吃過飯,董桂花到顧家去了。李之祥覺得渾身發軟,他答應替他大伯收麻的,也懶得去了。躺著又感到發慌,他便踱到巷頭上,那邊樹蔭底下蹲得有幾個人,看殺豬。李之祥走過去,他們笑著問:“割一斤回家吃餃子吧,比集上便宜,一百六一斤呢。”李之祥也隻淡淡的問:“生病了?”“沒有,好豬肉。”“誰家的?大伏天殺什麽豬,要是一天賣不盡不壞了?”大家卻不答應他。隔半天,裏麵那個叫王有才的後生才說:“是咱哥的。咱哥聽人說要共產了,他就這麽口豬,也舍得殺了。他說一年四季沒吃到什麽肉,大家都嚐嚐腥味兒吧。賣得出去就賣些,賣不出去就自己吃,多擱些鹽就不礙事。連挑到集上他都不情願,說費那個事幹嗎咧。”這倒把大家都說笑了。大家說:“村子上論有錢人,要輪到你哥可早呢,真是著的什麽急!”也有人說:“你哥真小氣,就是共了你們一隻豬,也沒關係。村上就這二百多戶人,不是大伯子就是小叔子,還請不得客?……”
李之祥也忘了問這群人為啥不下地去,自己又走開了。在大街上碰到了李昌,李昌的興致仍舊很好,他喊:“大哥,沒下地去?今晚還開貧農會呀!你早些來嗬!”“嗯。”李之祥懶懶的答應。“大哥,得起勁的鬧,這是咱們窮人翻身的時候。你別信那些鬼話,說共產黨在不長,……”“嗯!”李之祥想到昨天李天壽告訴他的話,他說:“小昌兄弟,”可是他沒說出來,隻說:“‘中央’軍有美國人呢。就拿咱們村子上講,唉,窮人心笨,咱們都是老實人,別人有搖鵝毛扇的,賽諸葛。……”李昌搶著說下去:“拔了他的鵝毛扇,怕什麽!隻要心齊,就不怕。我看你這勁兒就不行。”李之祥決不定告訴他不,李昌卻走開了,隻說:“害怕可翻不了身,晚上早些開會去吧,換換你那腦筋。”李之祥也不願再說了,心裏想:“唉,咱也想換換腦筋嘛,隻是摸不開啦,咱們是翻不了身的。
唉,你們翻了身,可要站得穩呀,別再翻過來才好。”
大伯一家人都收麻去了,女人們也不知到哪裏去了,門上隻剩一把鎖。同院子的人驚詫的問:“李大哥,你病了?看你臉色白的!”
他退回來的時候,又串到了他姑丈家裏。姑丈是個幹癟的老頭子,剛泥完了屋頂,從房上爬下來,一身都是土。看見內侄來了,張開兩隻手,趕忙朝裏讓,一邊說道:“怎麽,今兒閑下了?咱這屋一年拾掇的錢可不少,太破了。前一晌那一場雨,漏得夠瞧,院子裏下大雨,屋子裏就下小雨,院子裏不下了,屋子裏還在滴滴答答下不完。咱老早想搬個家,拿拾掇的錢添做房租,保險要住得寬敞些。隻是,唉,別看你姑丈人老了,麵皮可薄呢,開不出口嘛。這房子也是殿魁叔爺的,幾十年種著人家的地,又是一家子,如今人家也在走黑運,牆倒眾人推,咱不來這樣事。哈哈,屋裏坐吧,看你姑媽窮忙些什麽。”他自己走進屋,在瓢裏含了一口水,噴在手上,兩手連連的搓著,洗掉了一半泥,剩下的便擦在他舊藍布背心上了。
這個在四十多年前曾被人叫做糯米人兒的侯忠全,現在已經幹巴成一個陳蕎麵窩窩了,隻有那兩顆骨碌碌轉著的閃亮的眼睛,還沒有改變舊形。
侯忠全的女人也笑著走下炕來:“唉,一年到頭就忙著這點窮活,縫不完的破破爛爛。”她抱著一堆分不清顏色的破布,塞在炕頭上,又接下去說:“你媳婦如今算有出息,東跑西跑忙的才是正經事呢。”
“快上炕,坐會兒吧,你也是難得有空的,先抽上一口。”老頭兒把煙管從褲腰帶上抽出來遞給他侄兒,看見侄兒不愛說話的樣子,把煙管推回來,便自己點燃了它,搭訕的說:
