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5章 平南大將軍
當質子九年,一朝回歸陸地神仙! 作者:花道1975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大乾帝看著下方跪著的眾臣,知道自己隨意挑一個出來都不會比刑部尚書高凡的身家差,做下的壞事不會比其少,可是殺了他們又會出現新的高凡,殺之不盡。
不過,現在若不殺一批的話,大乾江山恐怕就會被這些蛀蟲給侵蝕空了。
因此尚方寶劍暫時還不能收回。
張賀今天的心情非常愉悅,因為他的正式任命下來了,暫代刑部尚書。
雖然他在刑部的職位並沒有變動,可這是吏部正式下的文,陛下親自用的印,完全是兩回事。
收到任命書他第一件事就是去西府叩謝了蕭默。
沒有蕭默,他如何能坐上刑部尚書的位置。
同樣沒有蕭默,他這個代刑部尚書絕對做不長久。
他聽說蕭默收集玉石,足足讓人準備了兩車送過去,對於這點,蕭默很滿意。
如果張賀連這點眼色都沒有,那麽提拔他又有何用。
蕭默正要繼續追查吳王的案子,朝堂又生了變化。
嶺南敘州叛亂,叛軍現在打下了惠州,進逼廉州,廉州上書向朝廷求援,朝廷大臣幾乎十分默契地一致舉薦三殿下蕭默前去平叛。
大乾帝知道這些大臣的心思,搞不過那就將人遠遠送走。
從神京去廉州山高路遠,不是一兩日就能回來的,期間或有什麽變故,說不準這位三殿下就回不來了。
大乾帝起先不準,表示三皇子剛從北莽回歸,再說還在督查吳王案子,不宜遠調,。
大臣們這次非常堅決,言三殿下武勇謀略都是極優,吳王案子可以交給刑部張賀來做。此次平叛非同小可,廉州那邊各方援軍互不統屬,隻有委派一位皇子過去才能鎮住這些驕兵悍將。
大乾帝想了想大臣們說的也不是沒有道理。
下麵軍頭林立,想要將他們擰成一股繩可不容易。
目前看那逆子還真是比較適合的人選。
於是同意了大臣們的奏疏,任命蕭默為平南大將軍,武威將軍章巡為副將,領兵三萬前往嶺南。
按照他的意思蕭默過去隻是鎮場子,實際指揮軍隊作戰的是武威將軍章巡。
這一點他和幾個大臣的意見一致。
大臣們想將蕭默支走,卻也不願意嶺南出事。
畢竟蕭默沒有領兵打仗的經曆,派一名作戰經驗的副手過去實際領兵才穩妥。
蕭默接到旨意,本不想去。
不過突然想起自己在廉州還有個玉礦,若是被叛軍占領了豈不是玉礦也要變成了別人的。
這可是他用來修煉的資糧,再說南邊的玉石礦頗多,他想要快速提升修為的話去一趟那邊也是不錯的選擇。
出征前夕,大乾帝見他還沒有進宮覲見自己,忍不住派人去通知他進宮。
蕭默稱病拒絕了,這要進宮了跪不跪,可是讓他青木仙帝下跪,他怕對方受不起,一命嗚呼。
因此還是不見為好。
大乾帝見他不進宮,氣得大罵逆子!
邊上的宦官都噤若寒蟬,對那位三殿下更是敬若神明。
出兵當日,沈子同、薛亮、徐昀以及任小非跑了過來,他們現在已經不是吳王府的侍衛了,一朝天子一朝臣,吳王府剛剛換上的世子有自己的班底,他們在吳王府的地位大不如前,於是索性出來投奔蕭默。
蕭默對他們頗為熟悉,讓他們加入了侍衛隊,隊長孫康年感覺到壓力陡然間大了不知多少倍。
原先才一個宋軼,現在一下來了四個。
特別是沈子同,原本在吳王府任親事府典軍,正五品,比他這個七品侍衛隊長高出一大截。
沈子同並沒有因為之前的職位而有所抱怨,他的命是蕭默救的,哪怕是隻讓他當個小兵都沒問題。
不過這次平南副將威武將軍章巡不是很痛快。
他的歲數不小了,這很可能就是他此生的最後一次出征。
在他看來,嶺南叛軍隻不過是群烏合之眾,那邊之所以連戰連敗,問題出在不齊心上。
大家都在想著讓別人去啃硬骨頭,自己在後麵撿便宜,這仗能贏才怪。
隻要他過去,憑借多年的威望一定可以協調好下麵各支隊伍的關係,不用多久便能將南嶺叛軍給平了,得勝歸朝。
這樣的大功本來是他一人所有,現在派了位皇子過去,大將軍位不僅沒了,到時候平南功勞大半都歸了對方,作為副將的他隻能撈點湯湯水水,他怎麽可能會開心!
