幾日後。
大軍抵達下梁城。
“進城吧,城內已空無一人,留守的漢倭國士兵也早已聞風而逃了!”
張念山對著身旁的九皇子說道。
“進城!”
九皇子大喝一聲,大軍便有序入城。
“果然是一座空城!”
黃海在城內巡視了一圈,確實未發現半個人影。
“金鱗城倒是還有萬餘敵軍,隻是不知道他們是否會如這下梁城的守軍般,知曉我們來了,便早早棄城而逃了!”
九皇子此時心情甚佳,這位張先生料事如神,讓自己十分高興。
“休整兩個時辰吧,既已入城,也不用臨時設立營帳,倒也省了不少事!”
“金鱗城內雖敵軍不多,但其中緣由暫不清楚,不可掉以輕心!”
張念山提醒了九皇子一句,並告知他打算待會便又要動身行軍。
“好,一切聽先生之言,我馬上安排傳令兵通知下去!”
九皇子應承了下來,便喚來傳令兵,將這個決定通知了下去。
兩個時辰後,除了在下梁城留下少量士兵駐守,其餘人開始向金鱗城行進。
“先生,為何這萬餘敵軍沒有撤走?”
九皇子拉著韁繩,問向一旁的張念山。
“自知不敵而不退走,除了會有援軍來此,那便是就算他們退回去了,結局可能不會比現在好過!”
張念山看著城樓上的敵軍此時嚴陣以待,也在想著原因。
“援軍,應該不會來了,派往海邊的斥候已經回來,海麵上並沒有漢倭國的船隻!”
九皇子仍是有些不解。
“那隻怕他們退回去可能也難逃一死!”
張念山突然如此說道,看向城樓上的士兵不免也有些憐憫之意。
“那這漢倭國就著實有些奇怪了!”
九皇子對於這些匯總的信息一時難以理解。
“黃海,你去叫陣,看看是否能勸降!”
張念山雖然對這些漢倭國的人沒什麽好感,但真打起來,華漢國的士兵也難免會有死傷。
“是!”
黃海應了一聲,便拍馬上前。
“金鱗城內的漢倭國士兵聽著,你們已被我二十萬大軍包圍,勿要再做無謂的抵抗,放下武器,打開城門,我們會善待俘虜!”
黃海提高了嗓門,聲如洪鍾,城樓上的普通士兵聽到他的話後,明顯有些動搖。
“陛下為天神之子,我等即使玉碎,也不可不戰而降!”
城樓上一名身穿的甲胄異於其他人的開口說道,他的眼神很是堅定,看來是這群士兵的將軍了。
“好,既如此,那待會我便成全你們!”
黃海可沒有一絲憐憫之情,漢倭國在華漢國的所作所為早已在他心中埋下了怨恨的種子,他此時隻想早日破城,將這些漢倭國的人全部斬殺,以此告慰那些枉死的百姓。
黃海拍馬返回。
九皇子等人也都聽到了城樓上的話,也就打消了以和平方式拿下該城。
“準備攻城!”
在九皇子的授意下,黃海作為先鋒,直接準備攻城。
對方兵力不足,斷然不會出城迎戰,此時也隻有直接攻城這一條途徑。
“雲梯準備好,攻城槌隨後跟上!”
黃海一馬當先,領著一支小隊便衝殺上去。
一陣箭雨落下,黃海抽出雙刀,舞動起來,身前立時形成一個五六丈大小的刀盾,箭矢撞擊在劍盾之上,無不被絞成碎片。
城樓上的人見此無不露出一副駭然神色,沒想到居然有一名如此厲害的武夫在華漢國的軍中,而自己這位將軍實力並沒有這麽強。
雲梯被架上城牆,城樓上頓時慌作一團,雖還有不少人在抵抗,但本就不穩的軍心早已潰散。
“潑火油!潑火油!”
漢倭國的將軍抽出腰間長刀,隨手將逃往自己這邊的兩名士兵斬殺,隨即大聲喊道。
殺了兩名士兵,果然也起到了震懾作用,隨後數十桶火油就被推到牆邊。
就在這些火油即將傾倒下去之時,一個身影從雲梯上高高躍起,他手中兩柄鋼刀向下重重一揮,一聲神龍哀鳴之音隨之響起。
“斬龍訣!”
