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632年9月,笨港港口經過上次火燒荷蘭人艦隊的那把大火,如今總算煥然一新,經過半年時間的重建,港口內的設施基本上重建完畢,隻剩造船廠還在持續擴建當中。
“張師傅,您看這紅夷大船目前能仿造嗎?”
一名年近六旬,精神抖擻的老頭帶著數人從內到外的把‘安平號’仔細的打量了兩個時辰。
“回稟大人,老夫在泉州府造船已有五十餘年,並未接觸過紅夷的夾板船,並且此船製造工藝複雜,與我朝福船和寶船大相徑庭,沒有造船圖紙的話,我等需不少時日慢慢研究,方可一試。”
這名造船師傅是楊三生花重金從泉州府請來的(頂級的造船師傅基本都居住在城內,此前楊三生等人身為海盜,無力攻入城內,因此以前隻有能造小船的船工。),據說這老師傅的祖上曾參與建造過鄭和下西洋時的寶船。
楊三生本想試試看,讓這老師傅仿造蓋倫船,奈何這老師傅看了半天也無能為力。
“既然如此,那就勞煩張師傅和您的徒弟們長居此地。”
說完,楊三生對著身後的手下說道。
“來人,去給張師傅在港口附近安排幾間上等房屋。”
“謝大人,老夫現在隻需將此船的外形和內部構造繪製完成便可專心研究。”
“那就勞煩張師傅了,請。”
客客氣氣的將張師傅等人送走,楊三生抬手示意身後下屬。
“去把這些人的家眷都從泉州府接來。”
“遵命,少將軍”
“看來還是得等麥克雷神父從歐洲帶來的造船工才行。”
打消了現在就仿製蓋倫船的計劃,楊三生轉身向著軍營走去。
返回軍營大帳,楊三生站在桌子前,雙手撐著桌子,仔細看著這幾個月通過下屬以及福建廣州等海商共同繪製的海圖。
目前楊三生手中控製著笨港、安平堡、澎湖列島以及曾經被鍾斌和李魁奇占據後又廢棄的東沙群島。
澎湖列島和東沙群島分別駐守著高平和王明玉,其中,高平駐守澎湖列島麾下擁有戰船25艘(排水量150-200噸)以及旗艦魚鳥號和魚鼠號(之前俘獲的兩艘雙桅帆船,全長25米,排水量320噸,8門12磅炮載員120人),海軍2300人,陸軍800人。
王明玉駐守東沙群島麾下擁有戰船17艘(排水量150-200噸)以及旗艦魚狐號(雙桅帆船),海軍1200人,陸軍200人。
安平堡由楊三生父親楊琮坐鎮,麾下擁有戰船60艘(200噸),旗艦為三桅帆船飛虎號(全長38米,排水量400噸,16門12磅炮,載員200人),三艘三桅帆船,飛鯊號、飛魚號、飛狼號,海軍5000人,陸軍5000人(蕭平為陸軍副將,楊琮為陸軍主將)。
楊三生坐鎮笨港,麾下擁有戰船100艘(200噸),旗艦為蓋倫船安平堡號(前荷蘭人旗艦密德堡號,全長45米,排水量500噸,載炮56門,雙層甲板,載員350人,20門32磅炮,20門18磅炮,10門12磅炮,6門6磅炮,屬於四級戰艦),四艘三桅帆船,飛獅號、飛象號、飛狐號、飛豹號,海軍人,陸軍8000人(蔣西山為陸軍副將,楊三生為主將)。
“目前我軍與鄭芝龍同屬官軍,在福建及東南亞海域上鄭芝龍不敢明目張膽的與我軍開戰,特別是東南亞,我軍與葡萄牙人和西班牙人交好,鄭芝龍在這裏的實力不如我軍,但在其他海域,就不敢保證了。”
“高安,最近幾個月,我軍接到了多少泉州府商船失蹤的報告。”
“回稟少將軍,加上昨天上報的一起商船失蹤案,這段時間一共發生了十六起商船失蹤事件,並且都是發生在倭國海域附近。”
緊緊盯著海圖的楊三生並未回頭,而是繼續問道。
“那些損失商船的海商怎麽說?”
“他們聯名上書想要少將軍承擔部分損失,畢竟他們這些失蹤的商船,從泉州府出港時,都購買了將軍頒發的貿易證。”
“噢,想要我賠償?有意思。”
福建泉州府算得上是鄭芝龍第二個大本營,這裏有不少海商都是鄭芝龍的同鄉,這些人表麵上順從楊三生,購買了他和鄭芝龍雙方都認同的貿易憑證,但泉州府大部分海商,私底下還是心係鄭芝龍。
“依你看,我該賠償嗎?”
