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節前祭祖,這在陳默的老家算是一大習俗。往日裏,都是老爸陳東升操持。今年陳默在家,也就順理成章的,由他接過了這個老傳統。前一天,陳默是為了去取裝“翠毫”的皮套。這個皮套的製作,可謂是極其的講究。
製作皮套的人,是位專門給手工刀具做特製載具的老師傅。雖說給毛筆做皮套還是頭一次,但那並不妨礙,老師傅用料之精細、做工之考究。所選的材料,均是上等的二道水牛皮所製。二道皮柔軟中不缺乏韌度,既耐磨、又很好的對收斂其中之物,起到一個很好的保護作用。
將“翠毫”收納入專用的皮套內,固定上特質的搭扣後,那穩固的程度堪比“泰山”一般,是紋絲不動了。這支皮套被斜著安置了一條牛皮綁帶,宛如槍帶般,可以跨在陳默的腋下。這樣的設計,即便是人突然被甩飛出去,隱藏在衣服內的“翠毫”都未必會被波及到。
當然,這樣精細的工藝,那造價也是極其昂貴的。單是這一隻皮套的費用,就花去了七千塊之多。不過,相比於“翠毫”的珍貴程度而言,這點小錢那就不值一提了。
跨好“翠毫”,打點齊全各種極品後,陳默於一大清早,就叫了個車前往了爺爺奶奶的墳地而去。春節前祭祖,這是一家子的大事,所備之物也都是相當的齊全與講究。四種水果,每樣要取四個之數。四樣花邊老式點心,同樣也是每種四塊。
燒雞、豬頭方肉、一碗半生的米飯、二兩白酒、香燭、紙錢、白帆、城隍路引,是一樣不能少。這看似簡單且複雜的貢品,卻承載了家家戶戶那古老的傳承。
上一代人行事,都是做給下一代人看的。一代接一代,代代無斷檔。雖說各地方都有各地方的習俗,在陳默的老家,這,就是當地那亙古不變的習俗。
“小夥子,去祭祖啊?·······”路上,開車的司機是個臨近五十的中年人,他笑著對陳默開口道。
陳默點頭,回道:“啊,是啊。咱這年末不都這個習俗嘛,給家裏老人添份香火,也讓老人高興高興!”
中年司機點頭讚道:“好啊,還記得老禮兒,這就不錯!。比我家那渾小子強多啦,讓他去個祭祖,就跟要他命似的。現在的年輕人啊,早就把老一輩的傳統,給丟幹淨嘍!”
在如今發展快速的年代,很多好的傳承,均被人們給遺忘了。有人覺得,那些土不拉幾的東西,留著等同於是一種雞肋。其實,一個民族的信仰,就是靠著一個又一個鄉土老禮兒,匯聚而成的。倘若將這些傳承全部都丟掉的話,那一個民族的本質 ,也就徹底變了味道。
陳默看著車窗外,笑道:“年輕是一件好事,有活力、也有動力。但在這種傳承的大事上,往往都是上一輩的引導所致。您呀,還得多言傳身教才行。在咱們這座小縣城裏,這項傳承可是大事!”
中年司機點頭附和道:“是啊,等回去啊,我就得帶著我家那小子去祭個祖。不然,等我到了那一天,我家祖墳估計都得長草啦!”
陳默微微一笑,沒有在接話。也就在司機的話音落下時,陳默的手機突然響了起來。他掏出手機一看來電顯示,赫然是胡穎月打來的。笑著接聽後,開口道:“二妞,咋的了?”
聽筒內的胡穎月,幾乎用上了喊的,大聲道:“默子哥,我媽好啦,好啦·····大夫說,我媽的尿毒症好啦·······”
“哎呦,這是大喜事啊,可得好好給嬸子慶祝一下。我現在去祭祖,完事後,咱定個飯店熱鬧熱鬧!”陳默一聽,欣喜的開口道。
聽筒內的胡穎月激動的開口道:“好,默子哥,我等你回來啊。還真可能是你的那個偏方起的作用呢,昨個一整天,我媽都說渾身特別舒服!”
陳默笑而不語,說了句見麵再說後,將電話給掛斷了。他的手、下意識的摸向了腋下的“翠毫”。進一步得到了印證,這就表明,“翠毫”的墨汁,那也是具有奇跡般的神效的。百病可消,單是這種神跡,那可就是萬金難求啊!
