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際泛起一抹魚肚白,朝陽的光輝卻穿不透這金碧輝煌的大殿。文武百官早已齊聚朝堂,氣氛卻比往日更加凝重,空氣中彌漫著一股山雨欲來的壓抑。左丞相一派人馬個個麵帶得色,竊竊私語,仿佛勝利的號角已經吹響。
在眾人期盼或忐忑的目光中,滕逸一身凜然正氣,與陶婉並肩步入大殿。他身後,是那位久未露麵的舊友,此刻正用一種深不可測的眼神掃視著殿內眾人。
“滕大人,你終於肯來了。”左丞相皮笑肉不笑,語氣裏充滿了嘲諷,“我還以為你怕得不敢來上朝了呢!”
滕逸不為所動,嘴角勾起一抹冷笑,目光如炬,掃視過一張張或疑惑、或幸災樂禍的臉龐,最終定格在左丞相身上,一字一句,擲地有聲:“不,我今天來,是為了揭露你的真麵目!”
此言一出,原本就如同沸水般躁動的朝堂瞬間炸開了鍋,竊竊私語聲戛然而止,取而代之的是倒吸涼氣的聲音。所有人的目光都集中在滕逸身上,等待著他的下文。
“左丞相,這些年來,你利用職權之便,貪汙受賄,結黨營私,排除異己,甚至不惜陷害忠良,殘害無辜!你所做的一切,罄竹難書!”滕逸的聲音鏗鏘有力,每一個字都像重錘一般敲擊在眾人心頭。
左丞相臉色鐵青,強作鎮定地反駁道:“一派胡言!滕逸,你血口噴人,可有證據?”
“證據?當然有!”一直沉默的陶婉向前一步,從袖中掏出一本賬冊,高高舉起,“這本賬冊,詳細記錄了你這些年來貪汙受賄的每一筆款項,每一件贓物!還有你與其他官員勾結的書信往來,以及你陷害忠良的種種罪證!”
“你……你……”左丞相指著陶婉,氣得渾身發抖,卻半天說不出話來。
“左丞相,你還有什麽好狡辯的?”一直保持中立的右將軍突然站了出來,他從懷中掏出一封信,呈給皇上,“這是末將無意中得到的,是左丞相與鄰國勾結的密信,信上說……”
右將軍的話還沒說完,一直沉默的長公主也站了出來,她走到大殿中央,語氣沉穩地說道:“父皇,兒臣可以作證,滕大人和陶姑娘所說的一切,句句屬實!”
“你……你們……”左丞相麵色慘白,癱坐在椅子上,他知道,自己完了……
“左丞相,”一直冷眼旁觀的皇上終於開口了,他的聲音低沉而威嚴,“事到如今,你還有什麽話要說?”
在眾人的注視下,左丞相緩緩抬起頭,眼中閃過一抹陰狠的光芒……
左丞相慘白的臉上突然浮現一抹猙獰,他猛地站起身,聲嘶力竭地吼道:“想扳倒我?沒那麽容易!你們以為這樣就能置我於死地嗎?我告訴你們,我……”他猛地轉向皇上,眼中凶光畢露,“還有你,你這個昏庸無能的皇帝,你以為你是什麽好東西?你不過是……”
“大膽!”右將軍一聲怒喝,猛地拔出腰間佩劍,直指左丞相,“你竟敢對皇上不敬,來人,給我拿下!”