“少將軍,這出海貿易,海麵廣闊,危險難測,遭遇大風大浪、遭遇匪盜或是船隻觸礁沉沒實屬正常,這些損失怎能由少將軍賠償。
況且,這些海商購買的貿易憑證是由將軍和鄭芝龍共同頒發的,為何這損失要由我軍單獨賠償。”
高安投靠楊三生已有一年多的時間,經曆了不少大事,也從李厲口中了解到不少海貿之事,自然是不會讚同這些泉州府海商的賠償要求。
“此事並不簡單,昨日我接到鄒維璉的信件,信上說,鄒維璉因剿滅紅夷大軍、招安海寇、開疆擴土有功,不日將被調往京師述職,最近幾日有不少泉州府海商聯名上疏,要求鄒維璉派兵護衛福建海商出海船隻的安全。”
“鄒維璉要走了?”
高安有些驚訝。
楊三生這幾個月能安穩的過度,鄒維璉可起到了不小的作用。
沒有鄒維璉在福建幫他們牽製住鄭芝龍的大軍,怕是他們也沒機會等到笨港重建完畢。
“沒錯,鄒維璉為了不讓這些海商把事情鬧大,影響他回京述職,特令我父親派艦隊隨一支泉州府海商商隊北上貿易,護衛貿易航道以及保護這些商船的安全。”
“少將軍,此事明顯有詐,我軍目前與倭國幾乎沒有貿易來往,大多都是在杭州府等地和東南亞與那些佛朗機人貿易,那鄭芝龍控製著日本貿易的主要航道,鄒維璉怎會安排將軍派軍護航。”
“鄒維璉要走了,他不想趟這趟渾水,招安我父子二人,鄒維璉與鄭芝龍已然勢同水火,如今鄭芝龍這條百足之蟲死而不僵,所以他需要向鄭芝龍妥協。”
前段時間,楊三生收到佛朗機人的消息,得知鄭芝龍派人去巴達維亞聯絡荷蘭人,奈何鄭芝龍不清楚荷蘭人如今在東南亞的具體情況,還不知道巴達維亞的荷蘭人在失去了所有派出去的艦船後,在東南亞這片海域,已經是自身難保,怎會還有精力去管其他事,能保住巴達維亞等東南亞殖民地不丟失就算是不幸中的萬幸。
荷蘭人想要派大軍奪回熱蘭遮城,起碼要等三年以上,才有可能從歐洲調集大軍趕到巴達維亞。
因此,鄭芝龍得知荷蘭人不能成為他擊敗楊三生的助力後,肯定會想其他辦法對付他們。。
“原來如此,看來護衛貿易航道是假,鄭芝龍想在倭國海域附近伏擊我軍護航艦隊是真!”
聽到此處,高安也反應了過來。
“本來打算先把台北的基隆港從西班牙人手中奪下來,現在看來暫時是沒機會了。”
楊三生無奈的搖了搖頭,計劃總是趕不上變化。
“張師傅,您看這紅夷大船目前能仿造嗎?”
一名年近六旬,精神抖擻的老頭帶著數人從內到外的把‘安平號’仔細的打量了兩個時辰。
“回稟大人,老夫在泉州府造船已有五十餘年,並未接觸過紅夷的夾板船,並且此船製造工藝複雜,與我朝福船和寶船大相徑庭,沒有造船圖紙的話,我等需不少時日慢慢研究,方可一試。”
這名造船師傅是楊三生花重金從泉州府請來的(頂級的造船師傅基本都居住在城內,此前楊三生等人身為海盜,無力攻入城內,因此以前隻有能造小船的船工。),據說這老師傅的祖上曾參與建造過鄭和下西洋時的寶船。
楊三生本想試試看,讓這老師傅仿造蓋倫船,奈何這老師傅看了半天也無能為力。
“既然如此,那就勞煩張師傅和您的徒弟們長居此地。”
說完,楊三生對著身後的手下說道。
“來人,去給張師傅在港口附近安排幾間上等房屋。”
“謝大人,老夫現在隻需將此船的外形和內部構造繪製完成便可專心研究。”
“那就勞煩張師傅了,請。”
客客氣氣的將張師傅等人送走,楊三生抬手示意身後下屬。
“去把這些人的家眷都從泉州府接來。”
“遵命,少將軍”
“看來還是得等麥克雷神父從歐洲帶來的造船工才行。”
打消了現在就仿製蓋倫船的計劃,楊三生轉身向著軍營走去。
返回軍營大帳,楊三生站在桌子前,雙手撐著桌子,仔細看著這幾個月通過下屬以及福建廣州等海商共同繪製的海圖。
目前楊三生手中控製著笨港、安平堡、澎湖列島以及曾經被鍾斌和李魁奇占據後又廢棄的東沙群島。
澎湖列島和東沙群島分別駐守著高平和王明玉,其中,高平駐守澎湖列島麾下擁有戰船25艘(排水量150-200噸)以及旗艦魚鳥號和魚鼠號(之前俘獲的兩艘雙桅帆船,全長25米,排水量320噸,8門12磅炮載員120人),海軍2300人,陸軍800人。
王明玉駐守東沙群島麾下擁有戰船17艘(排水量150-200噸)以及旗艦魚狐號(雙桅帆船),海軍1200人,陸軍200人。
