沈潮雲再度出現在宮門口,引起了許多人的驚訝。
……她怎麽就從宮裏出來了?
費薇看見她的時候愣了一下,錯愕地看向了秦掌櫃,秦掌櫃隻是很輕地勾了下唇,隨後抬起手朝著走過來的沈潮雲招了招手。
秦掌櫃的眼裏看不出一絲一毫的驚訝。
似是對此早有預料的樣子。
沈潮雲快步跑過來:“費姨,秦姨你們怎麽還站在這裏?”
她簡單將殿裏的情況講了一下,接著道:“廷議想來不會這麽快結束,不過有小叔叔在,兄長肯定不會有事,殿內形勢是穩定的。”
“我的建議是,我們先離開,留一個人在這邊等就夠了。”
她這句話說出口,費薇當即就明白了她的意思。
宮內廷議固然重要,但尚在把握之中,而宮外的輿論形勢也同樣至關重要。
與其將時間浪費在等待中,不如去做些對局勢有利的事。
蕭婧蹙緊眉,又往宮裏看了一眼。
她用力地攥了下拳,最後又無力鬆開,低聲,悶悶地道:“可兄長他受了那麽重的傷,我……”
同身為蕭家兒女,沒辦法放任他一個人在滿朝文武麵前擔起此事。
話還沒說完,一雙略微粗糙但溫暖的手輕柔地握住了她。
沈潮雲抬頭看著她,漆黑的眸子閃爍著堅定的光。
她安慰道:“阿姐,別擔心,我們已經走了九十九步了不是嗎?阿兄在走最關鍵的最後一步,我們要相信他,他肯定會回來見我們的。”
“所以我們現在更需要去做些更幫到阿兄、也能幫到蕭府的事。”
蕭婧迎上她的目光,內心的動搖慢慢消失。
她腦後的紅發帶被風吹起,片刻,她抿起唇,用力地點頭:“你說得對。”
沈潮雲心裏鬆了口氣,朝她輕輕地笑了一下。
即便蕭展想不開,還是想要飛蛾撲火,小叔叔也不會讓他這麽做的。
秦掌櫃看著她不太熟練的安慰人,微不可見地挑了下眉。
這話聽起來不像是安慰,準確來說,不是傳統意義上的安慰開解,更像是在循循善誘。
見人說人話,見鬼說鬼話。
勸費薇離開是一套話術,勸蕭婧離開也是一套話術,但目的是相同的。
這還真是和沈行很像的一個孩子。
沈潮雲哪知旁人心裏在想什麽,她如今雖有些想法,可卻亟需與費姨商討,而宮門口顯然並不是一個好地方,必須先離開。
“離宮門最近的那間茶樓是沈記名下的產業,可去那裏一談。”
這時,秦掌櫃不緊不慢地開了口。
沈潮雲眼前頓時一亮,轉頭直接喊來了不遠處的親衛,命他們留兩人在這裏等消息。
接著便帶上一群人浩浩蕩蕩地走去了茶樓。
沈潮雲剛露麵,茶樓的掌櫃便認出了她的身份,等問清她的需求,當即便讓店員將店內的客人清空,給了補償後將人客客氣氣地送走。
而沈潮雲一行人則是坐在了視野最好的那間包廂裏。
換做從前,她想都不敢想自己竟有這樣的一天,可現在她已經有些習慣錢權開道的感覺。
沈潮雲連忙將翹起的辮子壓下來。
在心裏這個感受記下來,留著日後警醒自己,無論如何都不能變成京中權貴的模樣。
落座,沈潮雲深吸了口氣,便直接道:“這些時日我有聯絡何掌櫃她們,讓她們遣人暗中引導民間輿論,將發生在西南前線之事如實道來,如今看來進展不小。”
朝堂那邊,霍勖曾告訴過她,已經聯係了一批人為蕭家出頭。
再加上那份聖旨,他們的準備已然足夠。
費薇聞言,有些意外可又覺得在情理之中,畢竟從一開始告知皇室要對蕭家動手的就是她,她早就表露出了,要相助蕭家的意圖。
費薇直言道:
“蕭家這些年同樣有不少交好的朝臣,我在京多年始終維持著關係,也已給他們去過信講明前線之事,求他們出手相幫,隻是……”
“究竟會有多少人願意站出來還不清楚。”
畢竟關係再好,他們始終是天子的朝臣。
如果慶帝執意要處置蕭家,會選擇趨利避害也是人之常情,這點她也沒有把握。
沈潮雲在心裏估摸了一番,兩邊合計可站出來為蕭家說話朝臣應當不少。
也就是說金鑾殿的局勢再壞也不可能壞到前世的結局,頂多就是慶帝不願再繼續追查下去,或者想要推個替死鬼出來,但霍勖也不會答應的。
她深吸了口氣,眼裏似是發著光,目不轉睛地看著對麵坐著的三人。
“所以,這時候就需要外部的力量去推動這件事做成。”
蕭婧聽到這話愣了愣,下意識問:“我們能怎麽做?”
