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文傑進入慶元之後才知道,原來是方國珍居然棄城而逃了,羅安賓等於白白撿了一個城池。
對於方國珍逃跑朱文傑是萬萬沒想到的,老方好歹是元末第一個起義的人物,沒想到膽子居然如此之小。
朱文傑拿下慶元路之後,方國珍的地盤全部到手,接下來的事兒就是安撫民眾和招募降兵了,至於治理地方的事,朱文傑會找老朱要人的。
翌日上午朱文傑剛剛巡視了一下慶元,卻不想廖永安帶著人馬來到了慶元城,而讓朱文傑驚訝的是,逃跑的方國珍居然被廖永安帶了回來。
“廖叔叔,這是什麽情況?”
“哈哈哈,也該這姓方的倒黴,我那邊剛剛掌控定海,這家夥就帶人跑了過來,我這順手就給他拿下了!”
“我去!這也行?”
朱文傑是真的驚訝了,看著披頭散發的方國珍也是感歎不已,前腳白白送了城,後腳連人也送,這方國珍是個大好人啊!
“得,這也是廖叔叔運道好,這功勞得記上,回頭咱跟叔父匯報一下!”
“哎!這算啥功勞,白撿的一樣!對了,大帥回信沒?說啥時候去打張士誠沒?”
“呃,這個咱還沒有收到信,待會兒咱在派人去信問問!”
“行,趕緊和大帥說說,早點讓我去揍那姓張的!”
廖永安一心想打張士誠,朱文傑嘴角直抽抽,感歎這幫跟老朱打天下的人是真的好戰啊!
“那廖叔叔先等等,先將咱們新占領的地盤管好了,自會等到叔父的回信!”
“那行,你看著辦,我就先回水軍了!”
廖永安也不多待,直接離開慶元回到海上,對於廖永安來說,在水軍船上比在岸上舒服多了。
“來人,找一個宅子將方家人關起來,要好生對待不可怠慢!”
“是!”
方家人朱文傑可處理不了,這要等老朱來處理,好歹人家方國珍是反元第一人。
安排好方家人,朱文傑趕緊找人給老朱寫信,攻打方國珍朱文傑還沒上報呢,也不知道老朱知道後會有什麽表情。
朱文傑給老朱的信很直白,就說老朱派去福建的人很有能力,根本不用自己操心,又因為錢糧物充足,所以朱文傑便向方國珍用兵了,當然朱文傑低調的沒有豎起老朱的大旗,現在方國珍被抓,地盤打下來了,朱文傑問老朱如何處理。
幾日後身處瀘州一帶的老朱收到了朱文傑的信,打開後一看驚的信紙差點兒拿不穩,心裏直呼好家夥,嘴裏卻罵了一句。
“這個小王八羔子,還真會給老子惹事!”
老朱別看罵人,但心裏卻很高興,自打二月份以來張士誠攻打安豐,再到朱元璋打瀘州,之後陳友諒攻打洪都,這一件件事讓老朱心情就沒好過,倒是朱文傑這個大侄子帶來不少好消息。
“嗬嗬,還錢糧物充足,這是跟咱炫耀呢!”
朱元璋此話是當著徐達,常遇春等一眾將領麵前說的,至於有沒有其他意思沒人知曉。
“上位,是不是該回援洪都了?”
徐達可不管那些有的沒的,洪都告急,老徐這是在為老朱著急。
“回,立刻整軍回援洪都!”
老朱也知道該回去援助洪都了,另一個大侄子堅守洪都如此之久,這也是老朱最欣慰的一件事,兩個大侄子都給老朱長臉。
朱元璋大軍回援洪都,老朱也給朱文傑去了封信,讓朱文傑率軍向洪都進發,這次老朱要帶著所有家底和陳友諒大戰一場。
此時洪都方麵,朱文正的日子比想象的要好不少,因為在陳友諒大軍圍困洪都之時,有一支援軍悄悄來到洪都附近,在陳友諒攻打洪都時,那支援軍對陳友諒大軍進行了攻擊,雖然沒有發生大戰,但是牽製作用已經產生,這讓朱文正輕鬆不少。
而這支支援洪都的大軍正是羅良帶來的福建軍,隻不過陳友諒六十萬大軍在前,羅良也沒敢硬碰硬,隻是騷擾戰打了幾次,又打了兩次伏擊戰,目前就呈現一種三軍對峙的場麵。
朱文傑收到老朱的來信後立刻將海邊的廖永安找來商議對策,這援兵如何前往洪都。
“廖叔叔,叔父來信,讓咱們馳援洪都,咱這邊倒是好去,不知這水軍如何過去!”