大軍終於開拔,十天後來到大江邊。
大江由西向東,水勢滔滔,將南北分割開。
從這裏渡江過去後便是進入了南方。
大軍在江邊紮營,開始分批過江。
三萬人馬,每艘大船最多隻能載千人,此時江上準備的大船隻有十艘,加上物資馬匹,最少需要九輪才能全部送過去。
可是正在要開始渡江時,蕭默突然讓船停了下來。
“大將軍,何故讓船停下?”
章巡氣咻咻過來,一臉不解。
前麵十天裏這位三殿下沒有過問任何事,他還想著要是一直這樣的話也好,至少不會因為瞎指揮而造成平叛失敗。
可是還沒等他高興幾天今日蕭默卻突然插手軍務叫停了渡江。
渡江可不是件簡單的事情,需要準備的事項十分繁雜,一旦開始,想要停下來又要花費許多力氣。
因此他才急匆匆趕過來詢問蕭默這麽做的原因。
蕭默看向大江道:“等下恐有颶風,不利於航行,還是下午再渡江不遲。”
“颶風,大將軍,草民在附近打魚多年,這裏水勢平穩,即便有風對於如此大的船而言也沒有威脅。”
跟在章巡身邊的一名老漢道。
章巡聞言道:“大將軍,屬下不知大將軍如何判斷等下會有颶風,不過現在南嶺那邊情況危急,我們早到一日,就多一分勝算,我看還是繼續渡江,我們多加小心些就是。”
蕭默看了那老漢一眼,“我說待會會有颶風就會有,你們不用多說了,讓船停靠岸邊,等颶風過去再說。”
章巡被他如此直接頂回去,臉色立時變得不好,想他征戰多年,戰功無數,即便是大乾帝也沒有這麽跟他說過話。
“大將軍,這是在行軍,不是兒戲,人馬都已上船,難道讓他們在船上等一上午嗎?”
不過,現在若不殺一批的話,大乾江山恐怕就會被這些蛀蟲給侵蝕空了。
因此尚方寶劍暫時還不能收回。
張賀今天的心情非常愉悅,因為他的正式任命下來了,暫代刑部尚書。
雖然他在刑部的職位並沒有變動,可這是吏部正式下的文,陛下親自用的印,完全是兩回事。
收到任命書他第一件事就是去西府叩謝了蕭默。
沒有蕭默,他如何能坐上刑部尚書的位置。
同樣沒有蕭默,他這個代刑部尚書絕對做不長久。
他聽說蕭默收集玉石,足足讓人準備了兩車送過去,對於這點,蕭默很滿意。
如果張賀連這點眼色都沒有,那麽提拔他又有何用。
蕭默正要繼續追查吳王的案子,朝堂又生了變化。
嶺南敘州叛亂,叛軍現在打下了惠州,進逼廉州,廉州上書向朝廷求援,朝廷大臣幾乎十分默契地一致舉薦三殿下蕭默前去平叛。
大乾帝知道這些大臣的心思,搞不過那就將人遠遠送走。
從神京去廉州山高路遠,不是一兩日就能回來的,期間或有什麽變故,說不準這位三殿下就回不來了。
大乾帝起先不準,表示三皇子剛從北莽回歸,再說還在督查吳王案子,不宜遠調,。
大臣們這次非常堅決,言三殿下武勇謀略都是極優,吳王案子可以交給刑部張賀來做。此次平叛非同小可,廉州那邊各方援軍互不統屬,隻有委派一位皇子過去才能鎮住這些驕兵悍將。
大乾帝想了想大臣們說的也不是沒有道理。
下麵軍頭林立,想要將他們擰成一股繩可不容易。
目前看那逆子還真是比較適合的人選。
於是同意了大臣們的奏疏,任命蕭默為平南大將軍,武威將軍章巡為副將,領兵三萬前往嶺南。
按照他的意思蕭默過去隻是鎮場子,實際指揮軍隊作戰的是武威將軍章巡。
這一點他和幾個大臣的意見一致。
大臣們想將蕭默支走,卻也不願意嶺南出事。
畢竟蕭默沒有領兵打仗的經曆,派一名作戰經驗的副手過去實際領兵才穩妥。
蕭默接到旨意,本不想去。
不過突然想起自己在廉州還有個玉礦,若是被叛軍占領了豈不是玉礦也要變成了別人的。
這可是他用來修煉的資糧,再說南邊的玉石礦頗多,他想要快速提升修為的話去一趟那邊也是不錯的選擇。
出征前夕,大乾帝見他還沒有進宮覲見自己,忍不住派人去通知他進宮。
蕭默稱病拒絕了,這要進宮了跪不跪,可是讓他青木仙帝下跪,他怕對方受不起,一命嗚呼。
因此還是不見為好。
大乾帝見他不進宮,氣得大罵逆子!