早有準備的侍衛一擁而上,將左丞相團團圍住。左丞相帶來的黨羽見狀,也紛紛拔劍相向,試圖反抗。一時間,原本莊嚴肅穆的朝堂之上,刀光劍影,喊殺聲震耳欲聾。
“保護皇上!”右將軍一聲令下,率領早已埋伏在殿外的軍隊衝進大殿,與左丞相的黨羽展開激戰。
大殿內頓時陷入一片混亂,文武百官驚慌失措,四處躲避。李公公站在皇上身邊,麵色凝重,卻一言不發。他雖然沒有參與這場鬥爭,但他選擇站在正義的一方,他的沉默,在此刻顯得尤為珍貴。
麵對來勢洶洶的軍隊,左丞相的黨羽很快就被製服。左丞相被幾名侍衛死死按在地上,他拚命掙紮著,狀若瘋癲地嘶吼著:“你們這群亂臣賊子!你們不得好死!我做鬼也不會放過你們的……”
“皇上,”右將軍走到皇上麵前,單膝跪地,抱拳說道,“亂黨已經全部抓獲,請皇上示下!”
皇上緩緩站起身,目光掃過狼藉的大殿,又看了看癱軟在地上的左丞相,眼中沒有絲毫憐憫,隻有深深的失望和憤怒。他沉聲說道:“左丞相結黨營私,貪贓枉法,罪大惡極,即刻打入天牢,聽候發落!”
“是!”侍衛們押著狀若瘋癲的左丞相,走出了大殿。
這場突如其來的風波,終於平息下來。
塵埃落定,大殿上的血跡很快被清理幹淨,仿佛什麽都沒發生過。皇上疲憊地回到龍椅上,看著眼前熟悉而又陌生的朝臣,心中五味雜陳。這場風暴來得突然,去得也快,卻將朝堂洗刷一新。
“這次多虧了陶大人和滕老板啊,”皇上感慨道,目光落在陶婉和滕逸身上,帶著幾分讚賞,“若不是你們,朕還被蒙在鼓裏,險些釀成大錯。”
陶婉和滕逸對視一眼,兩人都從對方眼中看到了欣慰和堅定。
“皇上言重了,微臣和婉兒所做的一切,皆是為了良渚的未來。”滕逸拱手道,語氣不卑不亢。
“是啊,皇上,”一旁的長公主也開口說道,“這次多虧了陶大人和滕老板,才能讓左丞相的陰謀敗露,還朝堂一片清明。”
“皇上,”一直沉默不語的李公公突然上前一步,低聲在皇上耳邊說了幾句話。皇上聽後,臉色微微一變,眼神也變得深邃起來。
“各位愛卿,”皇上再次開口,語氣中多了幾分凝重,“朕還有一事要宣布。”
眾人屏息凝神,等待著皇上的下文。
“就在剛剛,朕收到了邊疆的緊急軍報,”皇上頓了頓,目光掃過眾人,一字一句地說道,“北狄,入侵了!”
此言一出,朝堂之上頓時炸開了鍋。
“什麽?北狄竟然敢入侵?”
“他們不是剛簽訂了和平協議嗎?怎麽……”
“難道他們想撕毀協議,挑起戰爭?”
……
陶婉和滕逸的臉色也變得凝重起來。他們知道,北狄是一個強大的遊牧民族,驍勇善戰,一直對中原虎視眈眈。如今他們撕毀協議,悍然入侵,必定是有備而來。
“報——”就在這時,一名渾身是血的士兵跌跌撞撞地跑進大殿,高舉著一封沾滿鮮血的信件,“緊急軍情!”
皇上接過信件,迅速展開,臉色頓時變得鐵青。
“皇上,怎麽了?”右將軍焦急地問道。
皇上深吸一口氣,將手中的信件遞給身旁的李公公,“念!”
李公公接過信件,展開一看,臉色也變得十分難看。他清了清嗓子,高聲念道:“邊關告急!北狄大軍壓境,我軍死傷慘重,請求……”
他的聲音戛然而止,因為他看到信件最後一行寫著觸目驚心的幾個字:
“速速……派兵……支援……”
李公公的聲音在空曠的大殿裏回蕩,卻如同石子落入深潭,激不起一絲波瀾。所有人的目光都聚焦在那封沾滿鮮血的信箋上,仿佛上麵刻印著千斤重擔。北狄入侵,這四個字如同一記重錘,狠狠地砸在每個人的心頭。
“皇上,”右將軍打破了沉默,他單膝跪地,抱拳沉聲道,“臣願領兵出征,保家衛國!”
