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七月間,天下發生了幾件大事。


    六月上旬,別居江寧的長公主在淮王的陪同下從邗溝回到了一年前才離開的長安。


    淮王顧臨弈和三位大臣梅庭桉、韓讚、韋正向聖人和朝臣匯報了江南一行的結果。


    不光蕭行古遺子案確有其事,而且還爆出了太子指使衛淙言刺殺長公主女婿,企圖離間聖人和長公主的兄妹情義。


    朝臣太駭,這才理解長公主為何不到一年又回到了長安,並且跟聖人哭訴了很久。


    但很多朝臣仍是不信。太子是儲君,怎麽可能跟江湖人似的殺人越貨?


    太子震驚之下更是當堂痛哭流涕,言稱必有奸人攻訐,離間他和姑姑的關係。


    更何況他都不認識那沈念安,刺殺他幹什麽?跟衛淙言隻是有些來往,絕無私事。


    但淮王和韋正等人呈上了搜捕到的信件和證人證言,其中有一證人赫然是太子中允顧懷恩。樁樁件件清清楚楚。


    聖人猶是不信,便傳召涉事的太子詹事和太子舍人等人。諸人對罪行供認不諱,有的甚至在傳召之時就自戕而死。


    聖人大怒,急火攻心之下昏厥在朝堂。


    朝堂大亂,朝臣不光忙著救治聖人,心裏還在各種懵逼和難以置信中。


    聖人正值壯年,沒想到就這麽被不孝的太子氣昏過去了。這要真出個好歹怎麽辦?


    而且太子也是,辦事怎麽能這麽不著調呢?知道你和長公主素來有隙,但也不能殺人啊。不知道聖人最在乎親情嗎?


    太子一邊懵逼一邊哭訴,可沒人信他。


    這案子可是跟你最親厚的淮王和最無私的大理寺卿韋正查出來的,豈能有假?


    太子也萬萬沒想到從小就跟他親厚的六叔竟然捅了他致命一刀。有口難言!


    支持太子的朝臣麵對滿桌子的證據和一地的證人也說不出話。還說啥啊,沒臉!


    聖人被太子氣昏了過去,不得不罷朝三日來休養。同時把太子也禁足在東宮自省。


    但在這三日中,禦史們無數的奏本像雪片一樣飛到了中樞和聖人的案頭。


    德行有虧、不孝不悌、荒淫無道、結黨營私、結交江湖、豢養殺手等等罪狀不一而足……眼看太子壞成一條蛆,不能要了!


    聖人嚴令查辦,關於太子的一樁樁惡行在朱雀司和其他職司的協同下浮出水麵。


    太子冤枉麽?其實也談不上。主導事件雖然是飛來的鐵鍋,但其他事情卻是真的。


    古往今來,仕途一道,權利傾軋,功名利祿便如影隨形,沒有幾個人能真正幹淨。


    太子的那些糟糕事聖人早就知曉,隻是需要一味藥引來燉出這碗藥。現在可以了!


    罷太子,大勢已成!


    六月末的最後一天,聖人下詔,太子被罷儲君位,貶為庶民,流放西南道。


    同時,全國緝捕蕭行古遺子蕭長安(蕭複)等人,徹查其勾結的幕後謀逆勢力。


    朱雀司主官韓讚來到了人生最光耀的時刻。權勢一時無兩,但壓力也如同山嶽。


    聖人是要徹查,但不會由著他亂搞。不許驚擾百姓影響民生,更不允許大搞株連和嚴刑峻法,破壞了自己十多年來的努力。


    至於蕭複是不是女帝之子,聖人從未在公開場合說過,或者說是與不是並不重要。


    聖人有自信控製這天下,蕭複總歸要死。如果找不到這個人,那死的就是別人。


    罷太子容易,但餘波卻並沒有那麽容易蕩平。雖然聖人盡力控製波及的範圍,但還是有一大幫官員被下獄問罪。


    聖人能輕則輕,問題不大的都從輕處理了,但民間的流言還是肆意擴散。無論是對朝廷還是聖人都造成了不好的影響。


    好在七月初,一個喜訊傳到了長安,甚至成了罷太子的吉兆,風波這才平息下來。


    自從吐蕃犯疆以來,大黎取得了最大的一次勝利,剿滅敵人五萬餘,物資無數。


    這也是自太平十年各道置總督和增加募兵以來取得的最大一次對敵勝利。


    特別是此戰中,一個年僅十八歲的年輕人如璀璨的星辰一般崛起於西南大地。


    他本是一個文弱新兵,甚至在已呈頹勢的戰陣前逃跑不及,眼看要被對方砍殺。


    但就是在這樣的危機時刻,此人卻突然爆發出了罕有的血勇之氣。奏報稱其雙眼赤紅,血氣彌漫周身,仿佛惡鬼降臨人間。


    一把長刀如砍瓜切菜,猛不可當。孤身麵對追擊的吐蕃陣前大將,一刀梟其首級。


    吐蕃人肝膽俱顫,無人敢進,很多吐蕃士兵甚至直接跪地求饒,長拜不止。


    大黎一方軍心大振,一舉扭轉了頹勢,追敵幾十裏,梟首無數,取得了劍南大捷。


    消息傳回內陸,國人無不歡欣鼓舞。這個年輕人也成了無數女兒家的夢裏情郎。


    軍報傳到長安,被太子傷透心的聖人龍顏大悅,在興慶宮的勤政務本樓大宴群臣。


    已經回到長安的長公主陪同聖人出席,倒是原本以為聖寵正隆的淮王不見蹤影。


    席間,聖人讓內侍當眾宣讀了劍南總督牛芒的奏本,宴會的氣氛達到了高潮。


    群臣恭賀不斷,聖人賞賜不絕。罷太子的風波在秦王破陣樂和霓裳羽衣曲中消散。


    聖人有意讓牛芒在千秋節之日來長安獻俘,以獎勵功臣、振奮民心、威懾四海。


    眾多大臣出言反對,吐蕃雖然戰敗,卻並未退兵,西南的局勢依舊緊張。


    而且現在距離八月初五的千秋節隻有一個月,勞民傷財不說,時間上也來不及。


    聖人無奈,隻好作罷。


    聖人欲加封牛芒為郡公,領兵部尚書並同中書門下三品,以表彰其戰功。


    禦史上奏牛芒放任兵馬為禍邊民。並且不通文墨,形容將士為惡鬼,實不堪為相。


    聖人稱牛芒雖是粗俗,卻是有大功於朝,不可不賞。否則以後何人敢用命?


    但有宰相出言道,此戰雖是大勝,但其功不在牛芒,而在於那個崛起的年輕人。


    要不是那個年輕人,劍南局勢危矣。牛芒雖有統籌之功,但也有用兵之失。


    好在其並未謊報軍功,掩過飾非。稍加封賞即可,既能表彰其功,亦可戒其過錯。


    聖人欣然應允,隻封牛芒為郡公。之後君臣的話題便轉移到了那個年輕人身上。


    群臣無不恭賀聖人,有名將力挽狂瀾,是國家之福,也是聖人賢明的又一例證。


    聖人自然龍顏大悅,並不吝封賞。


    這個年輕人以其卓越的戰功從普通士兵一躍成了四品的中郎將。大黎罕有!


    這個年輕人的名字叫陸破敵。


    他還有個名字叫蕭複,也叫蕭長安。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錯妻:入贅半年你說我認錯媳婦了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uu小說網隻為原作者執傘問道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執傘問道並收藏錯妻:入贅半年你說我認錯媳婦了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