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格的擔心並不是沒有道理,他不介意為家鄉謀發展,也不介意幫助鄉親們做點事。隻要合理合法的事,他都願意幫忙。
但是,李格擔心有人欲壑難填,利用自己的身份和資源作威作福。
尤其是李家人。
其他人還好,即使是本地老鄉,最多沾李格的光,扯大旗做虎皮,告訴別人自己是李格的老鄉,他們的關係如何如何。
或者,求李格幫忙辦事。
李家人則不一樣,他們當李格是自家人,李格也認可他們。
若是李家的人欲望膨脹,對外宣稱自己是李格的親人,可以辦很多事情,或者借用李格家人的身份,在本地四處作威作福,魚肉鄉裏,估計本地官方都不敢輕軌招惹。
因此,李格經常叮囑長輩和兄弟姐妹們,需要什麽盡管提,但千萬不要亂用他的身份,更不要得勢輕狂。
好在李家有李仁貴等一批德高望重的人教育,年輕一輩做人也靠譜,目前沒有出現打著李格的大旗亂來的人。
大家都很規矩。
其實,整個飛仙塘的人都比較規矩。
大家都明白,以飛仙塘現在的影響力,隻要不作死,每個人都可以生活得很好,哪怕隨便在景區內做點小生意,每個月也能獲得不菲的收益。
如果離心離德,在飛仙塘亂來,結果反而適得其反,被村民孤立。
村民們嚐到了旅遊發展的甜頭,現在家家戶戶都在想辦法搞錢,本地村民的意識被開發出來了,大部分都不願意上班,想盡一切辦法做生意。
現在在景區管理公司上班的普通工作人員,百分之九十是周邊其他寨子的村民。
本村的人不是做管理,就是搞生意,日子過得紅紅火火。
以前,飛仙塘二十六歲以上的光棍,全部加起來有三十幾個。現在不一樣,除了個別腦子不好使的,其他找到對象了。
最近三年,飛仙塘的單身漢們迅速脫單,李陪開玩笑說,他幫李格帶禮收到的煙加起來都有兩三條了。
飛仙塘辦酒的習俗,送一份禮就能得到主人家的一包香煙。
李格兩年不回家,村裏哪家辦酒他都隻能發微信給李培,請他幫忙隨禮,日積月累就攢下很多煙。
當然,煙都歸了李培。
兩年多不回家,李格覺得家鄉變化挺大的,村口的停車場加寬了一倍不止,即使今天是周三,遊客依然很多。
“廣誌哥,現在咱們村跟城市差不多啊,甚至還要熱鬧一點。”
“那是肯定,因為來這裏的大部分是遊客,他們有的是時間。有些人在這裏一住就是十天半個月的,和咱們村裏的人都混熟了。還有不少網紅,直接在村裏租房子,成為了咱們村的編外村民。”
“那你得好好感謝他們,這些人天天直播、拍段視頻,對咱們村有宣傳作用。”
“必須的,有時候我們也和他們合作,拍一拍短視頻,或者給他們一些帶貨的合作,大家相處得很好。”
李格點點頭,覺得李廣誌成熟了。
記得當初,李廣誌剛回來那一段時間,因工作的事,跟飛仙塘的村民相處的並不愉快,還是李格回家過年,從中周旋,才讓李廣誌意識到自己的問題。
那一次,李廣誌趁著殺年豬的機會,召集並向全村人道歉,取得大家的原諒。
從那以後,他變得越來越成熟。
現在,李廣誌的威望變高了,他說話沒有人敢不聽,罵人也有資本和威嚴了。不過他沒有板著臉,一路上遇到打招呼的人,他都是笑嗬嗬的應對。
李格回家,打招呼的人更多。
“哎呀,看看是誰回來了?我們的李格大博士。晚上去我家喝酒,我給你弄一條冷水魚,好不好?”
“你都兩年不回來了,看看家鄉變化大不大?飛仙塘比過去大了很多,對吧?”
“李格,什麽時候結婚啊?村裏年紀比較大的隻剩下你們幾個了。”
“老田你吹牛吧!人家李格才二十六,還年輕著呢。不過,在咱們院子也算年齡比較大的了。等書記年底正式脫單,李格你也算是大齡光棍的一員。”
“李博士,嚐嚐我的烤豆腐吧。”
“我這個烤雞腿也不錯。”
“別吃他們的,試一試我的烤地瓜,這才是過去咱們常吃的好東西。”
“咦,吳嬢嬢,你怕李博士沒吃過烤地瓜嗎?那玩意,以前大家吃得想吐。”
“你不懂,這叫憶苦思甜。”
“……”
還別說,吳嬢嬢的烤地瓜賣相的確很不錯,表麵幹幹淨淨,還發出一股香味,剝開西瓜皮,便露出金黃的地瓜肉。
一口下去,甜甜的。
滿滿都是回憶啊!
