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7章 去東風市場采購
萬人嫌美人下鄉,高冷軍官後悔了 作者:明中月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第27章
半夜三點,趙向鋒睡不著,他摸著黑拿了一條薄被去了書房。
書房裏,趙向括躺在地上睡著了。
連帶著趙向鋒推門進來,他都沒有感覺。
趙向鋒看到弟弟四仰八叉的睡在地上,忍不住搖頭笑,“還是和小時候一樣。”
犯錯了去書房麵壁思過,到了最後就睡到地上連椅子都不會躺。
見弟弟睡的沉,趙向鋒輕輕的把被單搭在弟弟身上。
他也沒離開,就坐在旁邊的椅子上,安靜的看著對方。
曾經的小屁孩兒,如今長大了也長開了,眉眼張揚帶著幾分刺頭,連帶著睡著了都不是好睡相。
不知道怎麽的,趙向鋒想到了小時候。
他八歲,小括和小青剛出生沒多久,還在繈褓裏麵,父母接到調令要走。
打那以後,他就肩負起來了照顧弟弟妹妹的責任,小括和小青以前也很乖,兩人都是跟在他屁股後,幾乎不讓他費心。
但是現在兩人卻……趙向鋒有一種不知道怎麽教孩子的挫敗感。
“大哥?”
趙向括迷迷糊糊的看到旁邊有個人影,他愣了下揉揉眼,“我又做夢了。”
“大哥去駐隊了,才不會回來看我。”
他怎麽會像以前那樣,守著自己的床頭呢?
不可能的。
看到弟弟這樣,趙向鋒心頭也難得酸澀了下。
“小括。”
“大哥在。”
三個字極輕,卻帶著難以言說的情緒。
這下,趙向括徹底清醒了過來。
他睜開眼下意識地認錯,“大哥?我沒偷懶,我就是太困了,沒忍住在地上睡了會。”
趙向鋒拉他起來,“去房間睡。”
“大哥,你不生我氣了啊?”
趙向括語氣帶著幾分小心翼翼,連帶著眼神也是。
他和小青最怕大哥生氣了。
這是打小的習慣。
“大哥不會生你們氣。”
趙向鋒領著他去了臥室。
趙家是四合院的布局,所以房間特別多。
小括自從十來歲,就單獨住了一間房。
送他去房間的路上,趙向鋒看著足足有他肩膀高的弟弟,突然道,“你有想過將來做什麽嗎?”
這一下子把趙向括給問住了。
他帶著幾分茫然,“不知道。”
“學校現在基本上都停課了,家裏也不讓我養家,我肩不能挑,手不能提,也沒個技術。
大哥,你說我做什麽好?”
趙向鋒,“你想做什麽?”
趙向括搖頭,少年背影單薄,聲音低啞,“沒什麽特別喜歡的,也沒什麽特別討厭的,具體想做什麽,我也不知道。”
怕大哥給他安排工作,他又補充了一句,“總之,不上班就行。”
不上班怎麽樣都是快樂的。
趙向鋒拍了下他腦袋,“上不了學,也不上班,你將來還怎麽娶妻生子?”
這些,對於趙向括來說,都太遙遠了,他搖頭,“先這麽著吧。”
許是大哥太過溫和,使得他少了幾分畏懼。
他笑嘻嘻道,“反正天塌下來,有大哥頂著。”
趙向鋒聲線低沉,“我是我,你是你,將來我們會成家立業,我們之間現在是手足,但是終將會成為陌生人。”
這話有些冷清,但卻是事實。
這話說的,趙向括愣了下,“陌生人?”
“不可能。”
大哥是他大哥,怎麽會是陌生人?
他從來沒想過這些。
“好好想想。”
趙向鋒拍著他肩膀,語重心長,“也不能這般混日子,免得到最後釀成大禍。”
弟弟身邊的朋友,看來他是要清理一批了。
趙向括想說不會,他都是混自己的,沒去禍害別人,但是轉念一想,他不就被賀家寶給坑了嗎?
想到這裏,他臉上多了幾分暴躁,轉了話題,“大哥,你不會真的要娶賀敏吧?”
雖然,賀家寶說話不一定真,但是有一點不可否認。
賀家是個泥坑。
這麽一個人給他當大嫂,會連累大哥的。
“不會。”
趙向鋒搖頭,他和賀敏不是一路人。
“那就好。”趙向括鬆口氣,“大哥,你這麽好,嫂子我要幫你好好把關。”
一般人可配不上他大哥!
趙向鋒,“貧嘴。”
“好好想想大哥的話,老大不小了,不要這般混日子了。”
趙向括向來聽他的話,於是,乖巧的點了點頭。
在他進去之前。
趙向鋒又突然來了一句,“我明天去接小青回來,你和我一起去。”
趙向括和趙向青雖然是龍鳳胎,但是兩人性格都跟炮仗一樣,從小打到大。
他是不願意去的。
但是,又是大哥吩咐的,趙向括隻能低聲嘟囔了一句,“趙向青才不會回來呢。”
聲音太輕,以至於趙向鋒差點沒聽清。
“什麽??”
