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
如今,人們愛將競技場出人意料的勝利者稱之為黑馬。東啟聰很幸運地被公認為是一匹黑馬,是在江口市六縣六區換屆之時。原本,東啟聰內定為背頭縣政府曾縣長的接班人選,曾縣長接縣委霍書記的班,霍書記調入江口市政協了。可是,恰在這時固陽市的班子內訌起來,原來設計好的人事晉升藍圖難以實施,江口市委臨陣磋商,果斷定奪了新的人事方案,方使東啟聰躍入固陽市班子行列,成為真正的黑馬。固陽市雖然也是縣級,但由於經濟實力雄厚,且是全省縣市的領頭羊,諸多數字早已超過幾個排名靠後的地級市。這些年固陽市不少幹部一直在上躥下跳,活動著固陽的升格大事,他們企望甩掉江口市的管轄,像其他地市,由省直管,計劃單列。平心而論,若比綜合實力,固陽市早已能與江北省的百分之三十三的省轄市抗衡,而且後勁和潛力更大,發展前景十分看好,倘若將其晉升為省轄市,不僅可以調動諸多幹部的積極性和創造力,對未來發展也有益處。不過,固陽市的對手江口市太強硬了,作為轄管它的上司,怎能放掉一個充滿活力又富得流油的縣市呢。在政治鬥爭中,固陽顯然不是江口的對手,晉升地級市的夢想沒能成真,但是,鑒於固陽顯著的政績和貢獻,在固陽市跑升格不成之時,省委決定,將固陽市委書記提升半格,由正縣升為副廳,並進入江口市委常委班子。固陽市委的孫書記是個很顧同仁利益的人,自己雖然榮升為副廳級,那不過隻是自己一個人,與自己搭班子的同誌,卻都還是原地踏步,特別是對十分能幹的固陽市紫市長,他總有一點歉疚,就想早點離開固陽,將這個副廳級的市委書記讓給現任市長。也是江口市委班子開明,趁這次換屆,將孫書記調入江口市政府,出任副市長,原先江口市委常委的銜依然保留,雖說級別仍是副廳,但這把交椅的分量卻更重了,更沒讓他去戴人大政協的帽子,心裏自然樂滋滋的。孫書記更為釋然的是,與自己搭檔十分和諧的紫市長,也如願以償地坐上固陽市委書記的交椅。讓他揪心的事是如何安排好固陽市長的接班人,這的確是個棘手又頭疼的難題。市長是正縣級,期望坐上這把交椅的人物,自然很多,而最有可能晉升為正縣級的就有倆人,是固陽市委常務副書記和固陽市政府常務副市長,至於排在他們名次之後的市委常委和政府的副市長,也一個個躍躍欲試,夢想殺將出來成為接班的“黑馬”。固陽市的情況與背頭縣大不相同,這裏的幹部,特別是領導層人物,大都從外邊調來,他們一個個做夢都想升官,而不像背頭人,隻求安於現狀,得過且過,以為全世界的地方都不如背頭縣好,寧願在老家幹到退休,也不想到異地高升。孫書記得知自己要出任江口市副市長的第一時間,就將好消息通告了紫市長,讓他做好工作,好順利接任書記。紫市長接任書記,意義比孫書記調入江口更大,因為他要實打實的升上一級,由正縣變為副廳,這種幸運,對縣級市的幹部來說,實在是難上加難千載難逢的好事。當然當事人是要做好各個關口的工作,否則,很有可能被那半路殺出的程咬金搶去這種寶貴的機遇。其實,不用孫書記交代,紫市長早就開始活動這事了。也許,孫書記能順暢調走並騰出位子,與紫市長的猛烈活動也有關係,這筆賬應該記在他們倆人的頭上。隻是倆人心照不宣,為一個目標都在悄悄的奔波。書記向市長透露這個消息之後,接著就說誰接任市長的話題,書記說話是客觀的,也是溫和的,他以為,要論資格,照常規,這個市長的位子應該由常務副書記接任,而常務副市長可接任常務副書記,待下次有晉升機會當作第一人選。不過,他並沒有將話咬死,隻是以商量的口吻告訴對方,並以征詢的眼光瞅著紫市長。紫市長是個很有個性的人,論年齡,比孫書記小五六歲。他沒馬上表態,隻是說,如果這樣安排,也挺合理,隻是得做好常務副市長的工作。市長和書記心裏都清楚,倘若論能力和活力,常務副市長接任市長更為合適,他有激情,又熟悉工業,懂金融財政,有種年輕人的血氣方剛,隻是性情有些急躁。如果思想工作做不細致,常務副市長一旦有了什麽想法,隨時會將固陽市的大好形勢弄亂。固陽市的班子一向是團結的,和諧的,書記和市長都不想使這種早已形成的良好輿論遭受傷害。
過了兩天以後,紫市長找到孫書記,道出他有個兩全其美的辦法,能使常務副書記和常務副市長都滿意,孫書記一時很感興趣,如果有這種辦法,何樂而不為呢?真正會做官的人,大多數是顧同仁利益的,那種隻顧自己,不考慮同仁的人,至少口碑不會好的,盡管他個人得到了利益。孫書記抽上煙,洗耳恭聽紫市長高見。
紫市長的意見是這樣的,固陽市委書記不僅掛著江口市委常委的頭銜,還兼任固陽市人大主任的實職。其實他是一人三職,而書記和主任兩職均為正縣級,是那個江口市委常委使他成為了副廳級,如今既然有常務副書記和常務副市長兩人均可作為提升正縣級人選,紫市長表示,自己接任書記後,不再擔任市人大主任一職,此職可讓出去,當然由二位常務其中之一填補這一空缺。聽過市長的高見,孫書記為他的高風亮節讚歎幾句,稱他一定能做個開明的書記。書記知道,當年叫自己兼任市人大主任時,是因為一時沒有合適人選,上級方做出一身二職決定。如今情況變了,市委書記不必兼任市人大主任了。這樣,眼前的常務副書記和常務副市長各任一職,級別都到了正縣,的確皆大歡喜。他們騰出的常務副書記和常務副市長又可由兩位新人填充。書記與市長很快就這一舉措達成共識。接下來,倆人討論由誰接任政府市長,誰接任人大主任。書記市長都明白,政府市長與人大主任級別雖然一樣,含金量卻天差地遠了,人大排名在政府之前,從理論上講,人大是十足的權力機構,就連政府的領導人物都是人大選舉出來的,可是,從實際出發,政府市長比人大主任的實權大多了,實惠也多多了,如今做官的人,沒有哪一個嫌權力大的,卻都嫌權力太少。自然,常務副書記和常務副市長肯定都想出任市長,倘若做了固陽市人大主任,實際還不如先前那種副職。雖然那種職務隻是副縣級,實際權力與利益,卻大大強於人大主任這個正職。孫書記認為,讓常務副書記接任市長,從情理上更好解釋,他的資曆明顯強於常務副市長,就是按時下官方權威四大班子排序,常務副書記是僅隨市委書記和市長之後的第三把交椅,穩穩當當的在常務副市長名字前麵。紫市長卻認為,常務副市長接任市長,對實際工作更為有利,他雖然資曆上較常務副書記略遜一籌,但是對全市經濟工作,企業管理,改革思路諸多方麵,則更為內行。書記與市長對倆人任職問題發生了分歧,有了爭論,盡管爭論是心平氣和的各抒己見,各執一詞。最後,還是孫書記讓步了,畢竟他是要調走的人,紫市長則是要任書記的人,固陽的班子將要由他來領航。