黃海怒吼一聲。
城牆上的火油桶被升起的刀氣全部斬斷,火油立時傾灑在城牆上,不少士兵的身上也被染上了火油。
四散的油星子有些濺落在火盆上,火勢立馬加大,整個城牆上沒多時便化作一片火海,被烈火吞噬的士兵叫喊著,不少人直接選擇跳下城牆來結束自己的痛苦。
“這便是戰爭,希望以後少些戰事,讓這些人回歸故裏多好!”
九皇子看著城牆上的火光,不免感慨了一句。
“哪有什麽歲月靜好,隻是有這些為國拚殺之人禦敵於國門之外,若你日後榮登大寶,可得好好治理這天下!”
張念山語重心長地對身旁的九皇子說道。
“安民謹聽先生教誨!”
“若是日後我有能力了,我願這俗世天下日後也國泰民安,止戈於此!”
“你是不是已有什麽打算?”
“回稟先生,安民雖覺得有些好高騖遠,不過還是想聽聽先生的意見!我打算日後將華漢國這俗世皇朝改為仙朝,以仙人之力拱衛仙朝,維護俗世的安穩!”
“仙朝?果然是一條我未曾設想的道路,不過這條路可不容易走,先不說你們自身修行之事,隻是這若傳到各宗門耳中,他們應當也會使絆子,不會讓你稱心而為!”
“先生不反對?”
“我為何反對?俗世皇朝依附道門已有數萬年,但各宗門關係複雜,往往因兩宗之間的矛盾而導致俗世皇朝遭殃,我落霞宗失勢隻有十年,華漢國便變成如今的模樣,這可不是件好事!”
“那……”
“此事需從長計議,待你登上皇位後,我們再商討吧!”
“是,先生!”
雖然還沒有得到張念山的指點,但九皇子對於張念山不但不反對自己的想法,還願意為其謀劃的態度,還是感到十分欣喜。
就在二人交談的間隙,前方的戰局也發生了變化。
城樓上的漢倭國將軍已經陣亡,而城門也在緩緩打開,剩下的敵方守軍已無心再戰,紛紛繳械投降。
“隨我入城!”
九皇子拔出腰間的閩華劍,劍指金鱗城!
大軍抵達下梁城。
“進城吧,城內已空無一人,留守的漢倭國士兵也早已聞風而逃了!”
張念山對著身旁的九皇子說道。
“進城!”
九皇子大喝一聲,大軍便有序入城。
“果然是一座空城!”
黃海在城內巡視了一圈,確實未發現半個人影。
“金鱗城倒是還有萬餘敵軍,隻是不知道他們是否會如這下梁城的守軍般,知曉我們來了,便早早棄城而逃了!”
九皇子此時心情甚佳,這位張先生料事如神,讓自己十分高興。
“休整兩個時辰吧,既已入城,也不用臨時設立營帳,倒也省了不少事!”
“金鱗城內雖敵軍不多,但其中緣由暫不清楚,不可掉以輕心!”
張念山提醒了九皇子一句,並告知他打算待會便又要動身行軍。
“好,一切聽先生之言,我馬上安排傳令兵通知下去!”
九皇子應承了下來,便喚來傳令兵,將這個決定通知了下去。
兩個時辰後,除了在下梁城留下少量士兵駐守,其餘人開始向金鱗城行進。
“先生,為何這萬餘敵軍沒有撤走?”
九皇子拉著韁繩,問向一旁的張念山。
“自知不敵而不退走,除了會有援軍來此,那便是就算他們退回去了,結局可能不會比現在好過!”
張念山看著城樓上的敵軍此時嚴陣以待,也在想著原因。
“援軍,應該不會來了,派往海邊的斥候已經回來,海麵上並沒有漢倭國的船隻!”
九皇子仍是有些不解。
“那隻怕他們退回去可能也難逃一死!”
張念山突然如此說道,看向城樓上的士兵不免也有些憐憫之意。
“那這漢倭國就著實有些奇怪了!”
九皇子對於這些匯總的信息一時難以理解。
“黃海,你去叫陣,看看是否能勸降!”
張念山雖然對這些漢倭國的人沒什麽好感,但真打起來,華漢國的士兵也難免會有死傷。
“是!”
黃海應了一聲,便拍馬上前。
“金鱗城內的漢倭國士兵聽著,你們已被我二十萬大軍包圍,勿要再做無謂的抵抗,放下武器,打開城門,我們會善待俘虜!”
