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來這鬆浦重信是個聰明人,知道把大權交出來保全家的性命。”
楊三生喃喃自語道。
根據楊三生的計劃,明年他就會讓九州島上的三個倭國勢力陷入內戰,讓唐津藩與平戶藩滅掉天草四郎這支宗教叛軍,然後再根據唐津藩和平戶藩的表現,留下其中一個倭藩。
不過現在看來,既然鬆浦重信是個聰明人,他交出了權利,那麽,明年在九州島能剩下的唯一勢力,隻會是田川家。
當然,田川家控製九州島也隻是暫時的,等到天草四郎和唐津藩被盡數消滅,田川家自然需要交出九州島,否則,楊三生費盡心思算計倭國的意義是什麽。
如今鬆浦重信主動退位讓賢,把權利交給田川氏,楊三生自然會給識相的鬆浦重信留下活命的機會,把鬆浦氏遷徙到呂宋島生活。
至於九州島上的三股勢力內戰,德川幕府會不會乘虛而入,這點楊三生一點都不擔心,因為,他隻需要打著協助德川幕府的借口, 就能正大光明的讓馮保率領艦隊封鎖九州島,從而阻攔德川幕府趁機出兵。
……………………………………………………
1643年,三月,笨港。
“報!急報!”
一名通信兵騎馬來到都督府,翻身下馬後,直接進入都督府內。
很快,聞訊而至的楊琮和楊三生見到了通信兵。
“啟稟都督,副都督,今年正月初二,李自成率軍攻陷承天(今湖北鍾祥),正式占據承天,裂土割據。”
“什麽!!”
楊琮聞言大驚,他沒想到,這些年在大明各地四處流竄的流寇,居然開始割據了,著實把他驚了一下。
因為流寇隻能算是匪,而割據則是有了爭天下的意圖。
聽到這話的楊三生倒是很平靜,臉上沒有露出什麽驚慌之色。
隻是,楊三生也不禁沉思,他從鬆山城中救出了洪承疇等大量的明軍官員和武將,還有不少明軍士卒,不知道這些人的獲救,是否會延遲李自成攻入京師的時間。
“看來需要做幾手準備才行。”
楊三生喃喃自語道。
“三生,你在說什麽?”
聽到自己的兒子在喃喃自語,楊琮急忙問道。
“啊?噢,噢。”
聽到楊琮的話音,楊三生這才回過神來,急忙說道:“孩兒是說,既然連李自成這樣的流寇都能夠裂土割據,說明朝廷已經對這些流寇束手無策了。”
“是啊,真沒想到,龐大的大明也會有今天。”
楊琮有些難以置信的說道。
隨即,楊琮回過神來,眼神複雜的看向楊三生,開口道:“看來這一切都在三生的意料之中啊。”
當楊三生掌控兵權,不斷的開疆擴土,從大明遷徙人口時,楊琮就意識到楊三生必然會造反,隻是,當時的楊琮並不認為大明會垮塌,至少在短時內不會垮塌,哪知道,僅僅隻是十幾年過去,大明就已經落魄到這種程度,連境內的流寇都無法應對了。
“父親,這段時間還是加緊時間練兵吧,若是沒有善戰之兵,如何能保證治下領地的穩定。”
楊三生直接轉移了話題。
“說的不錯,亂世即將來臨,還得是手中有兵才行。”
說罷,楊琮出門便往新兵訓練營而去。
楊琮離開後,通信兵又拿出一封信,交到楊三生手中說道:“副都督,此乃海參崴守將,劉三清寫的求援信。”
“海參崴的求援信?這才三月,海參崴周邊的海域不是尚未解凍嗎?怎麽能在此時把信送來?”