趙向括,“沒什麽?明天我和你一起去。”
紡織廠鄭家。
趙向青一晚上打了好幾個噴嚏了,她表姐鄭紅英笑著打趣她,“是不是馮同誌在想你了?”
這話一落,趙向青臉一紅,“表姐!”
“你不要瞎說。”
鄭紅英捂著嘴笑,“還說沒有,你看你臉紅的跟猴屁股一樣。”
“要我說,你和馮同誌就挺般配,你幹嘛不把他帶回去給爺爺看下?”
這——
趙向青猶豫了下,“馮同誌還沒答應我。”
她在追紡織廠的高嶺之花——馮玉輝。
但是,對方還沒答應。
“你就跟他表明,你是東城趙家人啊。”
鄭紅英說到這裏,眼裏帶著一抹羨慕,“他要是知道你身份的話,肯定會答應你的。”
她其實不明白,外公家條那麽好,她媽幹嘛要下嫁給她爸爸?
以至於,他們全家也隻能在擠在四五十平的筒子樓裏麵。
趙向青還是搖頭。
看著她這樣,鄭紅英恨鐵不成鋼,“你在這樣猶豫不決下去,人家馮同誌就要下鄉了!”
“什麽?”
趙向青驚呆了。
“他要下鄉?”她不可置信,“他不在紡織廠嗎?”
好好的紡織廠不待,下鄉做什麽?
“馮玉輝是他們家唯一一個高中生,又在紡織廠沒個正式的工作,會下鄉不奇怪啊。”
“不是組織號召了,知識青年下鄉支援建設,他在名單上。”
這——
趙向青一想到馮玉輝要下鄉,她心裏就跟落不下去的石頭一樣,難受的厲害。
一整晚都沒睡好。
第二天。
趙向鋒帶著趙向括一起,來到了紡織廠鄭家,他其實好多年沒來過姑姑家了。
再加上老舊的筒子樓,七拐八拐。
很容易讓人迷路。
“大哥,好像不在這邊?”
趙向括說了一句,“我記得姑姑家好像是住三樓。”
話落。
馮廠長和賀敏從筒子樓上下來,兩人顯然是關係不錯,還是並排在一起走的。
趙向鋒看著兩人親近的樣子,眼睛眯了眯,這就意味著陳美娜和對方沒成。
想到這裏,趙向鋒也不由自主的鬆口氣。
甚至,連他自己都沒察覺到。
馮廠長雖然不認識趙向鋒,但是賀敏認識啊。
昨兒兩人還在一起相親呢。
賀敏也沒想到這般尷尬,竟然再次遇到了趙向鋒。
她張了張嘴,不知道說什麽好。
馮廠長主動詢問道,“你們認識?”
賀敏嗯了一聲,倒是沒解釋,雙方的關係不好解釋。
趙向括認出來了,“你是賀家寶的姐姐?”
提起繼弟,賀敏並不熱絡,甚至還有幾分厭惡。
“你是他的狐朋狗友?”
這——
氣氛一下子就劍拔弩張了起來。
趙向括,“你——”
“小括。”
趙向鋒開口了,趙向括這才收下剩下難聽的話。
馮廠長也覺得之前,賀敏說的過分了,於是便在旁邊打圓場,“你們這是來找人吧?”
他瞧著兩人都不像是普通人。
尤其是趙向鋒,英朗不凡,一身氣勢駭人。
趙向鋒頷首,“找鄭槐樹。”
鄭槐樹便是他姑父的名字。
“在三樓左邊第二間。”
趙向鋒點頭道謝,領著趙向括上樓,都走遠了。
趙向括還在回頭瞪眼,“大哥,還好你之前沒答應賀敏,人都有相好的了。”
“小括。”
趙向鋒語氣有幾分嚴厲,“昨晚上讓你麵壁思過,你忘記了?”
趙向括覺得委屈,他是在替哥哥打抱不平。
連帶著上樓梯也不再說話。
等到了鄭家後,趙向鋒敲敲門,不一會門開了。
不是別人,正是趙向青,整個鄭家就她一個閑人,別人都去上班了。
她就呆在家裏,琢磨沈從衛下鄉的事情。
所以,當門開後,看到門口的來人。
趙向青頓時驚呆了,“大大大大,大哥。”
“你你你你,怎麽來了?”
倒是成了小結巴。
“怎麽?連大哥都不認識了?”
“嗚嗚嗚嗚,大哥,我好想你。”
趙向青下意識的要撲上去,但是礙於大哥身上的氣勢太過凶悍,又生生的止步下來。
“大哥。”
小聲的喊,帶著幾分委屈,“你怎麽這麽多年不回來啊?”
趙向鋒去參軍後,七八年時間,就回來過兩次。
以至於,趙向青有時候都快記不得大哥的麵容了。
“這不就回來了。”
“我來接你回家。”
趙向鋒一如既往,單刀直入。
這話一說,趙向青下意識道,“我不回。”
她回去了,馮玉輝怎麽辦?
