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孫成雖想立刻將章寅革職查辦,但他深知,眼下正值用人之際,不可輕易處置。
“行了,本官不想跟你在此浪費時間。”
公孫成手一揮,又對阿江說道:
“將官憑給他看。”
阿江從懷中拿出公孫成的官憑,那是一枚用黃金鑄就的魚符。
他彎腰將魚符舉到章寅眼前。
章寅一看到黃金魚符,心裏就大感不妙,又定睛一看那魚符上刻的字:
“天佑元年,元月初十,任公孫成為中書令。”
下麵落款處有特製的印章。
章寅的心瞬間涼了半截,急忙伏地磕頭求饒。
“公孫大人饒命,下官,不,犯官方才有眼不識泰山,衝撞了大人,還請您大人不記小人過,放過犯官。”
章寅就是再昏聵,他也知道公孫這個姓意味著什麽。
當今的皇後可是出自公孫家,而眼前這個便是皇後的親兄長,當今的國舅爺,就是借他十個膽子,他也不敢得罪他。
公孫成冷哼一聲。
“給你一刻鍾的時間,穿好衣服,來大堂見本官。”
說罷,拂袖離開。
公孫成一走,一眾衙役趕緊上前將章寅扶起來,又將綁著衙役鬆開。
“大人,他真是中書令?”
衙役們都圍在章寅身邊好奇問道。
“如假包換。”
章寅如今欲哭無淚,昨日和親隊伍進城時,他嫌麻煩並未去,而是派了執掌刑獄的小吏笛青,所以是壓根不認識這位公孫大人。、
正捶胸頓足,後悔不迭,章寅突然想起公孫成臨走時的吩咐,急忙喝斥眾人。
“還不將本官的官府拿來。”
眾人一番忙活,將縣令收拾妥當,趕到大堂時,堪堪一刻鍾。
“公孫大人。”
縣令帶著眾衙役,有模有樣的給公孫成跪下行禮。
但公孫成沉著臉,一言不發的坐在案前的椅子上,用中指拂過公堂上的桌案,指尖立刻染上一層厚厚的白灰,可見眼前的這位縣令已經好些日子不曾開堂審案了。
按照他以前的脾氣,這樣的人,德不配位,就該立刻革職查辦,但眼下他對商縣的情況還不太熟悉,有些事情還得問他。
章寅等人低著頭,並未看到公孫成眉宇間的糾結。
“章大人,本官問你,商縣地域幾何?百姓幾何?”
公孫成壓下心中的怒氣,正色問道。
他想先考考這位縣令,是不是真的是個草包。
章寅自上任以來,每日不過走馬觀花,遊山玩水,哪裏了解過這些,此刻被公孫成一問,頓時大腦一片空白,不知如何作答。
“回大人,這等小事,下官哪裏知曉,您可以問問哪裏有好吃的,好玩的,這些下官可是一清二楚。”
章寅以為公孫成同其他人一樣,醉心吃喝玩樂,殊不知,他拍馬屁剛好拍到刀刃上。
聽了章寅的話,公孫成是再也控製不住自己的脾氣,拿起手中的驚堂木就朝章寅扔過去。
好在章寅眼疾手快迅速躲開,不然那一下定然讓他腦袋開花。
一旁的阿江都驚呆了,自他跟著公孫成,便沒見過他對誰發過這麽大的火,誰能想到柔弱書生有一天也會打人,這事若是讓皇後娘娘知道了,隻怕得笑好久。
阿江正走神,突然聽到公孫成咬牙切齒指著章寅罵道:
“本官本以為你行事荒唐,但對於縣衙公務還是熟知的,沒想到你竟然草包一個,連一個縣有多少百姓這樣最簡單的問題都不知道,本官今日就替陛下革了你的職。”
章寅一聽這是要罷了他的官,立刻嚇得跪地求饒,但公孫成是鐵了心要在商縣整頓吏治,怎會讓步,又聽他喝命道:
“來人,將章寅的官袍給本官脫了,關入牢房,聽候發落。”
眾衙役你看看我,我看看你,都不敢上前,畢竟他們可是有把柄捏在章寅手中。
公孫成向眾衙役說道:
“你們放心,章寅是章寅,你們是你們,本官不會牽連無辜。”
此話一出,眾衙役立刻來了精神,三下五除二就將章寅身上的官服、官帽、官靴扒的一幹二淨。
這章寅素來貪財,經常克扣他們的俸祿,他們也是苦章寅久矣,隻是礙於他的身份,不敢反抗,眼下得了機會,這仇不報白不報。
章寅哭爹喊娘,但卻無人憐憫,幾個衙役還將他拽著拖到大牢內。
……
解決完章寅,新的問題又來了,這縣衙的庶務還得有人處理,可這人選他一時半會卻是沒有頭緒。
正當他發愁之際,突然從縣衙正門進來一位男子。
隻見他戴著鬥笠,穿著蓑衣,褲腿卷在膝蓋處,腳上穿著一雙草鞋,但早已被浸濕,手上是一柄鋤頭。
“大人,莫不是有人來伸冤了?”
