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第一次遠行去四姐家串門。


    四姐嫁給了新民市前當堡鎮後世當堡村的鄭連金。那個村距我家15 裏地,隱沒在一片雜樹林中。


    一路小跑,我迎著初升太陽沿著一條筆直的田間大道往前行。路兩旁,是丈把高的楊樹和玉米地,油綠油綠的,稠密,看不清路兩側綠色的海洋裏隱藏著什麽。


    母親告訴我順著大道走過10塊玉米地就到了。


    我邊行邊記下了玉米地,第10塊玉米地到了,卻不見四姐家所在的村莊。


    四周仍是稠密的樹林子、玉米地。根本看不見村莊。隻有兩條一米多寬的小路在大道的兩側隱沒在綠色的雜草樹林之間。


    小小的我呆在那兒愣了很久,起身走回家中,埋怨母親騙了我,第10 塊玉米地那兒根本沒有四姐夫的家。


    母親笑了,說:“兒子,媽沒有騙你。剛才你走的大道沒有錯,路程也對了。但是為什麽沒有找到四姐家呢? 其實你剛才隻需在第10 塊玉米地那大道上往左或往右拐個彎,順著那條彎路走下去都能到達你四姐家。拐個彎就到了,就這麽簡單。”


    聽了母親的話,我在第10 塊玉米地那踏上往左的彎路半小時後,我果然走進了一個不大的村莊。四姐家找到了。


    多年以後,回憶起這段往事,我頗有感悟; 有時候,筆直的大道並不能直達目標,隻有彎路,也隻有經過彎路才能到達想往的地方。


    彎路並不一定是錯路,也並不一定繞遠,有時候還是最近的路。這彎路是到達目標途中必須走過的路。


    這個道理也一定是符合科學的原理的。為了繞過一座山,一條河,路必須彎,為了達到左邊或右邊的目標,路也必須彎過去。山村的盤山道九九十八彎,路不直,它卻把它彎過山那邊。


    城裏的高架立交橋,彎來彎去,也會把你彎到想行的馬路上。事實上,彎路多於直路。一條直路,可以分解成無數彎路。


    有時人生也是一樣:人生有彎路,彎路是到達人生目標的一條途徑之一。彎路並不是錯路。有時,它不但不是錯路,反而是 唯一 的 正 確 的路……


    ***


    春節期間,瞅高橈看秧歌是小時候的娛樂項目之一。


    我五歲以後的童年少年青年時代是在沈陽市新民市前當堡鄉大太平莊度過的,那時每年春節各村都有踩高蹺的秧歌隊,除了在村裏表演,他們還去各村表演,你到我村我到你村。


    秧歌隊來時,大隊派人去村口放鞭炮。在村中秧歌隊表演到高潮時,也放鞭炮。


    每當此時,我和村中的小夥伴寶勝小海小啟便撒歡地跑在看熱鬧的人群中、扭秧歌的隊伍中。


    每次看秧歌表演結束,回家路上,寶勝小海小啟手中都多了樣東西,有撿到錢幣的,有撿到鞭炮的,有撿到手娟的,唯有我兩手空空。


    家人說我傻:“人家小孩看熱鬧都不白看,都撿回了東西,就你,兩手空空……”


    我說:“我去看秧歌舞,又不是撿東西去……”


    少年青年時,每到春節,我和寶勝小海小啟還是喜歡在看熱鬧的人群中跑來擠去,尤其是姑娘多的地方,寶勝小海小啟最喜歡往那地方擠。


    我記得在我們十七八歲那年春節,看完秧歌舞回來時,寶勝小海小啟每個人身邊都多了個姑娘,我仍是一個人往家中走……


    我隻是個單純地看熱鬧的孩子,而寶勝小海小啟他們則不是,他們總是能在單純的娛樂遊戲中尋找娛樂遊戲以外的東西。


    家人們還是說我傻,說寶勝小海小啟們聰明。我則辯解說:“我就是去看熱鬧的,看熱鬧就是看熱鬧,整那些分心的東西有屁用?”


    後來,寶勝小海小啟因為在村裏有了對象,都早早結婚了。他們始終在村裏生活。


    後來,我遠離家鄉,進了沈陽城,娶妻生子,成家立業。


    業餘時間,我還是喜歡在城裏看各種各樣的熱鬧,但是,看熱鬧以外的東西我還是不喜歡去看,我認為,看熱鬧就看熱鬧,不分心才是最好……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1984年複課生的青春浪漫之旅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uu小說網隻為原作者牆下花語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牆下花語並收藏1984年複課生的青春浪漫之旅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