直接帶著百姓們在宮門前靜坐抗議嗎?
當然不是。
沈潮雲搖了下頭,道:“我要讓沈記來做這件事。”
此話說出口,在場的人皆愣了一愣。
秦掌櫃先是疑惑地挑了下眉,隨後像是想到了什麽似的,恍然地舒展了眉。
沈潮雲沒有立刻回答,抬眸朝外看了一眼。
然後起身將窗戶關了起來。
這才正色道:“你們都是我所信任的人,所以此事我也不想瞞著你們,當今聖上肆意屠戮功臣,已有昏庸之相,景王與他更是一丘之貉。”
費薇和蕭婧的臉色倏地就變了。
沈潮雲卻根本沒有半分忌憚的樣子,神情平靜道:“如此看來,慶國大亂不過是時間問題而已。”
秦掌櫃眼神微變。
哪怕之前和她聊過離開京城的事,但她也沒想到她會想得這麽深。
“沈記這頭龐然大物早在十多年前就已經被他們盯上了,我就是最好的例子,”沈潮雲說起這件事的時候語氣很冷靜,“所以等慶國大亂,沈記定會首當其衝。”
沈記的財富早就引起了他們的窺伺。
在慶國大亂之前,必須讓沈記撤出他們的視線,暫時苟住,以待未來。
秦掌櫃說:“少東家的意思的是,斬斷沈記在京城的供應?”
沈潮雲聞言看向她。
隨即點了點頭,正色道:“對。”
這麽多年,沈記的大小商鋪早已融入了京城萬千百姓的生活之中,沒了沈記的調度,很多人家可能上街之後連菜都買不到。
……她怎麽就從宮裏出來了?
費薇看見她的時候愣了一下,錯愕地看向了秦掌櫃,秦掌櫃隻是很輕地勾了下唇,隨後抬起手朝著走過來的沈潮雲招了招手。
秦掌櫃的眼裏看不出一絲一毫的驚訝。
似是對此早有預料的樣子。
沈潮雲快步跑過來:“費姨,秦姨你們怎麽還站在這裏?”
她簡單將殿裏的情況講了一下,接著道:“廷議想來不會這麽快結束,不過有小叔叔在,兄長肯定不會有事,殿內形勢是穩定的。”
“我的建議是,我們先離開,留一個人在這邊等就夠了。”
她這句話說出口,費薇當即就明白了她的意思。
宮內廷議固然重要,但尚在把握之中,而宮外的輿論形勢也同樣至關重要。
與其將時間浪費在等待中,不如去做些對局勢有利的事。
蕭婧蹙緊眉,又往宮裏看了一眼。
她用力地攥了下拳,最後又無力鬆開,低聲,悶悶地道:“可兄長他受了那麽重的傷,我……”
同身為蕭家兒女,沒辦法放任他一個人在滿朝文武麵前擔起此事。
話還沒說完,一雙略微粗糙但溫暖的手輕柔地握住了她。
沈潮雲抬頭看著她,漆黑的眸子閃爍著堅定的光。
她安慰道:“阿姐,別擔心,我們已經走了九十九步了不是嗎?阿兄在走最關鍵的最後一步,我們要相信他,他肯定會回來見我們的。”
“所以我們現在更需要去做些更幫到阿兄、也能幫到蕭府的事。”
蕭婧迎上她的目光,內心的動搖慢慢消失。
她腦後的紅發帶被風吹起,片刻,她抿起唇,用力地點頭:“你說得對。”
沈潮雲心裏鬆了口氣,朝她輕輕地笑了一下。
即便蕭展想不開,還是想要飛蛾撲火,小叔叔也不會讓他這麽做的。
秦掌櫃看著她不太熟練的安慰人,微不可見地挑了下眉。
這話聽起來不像是安慰,準確來說,不是傳統意義上的安慰開解,更像是在循循善誘。
見人說人話,見鬼說鬼話。
勸費薇離開是一套話術,勸蕭婧離開也是一套話術,但目的是相同的。
這還真是和沈行很像的一個孩子。
沈潮雲哪知旁人心裏在想什麽,她如今雖有些想法,可卻亟需與費姨商討,而宮門口顯然並不是一個好地方,必須先離開。
