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闈之試已畢,三日後,貢院正式放榜。


    這日,何明宇、葉傾染、張其棟及許韶延四人,均提前抵達貢院門口,靜候佳音。


    放榜結果揭曉:


    何明宇,榮登榜首,獨占鼇頭;


    葉傾染,表現不俗,名列第七;


    張其棟,經過一番努力,終於躋身第一百八十二名。


    與此同時,武舉放榜,許韶延亦表現卓越,位列第三。


    殿試過後,何明宇更獲得了皇上青睞,被欽點為文科狀元,進士及第。他的自信坦然、文采飛揚,深受皇上賞識。葉傾染在殿試中也有出色表現,因談吐不粗,氣質儒雅,才華突出,榮獲第四名,進士出身。


    隨後,何明宇身著紅彩,跨馬遊街,風光無限,何家亦因此揚眉吐氣、煥然一新。何父依循慣例,設宴款待四方賓朋。彼時何府門前禮花綻放、鞭炮齊鳴,前來道賀之人絡繹不絕。車水馬龍,歡聲笑語之間,道賀之聲不絕於耳。


    反觀葉家,雖然也是書香門第,葉父對葉傾染之成績也感滿意,然既有傾墨珠玉在前,葉母未免對傾染期望過高,彼時隻得第四,心中難免稍許失落。是故府內氣氛略顯沉靜,未有何府那般喜慶熱鬧。


    此外,葉傾染既知父母期許,又有公主不時登府令他倍感壓力,是故其內心並不得十分暢快釋懷。


    至於許韶延與張其棟二人,則各自對成績頗為滿意,畢竟考生萬千,能榜上有名,已屬不易了。


    不久,四人先後接到皇上授予官職。何明宇獲任翰林院修撰,葉傾染成為刑部主事,張其棟入職工部,許韶延則因武舉表現突出,被任命為左金吾衛中郎將。至此,四人仕途之路正式開啟。


    自明宇赴任翰林院修撰後,生活變得規律且忙碌異常。因職責特殊,他每常需擔負編輯和校定皇帝詔令、敕書、製書等文書職責,此外,還需對曆史、地理、經濟等方麵書籍進行編纂,知識麵要求廣泛且龐雜,需大量查閱文獻古籍。


    葉傾染就任刑部主事一職後,每日處理各類刑事案件,真正見識了何謂之人心險惡、刑法殘酷。即使他極力為每一位受冤屈之百姓伸張正義,但他內心仍有強烈的鬱鬱不得誌之感。


    彼時父親見他寡歡,便問他是否對當前職務不滿。葉傾染自知父親心意,可他不想受父親幫助、扶持,隻想憑自身努力,幹出一番事業。是故對於父親關心,他並未言明。


    春闈考場那策論一問,仿佛一片微光星火,點燃了他想建功立業,為國家開疆拓土之情懷。他不喜刑案主事,便在職責之餘,將大部分精力投入到自身武藝及劍法修習中。既然思思不願見他,他行此一舉,倒也正好可推脫阻擋公主之熱情。


    張其棟任職工部,行全國的土木、水利工程管理職責。隻是他心在參政,並不滿足於現狀。


    其父張知晏時任參政知事,知他一心期盼禦前參政事宜,便勸誡他說:你適才上任,性子浮躁,我知你禦前侍奉之心,然你此刻心性不穩,須先安分守己,磨礪自己,認真履行土木水利管理及政令發布事宜,積累經驗人脈,靜待時機,方是正道。


    張其棟沉思良久,接納了父親建議,遂也在其職上認真起來。


    彼時,許韶延任職左金吾衛中郎將,雄赳氣昂、威風上任。他每日肩負左金吾衛統領之職,率領部屬巡視皇城,確保宮廷安寧。嚴謹治軍的同時,他對士兵又嚴加管教,常施關懷,因而深得部屬之尊敬與信賴。


    時光飛逝,轉眼已是陽春三月,春暖花開。


    距離太子納側妃已過去半載有餘,皇後正命內侍省籌備韓月與太子榮伺的婚事,公主那側也因另有安排而取消了春日學堂事宜。


    聽聞諸伴學貴女不必再入宮了,何家三位姐妹樂作一團。彼時皇後正忙著針對二皇子,也無暇顧及何家。她們三人怎能不喜悅開懷?


    然隻僅僅幾日之後,三人便感受到了即將離別之傷心。嫣嫣、思思二人收拾物品,在為回衢州做著準備。


    兩日前,俞父來信,言說聽聞娘娘取消伴讀一事,嫣嫣、思思二人留京許久,家中牽掛,思慮良久,隻覺京中擇婿一事尚待考慮,故命姐妹二人先行回衢州,其餘事宜,日後再議。


    父親寫了兩封信,一封給她們姐妹,另一封給的何公何母。予何公何母之信,乃是為感謝其對嫣嫣、思思二人的細心照拂,且其中特意提及了命二人回衢州之事。


    何公自是理解俞父之慮,是故並未阻攔。


    思思整理衣物時,看到梳妝盒內那支赤金鑲紅玉鳳釵。想起葉傾染彼時的溫柔內斂、深情款款,心下不禁悲傷感懷:如今傾染功名在身,又有公主在側,汴京於她,似乎已然毫無再待之意義。


    她心有不舍、惆悵,卻不能不甘。傾染之真心,她又何嚐不懂,隻是事關何、俞乃至葉家前途,她賭不起。來京許久,她早已看清汴京的爾虞我詐、蠅營狗苟,與其讓傾染飽受非議、做兩難抉擇,不如自己後退一步,主動回衢州,以後兩相平淡度日。


    情出自願,事過無悔,她此刻還能追隨自己心意,便也夠了!


    與思思一院之隔的嫣嫣,此時內心冷靜自持。自她決心忘記傾凡公子那刻起,她的真心裏便不再有期待了。許公子已然晉升中郎將,前途光明,可縱使他對自己關愛有加,自己心意未定,更不能在此刻阻礙他之發展。


    因了思思與何家之故,俞家已然被後黨針對,父親當前仕途困難,她唯有先回衢州,才能保住各方安全,避免局勢惡化。


    春有繁花,秋有皎月。從此以後,橋路歸各途,便是最好的結局了吧?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第二眼愛情之韶華渡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uu小說網隻為原作者柳傾卿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柳傾卿並收藏第二眼愛情之韶華渡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