破繭成蝶:陶婉的新生


    殘冬的寒意還未完全褪去,春日暖陽已悄然灑滿大地。肆虐良渚數月的瘟疫,終於在所有人的共同努力下得到了控製。陶婉親手做的最後一方藥湯被送出,她長舒一口氣,望著清朗的天空,疲憊的臉上露出一絲欣慰的笑容。


    工坊的院落裏,李嬸正幫著收拾晾曬的藥材,看到陶婉,她笑著迎上前:“阿婉,這回可算能歇歇了,你的臉色都熬白了。”


    陶婉笑笑:“是啊,總算是過去了。”


    瘟疫雖退,生活還要繼續。休整幾日後,陶婉的工坊在趙夫子和王掌櫃的幫助下重新開張。看著熟悉的工作台,陶婉心中百感交集。經曆了生死離別,她更加珍惜眼前的生活,也更加堅定了要把日子過得紅火的決心。


    “阿婉,我有個想法,你看看行不行?”王掌櫃興衝衝地跑來,遞給陶婉幾張圖紙,“這是我請趙夫子畫的,你看像不像你之前做的那些小玩意兒?”


    陶婉接過圖紙,隻見上麵畫著口罩形狀的項鏈、注射器形狀的耳環等,線條簡潔流暢,頗具幾分藝術感。“王掌櫃,你的意思是……”


    “咱們就做這些!”王掌櫃一拍大腿,“就叫‘抗疫紀念’,既能讓人們記住這段日子,又能讓你的手藝發揚光大!”


    陶婉眼前一亮,王掌櫃的想法正和她不謀而合。她立刻著手設計,將這些抗疫元素融入到自己的創作中,用精湛的技藝賦予它們新的生命。


    “阿婉,你做的這東西可真別致,我活了大半輩子還沒見過呢!”李嬸拿著新做好的項鏈,愛不釋手。


    “是啊,這哪裏是首飾,分明是藝術品!”趙夫子也讚歎不已。


    新產品一經推出,便受到了廣泛的關注和喜愛。人們紛紛湧入工坊,想要購買這些既有紀念意義又充滿藝術感的飾品。陶婉的工坊再次熱鬧起來,訂單如雪片般飛來,讓她應不暇接。


    “看來,得招些人手了……”陶婉望著堆積如山的訂單,嘴角勾起一抹自信的微笑。陶婉的工坊因為這些紀念飾品而再次名聲大噪,訂單如雪片般飛來,遠遠超出了她和李嬸兩人的承受範圍。工坊前,前來訂購和詢問的人流絡繹不絕,幾乎要踏破門檻。


    “阿婉,這樣下去可不行啊,咱們兩個人哪忙得過來!”李嬸一邊擦著額頭的汗,一邊對陶婉說道。


    陶婉看著堆積如山的訂單,也明白不能再這樣下去。她咬了咬牙,做出了一個重要的決定:“李嬸,你說得對,咱們得招人了!你看看村裏有沒有手腳麻利,又想學門手藝的姑娘,我去問問趙夫子,看學堂有沒有合適的學生。”


    說幹就幹,陶婉和李嬸分頭行動,開始為工坊招募人手。消息傳開,村裏的姑娘們都紛紛報名,都想跟著陶婉學習製作這些精美的飾品。陶婉精心挑選了幾位心靈手巧的姑娘,開始手把手地教她們製作工藝。


    隨著工坊規模的擴大,陶婉也越來越忙碌。她不僅要設計新的款式,還要管理工坊的日常運作,還要培訓新來的工人。但她並沒有感到辛苦,反而充滿了幹勁和熱情。


    一天傍晚,陶婉正在工坊裏核對賬目,突然聽到門外傳來一陣喧鬧聲。她走出門,隻見幾個村民正圍著一個人,指指點點,議論紛紛。


    陶婉走近一看,發現被圍在中間的人竟然是孫獵戶。孫獵戶的臉上青一塊紫一塊,衣服也破了好幾個洞,看起來十分狼狽。


    “孫大哥,你這是怎麽了?”陶婉關切地問道。


    孫獵戶看到陶婉,眼神躲閃了一下,含糊地說:“沒什麽,不小心摔了一跤……”


    陶婉還想再問,孫獵戶卻轉身離開了。看著孫獵戶落寞的背影,陶婉心裏五味雜陳。她知道孫獵戶最近一直在酗酒,也知道他之所以變成這樣,都是因為自己。


    但如今,看到孫獵戶自暴自棄的樣子,陶婉心中卻沒有了當初的悲傷和難過,隻有一絲淡淡的惋惜。她意識到自己還有更重要的事情要做,那就是將工坊發展壯大,為良渚的經濟發展做出貢獻。