另外,從性格上講,孫書記屬溫和寬厚型,紫市長則屬硬朗嚴厲型。按道理講,配備固陽市的班子應該由江口市委負責,而定奪固陽市委書記一職,則應由江北省委組織部研究決定,但是,固陽的市委書記和市長知道,在這種問題上,他們的建議和推薦,往往起著至關重要的作用,許多時候,上邊是順著下邊的推薦意見定奪人選的。這種事,很快就傳入當事人常務副書記和常務副市長的耳中。開始,常務副書記還是接受了這種安排,盡管心中有些不快,在即將離任的市委書記勸導下,他勉強點頭了,就等下文了。當然,無論是人大,還是政府,真正名正言順的任職,還要等到市人大會議召開之際,代表走完表決程序才行。不過,那隻是一種過場。對這種形式和程序,他們都懂。所以,對人大主任任職下文,也隻能是讓他出任市人大黨組書記的文件,不知什麽緣故,江口市的任命文件一直拖延未下,也許當下工作太忙,頭緒太多,一時顧不到這事。有關人事的事,夜一長夢就多,一向平靜的常務副書記,突然牢騷滿腹起來,意見爆發出來,他理解不了,何以讓他去坐人大主任的冷板凳,而讓資曆顯然低於自己的人坐市長要職。有了解內情的人講,常務副書記是受人挑撥煽動,方才撕破臉皮,拒絕出任已默認的人大主任職務。常務副書記的牢騷和意見很快傳入常務副市長耳中,而且是添了油加了醋的,那不是原汁原味的東西。血氣方剛的副市長惱火了,聽著攻擊自己的不實之詞,一時間怒發衝冠,對副書記大加指責和抨擊,他的指責和抨擊又閃電般地傳了出去,當然也是經過加工潤色誇張放大之後,首先傳到常務副書記耳中。再溫和,再有修養的人,在這種時候,聽到這種斥責的言語,也會怒火燃燒的,人惱怒起來,就沒好話,即使自己親口說出來的東西,待冷靜下來也會認為是不實之詞的,更不能隨意傳播。可是,事態發展由不得他們了,倆人的相互攻擊像無線電波一樣,閃電般地往來傳遞,這種傳遞並不傳真,而是層層加碼,大大提高了內容原本的分量和力度。一時間,常務副書記與常務副市長為爭市長寶座,“大打出手”的新聞開始炒作了。是的,這事從一開始,就有人蓄謀叫他鬧大,鬧狠,鬧得紛紛揚揚,鬧到高層領導那裏。
在平靜的時間裏,政界官員都懂得一個真理,“團結出政績,團結出幹部”。看吧,哪個單位的幹部團結,不僅人際關係和諧,心情愉悅,幹部更能得以提拔和重用。反之,糟了,鬧得人際關係緊張,甚至劍拔弩張,弄得大家都不能進步。這道理,常務副書記和常務副市長都懂,可是,現實卻使兩個明白人陷入格鬥的泥潭,隻是二人還沒有糊塗到沒有底線的境地,他們都在提醒自己,互相攻擊也好,提意見也好,千萬不能觸及經濟問題,如果相互搗鼓經濟問題,你敢先揭發他,他肯定與你對攻,反過來揭發你的經濟問題,這樣弄不上兩個回合,要不兩敗俱傷,那才叫怪哩!二位官員的搏殺並非兩虎相鬥,充其量隻是鷸蚌相爭。就這樣鬥來鬥去,誰也不能將對方置於死地,但是,倆人卻都失去了寶貴的晉升機遇。想一想,能不是這個理嗎?上級領導怎麽能去提拔一個鬧個人義氣打內戰的國家幹部呢?突然一天,江口市委組織部一紙調令,將常務副書記和常務副市長統統調出固陽市,另行安排工作。同時,原市委書記調任江口市政府任副市長,原市長改任市委書記,而東啟聰由背頭縣調進固陽市任副市長、代市長,等幾天到市人大會議召開時走個選舉過場,就榮升為市長了。誰能說,東啟聰不是這次換屆中躥出的一匹黑馬。其實,仔細琢磨琢磨,這匹黑馬跑出來並不突然,且合情合理合乎規則。大凡人們評估政界人事變動與晉升故事時,重要的根據是這個人物職位變動或晉升之前坐的哪把椅子,是哪個級別,至於原來的那把交椅與那檔級別是怎麽來的,卻不重要,一般情況也沒人對這事刨根問底。是在東啟聰到報社的第四個年頭,靠運氣升為副縣級,那是報社將地市記者站站長級別調高半格給東啟聰帶來的“效益”。用東站長的話說,那純屬天上掉餡餅的好事,自己根本沒跑沒送也沒托人去說情。其實,那種副縣級隻屬相當於的範疇,因為當時的東啟聰未躋身行政編製的公務員行列。不過,在他的履曆表格中,任副縣級幹部的時間已赫然地寫上了一九八八年,那年,東站長二十八歲。之後,東啟聰當了《江口晚報》總編輯,再之後,東總編輯當上了背頭縣委常委、宣傳部長,再之後,東部長做上了背頭縣政府常務副縣長。工作雖然幾經輾轉周折,副縣的級別卻沒能改變。如今,二十八歲就成為副縣級的幹部已三十有三,在副縣級崗位上折騰五個年頭的人難道不該扶為正縣級嗎?沒有人對東啟聰晉升提出異議,再說,這位晉升為固陽市政府市長的人物,原來已是背頭縣政府的常務副縣長,與正縣長隻是咫尺之遙,背頭縣的正縣長與固陽市的正市長實際尿得一樣高,都是正縣級,隻是區位不同,人家來坐市長這把交椅,沒有人指東道西,流露閑言,因為這事順遂常理;倘若宏觀評估東啟聰的提拔,也令人無可挑剔,從時下選拔幹部講究革命化、年輕化、知識化、專業化的說法來分析,對東啟聰這樣的幹部,自然沒有問題。東啟聰晉升固陽市政府市長是順應潮流合乎規則的事。雖然人人都說他是一匹黑馬,可是這馬黑的找不出毛病。
一切進行得是那麽平淡、安靜、悄然、正常,既不聲張,又不露鋒芒,東啟聰就這樣,坐上了炙手可熱的諸多官員可望而不可即的固陽市長寶座。他心中明白,是嶽父艾副市長的高明決策,遠見卓識,加之遊刃有餘的操作,方達到如此爐火純青的效果。嶽父辦事就像下棋,在常人尚未“覺醒”的時間,已開始了布局,當常人“蘇醒”的時候,棋子已擺好陣容,一旦對弈開始,棋子就當然地沿著事先設計的路數行走,你不想那麽走都不行。
東啟聰意識到,江口市六縣六區換屆,自己是最大的贏家,更欣慰的是,他的贏,贏得自然圓通,贏得安穩平靜,比起在報社裏混,當時調入背頭縣,算是弄對了。比比那些同窗,自己真是幸運,在報社要混個正縣,不把頭發熬白都不行,恐怕更多的人一輩子也坐不上正縣的位子,即使坐上了,又怎麽樣,還不是個處長,那處長就是光杆司令,一個處室三個人,一個正處,兩個副處,誰也不服誰。哪裏像政府的縣長市長,有一呼百應的權勢威力,還有老同事西寶,如今還在那個距省城偏遠的西陽市“掙紮”,這麽多年,他企圖返回省城江口的夢想就實現不了。其實他的要求並不高,隻是回到江北日報社,還做副處級的職務,無論安在哪個處室都中,可是,報社領導不熱不涼的對他講,想回來也不是不可以,隻是沒有副處的位置。然後就扳著指頭跟他算,一個蘿卜一個窩,一個空缺的窩兒也沒有,總不能把人家坐得好好的椅子拉出來,讓你坐吧。小西啊,再等等,總會有機會吧。西寶知道,領導並不是真心為他解決問題,就連打發他的話,也是軟不啦唧的,沒一點鋼性。