“離宮門最近的那間茶樓是沈記名下的產業,可去那裏一談。”
這時,秦掌櫃不緊不慢地開了口。
沈潮雲眼前頓時一亮,轉頭直接喊來了不遠處的親衛,命他們留兩人在這裏等消息。
接著便帶上一群人浩浩蕩蕩地走去了茶樓。
沈潮雲剛露麵,茶樓的掌櫃便認出了她的身份,等問清她的需求,當即便讓店員將店內的客人清空,給了補償後將人客客氣氣地送走。
而沈潮雲一行人則是坐在了視野最好的那間包廂裏。
換做從前,她想都不敢想自己竟有這樣的一天,可現在她已經有些習慣錢權開道的感覺。
沈潮雲連忙將翹起的辮子壓下來。
在心裏這個感受記下來,留著日後警醒自己,無論如何都不能變成京中權貴的模樣。
落座,沈潮雲深吸了口氣,便直接道:“這些時日我有聯絡何掌櫃她們,讓她們遣人暗中引導民間輿論,將發生在西南前線之事如實道來,如今看來進展不小。”
朝堂那邊,霍勖曾告訴過她,已經聯係了一批人為蕭家出頭。
再加上那份聖旨,他們的準備已然足夠。
費薇聞言,有些意外可又覺得在情理之中,畢竟從一開始告知皇室要對蕭家動手的就是她,她早就表露出了,要相助蕭家的意圖。
費薇直言道:
“蕭家這些年同樣有不少交好的朝臣,我在京多年始終維持著關係,也已給他們去過信講明前線之事,求他們出手相幫,隻是……”
“究竟會有多少人願意站出來還不清楚。”
畢竟關係再好,他們始終是天子的朝臣。
如果慶帝執意要處置蕭家,會選擇趨利避害也是人之常情,這點她也沒有把握。
沈潮雲在心裏估摸了一番,兩邊合計可站出來為蕭家說話朝臣應當不少。
也就是說金鑾殿的局勢再壞也不可能壞到前世的結局,頂多就是慶帝不願再繼續追查下去,或者想要推個替死鬼出來,但霍勖也不會答應的。
她深吸了口氣,眼裏似是發著光,目不轉睛地看著對麵坐著的三人。
“所以,這時候就需要外部的力量去推動這件事做成。”
蕭婧聽到這話愣了愣,下意識問:“我們能怎麽做?”
直接帶著百姓們在宮門前靜坐抗議嗎?
當然不是。
沈潮雲搖了下頭,道:“我要讓沈記來做這件事。”
此話說出口,在場的人皆愣了一愣。
秦掌櫃先是疑惑地挑了下眉,隨後像是想到了什麽似的,恍然地舒展了眉。
沈潮雲沒有立刻回答,抬眸朝外看了一眼。
然後起身將窗戶關了起來。
這才正色道:“你們都是我所信任的人,所以此事我也不想瞞著你們,當今聖上肆意屠戮功臣,已有昏庸之相,景王與他更是一丘之貉。”
費薇和蕭婧的臉色倏地就變了。
沈潮雲卻根本沒有半分忌憚的樣子,神情平靜道:“如此看來,慶國大亂不過是時間問題而已。”
秦掌櫃眼神微變。
哪怕之前和她聊過離開京城的事,但她也沒想到她會想得這麽深。
“沈記這頭龐然大物早在十多年前就已經被他們盯上了,我就是最好的例子,”沈潮雲說起這件事的時候語氣很冷靜,“所以等慶國大亂,沈記定會首當其衝。”
沈記的財富早就引起了他們的窺伺。
在慶國大亂之前,必須讓沈記撤出他們的視線,暫時苟住,以待未來。
秦掌櫃說:“少東家的意思的是,斬斷沈記在京城的供應?”
沈潮雲聞言看向她。
隨即點了點頭,正色道:“對。”
這麽多年,沈記的大小商鋪早已融入了京城萬千百姓的生活之中,沒了沈記的調度,很多人家可能上街之後連菜都買不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