“哈,一輩子就這麽點嗜好,戒不了。”
侯忠全的女人,他姑母,昨晚害怕老頭子,沒有去開會,心裏卻老惦念著,她問道:
“昨晚你媳婦開會去了,你去了麽?講了些什麽來?說又要鬧清算,要把地均勻,誰種著的就歸誰,真有這麽回好事?”老頭子卻忙著說:“唉,一個婦道人家,老也老了,還愛打聽,咱說這就不關你的事。還吵著要去開會,也不管自個聽不聽得懂,頂不頂事。還是守點本份,少管閑事吧。”
李之祥也趕忙答道:“咱們家那個簡直是封了王啦,好像她真能幹個什麽的。咱也摸不清,還是讓去,還是不讓。姑爹,你老人家說說,如今這會的事,到底會怎麽樣?村上人的話,各式各樣,可多著啦。”李之祥覺得找到了一個可以商量的人,心裏頓時覺得輕鬆了一點。
“你問咱麽,”老頭子摸了摸那幾根短胡子,把眼朝兩人臉上掃了一下,卻笑了起來:“哈,不行了,咱這個腦子不時興了。如今是新世界,新世界有新的辦法,夜個人家同誌說得多好呀!哪一樁不為窮人打算?不過——唉,咱這一輩子就算毬了。你姑媽,你表弟,表妹都反對咱老頭子呢,要沒有咱,他們都已經翻了身,發了財了,哈……你還是隨著你媳婦吧,她是個能幹人;如今是母雞也叫明,男女平等,哈……”
“這就叫做問路問到瞎子頭上來了。村子上誰還不知道你姑爹,把侯殿魁的一畝半地又退給人家了?你問他,他就會告訴你:‘守著你那奴才命吧,沒吃的把褲帶係係緊。’嗯,樹葉子落下來都怕打死人的,有啥好說的嘛,嗯!”平日拗不過老頭子的姑母,今天就在侄兒麵前,發起牢騷來,提起那最不愉快的舊事。
李之祥聽著這兩個老人,這個這麽一說,那個又那麽一說,心裏又做難起來。他想起侯忠全這老頭的固執,想起村上人對他的不同情,都罵他是死人,一點人氣也沒有,他便告訴他說,村上人講,他若是肯出頭的話,侯殿魁準得賠他十畝地和一所房子。
老婆便附和著答應,“嗯,可不是,嗯,嗯。”她還用眼睛在老頭臉上搜索,想在那裏找出一點仇恨,或者一點記憶也好。可是她失望了,老頭子一點表情也沒有,他打斷了李之祥的話。
“唉,這全是老話,別提了。”顯然他已經對這個談話毫不感到趣味。他走下炕,收拾著剛才泥屋子的家什。李之祥隻好站起來。老太婆心裏很難過,送了侄子出來,悄悄的告訴他,說自己晚邊要去看桂花媳婦,要他少理他姑丈,這老頭兒不是個好東西。
李之祥也忘了問這群人為啥不下地去,自己又走開了。在大街上碰到了李昌,李昌的興致仍舊很好,他喊:“大哥,沒下地去?今晚還開貧農會呀!你早些來嗬!”“嗯。”李之祥懶懶的答應。“大哥,得起勁的鬧,這是咱們窮人翻身的時候。你別信那些鬼話,說共產黨在不長,……”“嗯!”李之祥想到昨天李天壽告訴他的話,他說:“小昌兄弟,”可是他沒說出來,隻說:“‘中央’軍有美國人呢。就拿咱們村子上講,唉,窮人心笨,咱們都是老實人,別人有搖鵝毛扇的,賽諸葛。……”李昌搶著說下去:“拔了他的鵝毛扇,怕什麽!隻要心齊,就不怕。我看你這勁兒就不行。”李之祥決不定告訴他不,李昌卻走開了,隻說:“害怕可翻不了身,晚上早些開會去吧,換換你那腦筋。”李之祥也不願再說了,心裏想:“唉,咱也想換換腦筋嘛,隻是摸不開啦,咱們是翻不了身的。
唉,你們翻了身,可要站得穩呀,別再翻過來才好。”
大伯一家人都收麻去了,女人們也不知到哪裏去了,門上隻剩一把鎖。同院子的人驚詫的問:“李大哥,你病了?看你臉色白的!”