什麽叫總會有機會吧,無論是這種措辭,還是說話的口氣,連說話人自己都沒有信心,西寶的心能踏實嗎?況且這話他聽了已不是一遍了。有時候,西寶就後悔,當時何以要競爭這個駐西陽市記者站站長,要不是為做站長,在報社當個機動記者,或是哪個版塊的編輯,不也挺好嗎?不過,轉瞬間西寶就否定了這種想法,怎麽能走下坡路呢?好不容易混上副處級了,決不能得而複失。眼下隻要說一聲自己不想當這個小站長了,報社立馬有人打著踢腳來接任,弄到這地步,再回報社當個不帶長字的大頭兵,怎麽向別人交代呀。不行,不能動搖,人往高處走,這話沒錯,那就再等等吧。為這事,西寶曾專來背頭縣找過東啟聰,求他幫忙,話外之意是想讓東啟聰的嶽父跟江北日報社的領導打個招呼,或者由艾副市長出麵,再委托江北省哪個領導跟報社當家人講講情,也許這事就成了。當時在背頭縣做宣傳部長的東啟聰,出於對同事的同情,點頭答應瞅機會跟嶽父說說這事,也許他老人家真能幫上這個忙,可是事後東啟聰食言了,他不想讓嶽父插手報社的事,那地方太敏感了,一件雞毛蒜皮的小事兒能炒成重若千斤的大事兒,一個不起眼的鋼鏰兒能放大成厚重的磨盤。何必叫嶽父沾報社的邊,所以同事委托的事兒他連說都沒跟嶽父說,卻告訴西寶,嶽父說他與報社現任領導不熟,這事是心有餘而力不足,實在對不起了。老實的西寶聽後感激地說,謝謝。謝謝啟聰賢弟為愚兄的事操勞了。東啟聰沒向嶽父說這事並沒有過錯,即使他真說了,艾副市長也不會管這類閑事的,說不準還會批評女婿多管閑事。這時回想起這事,東啟聰的心裏多多少少有那麽一些愧疚,畢竟人家西寶當年幫過自己的忙。要不是人家,老家的宅基地能解決嗎?而且,人家西寶是把自己的家父當作老舅,找領導說情的。西寶這人真老實,要是他也姓東,肯定會對老家的領導說,這宅基地就是為他親爹要的。西寶啊,大好人一個……沒容東啟聰多想,思路就被打斷了,是一幫為東縣長榮任東市長餞行的隊伍,闖進他的辦公室。已經好些天了,當東縣長要到固陽市做東市長的信息一露頭,為東縣長高升慶賀的呼聲就一天強烈於一天,在背頭縣方圓一帶形成了氣候,加入這支強勁送行交響的不僅有宋城金這樣的實業人物,還有霍書記、曾縣長這類政界要員,他們都在感謝東縣長,是東啟聰的到來,為背頭縣帶來好運,不僅出了政績更出了幹部。這次換屆,背頭幹部可謂皆大歡喜,霍書記本來隻是調回省城,進人大和政協弄個委級主任,因年紀大了,不好再安排了,誰知卻晉升為江口市政協副主席了,這的確是個驚喜,曾縣長也是如願以償,接了書記位子。更為驚喜的是接任背頭縣長位子的冷仁副書記,誰都知道,冷副書記的履曆表上籍貫一欄填的是江北省背頭縣某鄉某村,誰也知道,本鄉本地的土著不準在本地做縣長這種一把手的官職,可是,誰也不知道,是在什麽時間,他冷副書記將檔案中填寫的籍貫改為了江東省某縣某鄉某村。據悉,改檔案時人家江東省那邊三級政府都出具了證明材料,證明人家冷仁祖祖輩輩就是江東省xx縣的人,先前的籍貫填寫純屬誤寫。至於這種誤寫的緣由,據悉回答的也是頭頭是道,句句有理。不過,這種道理已不再重要了,重要的是有江東省那方權威部門的證明,江北省這方就敢去改。既然冷仁不是背頭本地人,誰還會說他不能接任縣長,關鍵是有了接任縣長的機遇,倘若是東啟聰接任縣長,冷仁恐也不會去改檔案,那種改動花費的代價很不小的……知根知底的背頭縣人都以為,冷仁這次僥幸晉升,還是縣委霍書記幫的忙,使的勁,平日冷仁跟霍書記最緊,簡直就是書記的影子,當年從鄉黨委書記一步提升為縣委副書記,就是霍書記跑上跑下幫的忙。霍書記感到興奮的不隻是親信冷仁接任了縣長,還有冷仁騰出的副書記位子與東啟聰騰出的常務副縣長位子,又成為自己實施幹部晉升工程,為大家辦好事的機會,他把多年來忠實於自己的縣計生委主任作為晉升副書記的人選。政府那邊曾縣長則推薦他最信任的一個鎮長作為提升副縣長人選,又將一個在位的副縣長作為常務副縣長人選,一道匯報至江口市委組織部待他們考察定奪。為爭這幾個縣級職位,在小小背頭縣,展開一場打鬥火拚,縣人大政協領導,退離休老幹部,都插手了競爭,就連江口市一些領導,也向霍書記打招呼,求他支持關照某某某。遇上這事,霍書記是當仁不讓的,除非打招呼的人是卡住自己脖子捏著自己咽喉的實權領導,那是不辦不行的,隻能看佛麵了。否則,他一貫是以委婉的話語將對方搪塞糊弄過去。也真是沒啥好法子啊,現實就這樣,狼多肉少,隻是這次對曾縣長,他客氣多了,答應了他推薦的副縣長人選,又同意了他點名的常務副縣長人選。霍書記心裏清楚,不同意曾縣長的意見,自己的意見也不好通過,這時候兩個人敢在縣委常委會上頂牛挺頭,班子馬上分裂,那不是重演鷸蚌相爭漁人得利的故事嗎?況且,背頭縣長已是自己的人啦,怕啥,他再安排人,也是副的,至於縣人大、縣政協和老幹部們吆喝舉薦的那些人,對不起了,沒位子了,隻能等以後遇機會再說了,反正他們也翻不了大浪,充其量隻是發發牢騷而已。至於江口市那些插手背頭幹部的人物,霍書記掰著指頭數了數,沒一個有實權的,那就連理也不用理他們了。這些人,就是沒有自知之明,沒想一想,小小背頭縣的幹部多難,多苦,能遇上晉升提拔的機會,太少太少了,你們在大城市,還來添亂,你們知道背頭哪個人幾斤幾兩?還是你們舉薦的外地人能適應背頭縣的工作?唉,人啊,就是這麽回事,明白人太少,糊塗蛋太多,有公心的太少,自私自利的太多,唉,能體諒別人的太少,隻顧自己的太多,沒辦法,生活就這麽回事。背頭縣勾畫的新一屆領導幹部藍圖很快被江口市委認可了,並由江口市委組織部下達了任職文件。縣委和政府的換屆,有些工作是不能拖延的,不過,在表麵已平靜的縣級班子下邊,依然是人頭攢動,遊說奔波,東跑西躥,前仆後繼,他們又開始爭奪高升至副縣級人物騰出的空缺了。