聽到這封信是海參崴的求援信後,楊三生感到有些意外。
“回稟副都督,此信乃是從朝鮮興海港送來的。”
聽到這話,楊三生瞬間明白了。
雖然每年冬季,海參崴的沿海都會結冰,但這並不意味著海參崴會在結冰期間失聯三個月,由於楊三生麾下的大軍攻陷了朝鮮南部沿海區域,並且在朝鮮的鹹鏡道沿海也會派海船巡邏,這也就意味著,緊急情況下,劉三清是可以派出騎兵,從海參崴出發,一路南下抵達朝鮮境內,從而傳遞消息。
雖然路程會有些曲折,但這也是在海參崴周邊沿海冰封期間,唯一能夠傳遞情報的渠道了。
……………………………………………………
很快,楊三生拆開信封,並看完了信中的內容。
劉三清在信中說道,昆侖奴的身體無法適應海參崴的嚴寒氣候,目前軍中已經出現大量凍傷或少量凍死的情況,若非海參崴還有一些投降的漢軍騎兵支撐,恐怕海參崴堡危已。
並且劉三清在今年一月份時,接收了數十名從黑龍江流域逃難而來的索倫人,(鄂溫克族,舊稱通古斯或索倫),至於這些索倫人為何會逃亡到海參崴,也是因為他們收到了居住在庫頁島索倫人的消息(北洋會社故意散播的消息,企圖吸引更多的人前往庫頁島定居),以及他們的逃難隊伍被清軍發現導致。
原本這些索倫人是打算前往庫頁島,投奔占據庫頁島的海寇,奈何他們一行人的行蹤被清軍發現,導致部分抵抗之人被清軍殺死,大部分人則被捕獲,隻剩下少數人逃了出來。
如今,黑龍江流域的索倫各部的族人,都知道庫頁島被一支實力強大的海寇占領,這些海寇不僅擊敗了清軍,還開發了荒涼的庫頁島,使得庫頁島上的索倫人過上了衣食無憂的日子。
因此,當一些膽小的索倫人聽聞清軍要進攻索倫各部時,頓時想到了逃跑,奈何清軍早有準備,封鎖了大部分南逃或向東逃亡庫頁島的路線,這才導致,上千人的隊伍,隻有幾十人誤打誤撞的抵達海參崴,至於還有沒有人逃到庫頁島,劉三清就不太清楚了,畢竟庫頁島和海參崴一樣,一到冬季周邊的海域就會結冰,因此有消息也傳不出去。
通過這些逃亡至此海參崴的索倫人提供的消息,劉三清才得知,今年清軍將再次對索倫各部進行征服和吞並。
因此,劉三清認為,既然這些索倫人有意投靠他們,他們也可以找機會給韃子使絆子,就算無法阻攔清軍征服索倫各部,至少也可以收容一些願意投靠他們的索倫人,以此來增加他們在庫頁島、海參崴等地的人口數量。
……………………………………………………
“看來那些昆侖奴和自己想的一樣,耐熱不耐寒,可問題是,接下來,又要把這些昆侖奴送到什麽地方去呢?”
楊三生摸著下巴,思索著如何安置這數千昆侖奴。
楊三生喃喃自語道。
根據楊三生的計劃,明年他就會讓九州島上的三個倭國勢力陷入內戰,讓唐津藩與平戶藩滅掉天草四郎這支宗教叛軍,然後再根據唐津藩和平戶藩的表現,留下其中一個倭藩。
不過現在看來,既然鬆浦重信是個聰明人,他交出了權利,那麽,明年在九州島能剩下的唯一勢力,隻會是田川家。
當然,田川家控製九州島也隻是暫時的,等到天草四郎和唐津藩被盡數消滅,田川家自然需要交出九州島,否則,楊三生費盡心思算計倭國的意義是什麽。
如今鬆浦重信主動退位讓賢,把權利交給田川氏,楊三生自然會給識相的鬆浦重信留下活命的機會,把鬆浦氏遷徙到呂宋島生活。
至於九州島上的三股勢力內戰,德川幕府會不會乘虛而入,這點楊三生一點都不擔心,因為,他隻需要打著協助德川幕府的借口, 就能正大光明的讓馮保率領艦隊封鎖九州島,從而阻攔德川幕府趁機出兵。
……………………………………………………
1643年,三月,笨港。
“報!急報!”
一名通信兵騎馬來到都督府,翻身下馬後,直接進入都督府內。
很快,聞訊而至的楊琮和楊三生見到了通信兵。
“啟稟都督,副都督,今年正月初二,李自成率軍攻陷承天(今湖北鍾祥),正式占據承天,裂土割據。”
“什麽!!”
楊琮聞言大驚,他沒想到,這些年在大明各地四處流竄的流寇,居然開始割據了,著實把他驚了一下。
因為流寇隻能算是匪,而割據則是有了爭天下的意圖。
聽到這話的楊三生倒是很平靜,臉上沒有露出什麽驚慌之色。
隻是,楊三生也不禁沉思,他從鬆山城中救出了洪承疇等大量的明軍官員和武將,還有不少明軍士卒,不知道這些人的獲救,是否會延遲李自成攻入京師的時間。
“看來需要做幾手準備才行。”
楊三生喃喃自語道。
“三生,你在說什麽?”