右將軍的話語鏗鏘有力,激起了在場武將們的熱血,紛紛請纓出戰。皇上看著眼前群情激憤的臣子們,心中稍感慰藉。然而,他的目光卻落在了陶婉和滕逸身上。
“婉兒,滕逸,”皇上沉吟片刻,開口道,“你們二人足智多謀,此次北狄入侵,朕想……”
“皇上,”不等皇上說完,滕逸便上前一步,拱手道,“臣願與婉兒一同前往邊疆,為皇上分憂!”
陶婉也上前一步,目光堅定:“臣女也願前往邊疆,盡綿薄之力!”
皇上看著眼前這對璧人,心中感慨萬千。他原本是想讓滕逸留在朝中輔佐自己,畢竟邊疆凶險,他擔心陶婉的安全。但如今看來,這二人早已心意相通,決心共同麵對這場危機。
“好!”皇上朗聲道,“朕封滕逸為欽差大臣,陶婉為副使,即刻啟程前往邊疆,與邊關守將一同抗擊北狄!”
“臣(臣女)領旨!”陶婉和滕逸齊聲領旨,他們的目光交匯,彼此都能感受到對方眼中的堅定和決心。
“皇上,”李公公走上前,低聲提醒道,“北狄來勢洶洶,隻怕時間緊迫……”
皇上明白李公公的意思,他點了點頭,對陶婉和滕逸說道:“你們二人速速準備,朕已命人備好車馬,即刻出發!”
“是!”陶婉和滕逸再次行禮,隨後轉身,快步走出大殿。他們知道,時間不等人,每一刻都關乎著邊疆百姓的安危,關乎著國家的命運。
走出大殿,陶婉和滕逸對視一眼,沒有多餘的話語,他們翻身上馬,帶著皇上的期許,帶著百姓的希望,向著北方,向著那片充滿未知的戰場,策馬揚鞭而去。
夕陽的餘暉灑在他們的背影上,將他們的身影拉得格外修長,仿佛預示著,一場更大的風暴,即將席卷而來……
在眾人期盼或忐忑的目光中,滕逸一身凜然正氣,與陶婉並肩步入大殿。他身後,是那位久未露麵的舊友,此刻正用一種深不可測的眼神掃視著殿內眾人。
“滕大人,你終於肯來了。”左丞相皮笑肉不笑,語氣裏充滿了嘲諷,“我還以為你怕得不敢來上朝了呢!”
滕逸不為所動,嘴角勾起一抹冷笑,目光如炬,掃視過一張張或疑惑、或幸災樂禍的臉龐,最終定格在左丞相身上,一字一句,擲地有聲:“不,我今天來,是為了揭露你的真麵目!”
此言一出,原本就如同沸水般躁動的朝堂瞬間炸開了鍋,竊竊私語聲戛然而止,取而代之的是倒吸涼氣的聲音。所有人的目光都集中在滕逸身上,等待著他的下文。
“左丞相,這些年來,你利用職權之便,貪汙受賄,結黨營私,排除異己,甚至不惜陷害忠良,殘害無辜!你所做的一切,罄竹難書!”滕逸的聲音鏗鏘有力,每一個字都像重錘一般敲擊在眾人心頭。
左丞相臉色鐵青,強作鎮定地反駁道:“一派胡言!滕逸,你血口噴人,可有證據?”
“證據?當然有!”一直沉默的陶婉向前一步,從袖中掏出一本賬冊,高高舉起,“這本賬冊,詳細記錄了你這些年來貪汙受賄的每一筆款項,每一件贓物!還有你與其他官員勾結的書信往來,以及你陷害忠良的種種罪證!”