既有畫中顯實物的能力,又有清除百病之神跡。能有如此的一支神筆在手,陳默一時間感覺自己,就是這個世界上唯一的幸運兒。至少,除了在神話故事裏聽過外,他還真沒聽聞過,有誰還有如此的福氣。
正所謂相由心生,心中的喜悅與激動,不自覺的就被他顯露在了臉上。讓人看去,那滿臉都是喜慶之色。這樣的情緒,是會有感染力的。身旁的中年司機,也因為陳默的喜慶之色,而越發變得健談了起來。
陳默的爺爺奶奶,被葬在了鄉下的老園子裏。這片園子的麵積很大,是早年間,陳默的太爺爺用糧食一點一點換出來的。經過三代人的打理,園子內的各色果樹也是茂盛的很。雖說鄉下的土地不怎麽值錢,但能有這樣一片產權清晰的土地在,也是極為不容易的事情。
小的時候,陳默就總和胡大軍跑來園子裏玩耍、摘果子吃。隨著年齡增大,逐漸的,也就來的次數少了。上到初三後,再也沒時間和心情來園子內晃悠了。
拎著祭品,走在自家那寬闊的園子內。雖然正值冬季,周圍也都是灰黃一片,但大麵積平整、肥沃的土地,讓陳默看的也是極為舒心。他現在似乎明白了一些,為何老人們都喜歡多存土地了。那種屬於自己之物的踏實感,是任何其餘物件所無法比擬的。
用那句特別俗套的話講,哪怕最後啥都沒有了,至少還能回家種地來填飽肚子,也不至於到餓死的地步。這樣托底的安穩,也隻有屬於自己的土地,才能賦予的。
陳家的祖墳,就在園子的一個角落處。一代連著一代,由上向下排列而成。陳默從老太爺的墳開始清理,一直到自己的爺爺奶奶所在處,將其一一收拾幹淨。分別給各個祖墳壓好了墳頭紙,挨著個的擺好了祭品、斟滿了大大小小的酒杯。
最後,將燃好的香燭,分別安置妥當。行至正中央位置,恭恭敬敬的雙膝跪地,給陳家的先祖們,叩了三個頭,大聲且洪亮的喊道:“陳家後人、陳默,給諸位祖宗報喜來啦!年關將至,陳家老小一切平安,多謝祖宗們庇護。請諸位祖宗、回家,過年嘍!”
製作皮套的人,是位專門給手工刀具做特製載具的老師傅。雖說給毛筆做皮套還是頭一次,但那並不妨礙,老師傅用料之精細、做工之考究。所選的材料,均是上等的二道水牛皮所製。二道皮柔軟中不缺乏韌度,既耐磨、又很好的對收斂其中之物,起到一個很好的保護作用。
將“翠毫”收納入專用的皮套內,固定上特質的搭扣後,那穩固的程度堪比“泰山”一般,是紋絲不動了。這支皮套被斜著安置了一條牛皮綁帶,宛如槍帶般,可以跨在陳默的腋下。這樣的設計,即便是人突然被甩飛出去,隱藏在衣服內的“翠毫”都未必會被波及到。
當然,這樣精細的工藝,那造價也是極其昂貴的。單是這一隻皮套的費用,就花去了七千塊之多。不過,相比於“翠毫”的珍貴程度而言,這點小錢那就不值一提了。
跨好“翠毫”,打點齊全各種極品後,陳默於一大清早,就叫了個車前往了爺爺奶奶的墳地而去。春節前祭祖,這是一家子的大事,所備之物也都是相當的齊全與講究。四種水果,每樣要取四個之數。四樣花邊老式點心,同樣也是每種四塊。
燒雞、豬頭方肉、一碗半生的米飯、二兩白酒、香燭、紙錢、白帆、城隍路引,是一樣不能少。這看似簡單且複雜的貢品,卻承載了家家戶戶那古老的傳承。
上一代人行事,都是做給下一代人看的。一代接一代,代代無斷檔。雖說各地方都有各地方的習俗,在陳默的老家,這,就是當地那亙古不變的習俗。
“小夥子,去祭祖啊?·······”路上,開車的司機是個臨近五十的中年人,他笑著對陳默開口道。
陳默點頭,回道:“啊,是啊。咱這年末不都這個習俗嘛,給家裏老人添份香火,也讓老人高興高興!”