黃海提高了嗓門,聲如洪鍾,城樓上的普通士兵聽到他的話後,明顯有些動搖。
“陛下為天神之子,我等即使玉碎,也不可不戰而降!”
城樓上一名身穿的甲胄異於其他人的開口說道,他的眼神很是堅定,看來是這群士兵的將軍了。
“好,既如此,那待會我便成全你們!”
黃海可沒有一絲憐憫之情,漢倭國在華漢國的所作所為早已在他心中埋下了怨恨的種子,他此時隻想早日破城,將這些漢倭國的人全部斬殺,以此告慰那些枉死的百姓。
黃海拍馬返回。
九皇子等人也都聽到了城樓上的話,也就打消了以和平方式拿下該城。
“準備攻城!”
在九皇子的授意下,黃海作為先鋒,直接準備攻城。
對方兵力不足,斷然不會出城迎戰,此時也隻有直接攻城這一條途徑。
“雲梯準備好,攻城槌隨後跟上!”
黃海一馬當先,領著一支小隊便衝殺上去。
一陣箭雨落下,黃海抽出雙刀,舞動起來,身前立時形成一個五六丈大小的刀盾,箭矢撞擊在劍盾之上,無不被絞成碎片。
城樓上的人見此無不露出一副駭然神色,沒想到居然有一名如此厲害的武夫在華漢國的軍中,而自己這位將軍實力並沒有這麽強。
雲梯被架上城牆,城樓上頓時慌作一團,雖還有不少人在抵抗,但本就不穩的軍心早已潰散。
“潑火油!潑火油!”
漢倭國的將軍抽出腰間長刀,隨手將逃往自己這邊的兩名士兵斬殺,隨即大聲喊道。
殺了兩名士兵,果然也起到了震懾作用,隨後數十桶火油就被推到牆邊。
就在這些火油即將傾倒下去之時,一個身影從雲梯上高高躍起,他手中兩柄鋼刀向下重重一揮,一聲神龍哀鳴之音隨之響起。
“斬龍訣!”
黃海怒吼一聲。
城牆上的火油桶被升起的刀氣全部斬斷,火油立時傾灑在城牆上,不少士兵的身上也被染上了火油。
四散的油星子有些濺落在火盆上,火勢立馬加大,整個城牆上沒多時便化作一片火海,被烈火吞噬的士兵叫喊著,不少人直接選擇跳下城牆來結束自己的痛苦。
“這便是戰爭,希望以後少些戰事,讓這些人回歸故裏多好!”
九皇子看著城牆上的火光,不免感慨了一句。
“哪有什麽歲月靜好,隻是有這些為國拚殺之人禦敵於國門之外,若你日後榮登大寶,可得好好治理這天下!”
張念山語重心長地對身旁的九皇子說道。
“安民謹聽先生教誨!”
“若是日後我有能力了,我願這俗世天下日後也國泰民安,止戈於此!”
“你是不是已有什麽打算?”
“回稟先生,安民雖覺得有些好高騖遠,不過還是想聽聽先生的意見!我打算日後將華漢國這俗世皇朝改為仙朝,以仙人之力拱衛仙朝,維護俗世的安穩!”
“仙朝?果然是一條我未曾設想的道路,不過這條路可不容易走,先不說你們自身修行之事,隻是這若傳到各宗門耳中,他們應當也會使絆子,不會讓你稱心而為!”
“先生不反對?”
“我為何反對?俗世皇朝依附道門已有數萬年,但各宗門關係複雜,往往因兩宗之間的矛盾而導致俗世皇朝遭殃,我落霞宗失勢隻有十年,華漢國便變成如今的模樣,這可不是件好事!”
“那……”
“此事需從長計議,待你登上皇位後,我們再商討吧!”
“是,先生!”
雖然還沒有得到張念山的指點,但九皇子對於張念山不但不反對自己的想法,還願意為其謀劃的態度,還是感到十分欣喜。
就在二人交談的間隙,前方的戰局也發生了變化。
城樓上的漢倭國將軍已經陣亡,而城門也在緩緩打開,剩下的敵方守軍已無心再戰,紛紛繳械投降。
“隨我入城!”
九皇子拔出腰間的閩華劍,劍指金鱗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