對東啟聰來說,已經顧不得這些事了。這些天,一個勁兒地應酬著為他祝賀又為他餞行的酒會。記不清出席多少次這樣的場合了,他是遵照嶽父的教誨行事的。做人要低調、低調、再低調,盡管自己高升了,又是到那個令人羨慕的發達繁榮的固陽市任職,依然不能有趾高氣揚、得意忘形的舉動,甚至連一個眼神,一個動作,都要表現的平常樸實,不能擺一點架子,所以,隻要是誠心誠意的人相邀,他都不使人家失望,隻是飲酒,他有個底線,決不喝醉,也不讓對方醉在宴席。這種事,東啟聰也很聽嶽父的指點。艾副市長告訴女婿,酒宴上是最能考察幹部的場合,一個人辦事是否有規則,把握事物是否有度,衝動起來是否有底線,運籌難題是否有智謀,對所有可能發生的後果是否有預測和預防,等等,在熱烈歡騰的酒宴之中,諸多指數都能清晰的凸顯出來,這是對一個幹部綜合素質的最佳考察時機……一個在酒場上出洋相的幹部,或者總想叫別人出洋相的幹部,至少說不是一個理想的幹部,也不是一個能幹大事業的幹部。東啟聰記住嶽父的肺腑之言,在一次又一次的酒宴中,他把握得很好。隻是有兩次,他喝多了,一次是在霍書記為他舉辦的酒會上,又一次是宋老板為他舉辦的酒宴上,與霍書記舉杯碰盞,實際是二人相互祝賀,也是相互餞行,因為倆人都要離開背頭縣,分別到他們榮升的新位子上。那是因為倆人都太興奮了,太放開了。那天,霍書記帶來他的親信冷仁,還有縣委辦公室的兩個副主任和他的秘書,專為這場宴席作陪,實際是叫他們敬酒並喝酒以活躍氣氛,強化交流,增添友情。也許是霍書記一時激動,宴席一開始就連續與東啟聰碰杯猛飲,兩個人一整杯一整杯地將酒灌進肚子,一連三次,冷仁出來擋道,要替霍書記喝下,都被推開。東啟聰見霍書記飲得實在,他也喝得痛快,完全沒有平時酒場那種推諉扯皮、弄虛作假的作風。兩人反複碰杯祝賀,又主動出擊過圈,不知不覺那酒勁已衝上腦門,也是霍書記端杯不慎,玻璃酒杯從手中脫落摔個粉身碎骨,其中一個辦公室副主任下意識地說,“霍書記喝多了,這杯我替了。”說話的人邊說邊讓服務小姐取來一隻新酒杯,並斟滿了酒就要下肚,卻一把被霍書記奪來:“誰敢說我喝多了,我喝給你們看。”隻見他舉杯一飲而盡,之後又厲聲地說:“倒上!”服務員看著在座的人,將眼光落在那位剛才說話的副主任身上,等他指示。還沒待副主任說話,霍書記發脾氣了,“怎麽回事,我這個書記還沒走哩,說話就不算數啦!倒酒——我看你們誰敢不倒!”那位副主任向服務小姐示意倒酒,這時喝高了的東啟聰也將空酒杯推到霍書記的杯子邊,小姐將兩隻空杯斟滿,二人又舉杯相碰,一飲而光。這杯酒下肚,兩個人都暈暈欲醉了,大腦極度興奮起來,激情也在心胸劇烈翻滾起來,逼著真情實感往外迸發。隻見霍書記將衣袖往上一捋,右手食指指著冷仁的鼻子道:“小冷,你說說你當上縣長,是沾了誰的光?”冷仁不敢怠慢,馬上說是您霍書記多年的栽培。霍書記馬上打斷冷仁的話說:“別說我!”冷仁方清醒起來,說,是沾了東縣長的光,要不是人家東縣長到固陽市任職,這位子我做夢也不敢想啊!霍書記接著冷仁的話道:“看來我沒看錯人,快再跟東縣長敬三杯,敬三杯。”冷仁更是不敢怠慢,立馬將一滿杯酒下肚,接著又自斟自飲三杯,這是背頭的規矩,叫先喝為敬,而對所敬的人物,則放寬了政策,喝多少都隨便,也是冷仁看到東縣長確實已經喝高了,方才發揚了“風格”。接下來霍書記又說:“小冷,還有個大恩人,你知道是誰吧?”冷仁趕緊說知道,知道。是艾市長。霍書記說:“明白就好,明白就好。不過,光說知道不中,就這幾天,小冷,你要登門拜訪艾市長!懂嗎?小冷。”冷仁趕緊說:“我懂,我懂。這是規矩。”霍書記說:“別學那些過河拆橋知恩不報的尖酸小人,什麽玩意兒啊,我最瞧不起那種鳥貨!不光是你,小冷,還有政府那邊(指新提拔的副縣長和當上常務副縣長的人),叫他們也去拜拜艾市長。艾市長,好人啊,幫了大忙,還不聲張,也不誇功,更不會跟咱下邊的人要好處。不像那些貪心的人,事還沒辦,就獅子大張口,事辦不成,好處還要要。唉,人跟人,不一樣啊,咱不能叫好人吃虧,你說是吧,東縣長。”
“是——是——還是霍書記有水平。不能叫清官吃虧,不能叫清官吃虧。”東啟聰瞪著喝得發紅的眼睛,附和著對方話語的意思。
“還有你們倆,”霍書記的麵孔轉向兩個陪酒的副主任,“我走了,有些事得你們自己拿主意了,要是覺得在縣委還有混頭,就別動,他曾縣長過來,也不會轟你們走,要是覺得留在縣委大院沒啥意思,那就趁早找個實惠點的局委,當個局長主任什麽的。別吊在一棵樹上,到頭來要名沒名要利沒利,弄得雞飛蛋打兩頭空,東縣長,你說我說的對不對?”
“對——對——還是霍書記看得遠,心眼又好,臨走還在為夥伴操心。”
“那是嘛,別看我走了,進江口市政協了,背頭縣的事,我老霍說話照樣算數,你信不信,東縣長。”
“我信——我信——咱這地方誰不知道,霍書記威望高,背頭人哪個敢不聽霍書記的。”東啟聰隻是一味的誇獎霍書記,就是你離開背頭縣,那也是高升了呀!是咱背頭上級的政協副主席呀,他誰敢不聽咱霍主席的話?
“就是嘛,到了政協,我怕誰,享福的日子才開始啊,東縣長,你知道吧,這些年當個縣裏的書記,幹啥事都小心著呢,享受的事就放不開手腳,這回到政協,算放開了,路也走到頂了,啥想法也沒了,就隻想著享受了,啥責任也不用負了,想去哪玩,就找個理由去考察,想吃啥菜,就找個人物請吃,想去哪洗澡,就找個老板請洗,想去下邊轉轉,就叫縣裏的政協出麵接待,這日子真美啊,真美啊……”顯然,霍書記醉意大發了,兩個副主任扶著他離開宴席,冷仁則挽著東縣長的臂膀並肩走出去,霍書記的秘書早跑出去喚司機了。
與宋城金一塊喝酒過量,是在背頭大酒店。那天,宋老板開著他的淩誌轎車,將東啟聰由縣政府接去,宴席設在背頭大酒店最豪華的貴人廳,出場作陪的是宋老板管轄的幾個企業小老板,這些人知道是宋老板為東縣長設的餞行宴席,知道以後難有機會再與東縣長相聚,就一個比一個酒風好,一個比一個敬酒的行情高。第一個敬酒人敬三個,當然是先喝為敬,第二個敬酒人就翻了一番,敬東縣長六個,第三個人則要敬東縣長九個,理由是三六九,出門走,照這種敬酒數字,東縣長的前路肯定走得順暢,走得如意。當然,他們對東縣長的飲酒要求並不苛刻。不過,東縣長還是被這些人的實誠心意和豪爽酒風感動了,自己並沒少喝,宋城金更夠義氣,每人敬酒,他都要支持一下,“讚助”兩杯。所以,宋老板比誰喝得都多,酒飲至欲醉將醉之時,宋城金喚來一幫女將,全是二十餘歲的漂亮姑娘,多是從外地招聘來的,由於宋老板肯給高薪,姑娘就被吸引過來。宋老板說,這些姑娘都是有藝術特長的,要麽會唱,要麽會跳。平時她們被安排在公司某個崗位,有了活動召之即到。姑娘們開始輪流向東縣長和宋老板敬酒,之後又唱歌助興。宋老板從始到終沒忘記與東縣長碰杯飲酒,以至於最後倆人都醉了。不過,東縣長隻是微醉,雖然四肢有點不聽使喚,腦子卻十分清醒,而宋老板則已控製不住酒力的衝擊,頗富激情地感歎改革開放帶來的經濟繁榮和精彩生活,其中他道出的兩句話令東縣長久久不能忘懷:“如今這日子真好過,白天想吃啥吃啥,夜裏想尻誰尻誰,嘿嘿嘿……”
東啟聰是在醉意昏昏中被宋老板的人送回政府的,直到第二天,他方發現公文包裏放了五萬元嶄新的人民幣,怎麽想也想不到這錢是誰塞進去的。不過,根據自己的判斷,十有八九是宋老板辦的事,退給他吧,退得出去嗎?他太有錢了,他掙那錢也太容易啦!算了吧,唉……
