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倒有點我們清邁那邊的感覺。”


    林婉晴說道,“看她們的裝扮和說話,應該是泰族吧!”


    “嗯!是的。”


    “怪不得我有種似曾熟悉的感覺。”


    林婉晴的眼中閃爍著對家鄉的懷念,“泰族的文化真是豐富多彩,每次看到這些傳統服飾和習俗,都讓我倍感親切。記得小時候,我也經常參加村裏的節日慶典,那時候的快樂真是簡單而純粹。”


    張陽點了點頭,“對呀!我怎麽沒有想起,你也是半個泰族呀,你媽媽不就是泰國的泰族嗎!”


    林婉晴和幾個穿著筒裙的泰族女人,用泰語交流了幾句。


    “婉晴,你們能聽懂對方的話!不是說傣族和緬甸的撣族還有你們泰國的泰族,雖然是同一民族,但口音上區別還是挺大的?”


    張陽有些疑惑。


    “大概吧,這就像漢語方言與方言之間的區別吧!”


    這邊每五天就有個集市日,附近各族的兄弟姐妹們都會來這裏買賣東西。


    今天不是街天,所以街上人不算多,主要是守著自己鋪子的小老板們。


    街道兩邊都是商鋪,房子都是三四層高,但那些泰族特色的金黃色圖案和孔雀花紋還是特別顯眼,一眼就能認出來。


    瞅瞅那些商鋪老板,從他們的穿戴和長相就能猜個八九不離十。


    這些鋪子大概能分成兩類:一類是少數民族兄弟自己開的,他們賣的都是自家的土特產、農產品啥的;另一類就是外地來的老板開的,他們賣的東西就多了,有從內地運過來的生活用品,還有各種工業產品。


    對於走遍世界各地的林婉晴,對那些所謂外來戶的商鋪自然不感興趣。


    她們走進一家頗具特色的傣味飯店。


    這家傣味飯店,從外麵看就與眾不同,金黃色的裝飾在陽光下閃耀著溫暖的光澤,仿佛能聞到裏麵飄出的那股獨特的酸辣香氣。


    推開門,一股混合著香料與米飯的誘人氣息撲麵而來,店內裝飾得既傳統又不失雅致,牆上掛著精美的傣族織錦,每張桌子上都擺放著小巧的竹編餐具。


    一位身著傣族傳統服飾的服務員微笑著迎了上來,“歡迎光臨,兩位想吃點什麽?”


    她帶著濃厚的傣族口音。


    “把你們這裏最有特色的,你給我們配就行了!”


    林婉晴用泰話和服務員說道。


    這時二樓上一位風韻猶存的少婦,聽到林婉晴說話,也從樓上下來了。


    這是這家店的老板娘。


    老板娘叫艾葉,一個地地道道的傣族名字。


    她用傣語和林婉晴交流了一番,雖然有時候兩人要停下來用漢語補充幾句,但看得出她們有種遇見親人的那種感覺。


    艾葉老板娘把她們帶到二樓,上了一壺茶,就親自下廚去。


    不久,一道道色香味俱全的菜肴陸續被端上了桌。


    菠蘿飯、香茅草烤魚、傣族酸肉(醃製生豬肉)、傣味牛扒烀涼拌魚腥菜(折耳根)、刺五夾尖湯……


    香茅草烤魚外皮金黃酥脆,內裏肉質鮮嫩多汁,搭配上特製的香料,每一口都是對味蕾的極致誘惑。


    菠蘿飯酸甜可口,米飯中融入了菠蘿的香甜與椰奶的醇厚,每一粒都飽滿而富有層次。


    ......


    但每一道菜都有一樣必不可少的靈魂,那就是傣族豆醬。


    它把每一道菜都調配得充滿了靈魂。


    張陽和林婉晴邊吃邊聊,享受著這難得的悠閑時光。


    林婉晴對這種口味有著特殊的留戀。


    雖然和清萊那邊還是有所區別,但那是老家久違的味道。


    艾葉老板娘是個地道的人,看到他們隻有兩個人,每個菜就隻做了最少的份量。


    麵對一桌美食,張陽和林婉晴自然是不可抗拒了,何況那是在東莞好久沒有嚐過的味道了,一掃而光!


    飯後,兩人和老板娘聊了很多。


    艾葉老板娘時而用傣語和林婉晴交流,時而又用漢話和張陽解釋,一股國際翻譯家的味道。


    ......


    離別時,艾葉板娘非常客氣地送她們到車上。


    雖然他們隻是艾葉老板娘飯店裏,絡繹不絕的食客之一,也都是各自生命中的匆匆過客。


    但離別時的那句話,還讓張陽他們記憶猶新。


    “慢走,我在幸福等著你!”


    “哈哈!”


    ......


    出了幸福,汽車很快就進入了蜿蜒的盤山公路。


    這是當時從昆明進出托南、鎮康最便捷的唯一省道313。


    山道兩旁,綠樹成蔭,偶爾幾聲鳥鳴穿林而過,給這靜謐的山路增添了幾分生機。


    隨著海拔的逐步上升,酷暑逐漸消退,漫山遍野的絢爛色彩仿佛引領我們步入了一個春意盎然的世界。


    在半山腰,微風輕拂,落葉紛飛,又透露出絲絲秋意。


    而當攀至山脊之巔,埡口處寒風凜冽,地上的野草已被寒霜覆蓋,預示著即將迎來大雪封山的嚴冬。


    在一天之內,這一獨特的地理位置讓人仿佛穿越了四季,從春到冬,盡在雲南的邊陲秘境中得以體驗。


    對於那些首次踏足拓南且體魄強健的旅人而言,這無疑是一種前所未有的刺激與震撼。


    在這片高山上,主要居住著傈僳族與彝族等原住民,他們世代以種植洋芋、玉米、茶葉、核桃等經濟作物為生。


    而半山腰則主要聚居著漢族、布朗族及佤族等民族,他們的生活方式與內地的漢族相仿,但受限於地理環境的製約,其文化經濟發展相對滯後於內地。


    至於山腳下壩子地區的原住民,主要為依水而居的傣族,這裏地勢平坦,氣候溫暖濕潤,糧食產量豐富,相較於半山地區,他們的生活條件顯得更為優渥。


    張陽駕駛著汽車,小心翼翼地沿著蜿蜒的山路行駛。


    林婉晴則坐在副駕駛上,望著窗外的風景,心中五味雜陳。


    托南,那個遙遠而神秘的地方,對她來說既熟悉又陌生。


    她熟悉的是,那片土地可是父親生活過的地方,雖然她沒有到過,但那裏給她一種久違的親切。


    陌生的是,她時隔六十年後,再次替父親重返故鄉,將麵對陌生的人和陌生的事。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石頭猛男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uu小說網隻為原作者詩遠小匠人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詩遠小匠人並收藏石頭猛男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