格,則表示他對李格的喜歡。
是的,鄭裕民太喜歡李格這個年輕人了,因為他的目標和理想和自己一致!鄭裕民希望在華國傳武學院幹到退休,甚至幹到做不了,走不動。
他期待華國人自信而強大起來,不再自卑的覺得黃種人是二等民族!
他一天都不想等,就想馬上投入到學院的建設工作中,親自參與和見證華國傳武學院的曆史。
這就是理想主義者的性格,一旦決定要做某件事,就想立即行動,把他幹好!
李格笑著說道:“隻要你沒問題,明天就可以上任!我們在北安校區附近租下一棟臨時辦公的房子,你隨時可以上崗。”
“當然,現在的條件是簡陋一些,等你過去覺得缺少什麽,可以吩咐辦公室置辦,經費不需要擔心。”
鄭裕民哈哈大笑:“那行,就明天上班!我現在就有些等不及了。”
李格表示,鄭裕民的待遇和合同還不確定呢,接下來是不是討論一下待遇問題?
鄭裕民揮一揮手,說那都是小事情,一切等明天上班再說。接下來,他要開始聯係人才,組織傳武學院的架構了。
真是一位妙人!
這也算是送客的信號了。
李格笑著告辭,並約定明天親自來接鄭裕民去上班。後者又搖頭告訴他,一切從簡,他自己帶駕駛員去辦公室,李格直接去辦公室,並把位置發給他就行了。
好吧。李格沒有堅持。
遇到這種雷厲風行的人,就比較省時省力,李格樂得輕鬆。
他幾乎可以預見,未來的日子裏,自己可以放鬆下來,放心的把傳武學院交給鄭裕民,因為對方有激情,有能力。
能夠做事的人,李格肯定要放手放權!他已經決定,自己這個校長不過是名譽上的,實際的管理權限將全部交給鄭裕民,讓他行使一切關於校長的權力。
疑人不用,用人不疑。
經過認真的相處和觀察,李格逐漸摸清了鄭裕民的性格和人品。他發現鄭裕民是一個非常正直、誠實、有責任心的人,而且對高等院校管理有豐富的經驗,對大學教育有著深厚的感情和獨特的見解。
李格相信,隻要鄭裕民用心去做,傳武學院的建設一定會取得成功。
因此,李格對傳武學院的建設更加放心,他相信鄭裕民一定會交上一份滿意的答卷。他甚至覺得,除了傳統武術導師這一塊,鄭裕民在其他方麵肯定會幹得比自己更加出色。
因為對方有經驗啊!
鄭裕民曾經在其他高等院校擔任過院長,對於學院的管理和運營有著豐富的經驗。他知道如何組織教學、安排課程、招聘師資、管理學生,以及處理各種複雜的事情。這些經驗對於傳武學院的建設非常寶貴,而且可以讓李格省很多心。
李格非常感激鄭裕民的加入,他覺得自己找到了一個得力的人才,可以幫助自己實現傳武學院的夢想。
他相信,在鄭裕民的幫助下,傳武學院一定會成為一所全國知名的學院,培養出更多的優秀武術人才。
隻要堅持,一步一個腳印的走下去,傳武學院的終極目標就能實現!
……
第二天,鄭裕民如約而至。
李格把最大的辦公室安排給鄭裕民,自己隻用了同一層樓最簡單的那一間。
理由很簡單,以後鄭裕民和其他副校長的工作量更大,而且經常在這裏接待人才,安排事務,需要良好的辦公環境。
他李格嘛,完成基本的組織架構建設之後,等於又回到閑散的生活狀態中。
這是李格的特點。
他不輕易相信一個人,可是一但選定對方之後,必然充分放權,從來不會去幹一些外行指導內行的事情。
高等院校管理這一塊,鄭裕民肯定比他李格專業一萬倍!
至少目前是如此。
鄭裕民也不客氣,他本來就是一個理想主義者,做起事情來充滿激情,不會拖泥帶水,也不喜歡玩弄權謀手段。
第一天工作,鄭裕民基本上都在忙於聯係自己認識的優秀管理者和出色的教師,希望多拉攏一些人才進入傳武學院。
他對李格說,一定要把傳武學院變成華國超一流的大學!