阿江一看對方一副農人的裝扮,立刻猜測道。
公孫成沒回答,仔細的觀察著對方。
來人一麵往公堂走,一麵不停的回頭看倒在地上的大門,他以為縣衙被人洗劫了。
也對,有那麽一位昏聵的縣令,這縣衙遲早的被人搶了。
他歎了口氣,不再回頭張望,而是徑直朝公堂走來。
走近時才發現是他昨日接待的那位和親使公孫成。
他急忙上前行禮。
“下官笛青見過公孫大人。”
“你是笛青?”
公孫成顯然不敢相信眼前之人就是昨日那位風度翩翩的年輕後生。
笛青摘下帽子,理了理頭發,這才露出真容。
可不就是昨日見的那個年輕後生麽!
公孫成大喜,急忙起身繞過桌案,走到他跟前。
“你怎麽這副模樣?”
笛青解釋道:
“今日這雨下的奇怪,下官就去城裏轉了轉,看看有沒有被水淹的地方,這會回來,正想牽匹馬去附近的壩上看看。”
又問,“大人因何事來此?”
公孫成道:“本官見雨下的大,想著附近有大壩,怕大壩決堤,因此過來看看縣令有沒有提前疏散百姓。”
聽公孫成提到縣令,笛青這才反應過來,公孫大人到訪,縣令理應出來迎接,可怎麽不見他?莫不是又去哪裏快活去了?
“大人稍等,下官這就去請縣令過來。”
“不必了。”
公孫成將笛青攔住,
“他已經被本官革職查辦了。”
“什麽?”
笛青驚得瞪大眼睛,不可置信看著公孫成。
“行了,本官不想跟你在此浪費時間。”
公孫成手一揮,又對阿江說道:
“將官憑給他看。”
阿江從懷中拿出公孫成的官憑,那是一枚用黃金鑄就的魚符。
他彎腰將魚符舉到章寅眼前。
章寅一看到黃金魚符,心裏就大感不妙,又定睛一看那魚符上刻的字:
“天佑元年,元月初十,任公孫成為中書令。”
下麵落款處有特製的印章。
章寅的心瞬間涼了半截,急忙伏地磕頭求饒。
“公孫大人饒命,下官,不,犯官方才有眼不識泰山,衝撞了大人,還請您大人不記小人過,放過犯官。”
章寅就是再昏聵,他也知道公孫這個姓意味著什麽。
當今的皇後可是出自公孫家,而眼前這個便是皇後的親兄長,當今的國舅爺,就是借他十個膽子,他也不敢得罪他。
公孫成冷哼一聲。
“給你一刻鍾的時間,穿好衣服,來大堂見本官。”
說罷,拂袖離開。
公孫成一走,一眾衙役趕緊上前將章寅扶起來,又將綁著衙役鬆開。
“大人,他真是中書令?”
衙役們都圍在章寅身邊好奇問道。
“如假包換。”
章寅如今欲哭無淚,昨日和親隊伍進城時,他嫌麻煩並未去,而是派了執掌刑獄的小吏笛青,所以是壓根不認識這位公孫大人。、
正捶胸頓足,後悔不迭,章寅突然想起公孫成臨走時的吩咐,急忙喝斥眾人。
“還不將本官的官府拿來。”
眾人一番忙活,將縣令收拾妥當,趕到大堂時,堪堪一刻鍾。
“公孫大人。”
縣令帶著眾衙役,有模有樣的給公孫成跪下行禮。
但公孫成沉著臉,一言不發的坐在案前的椅子上,用中指拂過公堂上的桌案,指尖立刻染上一層厚厚的白灰,可見眼前的這位縣令已經好些日子不曾開堂審案了。
按照他以前的脾氣,這樣的人,德不配位,就該立刻革職查辦,但眼下他對商縣的情況還不太熟悉,有些事情還得問他。
章寅等人低著頭,並未看到公孫成眉宇間的糾結。
“章大人,本官問你,商縣地域幾何?百姓幾何?”
