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曆1624年1月。


    前線大軍苦等的攻城利器終於來了。


    費利佩四世又是用人情又是用重金賄賂才說服了法國海軍的將軍幫他運送軍資,由於對方隻答應他就這一回下不為例,得到對方承諾的費利佩四世當即決定把最要緊那批軍備運過去。


    走海路自然快,尼德蘭人又不敢攻擊法國的軍艦,那批攻城武器和大量彈藥自然安然快速的到達了前線的板牙大軍手裏。


    有了澳宋的神兵利器小小棱堡自然不在話下,本來城中敵人就因為板牙的圍城士氣低落,在澳式攻城炮在城牆上轟塌了幾個缺口後,城裏的守軍就幹淨利落的投降了。


    現在擋在板牙大軍和海牙之間的大型要塞就剩一座鹿特丹了。


    聽聞前線噩耗的亨利直接集結大軍誓師出發,本來他決定本月底才出發,結果板牙人新出現的攻城大炮打亂了他的節奏,他得提前出山了。


    “轟”的一聲,鹿特丹的要塞城牆被炸上了天,苦味酸的威力可真不是蓋的。


    板牙人為更快實現費利佩四世快速拿下海牙的要求,前線指揮官直接派敢死隊把苦味酸炸藥包埋進了要塞城牆的牆根下,一引爆炸藥包,城牆和上麵的守軍全坐了土飛機,頓時鹿特丹的城防就出現幾個大缺口,板牙大軍魚貫而入,城內守軍一看形勢不對就棄城而逃。


    就在板牙大軍進駐鹿特丹時,亨利領著大軍的先頭部隊已經到達鹿特丹,看見前方要塞已經陷落,亨利命令等待所有大軍到達後休整一下,趁板牙人在鹿特丹立足未穩,隊形混亂,立馬攻城。


    城中的板牙果然如同亨利想象的那樣十分混亂,一破城隊形就開始散亂,士兵們爭先在城中哄搶財貨,當然板牙人的指揮官也不是白癡,看見亨利的大軍到了立馬讓手下軍官去把士兵們聚攏起來整隊。


    可是現在板牙士兵們分散在城內各處,此時兵找不到將,將找不到兵,甚至有些士兵已經喝的醉醺醺,有些士兵已經在尼德蘭婦女的身上睡著了。


    但組織攻城不是一聲令下手下就一窩蜂的向城牆衝去,而且需要大量布置,兵種配備,進攻地點,布置預備隊和督戰隊都需要時間。


    亨利這些準備給了板牙人寶貴的時間,雖然部隊還是沒有完全收回,但是在軍官們的謾罵和皮鞭下還是聚攏了六成兵力,而且新軍大多數都收攏了。


    因為新軍都是精銳中的精銳,同樣是上陣賣命,新軍拿的工資比舊式軍隊多一兩銀子甚至和金貴的騎兵可以拚一拚待遇了,待遇好訓練多,自然軍紀要好一點,就算是搶劫都是有組織的組團搶,不像那些舊軍一破城就大放羊了。


    板牙大軍指揮官也是久經戰陣的老將軍了,一看尼德蘭的組織調度就知道對方不是泛泛之輩,軍隊組織度不低,士氣也很高,指揮官的排兵布陣也很有條理。


    “外行看熱鬧,內行看門道。”對麵的指揮官一定是個軍事大才。


    下完定論的板牙指揮官直接走下城牆,“君子不立於危牆之下”,主帥站城牆上的確能利於指揮和激勵士氣,但是要是被人家一炮轟死了就萬事皆休了。


    從大炮出現後,城牆上防守士兵的傷亡率就呈幾何數量上升,都不用被炮彈直接擊中,就是被炮彈濺射起來各種木屑石子打到那也是非死即傷。


    果然在板牙主將下去沒多久,尼德蘭人的炮擊就來了。


    亨利本來想趁敵軍立足未穩,直接以快打快攻入城中,大家都是帶兵的將領,歐陸軍隊進城以後什麽德性大家都知道,攻下敵城後不搶劫都不是一個合格的歐陸士兵,刮地三尺,奸淫擄掠那更是家常便飯。


    但亨利沒想到對麵竟然在如此之短的時間內就能收攏兵力據城而守,板牙軍隊不愧是此時歐陸數一數二的“強軍”。


    雖然鹿特丹的城牆已經崩壞不少,尼德蘭人也有兵力優勢,但是亨利可不打算強攻,隻需要圍城即可,到時候板牙人自會出城找他決戰,隻要這場決戰他能勝利,板牙人就無力再組織大軍來尼德蘭了,到那時就能拿下南尼德蘭,成為真正的完全體尼德蘭共和國,他作為完成統一的執政定會留名青史,說不定還能撈個尼德蘭國王當當。


    板牙一路大軍直插海牙,現在被亨利帶人把大軍圍在了鹿特丹,雖然城中糧食水源充足,但是彈藥等補給卻已經被切斷,尼德蘭又是板牙的飛地,就算費利佩四世有心救援也沒辦法短時間內派人來解圍,板牙大軍實際上已經成了孤軍。


    城內的板牙指揮官看到城外的尼德蘭軍隊遲遲不攻城,隻是時不時打上幾炮疲軍,他就知道對方打的什麽主意了,這是陽謀不得從,現在他隻有兩個選擇,一個是被圍困等待費利佩四世的援軍,一個是出城決戰。


    至於援軍估計最後是等不到了,他是板牙高層,板牙國內情況他很清楚,費利佩四世已經把能押的籌碼全部押上了賭桌,他此戰關乎著板牙未來的國運,隻能勝利,不能失敗,與其最後被圍的士氣低落被迫決戰,不如趁現在新勝之後士氣高漲出城與之決戰,即使兵力有劣勢得勝的機會也不小。


    費利佩四世押上了他所有的籌碼,亨利何嚐不是呢,板牙指揮官相信隻要此戰大勝海牙就唾手可得了。


    “板牙興廢,在此一役。”


    就此板牙和尼德蘭兩方都在賭桌上放下了自己最後一個籌碼。


    這場戰鬥沒有什麽陰謀詭計,隻有擺明車馬針尖對麥芒,看的就是誰的指揮更合理,誰的士兵更優秀,武器更先進。


    歐陸第一場雙方均使用列線步兵戰術和新式燧發槍的大規模戰役就這麽開始了,這場“鹿特丹戰役”後來被稱為列線步兵時代的經典戰役被寫到許多軍事強國的軍事教科書上,由於雙方使用的戰術和大部分步槍均是來自澳宋,這場戰鬥又被後世軍事愛好者稱為“澳式戰役”。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17世紀風起澳宋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uu小說網隻為原作者大明也是羅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大明也是羅並收藏17世紀風起澳宋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