隻是。
說到一半,瞧著大哥的臉色不好,她當即又小小聲道,“大哥,我住在姑姑這裏挺好的,有表姐跟我作伴。”
“是啊,大表哥。”
鄭紅英下班回來了,她也帶著幾分震驚,大表哥竟然回來了,不過很快就冷靜了下去。
“向青就和我親近,她回去連個朋友都沒有,也太可憐了,就在我家住著吧。”
趙向青住他們家,外公每個月光現金都給了三十五,還有糧票肉票布票,工業票。
這可是他們家的財神爺,她要是走了。
就靠著他們家拿點工資,還過什麽好日子啊。
趙向鋒看了片刻鄭紅英,鄭紅英有些怕,他們這些弟弟妹妹,打小就怯趙向鋒。
她深呼吸,“而且,大表哥,你也要尊重下向青的意見。”
說完這話後,她後背都是汗。
趙向鋒沒管這個問題。
而是,朝著趙向青道,“大哥準備結婚,回去嗎?”
“啊?”
這下,輪到趙向青震驚了,“大哥,你要結婚?”
“我嫂子是誰?”
趙向鋒,“回去嗎?”
這是他少有的耐心。
這下,趙向青下意識道,“回回回。”
大哥要結婚,她怎麽能不回去?
這太不孝順了。
在趙向青的眼裏,大哥就跟父親一樣的存在。
這下,鄭紅英的臉色不好看了。
明天就是外公讓王同誌過來,送錢和送糧送票的時候了。
趙向青這會走了。
王同誌還會送嗎?
王同誌便是趙家的保姆了。
隻是這年頭不興說保姆,那是資本家的叫法,所以大家都以同誌互稱。
鄭紅英想阻攔,但是趙向青已經在收拾東西了。
她剛一開口,就被趙向括打斷了,“放心吧你,我家還會短了你這點糧食和票子?”
這下,鄭紅英的臉色立馬尷尬了,“小括,我不是這個意思。”
趙向括切了一聲。
“什麽糧食和票子?”
趙向鋒問了一句。
趙向括,“就是趙向青每個月住在姑姑家,爺爺會從退休金裏麵把錢和糧讓王叔送過來啊。”
趙向鋒掃了一眼鄭紅英。
他們都知道的,當初鄭紅英在他們家也住了好幾年,但是從未收到過任何錢和糧票。
隻是,有些事情知道就好。
親戚之間說的太明白,那就沒有親戚可以做了。
按照趙向鋒以往的原則,肯定是不和對方來往了,但是小青——
就鄭紅英一個朋友。
想到這裏。
趙向鋒聲音冷峻,“小括,去幫小青收拾東西回家。”
趙向括歡天喜地的噯了一聲,兩大包的東西收拾完,在鄭紅英鐵青的臉色下,離開了鄭家。
他特高興。
“大哥,你是沒看到,鄭紅英的臉色有多難看,簡直就跟死了娘一樣。”
“可不就是死了娘,她的財神爺走了,當然不高興了。”
趙向青下意識道,“不許你這樣說紅英姐,她不是這樣的人。”
“蠢貨。”
趙向括不明白,自己如此聰明,怎麽會有一個如此傻的妹妹!
“不然,鄭紅英為啥臉色難看?難不成是舍不得你?”
這——
趙向青梗了下,“說不得就是。”
“趙向括,少用你那豆腐腦去揣測我朋友,你也不看下你那些酒肉朋友,各個惦記你兜裏麵的錢和票。”
這倆就是炮仗,說是龍鳳胎,在一起就幹架。
眼看著趙向括,很快要暴躁了。
被趙向鋒一個眼神製止了。
趙向括氣的跳腳,嘟囔了一句,“大哥,我都快被她蠢死了。”
“你才蠢!”趙向青針鋒相對。
在一起就吵架。
趙向鋒,“回去。”
就兩個字,龍鳳胎瞬間安靜了下來。
*
杏花胡同,陳家。
自從陳美娜要下鄉的消息確認後,全家對待她都小心翼翼的,跟寶貝也差不多了。
陳美娜無奈道,“爸,媽,你們不用這樣的。”
一提這個,苗銀花就抹淚,“咋不用?”
她去關上家裏的紗窗門,壓低了嗓音,“你走了,我就看不到你了。”
以後想她老閨女可咋整啊?
陳美娜,“我可以請假回來的。”
“趁著這幾天,我把家裏的東西都準備起來。”
女兒下鄉是大事,錢也罷,票也罷,糧也罷,這些都要準備起來。
“你上午在跟我一起去一趟你姨婆家吧。”
知道母親要帶她去姨婆家買糧,陳美娜沒在拒絕。
因為,她下鄉確實要糧食。
而城裏麵是很難買到的。
除了月初拿著家裏的副食本,去供銷社買糧。
其他時間段,大多數都是沒有指標的階段。
苗銀花這般說話,全家都沒有反對。
甚至,連向來不服氣的王淑蘭都難得道,“媽,你去給美娜準備糧,我回我娘家,問一問能不能買到藥。
把安乃近,土黴素,青黴素,感冒藥,能備上一些的,都給美娜買一些帶上吧。”
她娘家的父親是開小診所的,所以買藥也算是方便。
王淑蘭這話一說,全家都跟著看了過來。
她有些不自在扯著頭發,“看我做什麽?”