“馳援洪都?那邊是被陳友諒圍了?”
“正是!”
“嗯,水軍過去倒是不難,這邊你放心去,我帶著水軍一定趕往洪都!”
“哦!如此甚好,那水軍就交給廖叔叔帶領了,咱這邊明日就開拔去往洪都!”
“行,我這就回去準備,明日也走!”
“好!”
朱文傑和廖永安商議完,廖永安就走了,朱文傑轉頭就開始安排前往洪都一事。
朱元璋對於浙東一帶也有安排,已經傳令胡大海接手,朱文傑隻要帶兵離開就好,其他事情自有胡大海負責。
朱文傑也不耽誤時間,翌日就帶著大軍離開浙東,其中五萬大軍是苗蠻軍,還有一萬名方軍降兵,目前已經被朱文傑招募到麾下。
此次行軍的前一天朱文傑好好在係統麵板上花了一大筆錢,戰馬六萬匹,花費三千萬兩銀子,這些戰馬屬於苗蠻軍的額外配置,需要朱文傑花錢買,除了戰馬朱文傑還準備了提取糧食和購買兵器,不過這兩樣物資朱文傑等快到洪都時在提取和購買,省得路上帶著影響速度。
朱文傑大軍開拔,六萬大軍向著金華的方向前進,朱文傑有意想看看能不能遇到胡大海。
還別說,朱文傑的想法還是靠譜的,朱文傑這邊剛剛靠近金華地界,就看到了胡大海的人馬。
“胡叔叔別來無恙!”
“哈哈哈,多謝賢侄掛念,好的很,好的很!”
朱文傑和胡大海碰麵自然要說上幾句,一旁的胡關住也上前麵見父親。
“孩兒見過父親!”
胡大海見到胡關住一臉的笑容,上下打量胡關住越看越滿意。
“不錯,不錯,穩重很多,以後在賢侄麾下還要盡心盡力!”
“是,父親,孩兒定當盡心盡力!”
對於方國珍逃跑朱文傑是萬萬沒想到的,老方好歹是元末第一個起義的人物,沒想到膽子居然如此之小。
朱文傑拿下慶元路之後,方國珍的地盤全部到手,接下來的事兒就是安撫民眾和招募降兵了,至於治理地方的事,朱文傑會找老朱要人的。
翌日上午朱文傑剛剛巡視了一下慶元,卻不想廖永安帶著人馬來到了慶元城,而讓朱文傑驚訝的是,逃跑的方國珍居然被廖永安帶了回來。
“廖叔叔,這是什麽情況?”
“哈哈哈,也該這姓方的倒黴,我那邊剛剛掌控定海,這家夥就帶人跑了過來,我這順手就給他拿下了!”
“我去!這也行?”
朱文傑是真的驚訝了,看著披頭散發的方國珍也是感歎不已,前腳白白送了城,後腳連人也送,這方國珍是個大好人啊!
“得,這也是廖叔叔運道好,這功勞得記上,回頭咱跟叔父匯報一下!”
“哎!這算啥功勞,白撿的一樣!對了,大帥回信沒?說啥時候去打張士誠沒?”
“呃,這個咱還沒有收到信,待會兒咱在派人去信問問!”
“行,趕緊和大帥說說,早點讓我去揍那姓張的!”
廖永安一心想打張士誠,朱文傑嘴角直抽抽,感歎這幫跟老朱打天下的人是真的好戰啊!
“那廖叔叔先等等,先將咱們新占領的地盤管好了,自會等到叔父的回信!”
“那行,你看著辦,我就先回水軍了!”
廖永安也不多待,直接離開慶元回到海上,對於廖永安來說,在水軍船上比在岸上舒服多了。
“來人,找一個宅子將方家人關起來,要好生對待不可怠慢!”
“是!”