李格準備掃碼付款,被吳嬢嬢推到一邊:“看你這樣,一個烤地瓜都收你錢,那不是打我的臉嗎?走走走,快回去看看老家爸,晚上下來找你田大爺喝酒。”
“謝謝吳嬢嬢,地瓜很好吃。”李格拿著地瓜,笑嗬嗬的說道。
吳嬢嬢笑嗬嗬的說:“一個地瓜而已,你這麽客氣,整得我都有點不好意思。”
旁邊的劉嬸笑道:“李博士,也嚐一嚐我的烤豆腐吧,這都是我們自家做的,保證每天都新鮮。”
李格盛情難卻,用竹簽串兩塊豆腐,沾一沾辣椒粉,吃了一口。
“嗯,劉嬸烤得不錯,味道一流啊,每天不少賺吧?”
劉嬸笑嗬嗬的說:“一般般吧,每天買個千把塊錢沒問題。”
李格豎起大拇指說好。
千把塊的銷售額,至少能賺六百,對於一個農村婦女來說,絕對是暴利。
怪不得大家幹的那麽起勁。
一個個臉上都帶著笑容,對待客戶真的就像對待上帝一樣。
其他人見李格願意跟他們聊天,也肯試吃他們的東西,都熱情的喊到:“李博士,來吃烤魚仔。”
“李格,吃一棒玉米吧。”
“我這個烤魷魚不錯,你試一試。”
“我的烤羊肉串最正宗,來來來,你和書記一個嚐一點。”
“哎喲,田叔你可是第一次請我吃羊肉串啊,看來我是沾了李格的光。一串羊肉能賣五塊錢,你抓一大把都不心痛?”
“看你說的,心痛什麽。要說沾光,我們大家夥都是沾了李博士的光。”
“對對對!”
“老田你說得太有道理了。”
“李博士,我不賣小吃,請你喝瓶飲料吧,紅牛、東鵬、啤酒?隨便拿。”
“……”
鄉親們太熱情了,李格有點招架不住,趕緊說道:“叔叔伯伯,嬸嬸嬢嬢們,我剛剛和書記吃過午飯,飽得很。”
“我先回去一趟,晚上下來逛夜市再來你們這裏拿東西吃好不好?”
他這麽說,眾人隻好放他和李廣誌離開,兩人朝小寨子走去。
很久不回來,李格想走走。
走到山腳,又有好幾個人跟了上來,都是飛仙塘的老鄉們,大家和李格邊走邊聊天,拉家常。
……
但是,李格擔心有人欲壑難填,利用自己的身份和資源作威作福。
尤其是李家人。
其他人還好,即使是本地老鄉,最多沾李格的光,扯大旗做虎皮,告訴別人自己是李格的老鄉,他們的關係如何如何。
或者,求李格幫忙辦事。
李家人則不一樣,他們當李格是自家人,李格也認可他們。
若是李家的人欲望膨脹,對外宣稱自己是李格的親人,可以辦很多事情,或者借用李格家人的身份,在本地四處作威作福,魚肉鄉裏,估計本地官方都不敢輕軌招惹。
因此,李格經常叮囑長輩和兄弟姐妹們,需要什麽盡管提,但千萬不要亂用他的身份,更不要得勢輕狂。
好在李家有李仁貴等一批德高望重的人教育,年輕一輩做人也靠譜,目前沒有出現打著李格的大旗亂來的人。
大家都很規矩。
其實,整個飛仙塘的人都比較規矩。
大家都明白,以飛仙塘現在的影響力,隻要不作死,每個人都可以生活得很好,哪怕隨便在景區內做點小生意,每個月也能獲得不菲的收益。
如果離心離德,在飛仙塘亂來,結果反而適得其反,被村民孤立。
村民們嚐到了旅遊發展的甜頭,現在家家戶戶都在想辦法搞錢,本地村民的意識被開發出來了,大部分都不願意上班,想盡一切辦法做生意。
現在在景區管理公司上班的普通工作人員,百分之九十是周邊其他寨子的村民。
本村的人不是做管理,就是搞生意,日子過得紅紅火火。
以前,飛仙塘二十六歲以上的光棍,全部加起來有三十幾個。現在不一樣,除了個別腦子不好使的,其他找到對象了。
最近三年,飛仙塘的單身漢們迅速脫單,李陪開玩笑說,他幫李格帶禮收到的煙加起來都有兩三條了。
飛仙塘辦酒的習俗,送一份禮就能得到主人家的一包香煙。
李格兩年不回家,村裏哪家辦酒他都隻能發微信給李培,請他幫忙隨禮,日積月累就攢下很多煙。
當然,煙都歸了李培。
兩年多不回家,李格覺得家鄉變化挺大的,村口的停車場加寬了一倍不止,即使今天是周三,遊客依然很多。
“廣誌哥,現在咱們村跟城市差不多啊,甚至還要熱鬧一點。”
“那是肯定,因為來這裏的大部分是遊客,他們有的是時間。有些人在這裏一住就是十天半個月的,和咱們村裏的人都混熟了。還有不少網紅,直接在村裏租房子,成為了咱們村的編外村民。”
“那你得好好感謝他們,這些人天天直播、拍段視頻,對咱們村有宣傳作用。”
“必須的,有時候我們也和他們合作,拍一拍短視頻,或者給他們一些帶貨的合作,大家相處得很好。”
李格點點頭,覺得李廣誌成熟了。
記得當初,李廣誌剛回來那一段時間,因工作的事,跟飛仙塘的村民相處的並不愉快,還是李格回家過年,從中周旋,才讓李廣誌意識到自己的問題。
那一次,李廣誌趁著殺年豬的機會,召集並向全村人道歉,取得大家的原諒。
從那以後,他變得越來越成熟。
現在,李廣誌的威望變高了,他說話沒有人敢不聽,罵人也有資本和威嚴了。不過他沒有板著臉,一路上遇到打招呼的人,他都是笑嗬嗬的應對。
李格回家,打招呼的人更多。
“哎呀,看看是誰回來了?我們的李格大博士。晚上去我家喝酒,我給你弄一條冷水魚,好不好?”
