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場接風宴結束的很快,畢竟那長桌之上本來也沒什麽好飯好菜,侯俊铖讓人領著那些士子下去休息,趙家堡裏空了許多房屋,正好安排給他們,侯俊铖則自己泡了壺茶,和顧炎武兩人一起留在堂中。
“剛剛那場接風宴,輔明在主位上看得仔細…….”顧炎武捧著從趙家找來的瓷茶杯,意味深長的笑著:“有些劣徒隻吃了那碎雞蛋,其他的飯食動也沒動,輔明看到了幾個?”
“六個人吧……”侯俊铖頭也沒抬,淡淡的笑著:“亭林先生猜到了?”
“也不難猜,石含山窮困貧瘠,你這紅營又是上下一體,在山中熬下去,自然是要受苦受難的,更別說你走的這條路…….千難萬險,連口腹之欲都控製不住的,必然不適合這裏!”顧炎武歎了口氣:“老夫明日就把那六人遣散回去,王而農不知哪裏修來的福分,老夫那些學生跟著老夫走南闖北,老夫自度也沒有藏私,都是用心教養的,卻沒一個人比得上你。”
“亭林先生過譽了!”侯俊铖臉上都有些窘色,趕忙幫顧炎武添著茶:“亭林先生不怪罪小輩無禮就好。”
“你倒是臉皮厚,連謙虛兩句都不肯!”顧炎武哈哈大笑幾聲,啜了口茶,表情有些沉鬱下來:“老夫如何會怪罪你呢?輔明你擺出這副模樣,正說明你是個想要做事且做要成事的,老夫高興還來不及呢!”
“其實老夫很早就收到了王而農的信,老夫從康熙十年開始就藏在京師的親友家裏,清廷其實也知曉此事,之前清廷修纂《明史》還派人來尋過老夫,此事老夫也在書信裏和王而農說過一嘴,所以他兒子拿著書信便直奔京師而來,也私下裏與老夫長談了一番。”
“但老夫沒有立即南下,而是先去了西北,陝甘諸部綠營乃是當今戰力最強的漢軍兵馬,若是他們也揭竿起事,陝甘居高臨下威脅山西和華北,則清廷旦夕可滅,老夫知道之前吳三桂就派了人去勸降陝甘的綠營將官,老夫也知道他的使者大多被那些綠營將官綁了送給了滿清,但老夫還是想去冒個險,能勸降一部,便能為反清的力量多加強些力量!”
“天下興亡匹夫有責,亭林先生大義,小輩佩服……”侯俊铖由心底的泛著敬意,他對康熙時期了解不多,但河西四漢將的大名他還是聽說過的,平定三藩的戰爭中,陝甘綠營就是滿清的金牌打手,立下“赫赫戰功”,顧炎武往陝甘而去,自然是冒著生命的危險。
顧炎武笑了笑,麵色更加沉鬱了一下,長長歎了口氣:“老夫先到了平涼,想要勸降陝西總督王輔臣,他去年將吳三桂的使者信劄一並送去了京師,滿清的皇帝還讚他是‘疾風知勁草今日乃見之’。”
“但老夫隻與他見了一麵,便看出他態度搖擺,而且對清廷派駐陝西節製諸部的刑部尚書莫洛極為不滿、頗多怨言,心中已經確信這王輔臣日後必然是要反的。”
“彼時老夫心中激動萬分,隻覺得能在陝西有一場大大的收獲,直到…….王輔臣當夜為老夫設宴接風!”顧炎武撫摸著長桌,捏到一粒粟米,在手指上把玩著:“輔明啊!王輔臣可比你客氣多了,七十二小碟、三十六道大菜,雞鴨魚肉自是不缺的,還有許多老夫都叫不上名字的奇珍佳肴,酒也是上好的美酒,一口都要好幾兩銀子,連水果都是派人從廣州每日八百裏加急送回來的南洋水果,老夫生在江南富裕之地,許多都連見也沒見過!”