“沒想到,你對我家美娜還怪好的。”
苗銀花不是不講道理的人,她難得從兜裏麵摸了一張大團結遞給她。
“你有這個心,我替美娜謝謝你。”
“你爸那邊讓他幫忙配藥,盡量挑常用救命的,要是錢不夠,你回來和我說。”
苗銀花平日多摳門啊,一分錢都舍不得花的人。
這下,出手給了一張大團結,那可是十塊錢!
王淑蘭噯了一聲,把錢接了過來。
陳美娜說,“大嫂,謝謝了。”
她也沒想到,自己就過來了幾天,按照正常人行事,王淑蘭竟然還承情了,肯給她幫這麽大的忙。
王淑蘭不自在的擺手,“都是一家人。”
望著王淑蘭回娘家去弄藥了。
苗銀花領著陳美娜也出了門子。
她們剛一出來,就遇到了齊春梅陰沉著一張臉,推著一款老式的二六女士自行車。
一對上苗銀花和陳美娜,齊春梅的臉當場就更難看了。
她走到陳美娜麵前,打量片刻,“你倒是好命。”
她兒子不顧一切,也要給陳美娜置辦東西。
三轉一響啊,最少五六百塊沒了。
一想到這裏,齊春梅心疼的都在滴血。
陳美娜不懂她這是什麽意思,但是她這人吃什麽都不吃虧。
於是她笑了,笑裏藏刀,“是啊,比你命好。”
坦坦蕩蕩的承認,反而讓齊春梅更氣了,推著自行車嘩啦啦的就出了大雜院。
“她這是什麽意思?”
等齊春梅離開後,苗銀花問陳美娜。
陳美娜搖頭,“不曉得發什麽瘋呢。”
去了一趟姨婆家,又買了二十斤糧。
這一次苗銀花真是下了血本,回來的路上。
陳美娜不死心,又去小河溝摸魚。
可惜,辛辛苦苦一場,就摸了一條巴掌大的小魚,還不夠塞牙縫。
看到這些小魚,陳美娜覺得自己想去海島的心思更迫切了。
去了海島就不至於這般磕磣了,海裏麵有無數魚啊。
有了捕魚達人技能,她還怕沒魚吃?
眼瞧著下鄉的日子一天天近了起來,苗銀花心裏也越發不安了幾分。
“這幾天怎麽沒看到薛東來?”
陳家三哥搖頭,“我打聽了下,據說他好像請假了。”
薛東來是電影放映員,據說,他都好幾天沒去電影廠報到了。
一聽這。
陳美娜蹙眉,“就怕憋著大招。”
“去打聽下?”
陳美娜搖頭,“算了,兵來將擋水來土掩。”
她話還未落,外麵就傳來鑼鼓喧天的響聲。
“端午節快到了,東風大市場來了一批新貨。
據說是從津市送來的,有魚蝦海帶,還有白菜蘿卜,全部都限量供應,所有人記得明天一早,早點去搶!”
這年頭市場上不管出什麽好東西,哪怕是一塊蜂窩煤,都是靠搶的,更別說這些吃食了。
這話一落,在原本安安靜靜的大雜院,瞬間熱鬧了起來。
“還有這種好事?真是謝謝魯大爺你來通知我們大夥兒了。”
自從下鄉的消息傳過來,整個大院都像是被蒙上了一層陰影一樣。
這次,端午節前突如其來的物資,倒是難得給杏花胡同的大雜院注入了一絲活力。
每家每戶都發動起來。
陳家也不例外。
苗銀花已經在抽屜裏麵,找到副食本和尼龍網兜,分成了三份。
“你們幾個一會都跟我一起去,人多,每個地方都去排隊,能搶到算什麽。”
“美娜,你跟我一起我們東風大市場的海鮮檔口上看。”
“老二,你身子骨壯實,去豬肉檔口等著,看能不能買點豬皮豬大骨回來,全家補補身體。”
豬肉是別想了,太貴了,而且也搶不到。
不過,豬皮倒是可以,回來擦著鍋沿轉一圈,就是炒蘿卜都是香的!