聽到自己的兒子在喃喃自語,楊琮急忙問道。
“啊?噢,噢。”
聽到楊琮的話音,楊三生這才回過神來,急忙說道:“孩兒是說,既然連李自成這樣的流寇都能夠裂土割據,說明朝廷已經對這些流寇束手無策了。”
“是啊,真沒想到,龐大的大明也會有今天。”
楊琮有些難以置信的說道。
隨即,楊琮回過神來,眼神複雜的看向楊三生,開口道:“看來這一切都在三生的意料之中啊。”
當楊三生掌控兵權,不斷的開疆擴土,從大明遷徙人口時,楊琮就意識到楊三生必然會造反,隻是,當時的楊琮並不認為大明會垮塌,至少在短時內不會垮塌,哪知道,僅僅隻是十幾年過去,大明就已經落魄到這種程度,連境內的流寇都無法應對了。
“父親,這段時間還是加緊時間練兵吧,若是沒有善戰之兵,如何能保證治下領地的穩定。”
楊三生直接轉移了話題。
“說的不錯,亂世即將來臨,還得是手中有兵才行。”
說罷,楊琮出門便往新兵訓練營而去。
楊琮離開後,通信兵又拿出一封信,交到楊三生手中說道:“副都督,此乃海參崴守將,劉三清寫的求援信。”
“海參崴的求援信?這才三月,海參崴周邊的海域不是尚未解凍嗎?怎麽能在此時把信送來?”
聽到這封信是海參崴的求援信後,楊三生感到有些意外。
“回稟副都督,此信乃是從朝鮮興海港送來的。”
聽到這話,楊三生瞬間明白了。
雖然每年冬季,海參崴的沿海都會結冰,但這並不意味著海參崴會在結冰期間失聯三個月,由於楊三生麾下的大軍攻陷了朝鮮南部沿海區域,並且在朝鮮的鹹鏡道沿海也會派海船巡邏,這也就意味著,緊急情況下,劉三清是可以派出騎兵,從海參崴出發,一路南下抵達朝鮮境內,從而傳遞消息。
雖然路程會有些曲折,但這也是在海參崴周邊沿海冰封期間,唯一能夠傳遞情報的渠道了。
……………………………………………………
很快,楊三生拆開信封,並看完了信中的內容。
劉三清在信中說道,昆侖奴的身體無法適應海參崴的嚴寒氣候,目前軍中已經出現大量凍傷或少量凍死的情況,若非海參崴還有一些投降的漢軍騎兵支撐,恐怕海參崴堡危已。
並且劉三清在今年一月份時,接收了數十名從黑龍江流域逃難而來的索倫人,(鄂溫克族,舊稱通古斯或索倫),至於這些索倫人為何會逃亡到海參崴,也是因為他們收到了居住在庫頁島索倫人的消息(北洋會社故意散播的消息,企圖吸引更多的人前往庫頁島定居),以及他們的逃難隊伍被清軍發現導致。
原本這些索倫人是打算前往庫頁島,投奔占據庫頁島的海寇,奈何他們一行人的行蹤被清軍發現,導致部分抵抗之人被清軍殺死,大部分人則被捕獲,隻剩下少數人逃了出來。
如今,黑龍江流域的索倫各部的族人,都知道庫頁島被一支實力強大的海寇占領,這些海寇不僅擊敗了清軍,還開發了荒涼的庫頁島,使得庫頁島上的索倫人過上了衣食無憂的日子。
因此,當一些膽小的索倫人聽聞清軍要進攻索倫各部時,頓時想到了逃跑,奈何清軍早有準備,封鎖了大部分南逃或向東逃亡庫頁島的路線,這才導致,上千人的隊伍,隻有幾十人誤打誤撞的抵達海參崴,至於還有沒有人逃到庫頁島,劉三清就不太清楚了,畢竟庫頁島和海參崴一樣,一到冬季周邊的海域就會結冰,因此有消息也傳不出去。
通過這些逃亡至此海參崴的索倫人提供的消息,劉三清才得知,今年清軍將再次對索倫各部進行征服和吞並。
因此,劉三清認為,既然這些索倫人有意投靠他們,他們也可以找機會給韃子使絆子,就算無法阻攔清軍征服索倫各部,至少也可以收容一些願意投靠他們的索倫人,以此來增加他們在庫頁島、海參崴等地的人口數量。
……………………………………………………
“看來那些昆侖奴和自己想的一樣,耐熱不耐寒,可問題是,接下來,又要把這些昆侖奴送到什麽地方去呢?”
楊三生摸著下巴,思索著如何安置這數千昆侖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