“你……你……”左丞相指著陶婉,氣得渾身發抖,卻半天說不出話來。
“左丞相,你還有什麽好狡辯的?”一直保持中立的右將軍突然站了出來,他從懷中掏出一封信,呈給皇上,“這是末將無意中得到的,是左丞相與鄰國勾結的密信,信上說……”
右將軍的話還沒說完,一直沉默的長公主也站了出來,她走到大殿中央,語氣沉穩地說道:“父皇,兒臣可以作證,滕大人和陶姑娘所說的一切,句句屬實!”
“你……你們……”左丞相麵色慘白,癱坐在椅子上,他知道,自己完了……
“左丞相,”一直冷眼旁觀的皇上終於開口了,他的聲音低沉而威嚴,“事到如今,你還有什麽話要說?”
在眾人的注視下,左丞相緩緩抬起頭,眼中閃過一抹陰狠的光芒……
左丞相慘白的臉上突然浮現一抹猙獰,他猛地站起身,聲嘶力竭地吼道:“想扳倒我?沒那麽容易!你們以為這樣就能置我於死地嗎?我告訴你們,我……”他猛地轉向皇上,眼中凶光畢露,“還有你,你這個昏庸無能的皇帝,你以為你是什麽好東西?你不過是……”
“大膽!”右將軍一聲怒喝,猛地拔出腰間佩劍,直指左丞相,“你竟敢對皇上不敬,來人,給我拿下!”
早有準備的侍衛一擁而上,將左丞相團團圍住。左丞相帶來的黨羽見狀,也紛紛拔劍相向,試圖反抗。一時間,原本莊嚴肅穆的朝堂之上,刀光劍影,喊殺聲震耳欲聾。
“保護皇上!”右將軍一聲令下,率領早已埋伏在殿外的軍隊衝進大殿,與左丞相的黨羽展開激戰。
大殿內頓時陷入一片混亂,文武百官驚慌失措,四處躲避。李公公站在皇上身邊,麵色凝重,卻一言不發。他雖然沒有參與這場鬥爭,但他選擇站在正義的一方,他的沉默,在此刻顯得尤為珍貴。
麵對來勢洶洶的軍隊,左丞相的黨羽很快就被製服。左丞相被幾名侍衛死死按在地上,他拚命掙紮著,狀若瘋癲地嘶吼著:“你們這群亂臣賊子!你們不得好死!我做鬼也不會放過你們的……”
“皇上,”右將軍走到皇上麵前,單膝跪地,抱拳說道,“亂黨已經全部抓獲,請皇上示下!”
皇上緩緩站起身,目光掃過狼藉的大殿,又看了看癱軟在地上的左丞相,眼中沒有絲毫憐憫,隻有深深的失望和憤怒。他沉聲說道:“左丞相結黨營私,貪贓枉法,罪大惡極,即刻打入天牢,聽候發落!”
“是!”侍衛們押著狀若瘋癲的左丞相,走出了大殿。
這場突如其來的風波,終於平息下來。
塵埃落定,大殿上的血跡很快被清理幹淨,仿佛什麽都沒發生過。皇上疲憊地回到龍椅上,看著眼前熟悉而又陌生的朝臣,心中五味雜陳。這場風暴來得突然,去得也快,卻將朝堂洗刷一新。
“這次多虧了陶大人和滕老板啊,”皇上感慨道,目光落在陶婉和滕逸身上,帶著幾分讚賞,“若不是你們,朕還被蒙在鼓裏,險些釀成大錯。”
陶婉和滕逸對視一眼,兩人都從對方眼中看到了欣慰和堅定。
“皇上言重了,微臣和婉兒所做的一切,皆是為了良渚的未來。”滕逸拱手道,語氣不卑不亢。
“是啊,皇上,”一旁的長公主也開口說道,“這次多虧了陶大人和滕老板,才能讓左丞相的陰謀敗露,還朝堂一片清明。”
“皇上,”一直沉默不語的李公公突然上前一步,低聲在皇上耳邊說了幾句話。皇上聽後,臉色微微一變,眼神也變得深邃起來。
“各位愛卿,”皇上再次開口,語氣中多了幾分凝重,“朕還有一事要宣布。”
眾人屏息凝神,等待著皇上的下文。
“就在剛剛,朕收到了邊疆的緊急軍報,”皇上頓了頓,目光掃過眾人,一字一句地說道,“北狄,入侵了!”