*
西城四合院趙家,這是趙家少有的團聚日子。
趙爺爺看著三個孩子齊聚一堂,高興的合不攏嘴。
“難得你們幾個小的都在家,小王,你去弄點好的回來,給孩子們補一補。”
保姆王同誌,“老爺子,東風大市場今兒的來了一批好貨,我正要去看看,打算給孩子們做點好的。”
這話一落。
一聽要去東風大市場。
趙爺爺便生出了一個主意,瞟了一眼趙向鋒,“走走走,你跟我一起去東風大市場。”
半夜三點,趙向鋒睡不著,他摸著黑拿了一條薄被去了書房。
書房裏,趙向括躺在地上睡著了。
連帶著趙向鋒推門進來,他都沒有感覺。
趙向鋒看到弟弟四仰八叉的睡在地上,忍不住搖頭笑,“還是和小時候一樣。”
犯錯了去書房麵壁思過,到了最後就睡到地上連椅子都不會躺。
見弟弟睡的沉,趙向鋒輕輕的把被單搭在弟弟身上。
他也沒離開,就坐在旁邊的椅子上,安靜的看著對方。
曾經的小屁孩兒,如今長大了也長開了,眉眼張揚帶著幾分刺頭,連帶著睡著了都不是好睡相。
不知道怎麽的,趙向鋒想到了小時候。
他八歲,小括和小青剛出生沒多久,還在繈褓裏麵,父母接到調令要走。
打那以後,他就肩負起來了照顧弟弟妹妹的責任,小括和小青以前也很乖,兩人都是跟在他屁股後,幾乎不讓他費心。
但是現在兩人卻……趙向鋒有一種不知道怎麽教孩子的挫敗感。
“大哥?”
趙向括迷迷糊糊的看到旁邊有個人影,他愣了下揉揉眼,“我又做夢了。”
“大哥去駐隊了,才不會回來看我。”
他怎麽會像以前那樣,守著自己的床頭呢?
不可能的。
看到弟弟這樣,趙向鋒心頭也難得酸澀了下。
“小括。”
“大哥在。”
三個字極輕,卻帶著難以言說的情緒。
這下,趙向括徹底清醒了過來。
他睜開眼下意識地認錯,“大哥?我沒偷懶,我就是太困了,沒忍住在地上睡了會。”
趙向鋒拉他起來,“去房間睡。”
“大哥,你不生我氣了啊?”
趙向括語氣帶著幾分小心翼翼,連帶著眼神也是。
他和小青最怕大哥生氣了。
這是打小的習慣。
“大哥不會生你們氣。”
趙向鋒領著他去了臥室。
趙家是四合院的布局,所以房間特別多。
小括自從十來歲,就單獨住了一間房。
送他去房間的路上,趙向鋒看著足足有他肩膀高的弟弟,突然道,“你有想過將來做什麽嗎?”
這一下子把趙向括給問住了。
他帶著幾分茫然,“不知道。”
“學校現在基本上都停課了,家裏也不讓我養家,我肩不能挑,手不能提,也沒個技術。
大哥,你說我做什麽好?”
趙向鋒,“你想做什麽?”
趙向括搖頭,少年背影單薄,聲音低啞,“沒什麽特別喜歡的,也沒什麽特別討厭的,具體想做什麽,我也不知道。”
怕大哥給他安排工作,他又補充了一句,“總之,不上班就行。”
不上班怎麽樣都是快樂的。
趙向鋒拍了下他腦袋,“上不了學,也不上班,你將來還怎麽娶妻生子?”
這些,對於趙向括來說,都太遙遠了,他搖頭,“先這麽著吧。”
許是大哥太過溫和,使得他少了幾分畏懼。
他笑嘻嘻道,“反正天塌下來,有大哥頂著。”
趙向鋒聲線低沉,“我是我,你是你,將來我們會成家立業,我們之間現在是手足,但是終將會成為陌生人。”
這話有些冷清,但卻是事實。
這話說的,趙向括愣了下,“陌生人?”
“不可能。”
大哥是他大哥,怎麽會是陌生人?
他從來沒想過這些。
“好好想想。”
趙向鋒拍著他肩膀,語重心長,“也不能這般混日子,免得到最後釀成大禍。”
弟弟身邊的朋友,看來他是要清理一批了。
趙向括想說不會,他都是混自己的,沒去禍害別人,但是轉念一想,他不就被賀家寶給坑了嗎?
想到這裏,他臉上多了幾分暴躁,轉了話題,“大哥,你不會真的要娶賀敏吧?”
雖然,賀家寶說話不一定真,但是有一點不可否認。
賀家是個泥坑。
這麽一個人給他當大嫂,會連累大哥的。
“不會。”
趙向鋒搖頭,他和賀敏不是一路人。
“那就好。”趙向括鬆口氣,“大哥,你這麽好,嫂子我要幫你好好把關。”
一般人可配不上他大哥!
趙向鋒,“貧嘴。”
“好好想想大哥的話,老大不小了,不要這般混日子了。”
趙向括向來聽他的話,於是,乖巧的點了點頭。
在他進去之前。
趙向鋒又突然來了一句,“我明天去接小青回來,你和我一起去。”
趙向括和趙向青雖然是龍鳳胎,但是兩人性格都跟炮仗一樣,從小打到大。
他是不願意去的。
但是,又是大哥吩咐的,趙向括隻能低聲嘟囔了一句,“趙向青才不會回來呢。”
聲音太輕,以至於趙向鋒差點沒聽清。
“什麽??”
