鬆山城,臨時總督府。
“啟稟督師,昨夜末將派出城的探子,今晨匯報,鬆山城南麵十裏的位置,發現幾支不屬於我大明,更不屬於滿清韃子的騎兵小隊,懷疑是我軍的援軍哨探,前來鬆山城周圍探查地形的!”
大清早,總兵祖大樂一臉興奮的向洪承疇匯報道。
洪承疇此刻正坐在主位上,精神有些不振,下方則坐著幾十名明軍武將、參將等軍中將領,這些人的臉色都有些發白,但聽到這話後,眾人的臉上卻突然出現了些許紅潤,洪承疇立馬問道“是否知曉那支騎兵總共有多少人?你又是如何確定其敵友身份的?!”
“回稟督師,末將麾下的探子總共發現了三支未知身份的騎兵隊伍,每支隊伍有十人左右,一人三馬,且馬背上的騎士魁梧雄壯,並且還在繪製周邊的地形圖。”
說到這裏,祖大樂頓了一下,從懷中拿出一張簡易的地形圖,交到洪承疇手中,繼續說道:“這是末將麾下的探子拾取的那些騎兵遺落的地形圖,並且末將麾下的探子聽到這些騎兵用著一口流利的漢語交流,長相也是我漢人模樣,因此才判斷,這些人乃是我軍的援軍。”
雖然鬆山城已經被滿清韃子團團圍住,但鬆山城內的明軍,可以趁著夜色,偷偷派出少量的探子出城探聽消息,但這些出城的探子,想要安全的返回鬆山城,可就沒那麽容易了。
一般十人出城,能有五到六人返回就已經很不錯,若是運氣不好,十人出城,恐怕隻能有一人回來,甚至無人生還。
“今晚加派人手出城探查消息,務必要尋到這些人,確定這些人的敵友身份!”
洪承疇立刻說道。
如今,鬆山城已陷入絕境,就算韃子不攻城,城中的糧草也基本上消耗殆盡,堅持不了多久,因此,麵對這等情況,洪承疇肯定願意賭上一賭,一旦城外的那些騎兵是友軍,不管這支友軍是不是明軍,隻要不是韃子的軍隊,並且還能對他們伸出援手,那就是友軍,是朋友,更是鬆山城中,上萬明軍唯一的希望!
……………………………………………………
鬆山城西麵五裏外的小樹林。
“韃子來了,快撤!”
外圍放哨的騎兵大聲喊道。
附近正在繪製地形圖的騎兵聞聲,迅速把紙張揣入環中,打馬便跑。
“該死的漢狗!站住!有種和你爺爺打上一場!”
眼見前方的騎兵越跑越遠,追之不及的韃子騎兵隻能憤怒的叫罵著。
跑出十幾裏後,正當這支騎兵小隊以為能甩掉韃子騎兵的追擊時,在他們逃跑方向的前方不遠處,卻突兀的出現了一支三十人的韃子騎兵,正巧攔在他們的必經之路上。
“該死的狗韃子!咱們上當了!”
此刻,這支騎兵小隊的小隊長哪還能不知道,之前韃子就是故意讓他們發現,然後引誘他們向這個方向逃跑。
“弟兄們!衝過去!別戀戰!”
眼見無法逃脫,這支騎兵小隊的成員,拔出腰間的馬刀,向著前方攔路的三十名韃子騎兵衝了過去。
很快,雙方騎兵就戰在了一起。
鏘鏘鏘鏘的金鐵碰擊聲不絕於耳。
此番韃子為了成功攔截這些騎兵小隊,可謂是花費了不少心思。
“狗韃子,受死吧!”
一名騎兵躲過韃子的致命一擊,反手揮舞手中的馬刀,直奔韃子騎兵的腰部。
奈何韃子騎兵反應迅速,收刀擋住了這致命一擊,恰好旁邊又出現了一柄馬刀,直奔韃子脖頸,隻聽‘噗嗤’一聲,韃子騎兵的腦袋就被砍掉了。
韃子騎兵為了能夠攔住這些刺探消息的騎兵,全都是輕裝上陣,因此雙方身上都沒有穿戴重甲,最多就是穿了一件皮甲,可皮甲麵對鋒利的馬刀,根本沒有任何防禦力可言。
隻是,韃子騎兵的人數較多,並且此次就是為了圍困,所以刻意與被困住的騎兵糾纏在一起,並未全力廝殺,隻需拖延一下時間,不久就能等到支援,然後再全殲或生擒敵軍。
眼看被韃子騎兵糾纏住,騎兵小隊長大聲喊道:“韃子是想纏住咱們!我留下斷後,剩下的人趕緊撤!”