這一點,李格是相信的。
因為鄭裕民有能力!在他以往任職的高校裏,他總能做出一番成績出來。當然,因為某些華國體製文化的陋習,讓鄭裕民的工作有很多掣肘,不能完全按照他的理想和意願去實現。
所以也導致鄭裕民的抑鬱和悲憤,表現出來的形象如同一位憤青。
其實,鄭裕民教授已經老了,年齡接近六十歲,目前閑賦在家。這也是他可以馬上上崗的一個原因。
由於鄭裕民的年齡到限,以及對李格的高度認可,他才力推李格親自擔任傳武學院的院長。若是換成十年二十年前,鄭裕民肯定當仁不讓,自己幹校長。
其實並不是他專權,而是他對這份事業愛得深沉啊!
在鄭裕民的職業生涯中,經曆過浮浮沉沉,有人喜歡他的純粹,讚同他的愛國主義主張,以及高校管理模式。可是,也有人對此不待見,給他下很多絆子。
鄭裕民不傻,他知道李格在華國是怎樣的存在,具有多大的影響力。
可以說,隻要李格想做一件事,在華國根本不存在有阻力。很慶幸,他和李格倡導的理念和主張是一致的,甚至李格的想法比他還要大膽,更加超前!
難得遇到這樣的人才,並且提供如此強大的平台。
在鄭裕民心中,已經有一種士為知己者死,為夢想鞠躬盡瘁死而後已的決絕,不出意外的話,他將在傳武學院度過人生最後的時光,像一根蠟燭燃燒盡最後一點能量。
李格也是慶幸的。
因為他遇到一個純粹的人,一個三觀契合的理想主義者。
以李格今時今日的地位和能力,隻怕遇不到對的人,否則一定能夠給對方最強有力的支持,讓其一展才華!
……
一聲李先生,表示他對李格的尊重。
而直呼李格,則表示他對李格的喜歡。
是的,鄭裕民太喜歡李格這個年輕人了,因為他的目標和理想和自己一致!鄭裕民希望在華國傳武學院幹到退休,甚至幹到做不了,走不動。
他期待華國人自信而強大起來,不再自卑的覺得黃種人是二等民族!
他一天都不想等,就想馬上投入到學院的建設工作中,親自參與和見證華國傳武學院的曆史。
這就是理想主義者的性格,一旦決定要做某件事,就想立即行動,把他幹好!
李格笑著說道:“隻要你沒問題,明天就可以上任!我們在北安校區附近租下一棟臨時辦公的房子,你隨時可以上崗。”
“當然,現在的條件是簡陋一些,等你過去覺得缺少什麽,可以吩咐辦公室置辦,經費不需要擔心。”
鄭裕民哈哈大笑:“那行,就明天上班!我現在就有些等不及了。”
李格表示,鄭裕民的待遇和合同還不確定呢,接下來是不是討論一下待遇問題?
鄭裕民揮一揮手,說那都是小事情,一切等明天上班再說。接下來,他要開始聯係人才,組織傳武學院的架構了。
真是一位妙人!
這也算是送客的信號了。
李格笑著告辭,並約定明天親自來接鄭裕民去上班。後者又搖頭告訴他,一切從簡,他自己帶駕駛員去辦公室,李格直接去辦公室,並把位置發給他就行了。
好吧。李格沒有堅持。
遇到這種雷厲風行的人,就比較省時省力,李格樂得輕鬆。
他幾乎可以預見,未來的日子裏,自己可以放鬆下來,放心的把傳武學院交給鄭裕民,因為對方有激情,有能力。
能夠做事的人,李格肯定要放手放權!他已經決定,自己這個校長不過是名譽上的,實際的管理權限將全部交給鄭裕民,讓他行使一切關於校長的權力。
疑人不用,用人不疑。
經過認真的相處和觀察,李格逐漸摸清了鄭裕民的性格和人品。他發現鄭裕民是一個非常正直、誠實、有責任心的人,而且對高等院校管理有豐富的經驗,對大學教育有著深厚的感情和獨特的見解。
李格相信,隻要鄭裕民用心去做,傳武學院的建設一定會取得成功。
因此,李格對傳武學院的建設更加放心,他相信鄭裕民一定會交上一份滿意的答卷。他甚至覺得,除了傳統武術導師這一塊,鄭裕民在其他方麵肯定會幹得比自己更加出色。
因為對方有經驗啊!