如今,人們愛將競技場出人意料的勝利者稱之為黑馬。東啟聰很幸運地被公認為是一匹黑馬,是在江口市六縣六區換屆之時。原本,東啟聰內定為背頭縣政府曾縣長的接班人選,曾縣長接縣委霍書記的班,霍書記調入江口市政協了。可是,恰在這時固陽市的班子內訌起來,原來設計好的人事晉升藍圖難以實施,江口市委臨陣磋商,果斷定奪了新的人事方案,方使東啟聰躍入固陽市班子行列,成為真正的黑馬。固陽市雖然也是縣級,但由於經濟實力雄厚,且是全省縣市的領頭羊,諸多數字早已超過幾個排名靠後的地級市。這些年固陽市不少幹部一直在上躥下跳,活動著固陽的升格大事,他們企望甩掉江口市的管轄,像其他地市,由省直管,計劃單列。平心而論,若比綜合實力,固陽市早已能與江北省的百分之三十三的省轄市抗衡,而且後勁和潛力更大,發展前景十分看好,倘若將其晉升為省轄市,不僅可以調動諸多幹部的積極性和創造力,對未來發展也有益處。不過,固陽市的對手江口市太強硬了,作為轄管它的上司,怎能放掉一個充滿活力又富得流油的縣市呢。在政治鬥爭中,固陽顯然不是江口的對手,晉升地級市的夢想沒能成真,但是,鑒於固陽顯著的政績和貢獻,在固陽市跑升格不成之時,省委決定,將固陽市委書記提升半格,由正縣升為副廳,並進入江口市委常委班子。固陽市委的孫書記是個很顧同仁利益的人,自己雖然榮升為副廳級,那不過隻是自己一個人,與自己搭班子的同誌,卻都還是原地踏步,特別是對十分能幹的固陽市紫市長,他總有一點歉疚,就想早點離開固陽,將這個副廳級的市委書記讓給現任市長。也是江口市委班子開明,趁這次換屆,將孫書記調入江口市政府,出任副市長,原先江口市委常委的銜依然保留,雖說級別仍是副廳,但這把交椅的分量卻更重了,更沒讓他去戴人大政協的帽子,心裏自然樂滋滋的。孫書記更為釋然的是,與自己搭檔十分和諧的紫市長,也如願以償地坐上固陽市委書記的交椅。讓他揪心的事是如何安排好固陽市長的接班人,這的確是個棘手又頭疼的難題。市長是正縣級,期望坐上這把交椅的人物,自然很多,而最有可能晉升為正縣級的就有倆人,是固陽市委常務副書記和固陽市政府常務副市長,至於排在他們名次之後的市委常委和政府的副市長,也一個個躍躍欲試,夢想殺將出來成為接班的“黑馬”。固陽市的情況與背頭縣大不相同,這裏的幹部,特別是領導層人物,大都從外邊調來,他們一個個做夢都想升官,而不像背頭人,隻求安於現狀,得過且過,以為全世界的地方都不如背頭縣好,寧願在老家幹到退休,也不想到異地高升。孫書記得知自己要出任江口市副市長的第一時間,就將好消息通告了紫市長,讓他做好工作,好順利接任書記。紫市長接任書記,意義比孫書記調入江口更大,因為他要實打實的升上一級,由正縣變為副廳,這種幸運,對縣級市的幹部來說,實在是難上加難千載難逢的好事。當然當事人是要做好各個關口的工作,否則,很有可能被那半路殺出的程咬金搶去這種寶貴的機遇。其實,不用孫書記交代,紫市長早就開始活動這事了。也許,孫書記能順暢調走並騰出位子,與紫市長的猛烈活動也有關係,這筆賬應該記在他們倆人的頭上。隻是倆人心照不宣,為一個目標都在悄悄的奔波。書記向市長透露這個消息之後,接著就說誰接任市長的話題,書記說話是客觀的,也是溫和的,他以為,要論資格,照常規,這個市長的位子應該由常務副書記接任,而常務副市長可接任常務副書記,待下次有晉升機會當作第一人選。不過,他並沒有將話咬死,隻是以商量的口吻告訴對方,並以征詢的眼光瞅著紫市長。紫市長是個很有個性的人,論年齡,比孫書記小五六歲。他沒馬上表態,隻是說,如果這樣安排,也挺合理,隻是得做好常務副市長的工作。市長和書記心裏都清楚,倘若論能力和活力,常務副市長接任市長更為合適,他有激情,又熟悉工業,懂金融財政,有種年輕人的血氣方剛,隻是性情有些急躁。如果思想工作做不細致,常務副市長一旦有了什麽想法,隨時會將固陽市的大好形勢弄亂。固陽市的班子一向是團結的,和諧的,書記和市長都不想使這種早已形成的良好輿論遭受傷害。
過了兩天以後,紫市長找到孫書記,道出他有個兩全其美的辦法,能使常務副書記和常務副市長都滿意,孫書記一時很感興趣,如果有這種辦法,何樂而不為呢?真正會做官的人,大多數是顧同仁利益的,那種隻顧自己,不考慮同仁的人,至少口碑不會好的,盡管他個人得到了利益。孫書記抽上煙,洗耳恭聽紫市長高見。
紫市長的意見是這樣的,固陽市委書記不僅掛著江口市委常委的頭銜,還兼任固陽市人大主任的實職。其實他是一人三職,而書記和主任兩職均為正縣級,是那個江口市委常委使他成為了副廳級,如今既然有常務副書記和常務副市長兩人均可作為提升正縣級人選,紫市長表示,自己接任書記後,不再擔任市人大主任一職,此職可讓出去,當然由二位常務其中之一填補這一空缺。聽過市長的高見,孫書記為他的高風亮節讚歎幾句,稱他一定能做個開明的書記。書記知道,當年叫自己兼任市人大主任時,是因為一時沒有合適人選,上級方做出一身二職決定。如今情況變了,市委書記不必兼任市人大主任了。這樣,眼前的常務副書記和常務副市長各任一職,級別都到了正縣,的確皆大歡喜。他們騰出的常務副書記和常務副市長又可由兩位新人填充。書記與市長很快就這一舉措達成共識。接下來,倆人討論由誰接任政府市長,誰接任人大主任。書記市長都明白,政府市長與人大主任級別雖然一樣,含金量卻天差地遠了,人大排名在政府之前,從理論上講,人大是十足的權力機構,就連政府的領導人物都是人大選舉出來的,可是,從實際出發,政府市長比人大主任的實權大多了,實惠也多多了,如今做官的人,沒有哪一個嫌權力大的,卻都嫌權力太少。自然,常務副書記和常務副市長肯定都想出任市長,倘若做了固陽市人大主任,實際還不如先前那種副職。雖然那種職務隻是副縣級,實際權力與利益,卻大大強於人大主任這個正職。孫書記認為,讓常務副書記接任市長,從情理上更好解釋,他的資曆明顯強於常務副市長,就是按時下官方權威四大班子排序,常務副書記是僅隨市委書記和市長之後的第三把交椅,穩穩當當的在常務副市長名字前麵。紫市長卻認為,常務副市長接任市長,對實際工作更為有利,他雖然資曆上較常務副書記略遜一籌,但是對全市經濟工作,企業管理,改革思路諸多方麵,則更為內行。書記與市長對倆人任職問題發生了分歧,有了爭論,盡管爭論是心平氣和的各抒己見,各執一詞。最後,還是孫書記讓步了,畢竟他是要調走的人,紫市長則是要任書記的人,固陽的班子將要由他來領航。另外,從性格上講,孫書記屬溫和寬厚型,紫市長則屬硬朗嚴厲型。