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遠山休息了三日,第四日準時去了大朝會。


    這幾日雖說是休息,但時不時也會被皇帝召進宮,商議裁軍和屯田事宜。


    自從他跟皇帝說了秦州的做法,皇帝似乎就下定了決心,這事不能再拖。


    所以內侍“有事啟奏無事退朝”的聲音剛落下,關遠山便出列:


    “陛下,臣有事啟奏。”


    皇帝的嘴角微微勾了勾,看了下麵人一眼,狀似無意地說了句:“卿有何事?”


    “陛下,臣奏請立即裁軍,為保裁軍順利進行,還要一同施行屯田之策,安頓被裁將士。”


    一石激起千層浪,大殿內頓時嘈雜一片。


    在皇帝的眼神示意下,內侍高喝一聲“肅靜”,殿內才恢複安靜。


    等了半晌不見有人接話,皇帝隨意點了個名兒,“嚴卿,你覺得呢?”


    他點的正是尚書右仆射嚴愈知。


    嚴愈知立即躬身出列,“回陛下,臣想先問一問,關將軍為何忽然提及此事?”


    其實並不忽然,幾個月前就有裁軍的風聲,這一點嚴愈知當然知道,隻是他知道,不代表所有人都知道。


    裁軍需要一個名正言順的理由,皇帝把這任務交給他,他自然要出點力。


    問的是關遠山,回答的卻不是。


    兵部尚書陳兵回道:“大人有所不知,這些年軍隊開支太過龐大,戶部錢大人多次與下官談及此事,隻是外敵環伺,貿然削減開支於局勢不利,如今戰事已平,下官就與關將軍商議此事,最好的辦法就是裁軍,但軍隊人數太多,裁掉的士兵若無去處,也有大患,所以下官和關將軍才提出讓被裁的士兵們去屯田,一來可削減軍費開支,二來屯田所得也能為軍隊開源。”


    提到戶部,尚書錢紹也就出來補充:“的確如此,這一仗打得太久了,國庫錢糧皆告急,臣也是實在沒了辦法,才與兵部提起,如今既有良策,臣認為此舉可行。”


    “錢大人未免太過杞人憂天,國庫錢糧雖緊缺,但如今春耕已過,隻要等到今秋,糧食入倉,危機便可解,又何必大動幹戈,推行新製!”


    說話的是一個著紅袍的文官。


    他一說完立刻有人附和:“沒錯,而且戰事初定,軍心正是需要安撫之時,這時裁軍,就不怕傷將士們的心嗎?”


    這次是一個武將。


    難得的,向來不和的文武官員竟也有同仇敵愾的一天。


    “張大人說的輕巧,你以為一年的稅收就抵得上三年的消耗?再者,我國南部夏季多暴雨,萬一再有洪災發生,要怎麽辦?”錢紹看著先前說話的紅袍文官,據理力爭。


    張大人說不出話,卻有其他人提議,“或可縮減軍中糧餉,待充足時再補發。”


    但馬上就有武將出來反對:“將士們本就窮得隻剩一條底褲了,你這是想把他們底褲都扒了?”


    言語粗俗,聽得不少文臣都罵有辱斯文。


    朝堂一時又變成一鍋煮沸的水。


    皇帝在上聽得頭疼,揉了揉太陽穴,一旁內侍便尖聲唱道:“肅靜。”


    底下就暫時恢複了安靜。


    皇帝覷了一眼下首的的百官,然後將視線停留在武將一列的第二排。


    “靖安侯,你覺得如何?”


    靖安侯王立勝身子猛然一顫,立即排眾而出,拱手道:“臣覺得關將軍言之有理,裁軍和屯田無一不是利國利民之策,臣附議。”


    他這一開口,很多人都愣在當場。


    完全不明白他這是唱的哪出?


    明明一開始他就和關遠山不對付,也一直堅定反對裁軍,怎麽今日態度卻來了個大轉彎。


    其他人不明白,在場有三個人卻是知道的。


    其中兩個是皇帝和關遠山,另一個就是王立勝自己。


    一月前,王立勝就被宣入宮,見了皇帝以及久未露麵的齊王。


    他沒想到,自己當初讓人毒殺關遠山父子的事竟會敗露,齊王拿出的一堆證據,容不得他辯駁。


    謀害朝廷重臣,且這位重臣還是皇帝極為器重之人,會有什麽結果,王立勝不敢去想,但是他知道,自己完了,全家人都完了。


    但就在他萬念俱灰之時,皇帝卻大發善心願意給他一個戴罪立功的機會,他立刻就抓住了。


    能活著誰願意去死啊!


    所以在接收到皇帝的暗示時,他不得不站出來。


    他這一表態,跟他同一派係的武將們也再說不出反對的話,紛紛附議。


    而以番軍統領曹禺為首的另一派,因為秦州軍的事,他們沒資格在這時反對,就算反對也無用,畢竟秦州軍已做了裁軍的先行軍。


    武將這邊全部統一了意見。


    隻剩文官這邊一直僵持。


    有人提出:“田地種植本屬地方衙門管轄,此舉是在破壞地方官府職能,如此文武不分,隻會擾亂朝綱。”


    按關遠山的說法,屯田由軍隊直管,不納入地方管轄。


    這樣一來,那些世族豪門再想要占為己有,就要三思而行了。


    這就相當於到嘴邊的肥肉被別人搶了,所以這些出身世家豪門的官員怎會同意。


    有那說話更直接的:“臣聽說好些武將書都沒讀過,字兒都不認識幾個,如何能擔屯田大任?”


    話雖難聽了些,卻是事實,天楚多年重文輕武,武將本就稀少,這幾年雖跟著關遠山一起湧起不少名將人物,卻終歸都是半路出家,顯少有像老牌武將們家學淵源,在文官們眼裏,這些人都是目不識丁隻會使把子力氣的粗人。


    讓他們來管理田地,就像瞎子下嶺,不知深淺。


    立刻就有武將出來反對:“某雖不識得幾個大字,可也是管過手底下成千上萬的兵的,至於屯田,正好,某從軍前恰好種過幾年地,何時播種、何時收割,每畝田產多少糧食,某心中還是有數的,不像某些人,隻會紙上談兵。”


    被人說目不識丁的的粗人難得用了回“紙上談兵”這樣高深的詞兒,說完感覺底氣都足了不少。


    也有老牌武將中的人站出來說話:“軍中也非都是悍將,似我等這樣的,也是自小識文斷字的,雖作不出傳世文章,管理小小田地並不成問題。”


    就這樣,雙方公說公有理,婆說婆有理,文官堅持文武職能不可混淆,武將則言軍戶屯田乃軍中產業,自該由軍中管理。


    皇帝歐陽炙坐在龍椅上,目光平靜地盯著下首一眾文臣武將,絲毫沒有因他們熱火朝天的爭吵而不悅,反而饒有興致似看戲一般,看得十分入神。


    終於,文臣中走出一紫色官袍的中年男子,正是尚書左仆射薛承業。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明月歸來照山河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uu小說網隻為原作者催不動的鴨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催不動的鴨並收藏明月歸來照山河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