鄭裕民曾經在其他高等院校擔任過院長,對於學院的管理和運營有著豐富的經驗。他知道如何組織教學、安排課程、招聘師資、管理學生,以及處理各種複雜的事情。這些經驗對於傳武學院的建設非常寶貴,而且可以讓李格省很多心。
李格非常感激鄭裕民的加入,他覺得自己找到了一個得力的人才,可以幫助自己實現傳武學院的夢想。
他相信,在鄭裕民的幫助下,傳武學院一定會成為一所全國知名的學院,培養出更多的優秀武術人才。
隻要堅持,一步一個腳印的走下去,傳武學院的終極目標就能實現!
……
第二天,鄭裕民如約而至。
李格把最大的辦公室安排給鄭裕民,自己隻用了同一層樓最簡單的那一間。
理由很簡單,以後鄭裕民和其他副校長的工作量更大,而且經常在這裏接待人才,安排事務,需要良好的辦公環境。
他李格嘛,完成基本的組織架構建設之後,等於又回到閑散的生活狀態中。
這是李格的特點。
他不輕易相信一個人,可是一但選定對方之後,必然充分放權,從來不會去幹一些外行指導內行的事情。
高等院校管理這一塊,鄭裕民肯定比他李格專業一萬倍!
至少目前是如此。
鄭裕民也不客氣,他本來就是一個理想主義者,做起事情來充滿激情,不會拖泥帶水,也不喜歡玩弄權謀手段。
第一天工作,鄭裕民基本上都在忙於聯係自己認識的優秀管理者和出色的教師,希望多拉攏一些人才進入傳武學院。
他對李格說,一定要把傳武學院變成華國超一流的大學!
這一點,李格是相信的。
因為鄭裕民有能力!在他以往任職的高校裏,他總能做出一番成績出來。當然,因為某些華國體製文化的陋習,讓鄭裕民的工作有很多掣肘,不能完全按照他的理想和意願去實現。
所以也導致鄭裕民的抑鬱和悲憤,表現出來的形象如同一位憤青。
其實,鄭裕民教授已經老了,年齡接近六十歲,目前閑賦在家。這也是他可以馬上上崗的一個原因。
由於鄭裕民的年齡到限,以及對李格的高度認可,他才力推李格親自擔任傳武學院的院長。若是換成十年二十年前,鄭裕民肯定當仁不讓,自己幹校長。
其實並不是他專權,而是他對這份事業愛得深沉啊!
在鄭裕民的職業生涯中,經曆過浮浮沉沉,有人喜歡他的純粹,讚同他的愛國主義主張,以及高校管理模式。可是,也有人對此不待見,給他下很多絆子。
鄭裕民不傻,他知道李格在華國是怎樣的存在,具有多大的影響力。
可以說,隻要李格想做一件事,在華國根本不存在有阻力。很慶幸,他和李格倡導的理念和主張是一致的,甚至李格的想法比他還要大膽,更加超前!
難得遇到這樣的人才,並且提供如此強大的平台。
在鄭裕民心中,已經有一種士為知己者死,為夢想鞠躬盡瘁死而後已的決絕,不出意外的話,他將在傳武學院度過人生最後的時光,像一根蠟燭燃燒盡最後一點能量。
李格也是慶幸的。
因為他遇到一個純粹的人,一個三觀契合的理想主義者。
以李格今時今日的地位和能力,隻怕遇不到對的人,否則一定能夠給對方最強有力的支持,讓其一展才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