中年司機點頭讚道:“好啊,還記得老禮兒,這就不錯!。比我家那渾小子強多啦,讓他去個祭祖,就跟要他命似的。現在的年輕人啊,早就把老一輩的傳統,給丟幹淨嘍!”
在如今發展快速的年代,很多好的傳承,均被人們給遺忘了。有人覺得,那些土不拉幾的東西,留著等同於是一種雞肋。其實,一個民族的信仰,就是靠著一個又一個鄉土老禮兒,匯聚而成的。倘若將這些傳承全部都丟掉的話,那一個民族的本質 ,也就徹底變了味道。
陳默看著車窗外,笑道:“年輕是一件好事,有活力、也有動力。但在這種傳承的大事上,往往都是上一輩的引導所致。您呀,還得多言傳身教才行。在咱們這座小縣城裏,這項傳承可是大事!”
中年司機點頭附和道:“是啊,等回去啊,我就得帶著我家那小子去祭個祖。不然,等我到了那一天,我家祖墳估計都得長草啦!”
陳默微微一笑,沒有在接話。也就在司機的話音落下時,陳默的手機突然響了起來。他掏出手機一看來電顯示,赫然是胡穎月打來的。笑著接聽後,開口道:“二妞,咋的了?”
聽筒內的胡穎月,幾乎用上了喊的,大聲道:“默子哥,我媽好啦,好啦·····大夫說,我媽的尿毒症好啦·······”
“哎呦,這是大喜事啊,可得好好給嬸子慶祝一下。我現在去祭祖,完事後,咱定個飯店熱鬧熱鬧!”陳默一聽,欣喜的開口道。
聽筒內的胡穎月激動的開口道:“好,默子哥,我等你回來啊。還真可能是你的那個偏方起的作用呢,昨個一整天,我媽都說渾身特別舒服!”
陳默笑而不語,說了句見麵再說後,將電話給掛斷了。他的手、下意識的摸向了腋下的“翠毫”。進一步得到了印證,這就表明,“翠毫”的墨汁,那也是具有奇跡般的神效的。百病可消,單是這種神跡,那可就是萬金難求啊!
既有畫中顯實物的能力,又有清除百病之神跡。能有如此的一支神筆在手,陳默一時間感覺自己,就是這個世界上唯一的幸運兒。至少,除了在神話故事裏聽過外,他還真沒聽聞過,有誰還有如此的福氣。
正所謂相由心生,心中的喜悅與激動,不自覺的就被他顯露在了臉上。讓人看去,那滿臉都是喜慶之色。這樣的情緒,是會有感染力的。身旁的中年司機,也因為陳默的喜慶之色,而越發變得健談了起來。
陳默的爺爺奶奶,被葬在了鄉下的老園子裏。這片園子的麵積很大,是早年間,陳默的太爺爺用糧食一點一點換出來的。經過三代人的打理,園子內的各色果樹也是茂盛的很。雖說鄉下的土地不怎麽值錢,但能有這樣一片產權清晰的土地在,也是極為不容易的事情。
小的時候,陳默就總和胡大軍跑來園子裏玩耍、摘果子吃。隨著年齡增大,逐漸的,也就來的次數少了。上到初三後,再也沒時間和心情來園子內晃悠了。
拎著祭品,走在自家那寬闊的園子內。雖然正值冬季,周圍也都是灰黃一片,但大麵積平整、肥沃的土地,讓陳默看的也是極為舒心。他現在似乎明白了一些,為何老人們都喜歡多存土地了。那種屬於自己之物的踏實感,是任何其餘物件所無法比擬的。
用那句特別俗套的話講,哪怕最後啥都沒有了,至少還能回家種地來填飽肚子,也不至於到餓死的地步。這樣托底的安穩,也隻有屬於自己的土地,才能賦予的。
陳家的祖墳,就在園子的一個角落處。一代連著一代,由上向下排列而成。陳默從老太爺的墳開始清理,一直到自己的爺爺奶奶所在處,將其一一收拾幹淨。分別給各個祖墳壓好了墳頭紙,挨著個的擺好了祭品、斟滿了大大小小的酒杯。
最後,將燃好的香燭,分別安置妥當。行至正中央位置,恭恭敬敬的雙膝跪地,給陳家的先祖們,叩了三個頭,大聲且洪亮的喊道:“陳家後人、陳默,給諸位祖宗報喜來啦!年關將至,陳家老小一切平安,多謝祖宗們庇護。請諸位祖宗、回家,過年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