他退回來的時候,又串到了他姑丈家裏。姑丈是個幹癟的老頭子,剛泥完了屋頂,從房上爬下來,一身都是土。看見內侄來了,張開兩隻手,趕忙朝裏讓,一邊說道:“怎麽,今兒閑下了?咱這屋一年拾掇的錢可不少,太破了。前一晌那一場雨,漏得夠瞧,院子裏下大雨,屋子裏就下小雨,院子裏不下了,屋子裏還在滴滴答答下不完。咱老早想搬個家,拿拾掇的錢添做房租,保險要住得寬敞些。隻是,唉,別看你姑丈人老了,麵皮可薄呢,開不出口嘛。這房子也是殿魁叔爺的,幾十年種著人家的地,又是一家子,如今人家也在走黑運,牆倒眾人推,咱不來這樣事。哈哈,屋裏坐吧,看你姑媽窮忙些什麽。”他自己走進屋,在瓢裏含了一口水,噴在手上,兩手連連的搓著,洗掉了一半泥,剩下的便擦在他舊藍布背心上了。
這個在四十多年前曾被人叫做糯米人兒的侯忠全,現在已經幹巴成一個陳蕎麵窩窩了,隻有那兩顆骨碌碌轉著的閃亮的眼睛,還沒有改變舊形。
侯忠全的女人也笑著走下炕來:“唉,一年到頭就忙著這點窮活,縫不完的破破爛爛。”她抱著一堆分不清顏色的破布,塞在炕頭上,又接下去說:“你媳婦如今算有出息,東跑西跑忙的才是正經事呢。”
“快上炕,坐會兒吧,你也是難得有空的,先抽上一口。”老頭兒把煙管從褲腰帶上抽出來遞給他侄兒,看見侄兒不愛說話的樣子,把煙管推回來,便自己點燃了它,搭訕的說:
“哈,一輩子就這麽點嗜好,戒不了。”
侯忠全的女人,他姑母,昨晚害怕老頭子,沒有去開會,心裏卻老惦念著,她問道:
“昨晚你媳婦開會去了,你去了麽?講了些什麽來?說又要鬧清算,要把地均勻,誰種著的就歸誰,真有這麽回好事?”老頭子卻忙著說:“唉,一個婦道人家,老也老了,還愛打聽,咱說這就不關你的事。還吵著要去開會,也不管自個聽不聽得懂,頂不頂事。還是守點本份,少管閑事吧。”
李之祥也趕忙答道:“咱們家那個簡直是封了王啦,好像她真能幹個什麽的。咱也摸不清,還是讓去,還是不讓。姑爹,你老人家說說,如今這會的事,到底會怎麽樣?村上人的話,各式各樣,可多著啦。”李之祥覺得找到了一個可以商量的人,心裏頓時覺得輕鬆了一點。
“你問咱麽,”老頭子摸了摸那幾根短胡子,把眼朝兩人臉上掃了一下,卻笑了起來:“哈,不行了,咱這個腦子不時興了。如今是新世界,新世界有新的辦法,夜個人家同誌說得多好呀!哪一樁不為窮人打算?不過——唉,咱這一輩子就算毬了。你姑媽,你表弟,表妹都反對咱老頭子呢,要沒有咱,他們都已經翻了身,發了財了,哈……你還是隨著你媳婦吧,她是個能幹人;如今是母雞也叫明,男女平等,哈……”
“這就叫做問路問到瞎子頭上來了。村子上誰還不知道你姑爹,把侯殿魁的一畝半地又退給人家了?你問他,他就會告訴你:‘守著你那奴才命吧,沒吃的把褲帶係係緊。’嗯,樹葉子落下來都怕打死人的,有啥好說的嘛,嗯!”平日拗不過老頭子的姑母,今天就在侄兒麵前,發起牢騷來,提起那最不愉快的舊事。
李之祥聽著這兩個老人,這個這麽一說,那個又那麽一說,心裏又做難起來。他想起侯忠全這老頭的固執,想起村上人對他的不同情,都罵他是死人,一點人氣也沒有,他便告訴他說,村上人講,他若是肯出頭的話,侯殿魁準得賠他十畝地和一所房子。
老婆便附和著答應,“嗯,可不是,嗯,嗯。”她還用眼睛在老頭臉上搜索,想在那裏找出一點仇恨,或者一點記憶也好。可是她失望了,老頭子一點表情也沒有,他打斷了李之祥的話。
“唉,這全是老話,別提了。”顯然他已經對這個談話毫不感到趣味。他走下炕,收拾著剛才泥屋子的家什。李之祥隻好站起來。老太婆心裏很難過,送了侄子出來,悄悄的告訴他,說自己晚邊要去看桂花媳婦,要他少理他姑丈,這老頭兒不是個好東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