公孫成壓下心中的怒氣,正色問道。
他想先考考這位縣令,是不是真的是個草包。
章寅自上任以來,每日不過走馬觀花,遊山玩水,哪裏了解過這些,此刻被公孫成一問,頓時大腦一片空白,不知如何作答。
“回大人,這等小事,下官哪裏知曉,您可以問問哪裏有好吃的,好玩的,這些下官可是一清二楚。”
章寅以為公孫成同其他人一樣,醉心吃喝玩樂,殊不知,他拍馬屁剛好拍到刀刃上。
聽了章寅的話,公孫成是再也控製不住自己的脾氣,拿起手中的驚堂木就朝章寅扔過去。
好在章寅眼疾手快迅速躲開,不然那一下定然讓他腦袋開花。
一旁的阿江都驚呆了,自他跟著公孫成,便沒見過他對誰發過這麽大的火,誰能想到柔弱書生有一天也會打人,這事若是讓皇後娘娘知道了,隻怕得笑好久。
阿江正走神,突然聽到公孫成咬牙切齒指著章寅罵道:
“本官本以為你行事荒唐,但對於縣衙公務還是熟知的,沒想到你竟然草包一個,連一個縣有多少百姓這樣最簡單的問題都不知道,本官今日就替陛下革了你的職。”
章寅一聽這是要罷了他的官,立刻嚇得跪地求饒,但公孫成是鐵了心要在商縣整頓吏治,怎會讓步,又聽他喝命道:
“來人,將章寅的官袍給本官脫了,關入牢房,聽候發落。”
眾衙役你看看我,我看看你,都不敢上前,畢竟他們可是有把柄捏在章寅手中。
公孫成向眾衙役說道:
“你們放心,章寅是章寅,你們是你們,本官不會牽連無辜。”
此話一出,眾衙役立刻來了精神,三下五除二就將章寅身上的官服、官帽、官靴扒的一幹二淨。
這章寅素來貪財,經常克扣他們的俸祿,他們也是苦章寅久矣,隻是礙於他的身份,不敢反抗,眼下得了機會,這仇不報白不報。
章寅哭爹喊娘,但卻無人憐憫,幾個衙役還將他拽著拖到大牢內。
……
解決完章寅,新的問題又來了,這縣衙的庶務還得有人處理,可這人選他一時半會卻是沒有頭緒。
正當他發愁之際,突然從縣衙正門進來一位男子。
隻見他戴著鬥笠,穿著蓑衣,褲腿卷在膝蓋處,腳上穿著一雙草鞋,但早已被浸濕,手上是一柄鋤頭。
“大人,莫不是有人來伸冤了?”
阿江一看對方一副農人的裝扮,立刻猜測道。
公孫成沒回答,仔細的觀察著對方。
來人一麵往公堂走,一麵不停的回頭看倒在地上的大門,他以為縣衙被人洗劫了。
也對,有那麽一位昏聵的縣令,這縣衙遲早的被人搶了。
他歎了口氣,不再回頭張望,而是徑直朝公堂走來。
走近時才發現是他昨日接待的那位和親使公孫成。
他急忙上前行禮。
“下官笛青見過公孫大人。”
“你是笛青?”
公孫成顯然不敢相信眼前之人就是昨日那位風度翩翩的年輕後生。
笛青摘下帽子,理了理頭發,這才露出真容。
可不就是昨日見的那個年輕後生麽!
公孫成大喜,急忙起身繞過桌案,走到他跟前。
“你怎麽這副模樣?”
笛青解釋道:
“今日這雨下的奇怪,下官就去城裏轉了轉,看看有沒有被水淹的地方,這會回來,正想牽匹馬去附近的壩上看看。”
又問,“大人因何事來此?”
公孫成道:“本官見雨下的大,想著附近有大壩,怕大壩決堤,因此過來看看縣令有沒有提前疏散百姓。”
聽公孫成提到縣令,笛青這才反應過來,公孫大人到訪,縣令理應出來迎接,可怎麽不見他?莫不是又去哪裏快活去了?
“大人稍等,下官這就去請縣令過來。”
“不必了。”
公孫成將笛青攔住,
“他已經被本官革職查辦了。”
“什麽?”
笛青驚得瞪大眼睛,不可置信看著公孫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