按道理講,配備固陽市的班子應該由江口市委負責,而定奪固陽市委書記一職,則應由江北省委組織部研究決定,但是,固陽的市委書記和市長知道,在這種問題上,他們的建議和推薦,往往起著至關重要的作用,許多時候,上邊是順著下邊的推薦意見定奪人選的。這種事,很快就傳入當事人常務副書記和常務副市長的耳中。開始,常務副書記還是接受了這種安排,盡管心中有些不快,在即將離任的市委書記勸導下,他勉強點頭了,就等下文了。當然,無論是人大,還是政府,真正名正言順的任職,還要等到市人大會議召開之際,代表走完表決程序才行。不過,那隻是一種過場。對這種形式和程序,他們都懂。所以,對人大主任任職下文,也隻能是讓他出任市人大黨組書記的文件,不知什麽緣故,江口市的任命文件一直拖延未下,也許當下工作太忙,頭緒太多,一時顧不到這事。有關人事的事,夜一長夢就多,一向平靜的常務副書記,突然牢騷滿腹起來,意見爆發出來,他理解不了,何以讓他去坐人大主任的冷板凳,而讓資曆顯然低於自己的人坐市長要職。有了解內情的人講,常務副書記是受人挑撥煽動,方才撕破臉皮,拒絕出任已默認的人大主任職務。常務副書記的牢騷和意見很快傳入常務副市長耳中,而且是添了油加了醋的,那不是原汁原味的東西。血氣方剛的副市長惱火了,聽著攻擊自己的不實之詞,一時間怒發衝冠,對副書記大加指責和抨擊,他的指責和抨擊又閃電般地傳了出去,當然也是經過加工潤色誇張放大之後,首先傳到常務副書記耳中。再溫和,再有修養的人,在這種時候,聽到這種斥責的言語,也會怒火燃燒的,人惱怒起來,就沒好話,即使自己親口說出來的東西,待冷靜下來也會認為是不實之詞的,更不能隨意傳播。可是,事態發展由不得他們了,倆人的相互攻擊像無線電波一樣,閃電般地往來傳遞,這種傳遞並不傳真,而是層層加碼,大大提高了內容原本的分量和力度。一時間,常務副書記與常務副市長為爭市長寶座,“大打出手”的新聞開始炒作了。是的,這事從一開始,就有人蓄謀叫他鬧大,鬧狠,鬧得紛紛揚揚,鬧到高層領導那裏。
在平靜的時間裏,政界官員都懂得一個真理,“團結出政績,團結出幹部”。看吧,哪個單位的幹部團結,不僅人際關係和諧,心情愉悅,幹部更能得以提拔和重用。反之,糟了,鬧得人際關係緊張,甚至劍拔弩張,弄得大家都不能進步。這道理,常務副書記和常務副市長都懂,可是,現實卻使兩個明白人陷入格鬥的泥潭,隻是二人還沒有糊塗到沒有底線的境地,他們都在提醒自己,互相攻擊也好,提意見也好,千萬不能觸及經濟問題,如果相互搗鼓經濟問題,你敢先揭發他,他肯定與你對攻,反過來揭發你的經濟問題,這樣弄不上兩個回合,要不兩敗俱傷,那才叫怪哩!二位官員的搏殺並非兩虎相鬥,充其量隻是鷸蚌相爭。就這樣鬥來鬥去,誰也不能將對方置於死地,但是,倆人卻都失去了寶貴的晉升機遇。想一想,能不是這個理嗎?上級領導怎麽能去提拔一個鬧個人義氣打內戰的國家幹部呢?突然一天,江口市委組織部一紙調令,將常務副書記和常務副市長統統調出固陽市,另行安排工作。同時,原市委書記調任江口市政府任副市長,原市長改任市委書記,而東啟聰由背頭縣調進固陽市任副市長、代市長,等幾天到市人大會議召開時走個選舉過場,就榮升為市長了。誰能說,東啟聰不是這次換屆中躥出的一匹黑馬。其實,仔細琢磨琢磨,這匹黑馬跑出來並不突然,且合情合理合乎規則。大凡人們評估政界人事變動與晉升故事時,重要的根據是這個人物職位變動或晉升之前坐的哪把椅子,是哪個級別,至於原來的那把交椅與那檔級別是怎麽來的,卻不重要,一般情況也沒人對這事刨根問底。是在東啟聰到報社的第四個年頭,靠運氣升為副縣級,那是報社將地市記者站站長級別調高半格給東啟聰帶來的“效益”。用東站長的話說,那純屬天上掉餡餅的好事,自己根本沒跑沒送也沒托人去說情。其實,那種副縣級隻屬相當於的範疇,因為當時的東啟聰未躋身行政編製的公務員行列。不過,在他的履曆表格中,任副縣級幹部的時間已赫然地寫上了一九八八年,那年,東站長二十八歲。之後,東啟聰當了《江口晚報》總編輯,再之後,東總編輯當上了背頭縣委常委、宣傳部長,再之後,東部長做上了背頭縣政府常務副縣長。工作雖然幾經輾轉周折,副縣的級別卻沒能改變。如今,二十八歲就成為副縣級的幹部已三十有三,在副縣級崗位上折騰五個年頭的人難道不該扶為正縣級嗎?沒有人對東啟聰晉升提出異議,再說,這位晉升為固陽市政府市長的人物,原來已是背頭縣政府的常務副縣長,與正縣長隻是咫尺之遙,背頭縣的正縣長與固陽市的正市長實際尿得一樣高,都是正縣級,隻是區位不同,人家來坐市長這把交椅,沒有人指東道西,流露閑言,因為這事順遂常理;倘若宏觀評估東啟聰的提拔,也令人無可挑剔,從時下選拔幹部講究革命化、年輕化、知識化、專業化的說法來分析,對東啟聰這樣的幹部,自然沒有問題。東啟聰晉升固陽市政府市長是順應潮流合乎規則的事。雖然人人都說他是一匹黑馬,可是這馬黑的找不出毛病。
一切進行得是那麽平淡、安靜、悄然、正常,既不聲張,又不露鋒芒,東啟聰就這樣,坐上了炙手可熱的諸多官員可望而不可即的固陽市長寶座。他心中明白,是嶽父艾副市長的高明決策,遠見卓識,加之遊刃有餘的操作,方達到如此爐火純青的效果。嶽父辦事就像下棋,在常人尚未“覺醒”的時間,已開始了布局,當常人“蘇醒”的時候,棋子已擺好陣容,一旦對弈開始,棋子就當然地沿著事先設計的路數行走,你不想那麽走都不行。
東啟聰意識到,江口市六縣六區換屆,自己是最大的贏家,更欣慰的是,他的贏,贏得自然圓通,贏得安穩平靜,比起在報社裏混,當時調入背頭縣,算是弄對了。比比那些同窗,自己真是幸運,在報社要混個正縣,不把頭發熬白都不行,恐怕更多的人一輩子也坐不上正縣的位子,即使坐上了,又怎麽樣,還不是個處長,那處長就是光杆司令,一個處室三個人,一個正處,兩個副處,誰也不服誰。哪裏像政府的縣長市長,有一呼百應的權勢威力,還有老同事西寶,如今還在那個距省城偏遠的西陽市“掙紮”,這麽多年,他企圖返回省城江口的夢想就實現不了。其實他的要求並不高,隻是回到江北日報社,還做副處級的職務,無論安在哪個處室都中,可是,報社領導不熱不涼的對他講,想回來也不是不可以,隻是沒有副處的位置。然後就扳著指頭跟他算,一個蘿卜一個窩,一個空缺的窩兒也沒有,總不能把人家坐得好好的椅子拉出來,讓你坐吧。小西啊,再等等,總會有機會吧。西寶知道,領導並不是真心為他解決問題,就連打發他的話,也是軟不啦唧的,沒一點鋼性。什麽叫總會有機會吧,無論是這種措辭,還是說話的口氣,連說話人自己都沒有信心,西寶的心能踏實嗎?況且這話他聽了已不是一遍了。