顧炎武將那粒粟米按在桌上,冷笑一聲:“而彼時的陝西是個什麽情況呢?從康熙十一年開始,陝甘地區便遭了嚴重的旱災,今年至今,陝西臨洮府滴雨未下,百姓流離失所,幾近人相食,老夫往平涼的一路上,所見是白骨露於野、千裏無雞鳴。”
“災情最重的臨洮府聽聞是十村九荒,當地官紳開始有團結一致捐糧救災的、有趁機兼並的,到如今是不論良惡統統跑了個幹淨,連他們都熬不下去,百姓如何,自不必說。”
“就在老夫到達平涼的時候,清廷撥了二十多萬兩白銀救災,輔明,你也知道清廷如今四麵開戰,軍需浩瀚,這筆賑災款,聽說是那康熙皇帝頂著八旗的反對,挪用了本該發給京軍的旗餉才擠出來的!”顧炎武猛地一拍桌子,笑聲中滿是憤怒和無奈:“可笑啊!滿人的皇帝想盡辦法救災,漢人的棟梁卻是搶盡辦法的吃喝玩樂!”
“康熙是個聰明的皇帝,竭澤而漁的後果他很清楚!”侯俊铖眯了眯眼,淡淡的評價道:“滿清從陝西抽走的留存一年都有一百多萬兩,陝西地方無力賑災,就是清廷抽走了留存而造成的,花二十萬兩既能買個仁善的名聲,又能保住這每年一百多萬兩的營生,萬一陝西因災致亂,就一兩百萬兩銀子都不一定能撫平,這筆賬康熙算得清楚。”
侯俊铖頓了頓,歎了口氣:“但百姓們沒有精力和義務去算賬,看在他們眼裏,隻會是滿清朝廷在幫他們救災,而那些漢官漢將們……非但對他們不聞不問乃至於掠其盤剝他們以滿足自身的欲望,而且還要反亂朝廷、取他們的性命!”
“正是此理!故而老夫斷定王輔臣必敗無疑,就沒有在他身上浪費時間,第二天城門一開便悄悄逃了出去,想去甘肅尋甘肅提督張勇……”顧炎武又歎了口氣:“剛入甘肅就碰到綠營兵勒索,花了好幾百兩銀子才脫身……”
“老夫斷定那張勇也不過是一丘之貉而已,對陝甘那些漢官漢將,徹底失了興趣,便領著弟子南下往石含山而來……”顧炎武抬頭看向堂外,微微一笑:“沒想到來到永寧縣,卻是看了一場大戲!”
“剛剛那場接風宴,輔明在主位上看得仔細…….”顧炎武捧著從趙家找來的瓷茶杯,意味深長的笑著:“有些劣徒隻吃了那碎雞蛋,其他的飯食動也沒動,輔明看到了幾個?”
“六個人吧……”侯俊铖頭也沒抬,淡淡的笑著:“亭林先生猜到了?”
“也不難猜,石含山窮困貧瘠,你這紅營又是上下一體,在山中熬下去,自然是要受苦受難的,更別說你走的這條路…….千難萬險,連口腹之欲都控製不住的,必然不適合這裏!”顧炎武歎了口氣:“老夫明日就把那六人遣散回去,王而農不知哪裏修來的福分,老夫那些學生跟著老夫走南闖北,老夫自度也沒有藏私,都是用心教養的,卻沒一個人比得上你。”
“亭林先生過譽了!”侯俊铖臉上都有些窘色,趕忙幫顧炎武添著茶:“亭林先生不怪罪小輩無禮就好。”
“你倒是臉皮厚,連謙虛兩句都不肯!”顧炎武哈哈大笑幾聲,啜了口茶,表情有些沉鬱下來:“老夫如何會怪罪你呢?輔明你擺出這副模樣,正說明你是個想要做事且做要成事的,老夫高興還來不及呢!”
“其實老夫很早就收到了王而農的信,老夫從康熙十年開始就藏在京師的親友家裏,清廷其實也知曉此事,之前清廷修纂《明史》還派人來尋過老夫,此事老夫也在書信裏和王而農說過一嘴,所以他兒子拿著書信便直奔京師而來,也私下裏與老夫長談了一番。”
“但老夫沒有立即南下,而是先去了西北,陝甘諸部綠營乃是當今戰力最強的漢軍兵馬,若是他們也揭竿起事,陝甘居高臨下威脅山西和華北,則清廷旦夕可滅,老夫知道之前吳三桂就派了人去勸降陝甘的綠營將官,老夫也知道他的使者大多被那些綠營將官綁了送給了滿清,但老夫還是想去冒個險,能勸降一部,便能為反清的力量多加強些力量!”