“你都兩年不回來了,看看家鄉變化大不大?飛仙塘比過去大了很多,對吧?”
“李格,什麽時候結婚啊?村裏年紀比較大的隻剩下你們幾個了。”
“老田你吹牛吧!人家李格才二十六,還年輕著呢。不過,在咱們院子也算年齡比較大的了。等書記年底正式脫單,李格你也算是大齡光棍的一員。”
“李博士,嚐嚐我的烤豆腐吧。”
“我這個烤雞腿也不錯。”
“別吃他們的,試一試我的烤地瓜,這才是過去咱們常吃的好東西。”
“咦,吳嬢嬢,你怕李博士沒吃過烤地瓜嗎?那玩意,以前大家吃得想吐。”
“你不懂,這叫憶苦思甜。”
“……”
還別說,吳嬢嬢的烤地瓜賣相的確很不錯,表麵幹幹淨淨,還發出一股香味,剝開西瓜皮,便露出金黃的地瓜肉。
一口下去,甜甜的。
滿滿都是回憶啊!
李格準備掃碼付款,被吳嬢嬢推到一邊:“看你這樣,一個烤地瓜都收你錢,那不是打我的臉嗎?走走走,快回去看看老家爸,晚上下來找你田大爺喝酒。”
“謝謝吳嬢嬢,地瓜很好吃。”李格拿著地瓜,笑嗬嗬的說道。
吳嬢嬢笑嗬嗬的說:“一個地瓜而已,你這麽客氣,整得我都有點不好意思。”
旁邊的劉嬸笑道:“李博士,也嚐一嚐我的烤豆腐吧,這都是我們自家做的,保證每天都新鮮。”
李格盛情難卻,用竹簽串兩塊豆腐,沾一沾辣椒粉,吃了一口。
“嗯,劉嬸烤得不錯,味道一流啊,每天不少賺吧?”
劉嬸笑嗬嗬的說:“一般般吧,每天買個千把塊錢沒問題。”
李格豎起大拇指說好。
千把塊的銷售額,至少能賺六百,對於一個農村婦女來說,絕對是暴利。
怪不得大家幹的那麽起勁。
一個個臉上都帶著笑容,對待客戶真的就像對待上帝一樣。
其他人見李格願意跟他們聊天,也肯試吃他們的東西,都熱情的喊到:“李博士,來吃烤魚仔。”
“李格,吃一棒玉米吧。”
“我這個烤魷魚不錯,你試一試。”
“我的烤羊肉串最正宗,來來來,你和書記一個嚐一點。”
“哎喲,田叔你可是第一次請我吃羊肉串啊,看來我是沾了李格的光。一串羊肉能賣五塊錢,你抓一大把都不心痛?”
“看你說的,心痛什麽。要說沾光,我們大家夥都是沾了李博士的光。”
“對對對!”
“老田你說得太有道理了。”
“李博士,我不賣小吃,請你喝瓶飲料吧,紅牛、東鵬、啤酒?隨便拿。”
“……”
鄉親們太熱情了,李格有點招架不住,趕緊說道:“叔叔伯伯,嬸嬸嬢嬢們,我剛剛和書記吃過午飯,飽得很。”
“我先回去一趟,晚上下來逛夜市再來你們這裏拿東西吃好不好?”
他這麽說,眾人隻好放他和李廣誌離開,兩人朝小寨子走去。
很久不回來,李格想走走。
走到山腳,又有好幾個人跟了上來,都是飛仙塘的老鄉們,大家和李格邊走邊聊天,拉家常。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