    “阿婉,你在想什麽呢?”李嬸的聲音打斷了陶婉的思緒。


    “沒什麽,”陶婉回過神,對李嬸說,“李嬸,我最近在想,咱們是不是應該學習一些更先進的管理經驗,把工坊做得更大更強……”


    夕陽的餘暉灑在陶婉專注的臉上,映照著她眼中閃爍的思索光芒。李嬸的話點醒了她,要想讓工坊長久發展,不能隻靠一時的熱情和勤勞,更需要科學的管理和長遠的規劃。


    第二天一早,陶婉便帶著自己製作的精美飾品,前往城中拜訪王掌櫃。王掌櫃經營著良渚城最大的商鋪,見多識廣,經驗豐富。陶婉虛心向他請教經營之道,王掌櫃對陶婉的勤學好問十分讚賞,傾囊相授,從店鋪選址、貨品擺放到賬目管理、人員培訓,事無巨細地為她講解。


    陶婉如饑似渴地吸收著這些寶貴的經驗,並將其運用到自己的工坊管理中。她製定了嚴格的規章製度,明確分工,責任到人;她定期培訓工人,提升他們的技藝水平;她還積極開拓市場,將飾品銷往更遠的地方。


    在陶婉的精心經營下,工坊的規模越來越大,名聲也越來越響亮,成為了良渚地區遠近聞名的企業。陶婉的名字,也隨著那些精美的飾品,傳遍了整個良渚。人們提起她,不再是那個可憐的寡婦,而是讚歎有加的“陶老板”。


    然而,就在陶婉的事業蒸蒸日上的時候,一封來自遠方的信,打破了她平靜的生活。信封上,是熟悉的筆跡,落款是“孫獵戶”。


    陶婉的心,猛地一顫。


    信紙泛黃,字跡有些歪斜,看得出寫信之人內心的忐忑和不安。孫獵戶在信中,對自己過去的所作所為深深懺悔,並坦言自己一直深愛著陶婉,希望能夠得到她的原諒,重新開始。


    信紙從陶婉的手中滑落,她仿佛又看到了那個高大健壯的漢子,手捧鮮花,帶著滿眼的愛意,向自己走來……


    “阿婉,你怎麽了?”李嬸見陶婉臉色蒼白,關切地問道。


    陶婉深吸一口氣,將信遞給李嬸,“李嬸,你看……”


    李嬸看完信,沉默了片刻,拍了拍陶婉的手,“阿婉,你還愛著他嗎?”


    陶婉的眼神飄向窗外,良久,她緩緩起身,走向門外,夕陽下,她的背影被拉得很長很長……


    良久,陶婉轉過身,夕陽的餘暉為她鍍上了一層金邊,顯得格外溫柔而堅定。“李嬸,我想好了,我要去見他一麵。”


    李嬸有些擔憂,“阿婉,你真的想好了嗎?路途遙遠不說,他現在一無所有,你……”


    陶婉打斷了李嬸的話,眼神中透著一股從未有過的堅定,“李嬸,我知道你在擔心什麽,但有些事情,我必須要去做,給自己一個交代,也給孫大哥一個交代。我相信,隻要我們真心相愛,任何困難都可以克服。”


    李嬸看著眼前這個堅強的女子,仿佛看到了她浴火重生後的光芒,心中既欣慰又不舍。“好,阿婉,李嬸支持你!路上小心,早去早回。”


    陶婉點了點頭,回到房間,開始收拾行囊。她將孫獵戶的信小心地疊好,放進行囊最深處,那裏,還珍藏著她與孫獵戶的點點滴滴,那些甜蜜的回憶,是她心底最柔軟的地方。


    出發前,陶婉去拜訪了趙夫子。趙夫子聽聞此事後,捋著胡須,沉吟片刻,從書架上取下一封信函,遞給陶婉,“阿婉,你此去路途遙遠,若有困難,可前往信上所寫的地址,尋一位劉老板,他會盡力幫助你。”


    陶婉接過信函,心中充滿了感激,“謝謝趙夫子,您的大恩大德,阿婉沒齒難忘。”


    “去吧,阿婉,勇敢地去追求自己的幸福吧!”趙夫子慈祥地看著陶婉,仿佛一位長者,在為即將遠行的孩子送上最真摯的祝福。


    陶婉告別了李嬸和趙夫子,踏上了前往孫獵戶所在村莊的路途。一路上,她翻山越嶺,風餐露宿,心中隻有一個信念,那就是早日見到孫獵戶,解開彼此的心結。


    然而,當陶婉風塵仆仆地趕到孫獵戶所在的村莊時,等待她的,卻是一個讓她震驚的消息……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良渚風雲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uu小說網隻為原作者浮生坦然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浮生坦然並收藏良渚風雲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