趙向括,“沒什麽?明天我和你一起去。”
紡織廠鄭家。
趙向青一晚上打了好幾個噴嚏了,她表姐鄭紅英笑著打趣她,“是不是馮同誌在想你了?”
這話一落,趙向青臉一紅,“表姐!”
“你不要瞎說。”
鄭紅英捂著嘴笑,“還說沒有,你看你臉紅的跟猴屁股一樣。”
“要我說,你和馮同誌就挺般配,你幹嘛不把他帶回去給爺爺看下?”
這——
趙向青猶豫了下,“馮同誌還沒答應我。”
她在追紡織廠的高嶺之花——馮玉輝。
但是,對方還沒答應。
“你就跟他表明,你是東城趙家人啊。”
鄭紅英說到這裏,眼裏帶著一抹羨慕,“他要是知道你身份的話,肯定會答應你的。”
她其實不明白,外公家條那麽好,她媽幹嘛要下嫁給她爸爸?
以至於,他們全家也隻能在擠在四五十平的筒子樓裏麵。
趙向青還是搖頭。
看著她這樣,鄭紅英恨鐵不成鋼,“你在這樣猶豫不決下去,人家馮同誌就要下鄉了!”
“什麽?”
趙向青驚呆了。
“他要下鄉?”她不可置信,“他不在紡織廠嗎?”
好好的紡織廠不待,下鄉做什麽?
“馮玉輝是他們家唯一一個高中生,又在紡織廠沒個正式的工作,會下鄉不奇怪啊。”
“不是組織號召了,知識青年下鄉支援建設,他在名單上。”
這——
趙向青一想到馮玉輝要下鄉,她心裏就跟落不下去的石頭一樣,難受的厲害。
一整晚都沒睡好。
第二天。
趙向鋒帶著趙向括一起,來到了紡織廠鄭家,他其實好多年沒來過姑姑家了。
再加上老舊的筒子樓,七拐八拐。
很容易讓人迷路。
“大哥,好像不在這邊?”
趙向括說了一句,“我記得姑姑家好像是住三樓。”
話落。
馮廠長和賀敏從筒子樓上下來,兩人顯然是關係不錯,還是並排在一起走的。
趙向鋒看著兩人親近的樣子,眼睛眯了眯,這就意味著陳美娜和對方沒成。
想到這裏,趙向鋒也不由自主的鬆口氣。
甚至,連他自己都沒察覺到。
馮廠長雖然不認識趙向鋒,但是賀敏認識啊。
昨兒兩人還在一起相親呢。
賀敏也沒想到這般尷尬,竟然再次遇到了趙向鋒。
她張了張嘴,不知道說什麽好。
馮廠長主動詢問道,“你們認識?”
賀敏嗯了一聲,倒是沒解釋,雙方的關係不好解釋。
趙向括認出來了,“你是賀家寶的姐姐?”
提起繼弟,賀敏並不熱絡,甚至還有幾分厭惡。
“你是他的狐朋狗友?”
這——
氣氛一下子就劍拔弩張了起來。
趙向括,“你——”
“小括。”
趙向鋒開口了,趙向括這才收下剩下難聽的話。
馮廠長也覺得之前,賀敏說的過分了,於是便在旁邊打圓場,“你們這是來找人吧?”
他瞧著兩人都不像是普通人。
尤其是趙向鋒,英朗不凡,一身氣勢駭人。
趙向鋒頷首,“找鄭槐樹。”
鄭槐樹便是他姑父的名字。
“在三樓左邊第二間。”
趙向鋒點頭道謝,領著趙向括上樓,都走遠了。
趙向括還在回頭瞪眼,“大哥,還好你之前沒答應賀敏,人都有相好的了。”
“小括。”
趙向鋒語氣有幾分嚴厲,“昨晚上讓你麵壁思過,你忘記了?”
趙向括覺得委屈,他是在替哥哥打抱不平。
連帶著上樓梯也不再說話。
等到了鄭家後,趙向鋒敲敲門,不一會門開了。
不是別人,正是趙向青,整個鄭家就她一個閑人,別人都去上班了。
她就呆在家裏,琢磨沈從衛下鄉的事情。
所以,當門開後,看到門口的來人。
趙向青頓時驚呆了,“大大大大,大哥。”
“你你你你,怎麽來了?”
倒是成了小結巴。
“怎麽?連大哥都不認識了?”
“嗚嗚嗚嗚,大哥,我好想你。”
趙向青下意識的要撲上去,但是礙於大哥身上的氣勢太過凶悍,又生生的止步下來。
“大哥。”
小聲的喊,帶著幾分委屈,“你怎麽這麽多年不回來啊?”
趙向鋒去參軍後,七八年時間,就回來過兩次。
以至於,趙向青有時候都快記不得大哥的麵容了。
“這不就回來了。”
“我來接你回家。”
趙向鋒一如既往,單刀直入。
這話一說,趙向青下意識道,“我不回。”
她回去了,馮玉輝怎麽辦?