安平堡由楊三生父親楊琮坐鎮,麾下擁有戰船60艘(200噸),旗艦為三桅帆船飛虎號(全長38米,排水量400噸,16門12磅炮,載員200人),三艘三桅帆船,飛鯊號、飛魚號、飛狼號,海軍5000人,陸軍5000人(蕭平為陸軍副將,楊琮為陸軍主將)。
楊三生坐鎮笨港,麾下擁有戰船100艘(200噸),旗艦為蓋倫船安平堡號(前荷蘭人旗艦密德堡號,全長45米,排水量500噸,載炮56門,雙層甲板,載員350人,20門32磅炮,20門18磅炮,10門12磅炮,6門6磅炮,屬於四級戰艦),四艘三桅帆船,飛獅號、飛象號、飛狐號、飛豹號,海軍人,陸軍8000人(蔣西山為陸軍副將,楊三生為主將)。
“目前我軍與鄭芝龍同屬官軍,在福建及東南亞海域上鄭芝龍不敢明目張膽的與我軍開戰,特別是東南亞,我軍與葡萄牙人和西班牙人交好,鄭芝龍在這裏的實力不如我軍,但在其他海域,就不敢保證了。”
“高安,最近幾個月,我軍接到了多少泉州府商船失蹤的報告。”
“回稟少將軍,加上昨天上報的一起商船失蹤案,這段時間一共發生了十六起商船失蹤事件,並且都是發生在倭國海域附近。”
緊緊盯著海圖的楊三生並未回頭,而是繼續問道。
“那些損失商船的海商怎麽說?”
“他們聯名上書想要少將軍承擔部分損失,畢竟他們這些失蹤的商船,從泉州府出港時,都購買了將軍頒發的貿易證。”
“噢,想要我賠償?有意思。”
福建泉州府算得上是鄭芝龍第二個大本營,這裏有不少海商都是鄭芝龍的同鄉,這些人表麵上順從楊三生,購買了他和鄭芝龍雙方都認同的貿易憑證,但泉州府大部分海商,私底下還是心係鄭芝龍。
“依你看,我該賠償嗎?”
“少將軍,這出海貿易,海麵廣闊,危險難測,遭遇大風大浪、遭遇匪盜或是船隻觸礁沉沒實屬正常,這些損失怎能由少將軍賠償。
況且,這些海商購買的貿易憑證是由將軍和鄭芝龍共同頒發的,為何這損失要由我軍單獨賠償。”
高安投靠楊三生已有一年多的時間,經曆了不少大事,也從李厲口中了解到不少海貿之事,自然是不會讚同這些泉州府海商的賠償要求。
“此事並不簡單,昨日我接到鄒維璉的信件,信上說,鄒維璉因剿滅紅夷大軍、招安海寇、開疆擴土有功,不日將被調往京師述職,最近幾日有不少泉州府海商聯名上疏,要求鄒維璉派兵護衛福建海商出海船隻的安全。”
“鄒維璉要走了?”
高安有些驚訝。
楊三生這幾個月能安穩的過度,鄒維璉可起到了不小的作用。
沒有鄒維璉在福建幫他們牽製住鄭芝龍的大軍,怕是他們也沒機會等到笨港重建完畢。
“沒錯,鄒維璉為了不讓這些海商把事情鬧大,影響他回京述職,特令我父親派艦隊隨一支泉州府海商商隊北上貿易,護衛貿易航道以及保護這些商船的安全。”
“少將軍,此事明顯有詐,我軍目前與倭國幾乎沒有貿易來往,大多都是在杭州府等地和東南亞與那些佛朗機人貿易,那鄭芝龍控製著日本貿易的主要航道,鄒維璉怎會安排將軍派軍護航。”
“鄒維璉要走了,他不想趟這趟渾水,招安我父子二人,鄒維璉與鄭芝龍已然勢同水火,如今鄭芝龍這條百足之蟲死而不僵,所以他需要向鄭芝龍妥協。”
前段時間,楊三生收到佛朗機人的消息,得知鄭芝龍派人去巴達維亞聯絡荷蘭人,奈何鄭芝龍不清楚荷蘭人如今在東南亞的具體情況,還不知道巴達維亞的荷蘭人在失去了所有派出去的艦船後,在東南亞這片海域,已經是自身難保,怎會還有精力去管其他事,能保住巴達維亞等東南亞殖民地不丟失就算是不幸中的萬幸。
荷蘭人想要派大軍奪回熱蘭遮城,起碼要等三年以上,才有可能從歐洲調集大軍趕到巴達維亞。
因此,鄭芝龍得知荷蘭人不能成為他擊敗楊三生的助力後,肯定會想其他辦法對付他們。。
“原來如此,看來護衛貿易航道是假,鄭芝龍想在倭國海域附近伏擊我軍護航艦隊是真!”
聽到此處,高安也反應了過來。
“本來打算先把台北的基隆港從西班牙人手中奪下來,現在看來暫時是沒機會了。”
楊三生無奈的搖了搖頭,計劃總是趕不上變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