……………………………………………………
與此同時,十名昨夜悄悄從鬆山城出來的明軍哨探,碰巧來到附近,發現了前方的情況。
“什長,前方有騎兵正在與韃子騎兵纏鬥!”
一名明軍騎兵驚訝的喊道。
“小聲點,老子看到了!”
明軍什長抽出腰間的馬刀,說道:“弟兄們,隨我衝上去,滅了那些狗韃子!”
……………………………………………………
正當尚可喜麾下的這支騎兵小隊打算斷臂求生時,圍住他們的韃子騎兵卻突然陷入了騷亂。
同時,突兀的喊殺聲也從外麵傳來。
眼見韃子騎兵陷入混亂,騎兵小隊長大聲喊道:“援軍來了!”
說罷,一刀擊退眼前的韃子,奮力向著韃子出現騷亂的位置衝去。
很快,明軍騎兵趕到戰場,兩麵夾擊之下,韃子騎兵不敵,在戰死了六七人後,迅速逃跑。
此戰,騎兵小隊戰死了三人,明軍戰死了一人,相較於韃子的損失,算是一場大勝了。
“多謝閣下相救!”
騎兵小隊長打馬上前感謝道。
“此地不宜久留,韃子增援很快便會趕來,諸位好漢請隨我來!”
明軍什長回了一禮,激動的說道。
自從明軍退守鬆山城,經過幾次突圍,隻有總兵吳三桂、王樸等逃入杏山 ,總兵馬科、李輔明等奔入塔山,剩下的明軍則全都突圍失敗,被困在鬆山城內。
最近的一次明軍援軍出現,那都是上個月發生的事情,然而,援軍不僅沒能增援到鬆山城,就連洪承疇派出去夜襲的六千人馬,也被韃子擊退,至此以後,鬆山城就徹底成為了一座孤城,城中士氣低落,且糧食短缺。
今日這些明軍騎兵見到又有援軍前來,哪怕不知曉眼前之人的身份,隻要他們與韃子為敵,那就是友軍,心情怎會不興奮。
很快,明軍什長就領著還剩七人的騎兵小隊,來到了一處安全的僻靜之地。
雙方這才有了可以正常交流的機會。
“啟稟督師,昨夜末將派出城的探子,今晨匯報,鬆山城南麵十裏的位置,發現幾支不屬於我大明,更不屬於滿清韃子的騎兵小隊,懷疑是我軍的援軍哨探,前來鬆山城周圍探查地形的!”
大清早,總兵祖大樂一臉興奮的向洪承疇匯報道。
洪承疇此刻正坐在主位上,精神有些不振,下方則坐著幾十名明軍武將、參將等軍中將領,這些人的臉色都有些發白,但聽到這話後,眾人的臉上卻突然出現了些許紅潤,洪承疇立馬問道“是否知曉那支騎兵總共有多少人?你又是如何確定其敵友身份的?!”
“回稟督師,末將麾下的探子總共發現了三支未知身份的騎兵隊伍,每支隊伍有十人左右,一人三馬,且馬背上的騎士魁梧雄壯,並且還在繪製周邊的地形圖。”
說到這裏,祖大樂頓了一下,從懷中拿出一張簡易的地形圖,交到洪承疇手中,繼續說道:“這是末將麾下的探子拾取的那些騎兵遺落的地形圖,並且末將麾下的探子聽到這些騎兵用著一口流利的漢語交流,長相也是我漢人模樣,因此才判斷,這些人乃是我軍的援軍。”
雖然鬆山城已經被滿清韃子團團圍住,但鬆山城內的明軍,可以趁著夜色,偷偷派出少量的探子出城探聽消息,但這些出城的探子,想要安全的返回鬆山城,可就沒那麽容易了。
一般十人出城,能有五到六人返回就已經很不錯,若是運氣不好,十人出城,恐怕隻能有一人回來,甚至無人生還。
“今晚加派人手出城探查消息,務必要尋到這些人,確定這些人的敵友身份!”
洪承疇立刻說道。
如今,鬆山城已陷入絕境,就算韃子不攻城,城中的糧草也基本上消耗殆盡,堅持不了多久,因此,麵對這等情況,洪承疇肯定願意賭上一賭,一旦城外的那些騎兵是友軍,不管這支友軍是不是明軍,隻要不是韃子的軍隊,並且還能對他們伸出援手,那就是友軍,是朋友,更是鬆山城中,上萬明軍唯一的希望!