有時候,西寶就後悔,當時何以要競爭這個駐西陽市記者站站長,要不是為做站長,在報社當個機動記者,或是哪個版塊的編輯,不也挺好嗎?不過,轉瞬間西寶就否定了這種想法,怎麽能走下坡路呢?好不容易混上副處級了,決不能得而複失。眼下隻要說一聲自己不想當這個小站長了,報社立馬有人打著踢腳來接任,弄到這地步,再回報社當個不帶長字的大頭兵,怎麽向別人交代呀。不行,不能動搖,人往高處走,這話沒錯,那就再等等吧。為這事,西寶曾專來背頭縣找過東啟聰,求他幫忙,話外之意是想讓東啟聰的嶽父跟江北日報社的領導打個招呼,或者由艾副市長出麵,再委托江北省哪個領導跟報社當家人講講情,也許這事就成了。當時在背頭縣做宣傳部長的東啟聰,出於對同事的同情,點頭答應瞅機會跟嶽父說說這事,也許他老人家真能幫上這個忙,可是事後東啟聰食言了,他不想讓嶽父插手報社的事,那地方太敏感了,一件雞毛蒜皮的小事兒能炒成重若千斤的大事兒,一個不起眼的鋼鏰兒能放大成厚重的磨盤。何必叫嶽父沾報社的邊,所以同事委托的事兒他連說都沒跟嶽父說,卻告訴西寶,嶽父說他與報社現任領導不熟,這事是心有餘而力不足,實在對不起了。老實的西寶聽後感激地說,謝謝。謝謝啟聰賢弟為愚兄的事操勞了。東啟聰沒向嶽父說這事並沒有過錯,即使他真說了,艾副市長也不會管這類閑事的,說不準還會批評女婿多管閑事。這時回想起這事,東啟聰的心裏多多少少有那麽一些愧疚,畢竟人家西寶當年幫過自己的忙。要不是人家,老家的宅基地能解決嗎?而且,人家西寶是把自己的家父當作老舅,找領導說情的。西寶這人真老實,要是他也姓東,肯定會對老家的領導說,這宅基地就是為他親爹要的。西寶啊,大好人一個……沒容東啟聰多想,思路就被打斷了,是一幫為東縣長榮任東市長餞行的隊伍,闖進他的辦公室。已經好些天了,當東縣長要到固陽市做東市長的信息一露頭,為東縣長高升慶賀的呼聲就一天強烈於一天,在背頭縣方圓一帶形成了氣候,加入這支強勁送行交響的不僅有宋城金這樣的實業人物,還有霍書記、曾縣長這類政界要員,他們都在感謝東縣長,是東啟聰的到來,為背頭縣帶來好運,不僅出了政績更出了幹部。這次換屆,背頭幹部可謂皆大歡喜,霍書記本來隻是調回省城,進人大和政協弄個委級主任,因年紀大了,不好再安排了,誰知卻晉升為江口市政協副主席了,這的確是個驚喜,曾縣長也是如願以償,接了書記位子。更為驚喜的是接任背頭縣長位子的冷仁副書記,誰都知道,冷副書記的履曆表上籍貫一欄填的是江北省背頭縣某鄉某村,誰也知道,本鄉本地的土著不準在本地做縣長這種一把手的官職,可是,誰也不知道,是在什麽時間,他冷副書記將檔案中填寫的籍貫改為了江東省某縣某鄉某村。據悉,改檔案時人家江東省那邊三級政府都出具了證明材料,證明人家冷仁祖祖輩輩就是江東省xx縣的人,先前的籍貫填寫純屬誤寫。至於這種誤寫的緣由,據悉回答的也是頭頭是道,句句有理。不過,這種道理已不再重要了,重要的是有江東省那方權威部門的證明,江北省這方就敢去改。既然冷仁不是背頭本地人,誰還會說他不能接任縣長,關鍵是有了接任縣長的機遇,倘若是東啟聰接任縣長,冷仁恐也不會去改檔案,那種改動花費的代價很不小的……知根知底的背頭縣人都以為,冷仁這次僥幸晉升,還是縣委霍書記幫的忙,使的勁,平日冷仁跟霍書記最緊,簡直就是書記的影子,當年從鄉黨委書記一步提升為縣委副書記,就是霍書記跑上跑下幫的忙。霍書記感到興奮的不隻是親信冷仁接任了縣長,還有冷仁騰出的副書記位子與東啟聰騰出的常務副縣長位子,又成為自己實施幹部晉升工程,為大家辦好事的機會,他把多年來忠實於自己的縣計生委主任作為晉升副書記的人選。政府那邊曾縣長則推薦他最信任的一個鎮長作為提升副縣長人選,又將一個在位的副縣長作為常務副縣長人選,一道匯報至江口市委組織部待他們考察定奪。為爭這幾個縣級職位,在小小背頭縣,展開一場打鬥火拚,縣人大政協領導,退離休老幹部,都插手了競爭,就連江口市一些領導,也向霍書記打招呼,求他支持關照某某某。遇上這事,霍書記是當仁不讓的,除非打招呼的人是卡住自己脖子捏著自己咽喉的實權領導,那是不辦不行的,隻能看佛麵了。否則,他一貫是以委婉的話語將對方搪塞糊弄過去。也真是沒啥好法子啊,現實就這樣,狼多肉少,隻是這次對曾縣長,他客氣多了,答應了他推薦的副縣長人選,又同意了他點名的常務副縣長人選。霍書記心裏清楚,不同意曾縣長的意見,自己的意見也不好通過,這時候兩個人敢在縣委常委會上頂牛挺頭,班子馬上分裂,那不是重演鷸蚌相爭漁人得利的故事嗎?況且,背頭縣長已是自己的人啦,怕啥,他再安排人,也是副的,至於縣人大、縣政協和老幹部們吆喝舉薦的那些人,對不起了,沒位子了,隻能等以後遇機會再說了,反正他們也翻不了大浪,充其量隻是發發牢騷而已。至於江口市那些插手背頭幹部的人物,霍書記掰著指頭數了數,沒一個有實權的,那就連理也不用理他們了。這些人,就是沒有自知之明,沒想一想,小小背頭縣的幹部多難,多苦,能遇上晉升提拔的機會,太少太少了,你們在大城市,還來添亂,你們知道背頭哪個人幾斤幾兩?還是你們舉薦的外地人能適應背頭縣的工作?唉,人啊,就是這麽回事,明白人太少,糊塗蛋太多,有公心的太少,自私自利的太多,唉,能體諒別人的太少,隻顧自己的太多,沒辦法,生活就這麽回事。背頭縣勾畫的新一屆領導幹部藍圖很快被江口市委認可了,並由江口市委組織部下達了任職文件。縣委和政府的換屆,有些工作是不能拖延的,不過,在表麵已平靜的縣級班子下邊,依然是人頭攢動,遊說奔波,東跑西躥,前仆後繼,他們又開始爭奪高升至副縣級人物騰出的空缺了。