隻是。
說到一半,瞧著大哥的臉色不好,她當即又小小聲道,“大哥,我住在姑姑這裏挺好的,有表姐跟我作伴。”
“是啊,大表哥。”
鄭紅英下班回來了,她也帶著幾分震驚,大表哥竟然回來了,不過很快就冷靜了下去。
“向青就和我親近,她回去連個朋友都沒有,也太可憐了,就在我家住著吧。”
趙向青住他們家,外公每個月光現金都給了三十五,還有糧票肉票布票,工業票。
這可是他們家的財神爺,她要是走了。
就靠著他們家拿點工資,還過什麽好日子啊。
趙向鋒看了片刻鄭紅英,鄭紅英有些怕,他們這些弟弟妹妹,打小就怯趙向鋒。
她深呼吸,“而且,大表哥,你也要尊重下向青的意見。”
說完這話後,她後背都是汗。
趙向鋒沒管這個問題。
而是,朝著趙向青道,“大哥準備結婚,回去嗎?”
“啊?”
這下,輪到趙向青震驚了,“大哥,你要結婚?”
“我嫂子是誰?”
趙向鋒,“回去嗎?”
這是他少有的耐心。
這下,趙向青下意識道,“回回回。”
大哥要結婚,她怎麽能不回去?
這太不孝順了。
在趙向青的眼裏,大哥就跟父親一樣的存在。
這下,鄭紅英的臉色不好看了。
明天就是外公讓王同誌過來,送錢和送糧送票的時候了。
趙向青這會走了。
王同誌還會送嗎?
王同誌便是趙家的保姆了。
隻是這年頭不興說保姆,那是資本家的叫法,所以大家都以同誌互稱。
鄭紅英想阻攔,但是趙向青已經在收拾東西了。
她剛一開口,就被趙向括打斷了,“放心吧你,我家還會短了你這點糧食和票子?”
這下,鄭紅英的臉色立馬尷尬了,“小括,我不是這個意思。”
趙向括切了一聲。
“什麽糧食和票子?”
趙向鋒問了一句。
趙向括,“就是趙向青每個月住在姑姑家,爺爺會從退休金裏麵把錢和糧讓王叔送過來啊。”
趙向鋒掃了一眼鄭紅英。
他們都知道的,當初鄭紅英在他們家也住了好幾年,但是從未收到過任何錢和糧票。
隻是,有些事情知道就好。
親戚之間說的太明白,那就沒有親戚可以做了。
按照趙向鋒以往的原則,肯定是不和對方來往了,但是小青——
就鄭紅英一個朋友。
想到這裏。
趙向鋒聲音冷峻,“小括,去幫小青收拾東西回家。”
趙向括歡天喜地的噯了一聲,兩大包的東西收拾完,在鄭紅英鐵青的臉色下,離開了鄭家。
他特高興。
“大哥,你是沒看到,鄭紅英的臉色有多難看,簡直就跟死了娘一樣。”
“可不就是死了娘,她的財神爺走了,當然不高興了。”
趙向青下意識道,“不許你這樣說紅英姐,她不是這樣的人。”
“蠢貨。”
趙向括不明白,自己如此聰明,怎麽會有一個如此傻的妹妹!
“不然,鄭紅英為啥臉色難看?難不成是舍不得你?”
這——
趙向青梗了下,“說不得就是。”
“趙向括,少用你那豆腐腦去揣測我朋友,你也不看下你那些酒肉朋友,各個惦記你兜裏麵的錢和票。”
這倆就是炮仗,說是龍鳳胎,在一起就幹架。
眼看著趙向括,很快要暴躁了。
被趙向鋒一個眼神製止了。
趙向括氣的跳腳,嘟囔了一句,“大哥,我都快被她蠢死了。”
“你才蠢!”趙向青針鋒相對。
在一起就吵架。
趙向鋒,“回去。”
就兩個字,龍鳳胎瞬間安靜了下來。
*
杏花胡同,陳家。
自從陳美娜要下鄉的消息確認後,全家對待她都小心翼翼的,跟寶貝也差不多了。
陳美娜無奈道,“爸,媽,你們不用這樣的。”
一提這個,苗銀花就抹淚,“咋不用?”
她去關上家裏的紗窗門,壓低了嗓音,“你走了,我就看不到你了。”
以後想她老閨女可咋整啊?
陳美娜,“我可以請假回來的。”
“趁著這幾天,我把家裏的東西都準備起來。”
女兒下鄉是大事,錢也罷,票也罷,糧也罷,這些都要準備起來。
“你上午在跟我一起去一趟你姨婆家吧。”
知道母親要帶她去姨婆家買糧,陳美娜沒在拒絕。
因為,她下鄉確實要糧食。
而城裏麵是很難買到的。
除了月初拿著家裏的副食本,去供銷社買糧。
其他時間段,大多數都是沒有指標的階段。
苗銀花這般說話,全家都沒有反對。
甚至,連向來不服氣的王淑蘭都難得道,“媽,你去給美娜準備糧,我回我娘家,問一問能不能買到藥。
把安乃近,土黴素,青黴素,感冒藥,能備上一些的,都給美娜買一些帶上吧。”
她娘家的父親是開小診所的,所以買藥也算是方便。
王淑蘭這話一說,全家都跟著看了過來。
她有些不自在扯著頭發,“看我做什麽?”