……………………………………………………
鬆山城西麵五裏外的小樹林。
“韃子來了,快撤!”
外圍放哨的騎兵大聲喊道。
附近正在繪製地形圖的騎兵聞聲,迅速把紙張揣入環中,打馬便跑。
“該死的漢狗!站住!有種和你爺爺打上一場!”
眼見前方的騎兵越跑越遠,追之不及的韃子騎兵隻能憤怒的叫罵著。
跑出十幾裏後,正當這支騎兵小隊以為能甩掉韃子騎兵的追擊時,在他們逃跑方向的前方不遠處,卻突兀的出現了一支三十人的韃子騎兵,正巧攔在他們的必經之路上。
“該死的狗韃子!咱們上當了!”
此刻,這支騎兵小隊的小隊長哪還能不知道,之前韃子就是故意讓他們發現,然後引誘他們向這個方向逃跑。
“弟兄們!衝過去!別戀戰!”
眼見無法逃脫,這支騎兵小隊的成員,拔出腰間的馬刀,向著前方攔路的三十名韃子騎兵衝了過去。
很快,雙方騎兵就戰在了一起。
鏘鏘鏘鏘的金鐵碰擊聲不絕於耳。
此番韃子為了成功攔截這些騎兵小隊,可謂是花費了不少心思。
“狗韃子,受死吧!”
一名騎兵躲過韃子的致命一擊,反手揮舞手中的馬刀,直奔韃子騎兵的腰部。
奈何韃子騎兵反應迅速,收刀擋住了這致命一擊,恰好旁邊又出現了一柄馬刀,直奔韃子脖頸,隻聽‘噗嗤’一聲,韃子騎兵的腦袋就被砍掉了。
韃子騎兵為了能夠攔住這些刺探消息的騎兵,全都是輕裝上陣,因此雙方身上都沒有穿戴重甲,最多就是穿了一件皮甲,可皮甲麵對鋒利的馬刀,根本沒有任何防禦力可言。
隻是,韃子騎兵的人數較多,並且此次就是為了圍困,所以刻意與被困住的騎兵糾纏在一起,並未全力廝殺,隻需拖延一下時間,不久就能等到支援,然後再全殲或生擒敵軍。
眼看被韃子騎兵糾纏住,騎兵小隊長大聲喊道:“韃子是想纏住咱們!我留下斷後,剩下的人趕緊撤!”
……………………………………………………
與此同時,十名昨夜悄悄從鬆山城出來的明軍哨探,碰巧來到附近,發現了前方的情況。
“什長,前方有騎兵正在與韃子騎兵纏鬥!”
一名明軍騎兵驚訝的喊道。
“小聲點,老子看到了!”
明軍什長抽出腰間的馬刀,說道:“弟兄們,隨我衝上去,滅了那些狗韃子!”
……………………………………………………
正當尚可喜麾下的這支騎兵小隊打算斷臂求生時,圍住他們的韃子騎兵卻突然陷入了騷亂。
同時,突兀的喊殺聲也從外麵傳來。
眼見韃子騎兵陷入混亂,騎兵小隊長大聲喊道:“援軍來了!”
說罷,一刀擊退眼前的韃子,奮力向著韃子出現騷亂的位置衝去。
很快,明軍騎兵趕到戰場,兩麵夾擊之下,韃子騎兵不敵,在戰死了六七人後,迅速逃跑。
此戰,騎兵小隊戰死了三人,明軍戰死了一人,相較於韃子的損失,算是一場大勝了。
“多謝閣下相救!”
騎兵小隊長打馬上前感謝道。
“此地不宜久留,韃子增援很快便會趕來,諸位好漢請隨我來!”
明軍什長回了一禮,激動的說道。
自從明軍退守鬆山城,經過幾次突圍,隻有總兵吳三桂、王樸等逃入杏山 ,總兵馬科、李輔明等奔入塔山,剩下的明軍則全都突圍失敗,被困在鬆山城內。
最近的一次明軍援軍出現,那都是上個月發生的事情,然而,援軍不僅沒能增援到鬆山城,就連洪承疇派出去夜襲的六千人馬,也被韃子擊退,至此以後,鬆山城就徹底成為了一座孤城,城中士氣低落,且糧食短缺。
今日這些明軍騎兵見到又有援軍前來,哪怕不知曉眼前之人的身份,隻要他們與韃子為敵,那就是友軍,心情怎會不興奮。
很快,明軍什長就領著還剩七人的騎兵小隊,來到了一處安全的僻靜之地。
雙方這才有了可以正常交流的機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