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曆1624年,10月。


    截止1624年10月不包括新澳島殖民地在內,澳宋國內有新老移民接近6萬人,其中自由民隻有接近1萬人,而契約奴隸有4萬餘人,還各種勞改人員6000餘人,男性人口4萬餘人,女性人口1萬餘人,未成年人口(低於16歲)人口6000餘人。


    澳宋每年花費如此多的財政移民終於見效了,短短幾年時間,澳宋就擁有了如此多的人口,等再過接近三年時間天啟就會病死,崇禎上位時的大明天災和人禍會大規模流行,澳宋的人口還會更大幅度的增長。


    就是這個男女比看著非常讓人糟心,就這還幸虧尼德蘭打了一場大仗創造出許多戰爭遺孀才能保持現在這個男女比,要不然澳宋妥妥的光棍之國,而小孩多是移民自帶或者執委會從歐陸和亞陸各種途徑搜羅的孤兒,現在澳宋國內新生人口出生很少,嬰兒潮還得等一兩年。


    東亞人(大明,立本,朝現等)共2萬餘人占總人口38%,尼德蘭人2萬餘人占總人口34%,其他歐陸移民不到一萬占總人口14%,澳宋當地土著不到一萬占總人口14%,這種人口比例更加堅定了執委會從東亞移民的決心,看來林登萬的擔子又要加重了,搞不好又得去客串海盜。


    有了人自然需要土地,雖然澳宋國內的現狀仍然是人多地少,現有土地就算人均超人也沒法利用完,但是人無遠慮必有近憂,可以預見的是未來幾年澳宋人口必然暴漲,執委會要給這些人準備足夠的土地。


    而且隨著澳宋工業發展需要更多礦產,而礦井裏的勞改犯們有點不夠用了,由於技術落後想要繼續增產隻有繼續增加礦井裏的勞動力。


    即使執委會多次發文優化礦井工作生活環境,可是下礦它永遠是髒活累活,普通移民能種地沒人想去下礦,除非漲工資,重賞之下必有勇夫,可是執委會舍不得漲工資。


    不當家不知柴米貴,澳宋雖然靠著先進的生產力在全世界大割韭菜,大把的賺銀子,但是進項多花的也多。


    從萬裏之外移民要花錢吧,把他們運來澳宋也不能直接丟這裏不管了還要給他們提供前期開發的生產和生活資料得花錢吧,海軍造新戰艦要錢吧,陸軍擴軍要錢吧,澳宋國內的基建,小學階段的義務教育,基礎的醫療係統得要錢吧,行政開支也要錢。


    為了不陷入財政危機執委會隻有“降本增效”,執委會決定在本月麥子收割完農忙結束後直接出兵,先北上再南下把兩個大型土著部落全打下來,把他們打下來土地有了,礦井裏的勞動力也有了,還練了兵,直接兩難自解,一石三鳥。


    現在澳宋陸軍有訓練完成的野戰正規兵3000餘人,在今年上半年陸軍部又完成了第二輪擴軍,現在澳宋陸軍有三個整編團下屬九個營二十七個連。


    在澳宋當兵待遇可是非常優渥,各種優待工資也高,當然高待遇就有高標準,現在澳宋陸軍招兵,要求會講流利的普通話,無澳宋犯罪記錄,身體素質好是最基礎的,還得會認一些字,日常表現一定要好對澳宋有歸屬感,而且東亞移民優先。


    除了招兵要求高,訓練強度也高,軍紀也必須要嚴,令行禁止聽從指揮是最基本的,在軍營不準吃喝xx,不管在國內還是國外作戰不得搶掠騷擾當地民眾,也不得強買強賣等等規定把澳宋的正規軍和這個時代的舊式軍隊徹底的區別開來了,這些建軍經驗全是後世實踐過行之有效的方法,可以有效保持軍隊的戰鬥力,防止部隊軍閥化。


    要是有人違反怎麽辦,當然有相應的懲罰,拿著這麽高的工資連這點規矩都守不住就離開軍隊吧,你不想幹,有的是人幹。


    執委會計劃除了2000正規軍(剩下的人守家)出動以外,還從鄉下抽調大量民兵民夫幫忙保障後勤打掃戰場等工作,這些民兵民夫隨軍出征是一種義務,澳宋官方隻給管飯和發放少量津貼。


    距離農閑時節還有個一兩個周,但不意味著執委會和軍部就啥都不做等時間一到立馬讓部隊出擊,所謂“兵馬未動,糧草先行”,尤其是澳式軍事模式更依賴後勤,執委會和軍部要在這一兩個周內把大軍出征的軍需給準備好。


    這對於執委會和軍部來說是一次巨大的考驗,澳宋頭一次進行這種大規模作戰,後勤經驗很少,由於條件不同後世經驗也很難直接套用。


    此時常申凱就傷透了腦筋,他的辦公桌上放著十多份關於後勤的報告和申請,自從陸軍總參謀部成立以後,他這個陸軍委員就成了管後勤的了,除了巡視訓練,去澳宋陸軍軍官學校盯盯教學,就隻有和這些要錢要物的報告和申請打交道了。


    常申凱拿起打頭的那份報告一看,向他來要馬了,再一看署名陸軍總參謀部參謀長——高山現。


    此次作戰會深入土著的地盤,那破地方根本不可能就地補給,全得靠後方運,後方到是缺不了這些大兵們的補給,可也得及時運的上去才行,這種大規模的後勤調動靠陸軍猴版的騾馬化根本支撐不了,必須要額外抽調騾馬車輛運輸。


    “高山現啊,不,我的高總參謀長,你可真會給我出難題,現在澳宋大搞建設那裏的運力都不夠,那裏再去給你找這麽多騾馬呀,要是你覺得我像馬可以把我抓去拉車。”


    抱怨完的常申凱還是在報告上簽了字蓋了章,就算今晚他去執委會哭去鬧,去交通部商業部去借去搶也把這些馬匹車輛給高山現湊足,他這張老臉不要了也不能讓前線戰士沒飯吃沒子彈打。


    情況有些出乎常申凱的意料,當他向執委會眾人上交了征發馬匹的申請後執委會竟然全票通過了,他還以為這次獅子大開口會被反駁,然後他再像往常要軍費一樣舌戰群儒呢,畢竟澳宋資源不是無限,不可能向著陸軍無限傾斜,會哭的孩子有糖吃,不哭不鬧這些資源不會輕易的給你。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17世紀風起澳宋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uu小說網隻為原作者大明也是羅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大明也是羅並收藏17世紀風起澳宋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