方家人朱文傑可處理不了,這要等老朱來處理,好歹人家方國珍是反元第一人。
安排好方家人,朱文傑趕緊找人給老朱寫信,攻打方國珍朱文傑還沒上報呢,也不知道老朱知道後會有什麽表情。
朱文傑給老朱的信很直白,就說老朱派去福建的人很有能力,根本不用自己操心,又因為錢糧物充足,所以朱文傑便向方國珍用兵了,當然朱文傑低調的沒有豎起老朱的大旗,現在方國珍被抓,地盤打下來了,朱文傑問老朱如何處理。
幾日後身處瀘州一帶的老朱收到了朱文傑的信,打開後一看驚的信紙差點兒拿不穩,心裏直呼好家夥,嘴裏卻罵了一句。
“這個小王八羔子,還真會給老子惹事!”
老朱別看罵人,但心裏卻很高興,自打二月份以來張士誠攻打安豐,再到朱元璋打瀘州,之後陳友諒攻打洪都,這一件件事讓老朱心情就沒好過,倒是朱文傑這個大侄子帶來不少好消息。
“嗬嗬,還錢糧物充足,這是跟咱炫耀呢!”
朱元璋此話是當著徐達,常遇春等一眾將領麵前說的,至於有沒有其他意思沒人知曉。
“上位,是不是該回援洪都了?”
徐達可不管那些有的沒的,洪都告急,老徐這是在為老朱著急。
“回,立刻整軍回援洪都!”
老朱也知道該回去援助洪都了,另一個大侄子堅守洪都如此之久,這也是老朱最欣慰的一件事,兩個大侄子都給老朱長臉。
朱元璋大軍回援洪都,老朱也給朱文傑去了封信,讓朱文傑率軍向洪都進發,這次老朱要帶著所有家底和陳友諒大戰一場。
此時洪都方麵,朱文正的日子比想象的要好不少,因為在陳友諒大軍圍困洪都之時,有一支援軍悄悄來到洪都附近,在陳友諒攻打洪都時,那支援軍對陳友諒大軍進行了攻擊,雖然沒有發生大戰,但是牽製作用已經產生,這讓朱文正輕鬆不少。
而這支支援洪都的大軍正是羅良帶來的福建軍,隻不過陳友諒六十萬大軍在前,羅良也沒敢硬碰硬,隻是騷擾戰打了幾次,又打了兩次伏擊戰,目前就呈現一種三軍對峙的場麵。
朱文傑收到老朱的來信後立刻將海邊的廖永安找來商議對策,這援兵如何前往洪都。
“廖叔叔,叔父來信,讓咱們馳援洪都,咱這邊倒是好去,不知這水軍如何過去!”
“馳援洪都?那邊是被陳友諒圍了?”
“正是!”
“嗯,水軍過去倒是不難,這邊你放心去,我帶著水軍一定趕往洪都!”
“哦!如此甚好,那水軍就交給廖叔叔帶領了,咱這邊明日就開拔去往洪都!”
“行,我這就回去準備,明日也走!”
“好!”
朱文傑和廖永安商議完,廖永安就走了,朱文傑轉頭就開始安排前往洪都一事。
朱元璋對於浙東一帶也有安排,已經傳令胡大海接手,朱文傑隻要帶兵離開就好,其他事情自有胡大海負責。
朱文傑也不耽誤時間,翌日就帶著大軍離開浙東,其中五萬大軍是苗蠻軍,還有一萬名方軍降兵,目前已經被朱文傑招募到麾下。
此次行軍的前一天朱文傑好好在係統麵板上花了一大筆錢,戰馬六萬匹,花費三千萬兩銀子,這些戰馬屬於苗蠻軍的額外配置,需要朱文傑花錢買,除了戰馬朱文傑還準備了提取糧食和購買兵器,不過這兩樣物資朱文傑等快到洪都時在提取和購買,省得路上帶著影響速度。
朱文傑大軍開拔,六萬大軍向著金華的方向前進,朱文傑有意想看看能不能遇到胡大海。
還別說,朱文傑的想法還是靠譜的,朱文傑這邊剛剛靠近金華地界,就看到了胡大海的人馬。
“胡叔叔別來無恙!”
“哈哈哈,多謝賢侄掛念,好的很,好的很!”
朱文傑和胡大海碰麵自然要說上幾句,一旁的胡關住也上前麵見父親。
“孩兒見過父親!”
胡大海見到胡關住一臉的笑容,上下打量胡關住越看越滿意。
“不錯,不錯,穩重很多,以後在賢侄麾下還要盡心盡力!”
“是,父親,孩兒定當盡心盡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