“天下興亡匹夫有責,亭林先生大義,小輩佩服……”侯俊铖由心底的泛著敬意,他對康熙時期了解不多,但河西四漢將的大名他還是聽說過的,平定三藩的戰爭中,陝甘綠營就是滿清的金牌打手,立下“赫赫戰功”,顧炎武往陝甘而去,自然是冒著生命的危險。
顧炎武笑了笑,麵色更加沉鬱了一下,長長歎了口氣:“老夫先到了平涼,想要勸降陝西總督王輔臣,他去年將吳三桂的使者信劄一並送去了京師,滿清的皇帝還讚他是‘疾風知勁草今日乃見之’。”
“但老夫隻與他見了一麵,便看出他態度搖擺,而且對清廷派駐陝西節製諸部的刑部尚書莫洛極為不滿、頗多怨言,心中已經確信這王輔臣日後必然是要反的。”
“彼時老夫心中激動萬分,隻覺得能在陝西有一場大大的收獲,直到…….王輔臣當夜為老夫設宴接風!”顧炎武撫摸著長桌,捏到一粒粟米,在手指上把玩著:“輔明啊!王輔臣可比你客氣多了,七十二小碟、三十六道大菜,雞鴨魚肉自是不缺的,還有許多老夫都叫不上名字的奇珍佳肴,酒也是上好的美酒,一口都要好幾兩銀子,連水果都是派人從廣州每日八百裏加急送回來的南洋水果,老夫生在江南富裕之地,許多都連見也沒見過!”
顧炎武將那粒粟米按在桌上,冷笑一聲:“而彼時的陝西是個什麽情況呢?從康熙十一年開始,陝甘地區便遭了嚴重的旱災,今年至今,陝西臨洮府滴雨未下,百姓流離失所,幾近人相食,老夫往平涼的一路上,所見是白骨露於野、千裏無雞鳴。”
“災情最重的臨洮府聽聞是十村九荒,當地官紳開始有團結一致捐糧救災的、有趁機兼並的,到如今是不論良惡統統跑了個幹淨,連他們都熬不下去,百姓如何,自不必說。”
“就在老夫到達平涼的時候,清廷撥了二十多萬兩白銀救災,輔明,你也知道清廷如今四麵開戰,軍需浩瀚,這筆賑災款,聽說是那康熙皇帝頂著八旗的反對,挪用了本該發給京軍的旗餉才擠出來的!”顧炎武猛地一拍桌子,笑聲中滿是憤怒和無奈:“可笑啊!滿人的皇帝想盡辦法救災,漢人的棟梁卻是搶盡辦法的吃喝玩樂!”
“康熙是個聰明的皇帝,竭澤而漁的後果他很清楚!”侯俊铖眯了眯眼,淡淡的評價道:“滿清從陝西抽走的留存一年都有一百多萬兩,陝西地方無力賑災,就是清廷抽走了留存而造成的,花二十萬兩既能買個仁善的名聲,又能保住這每年一百多萬兩的營生,萬一陝西因災致亂,就一兩百萬兩銀子都不一定能撫平,這筆賬康熙算得清楚。”
侯俊铖頓了頓,歎了口氣:“但百姓們沒有精力和義務去算賬,看在他們眼裏,隻會是滿清朝廷在幫他們救災,而那些漢官漢將們……非但對他們不聞不問乃至於掠其盤剝他們以滿足自身的欲望,而且還要反亂朝廷、取他們的性命!”
“正是此理!故而老夫斷定王輔臣必敗無疑,就沒有在他身上浪費時間,第二天城門一開便悄悄逃了出去,想去甘肅尋甘肅提督張勇……”顧炎武又歎了口氣:“剛入甘肅就碰到綠營兵勒索,花了好幾百兩銀子才脫身……”
“老夫斷定那張勇也不過是一丘之貉而已,對陝甘那些漢官漢將,徹底失了興趣,便領著弟子南下往石含山而來……”顧炎武抬頭看向堂外,微微一笑:“沒想到來到永寧縣,卻是看了一場大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