邊上的宦官都噤若寒蟬,對那位三殿下更是敬若神明。
出兵當日,沈子同、薛亮、徐昀以及任小非跑了過來,他們現在已經不是吳王府的侍衛了,一朝天子一朝臣,吳王府剛剛換上的世子有自己的班底,他們在吳王府的地位大不如前,於是索性出來投奔蕭默。
蕭默對他們頗為熟悉,讓他們加入了侍衛隊,隊長孫康年感覺到壓力陡然間大了不知多少倍。
原先才一個宋軼,現在一下來了四個。
特別是沈子同,原本在吳王府任親事府典軍,正五品,比他這個七品侍衛隊長高出一大截。
沈子同並沒有因為之前的職位而有所抱怨,他的命是蕭默救的,哪怕是隻讓他當個小兵都沒問題。
不過這次平南副將威武將軍章巡不是很痛快。
他的歲數不小了,這很可能就是他此生的最後一次出征。
在他看來,嶺南叛軍隻不過是群烏合之眾,那邊之所以連戰連敗,問題出在不齊心上。
大家都在想著讓別人去啃硬骨頭,自己在後麵撿便宜,這仗能贏才怪。
隻要他過去,憑借多年的威望一定可以協調好下麵各支隊伍的關係,不用多久便能將南嶺叛軍給平了,得勝歸朝。
這樣的大功本來是他一人所有,現在派了位皇子過去,大將軍位不僅沒了,到時候平南功勞大半都歸了對方,作為副將的他隻能撈點湯湯水水,他怎麽可能會開心!
大軍終於開拔,十天後來到大江邊。
大江由西向東,水勢滔滔,將南北分割開。
從這裏渡江過去後便是進入了南方。
大軍在江邊紮營,開始分批過江。
三萬人馬,每艘大船最多隻能載千人,此時江上準備的大船隻有十艘,加上物資馬匹,最少需要九輪才能全部送過去。
可是正在要開始渡江時,蕭默突然讓船停了下來。
“大將軍,何故讓船停下?”
章巡氣咻咻過來,一臉不解。
前麵十天裏這位三殿下沒有過問任何事,他還想著要是一直這樣的話也好,至少不會因為瞎指揮而造成平叛失敗。
可是還沒等他高興幾天今日蕭默卻突然插手軍務叫停了渡江。
渡江可不是件簡單的事情,需要準備的事項十分繁雜,一旦開始,想要停下來又要花費許多力氣。
因此他才急匆匆趕過來詢問蕭默這麽做的原因。
蕭默看向大江道:“等下恐有颶風,不利於航行,還是下午再渡江不遲。”
“颶風,大將軍,草民在附近打魚多年,這裏水勢平穩,即便有風對於如此大的船而言也沒有威脅。”
跟在章巡身邊的一名老漢道。
章巡聞言道:“大將軍,屬下不知大將軍如何判斷等下會有颶風,不過現在南嶺那邊情況危急,我們早到一日,就多一分勝算,我看還是繼續渡江,我們多加小心些就是。”
蕭默看了那老漢一眼,“我說待會會有颶風就會有,你們不用多說了,讓船停靠岸邊,等颶風過去再說。”
章巡被他如此直接頂回去,臉色立時變得不好,想他征戰多年,戰功無數,即便是大乾帝也沒有這麽跟他說過話。
“大將軍,這是在行軍,不是兒戲,人馬都已上船,難道讓他們在船上等一上午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