此言一出,朝堂之上頓時炸開了鍋。
“什麽?北狄竟然敢入侵?”
“他們不是剛簽訂了和平協議嗎?怎麽……”
“難道他們想撕毀協議,挑起戰爭?”
……
陶婉和滕逸的臉色也變得凝重起來。他們知道,北狄是一個強大的遊牧民族,驍勇善戰,一直對中原虎視眈眈。如今他們撕毀協議,悍然入侵,必定是有備而來。
“報——”就在這時,一名渾身是血的士兵跌跌撞撞地跑進大殿,高舉著一封沾滿鮮血的信件,“緊急軍情!”
皇上接過信件,迅速展開,臉色頓時變得鐵青。
“皇上,怎麽了?”右將軍焦急地問道。
皇上深吸一口氣,將手中的信件遞給身旁的李公公,“念!”
李公公接過信件,展開一看,臉色也變得十分難看。他清了清嗓子,高聲念道:“邊關告急!北狄大軍壓境,我軍死傷慘重,請求……”
他的聲音戛然而止,因為他看到信件最後一行寫著觸目驚心的幾個字:
“速速……派兵……支援……”
李公公的聲音在空曠的大殿裏回蕩,卻如同石子落入深潭,激不起一絲波瀾。所有人的目光都聚焦在那封沾滿鮮血的信箋上,仿佛上麵刻印著千斤重擔。北狄入侵,這四個字如同一記重錘,狠狠地砸在每個人的心頭。
“皇上,”右將軍打破了沉默,他單膝跪地,抱拳沉聲道,“臣願領兵出征,保家衛國!”
右將軍的話語鏗鏘有力,激起了在場武將們的熱血,紛紛請纓出戰。皇上看著眼前群情激憤的臣子們,心中稍感慰藉。然而,他的目光卻落在了陶婉和滕逸身上。
“婉兒,滕逸,”皇上沉吟片刻,開口道,“你們二人足智多謀,此次北狄入侵,朕想……”
“皇上,”不等皇上說完,滕逸便上前一步,拱手道,“臣願與婉兒一同前往邊疆,為皇上分憂!”
陶婉也上前一步,目光堅定:“臣女也願前往邊疆,盡綿薄之力!”
皇上看著眼前這對璧人,心中感慨萬千。他原本是想讓滕逸留在朝中輔佐自己,畢竟邊疆凶險,他擔心陶婉的安全。但如今看來,這二人早已心意相通,決心共同麵對這場危機。
“好!”皇上朗聲道,“朕封滕逸為欽差大臣,陶婉為副使,即刻啟程前往邊疆,與邊關守將一同抗擊北狄!”
“臣(臣女)領旨!”陶婉和滕逸齊聲領旨,他們的目光交匯,彼此都能感受到對方眼中的堅定和決心。
“皇上,”李公公走上前,低聲提醒道,“北狄來勢洶洶,隻怕時間緊迫……”
皇上明白李公公的意思,他點了點頭,對陶婉和滕逸說道:“你們二人速速準備,朕已命人備好車馬,即刻出發!”
“是!”陶婉和滕逸再次行禮,隨後轉身,快步走出大殿。他們知道,時間不等人,每一刻都關乎著邊疆百姓的安危,關乎著國家的命運。
走出大殿,陶婉和滕逸對視一眼,沒有多餘的話語,他們翻身上馬,帶著皇上的期許,帶著百姓的希望,向著北方,向著那片充滿未知的戰場,策馬揚鞭而去。
夕陽的餘暉灑在他們的背影上,將他們的身影拉得格外修長,仿佛預示著,一場更大的風暴,即將席卷而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