“沒想到,你對我家美娜還怪好的。”
苗銀花不是不講道理的人,她難得從兜裏麵摸了一張大團結遞給她。
“你有這個心,我替美娜謝謝你。”
“你爸那邊讓他幫忙配藥,盡量挑常用救命的,要是錢不夠,你回來和我說。”
苗銀花平日多摳門啊,一分錢都舍不得花的人。
這下,出手給了一張大團結,那可是十塊錢!
王淑蘭噯了一聲,把錢接了過來。
陳美娜說,“大嫂,謝謝了。”
她也沒想到,自己就過來了幾天,按照正常人行事,王淑蘭竟然還承情了,肯給她幫這麽大的忙。
王淑蘭不自在的擺手,“都是一家人。”
望著王淑蘭回娘家去弄藥了。
苗銀花領著陳美娜也出了門子。
她們剛一出來,就遇到了齊春梅陰沉著一張臉,推著一款老式的二六女士自行車。
一對上苗銀花和陳美娜,齊春梅的臉當場就更難看了。
她走到陳美娜麵前,打量片刻,“你倒是好命。”
她兒子不顧一切,也要給陳美娜置辦東西。
三轉一響啊,最少五六百塊沒了。
一想到這裏,齊春梅心疼的都在滴血。
陳美娜不懂她這是什麽意思,但是她這人吃什麽都不吃虧。
於是她笑了,笑裏藏刀,“是啊,比你命好。”
坦坦蕩蕩的承認,反而讓齊春梅更氣了,推著自行車嘩啦啦的就出了大雜院。
“她這是什麽意思?”
等齊春梅離開後,苗銀花問陳美娜。
陳美娜搖頭,“不曉得發什麽瘋呢。”
去了一趟姨婆家,又買了二十斤糧。
這一次苗銀花真是下了血本,回來的路上。
陳美娜不死心,又去小河溝摸魚。
可惜,辛辛苦苦一場,就摸了一條巴掌大的小魚,還不夠塞牙縫。
看到這些小魚,陳美娜覺得自己想去海島的心思更迫切了。
去了海島就不至於這般磕磣了,海裏麵有無數魚啊。
有了捕魚達人技能,她還怕沒魚吃?
眼瞧著下鄉的日子一天天近了起來,苗銀花心裏也越發不安了幾分。
“這幾天怎麽沒看到薛東來?”
陳家三哥搖頭,“我打聽了下,據說他好像請假了。”
薛東來是電影放映員,據說,他都好幾天沒去電影廠報到了。
一聽這。
陳美娜蹙眉,“就怕憋著大招。”
“去打聽下?”
陳美娜搖頭,“算了,兵來將擋水來土掩。”
她話還未落,外麵就傳來鑼鼓喧天的響聲。
“端午節快到了,東風大市場來了一批新貨。
據說是從津市送來的,有魚蝦海帶,還有白菜蘿卜,全部都限量供應,所有人記得明天一早,早點去搶!”
這年頭市場上不管出什麽好東西,哪怕是一塊蜂窩煤,都是靠搶的,更別說這些吃食了。
這話一落,在原本安安靜靜的大雜院,瞬間熱鬧了起來。
“還有這種好事?真是謝謝魯大爺你來通知我們大夥兒了。”
自從下鄉的消息傳過來,整個大院都像是被蒙上了一層陰影一樣。
這次,端午節前突如其來的物資,倒是難得給杏花胡同的大雜院注入了一絲活力。
每家每戶都發動起來。
陳家也不例外。
苗銀花已經在抽屜裏麵,找到副食本和尼龍網兜,分成了三份。
“你們幾個一會都跟我一起去,人多,每個地方都去排隊,能搶到算什麽。”
“美娜,你跟我一起我們東風大市場的海鮮檔口上看。”
“老二,你身子骨壯實,去豬肉檔口等著,看能不能買點豬皮豬大骨回來,全家補補身體。”
豬肉是別想了,太貴了,而且也搶不到。
不過,豬皮倒是可以,回來擦著鍋沿轉一圈,就是炒蘿卜都是香的!
*
西城四合院趙家,這是趙家少有的團聚日子。
趙爺爺看著三個孩子齊聚一堂,高興的合不攏嘴。
“難得你們幾個小的都在家,小王,你去弄點好的回來,給孩子們補一補。”
保姆王同誌,“老爺子,東風大市場今兒的來了一批好貨,我正要去看看,打算給孩子們做點好的。”
這話一落。
一聽要去東風大市場。
趙爺爺便生出了一個主意,瞟了一眼趙向鋒,“走走走,你跟我一起去東風大市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