對東啟聰來說,已經顧不得這些事了。這些天,一個勁兒地應酬著為他祝賀又為他餞行的酒會。記不清出席多少次這樣的場合了,他是遵照嶽父的教誨行事的。做人要低調、低調、再低調,盡管自己高升了,又是到那個令人羨慕的發達繁榮的固陽市任職,依然不能有趾高氣揚、得意忘形的舉動,甚至連一個眼神,一個動作,都要表現的平常樸實,不能擺一點架子,所以,隻要是誠心誠意的人相邀,他都不使人家失望,隻是飲酒,他有個底線,決不喝醉,也不讓對方醉在宴席。這種事,東啟聰也很聽嶽父的指點。艾副市長告訴女婿,酒宴上是最能考察幹部的場合,一個人辦事是否有規則,把握事物是否有度,衝動起來是否有底線,運籌難題是否有智謀,對所有可能發生的後果是否有預測和預防,等等,在熱烈歡騰的酒宴之中,諸多指數都能清晰的凸顯出來,這是對一個幹部綜合素質的最佳考察時機……一個在酒場上出洋相的幹部,或者總想叫別人出洋相的幹部,至少說不是一個理想的幹部,也不是一個能幹大事業的幹部。東啟聰記住嶽父的肺腑之言,在一次又一次的酒宴中,他把握得很好。隻是有兩次,他喝多了,一次是在霍書記為他舉辦的酒會上,又一次是宋老板為他舉辦的酒宴上,與霍書記舉杯碰盞,實際是二人相互祝賀,也是相互餞行,因為倆人都要離開背頭縣,分別到他們榮升的新位子上。那是因為倆人都太興奮了,太放開了。那天,霍書記帶來他的親信冷仁,還有縣委辦公室的兩個副主任和他的秘書,專為這場宴席作陪,實際是叫他們敬酒並喝酒以活躍氣氛,強化交流,增添友情。也許是霍書記一時激動,宴席一開始就連續與東啟聰碰杯猛飲,兩個人一整杯一整杯地將酒灌進肚子,一連三次,冷仁出來擋道,要替霍書記喝下,都被推開。東啟聰見霍書記飲得實在,他也喝得痛快,完全沒有平時酒場那種推諉扯皮、弄虛作假的作風。兩人反複碰杯祝賀,又主動出擊過圈,不知不覺那酒勁已衝上腦門,也是霍書記端杯不慎,玻璃酒杯從手中脫落摔個粉身碎骨,其中一個辦公室副主任下意識地說,“霍書記喝多了,這杯我替了。”說話的人邊說邊讓服務小姐取來一隻新酒杯,並斟滿了酒就要下肚,卻一把被霍書記奪來:“誰敢說我喝多了,我喝給你們看。”隻見他舉杯一飲而盡,之後又厲聲地說:“倒上!”服務員看著在座的人,將眼光落在那位剛才說話的副主任身上,等他指示。還沒待副主任說話,霍書記發脾氣了,“怎麽回事,我這個書記還沒走哩,說話就不算數啦!倒酒——我看你們誰敢不倒!”那位副主任向服務小姐示意倒酒,這時喝高了的東啟聰也將空酒杯推到霍書記的杯子邊,小姐將兩隻空杯斟滿,二人又舉杯相碰,一飲而光。這杯酒下肚,兩個人都暈暈欲醉了,大腦極度興奮起來,激情也在心胸劇烈翻滾起來,逼著真情實感往外迸發。隻見霍書記將衣袖往上一捋,右手食指指著冷仁的鼻子道:“小冷,你說說你當上縣長,是沾了誰的光?”冷仁不敢怠慢,馬上說是您霍書記多年的栽培。霍書記馬上打斷冷仁的話說:“別說我!”冷仁方清醒起來,說,是沾了東縣長的光,要不是人家東縣長到固陽市任職,這位子我做夢也不敢想啊!霍書記接著冷仁的話道:“看來我沒看錯人,快再跟東縣長敬三杯,敬三杯。”冷仁更是不敢怠慢,立馬將一滿杯酒下肚,接著又自斟自飲三杯,這是背頭的規矩,叫先喝為敬,而對所敬的人物,則放寬了政策,喝多少都隨便,也是冷仁看到東縣長確實已經喝高了,方才發揚了“風格”。接下來霍書記又說:“小冷,還有個大恩人,你知道是誰吧?”冷仁趕緊說知道,知道。是艾市長。霍書記說:“明白就好,明白就好。不過,光說知道不中,就這幾天,小冷,你要登門拜訪艾市長!懂嗎?小冷。”冷仁趕緊說:“我懂,我懂。這是規矩。”霍書記說:“別學那些過河拆橋知恩不報的尖酸小人,什麽玩意兒啊,我最瞧不起那種鳥貨!不光是你,小冷,還有政府那邊(指新提拔的副縣長和當上常務副縣長的人),叫他們也去拜拜艾市長。艾市長,好人啊,幫了大忙,還不聲張,也不誇功,更不會跟咱下邊的人要好處。不像那些貪心的人,事還沒辦,就獅子大張口,事辦不成,好處還要要。唉,人跟人,不一樣啊,咱不能叫好人吃虧,你說是吧,東縣長。”
“是——是——還是霍書記有水平。不能叫清官吃虧,不能叫清官吃虧。”東啟聰瞪著喝得發紅的眼睛,附和著對方話語的意思。
“還有你們倆,”霍書記的麵孔轉向兩個陪酒的副主任,“我走了,有些事得你們自己拿主意了,要是覺得在縣委還有混頭,就別動,他曾縣長過來,也不會轟你們走,要是覺得留在縣委大院沒啥意思,那就趁早找個實惠點的局委,當個局長主任什麽的。別吊在一棵樹上,到頭來要名沒名要利沒利,弄得雞飛蛋打兩頭空,東縣長,你說我說的對不對?”
“對——對——還是霍書記看得遠,心眼又好,臨走還在為夥伴操心。”
“那是嘛,別看我走了,進江口市政協了,背頭縣的事,我老霍說話照樣算數,你信不信,東縣長。”
“我信——我信——咱這地方誰不知道,霍書記威望高,背頭人哪個敢不聽霍書記的。”東啟聰隻是一味的誇獎霍書記,就是你離開背頭縣,那也是高升了呀!是咱背頭上級的政協副主席呀,他誰敢不聽咱霍主席的話?
“就是嘛,到了政協,我怕誰,享福的日子才開始啊,東縣長,你知道吧,這些年當個縣裏的書記,幹啥事都小心著呢,享受的事就放不開手腳,這回到政協,算放開了,路也走到頂了,啥想法也沒了,就隻想著享受了,啥責任也不用負了,想去哪玩,就找個理由去考察,想吃啥菜,就找個人物請吃,想去哪洗澡,就找個老板請洗,想去下邊轉轉,就叫縣裏的政協出麵接待,這日子真美啊,真美啊……”顯然,霍書記醉意大發了,兩個副主任扶著他離開宴席,冷仁則挽著東縣長的臂膀並肩走出去,霍書記的秘書早跑出去喚司機了。
與宋城金一塊喝酒過量,是在背頭大酒店。那天,宋老板開著他的淩誌轎車,將東啟聰由縣政府接去,宴席設在背頭大酒店最豪華的貴人廳,出場作陪的是宋老板管轄的幾個企業小老板,這些人知道是宋老板為東縣長設的餞行宴席,知道以後難有機會再與東縣長相聚,就一個比一個酒風好,一個比一個敬酒的行情高。第一個敬酒人敬三個,當然是先喝為敬,第二個敬酒人就翻了一番,敬東縣長六個,第三個人則要敬東縣長九個,理由是三六九,出門走,照這種敬酒數字,東縣長的前路肯定走得順暢,走得如意。當然,他們對東縣長的飲酒要求並不苛刻。不過,東縣長還是被這些人的實誠心意和豪爽酒風感動了,自己並沒少喝,宋城金更夠義氣,每人敬酒,他都要支持一下,“讚助”兩杯。所以,宋老板比誰喝得都多,酒飲至欲醉將醉之時,宋城金喚來一幫女將,全是二十餘歲的漂亮姑娘,多是從外地招聘來的,由於宋老板肯給高薪,姑娘就被吸引過來。宋老板說,這些姑娘都是有藝術特長的,要麽會唱,要麽會跳。平時她們被安排在公司某個崗位,有了活動召之即到。姑娘們開始輪流向東縣長和宋老板敬酒,之後又唱歌助興。宋老板從始到終沒忘記與東縣長碰杯飲酒,以至於最後倆人都醉了。不過,東縣長隻是微醉,雖然四肢有點不聽使喚,腦子卻十分清醒,而宋老板則已控製不住酒力的衝擊,頗富激情地感歎改革開放帶來的經濟繁榮和精彩生活,其中他道出的兩句話令東縣長久久不能忘懷:“如今這日子真好過,白天想吃啥吃啥,夜裏想尻誰尻誰,嘿嘿嘿……”
東啟聰是在醉意昏昏中被宋老板的人送回政府的,直到第二天,他方發現公文包裏放了五萬元嶄新的人民幣,怎麽想也想不到這錢是誰塞進去的。不過,根據自己的判斷,十有八九是宋老板辦的事,退給他吧,退得出去嗎?他太有錢了,他掙那錢也太容易啦!算了吧,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