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18章 血債,就要血來償
人在漢末:開局簽到龍象般若 作者:小呂布加班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劉晉並不隻是說說的,這是他最近慢慢琢磨出來的。
曹操帶著曹家、夏侯家的一眾兄弟,把整個北方收入囊中。
趙匡胤(yin四聲)也是帶著自己兄弟,一起建立的大宋。
雖然他們最後都為別人做了嫁衣,但血脈親族的重要性,不言而喻。
周文王姬昌作為周王朝的奠基者,親子加義子,有一百個。
就連洪武大帝朱元璋,開局一個碗,結局坐江山,都有二十六個親兒子,外加二十多個義子。
這些兒子雖然不一定都成才了,但不可否認,其中不少人或文或武,不是開疆拓土,就是坐鎮一方,或者治理天下,那都是功不可沒的。
而與之相反,子嗣不旺的典型代表,那矢誌複國的慕容家絕對榜上有名。
慕容博、慕容複都是一脈單傳,父子倆整天折騰複國,身邊卻連個幫襯的人都沒有。
除了四大家將,再無人可用。
天天不是在找幫手,就是在找幫手的路上,到最後,越找越少,僅有的四個都沒了。
他麽的你們要是學學中山靖王,有上百個兒子,兒子再生兒子。
都不用往多了說,三代人下來,加上慕容家的各種武學,就算複國不成,那也是妥妥的一方霸主,翻手為雲覆手為雨,沒幾個人敢當麵炸毛的。
結果,不提也罷,怎一個慘字了得。
所以,對那些誌在天下的人來說,要想富,先修路,多生孩子多種粟。
要錢有錢,要糧有糧,要人有人,還有什麽幹不成的。
聽到劉晉的豪言壯語,麹義激動的眼珠子都紅了,開疆拓土不止是君王的野望,同樣也是他們這些武將畢生的追求。
“麹義願為先鋒,願為太子衝鋒陷陣!”麹義眼裏綻放出璀璨的光華,恨不得立即奔赴戰場殺敵建功。
至於失敗身死,大不了就是馬革裹屍還,這是武將的宿命,也是榮耀。
“哈哈,會的,吾的目標可是大漢一百三十州,不是那種名義上的上供稱臣,而是一應事務,政治、經濟、軍事、文化、民生,全由我大漢說了算。”
“凡日月所照,皆為漢土;江河所至,皆為漢臣!”
劉晉絲毫不掩飾自己的野心,這是他身為大漢太子的義務,是他的責任,同時也是他無敵於天下後僅剩的一點追求。
他的老祖宗漢宣帝一介凡人都能有如此氣魄,他劉晉陸地神仙之流,有什麽不敢想、不敢做的。
這叫效仿先賢,承祖宗遺誌。
“太子威武!太子霸氣!”麹義心潮澎湃,千言萬語最後隻剩下瘋狂搖旗呐喊,大呼六六六。
賈詡看著意氣風發的劉晉,內心感慨不已,好一個立身堂堂男子漢,壯懷凜凜大丈夫。
在其他人隻顧爭權奪利,心心念念想著自己的一畝三分地的時候,太子已經跳出了大漢十三州,目光盯上了其他國家的地盤。
這事,利弊參半,成則千古一帝,敗則亡國之君。
不過,以太子展露出來的手段,一人可當百萬兵,隻要不學他老爹腦子抽了亂來,亡國,豈是那麽好亡的。
“武威賈文和,願受太子差遣!”賈詡躬身行了一禮,真心誠意的拜服。
這麽粗的大腿,不趕緊抱著等啥呢,真以為讀那麽多書就是為了明智啊。
功成名就不香,還是封妻蔭子不香。
“好,文和,要的就是你這句話,有個地方,可是等著你‘毒士’去好好調教呢。”
劉晉撫掌大笑,賈詡這人想收服,說容易也容易,說困難也困難。
就一個要求,安全感。
隻要保證長期的安全感,賈詡就絕對不會朝秦暮楚、三心二意。
“不知太子所言是哪個地方?”賈詡眉頭一挑好奇的問道。
他可不認為太子所謂的調教,隻是為了收服,沒聽見太子特意強調“毒士”二字嗎,這他娘的八成是奔著亡族滅種去的。
“倭奴國!”劉晉冷冷的吐出三個字,眼裏寒光四射。
“???”賈詡疑惑不解,倭奴國他倒是知道,隻是這倭奴國怎麽就得罪太子了。
東漢初年,一個來自東方海域的島國,因為久慕大漢的文明與繁華,於是不遠萬裏涉山越水,派遣使臣來大漢都城洛陽進貢,願意成為大漢的臣藩,並且請求光武帝劉秀給他們的國家賜名。
光武帝嫌棄這個島國的人身高太矮,就賜名為“倭國”。
倭國的使臣又求光武帝冊封他們的王,整個過程奴顏婢膝、獻媚求寵,沒有一點骨氣,別說光武帝了,就是那些朝廷大臣、民間百姓都表示深深的厭惡。
於是光武帝就冊封其為“倭奴王”,並且賜倭奴國綬印——“漢倭奴國王”金印。
一個“奴”字,就可以看出,大漢對倭奴國的態度,那是當做奴隸來看的。
“這個簡單,隻要把倭奴國那枚‘漢倭奴國王’金印收回來,保管他們之間打個你死我活。”賈詡都不需要過多思考,計策張口就來。
倭人名義上分為百餘國,不過跟他麽百餘村也沒什麽區別。
倭奴王作為倭奴國的最高統治者,就是借著臣屬於大漢,才能豎立自己的權威和王位。
隻要沒了大漢這張虎皮給倭奴王扯,其他倭人絕對一擁而上,將倭奴王分而食之。
“不夠,遠遠不夠。吾要那倭奴國,男的代代為奴,女的世世為娼!”
劉晉眼裏仇恨和怒火在燃燒,聲音仿若來自九幽地獄般令人毛骨悚然。
倭奴國對華夏民族的累累罪行,那是罄竹難書,不論什麽過分手段都不為過。
別跟他談什麽人道主義,他隻知道,血債,就要用血來償,誰來也不好使。
賈詡和麹義倒吸一口涼氣,彼此大眼瞪小眼,一臉駭然。
這倭奴國幹什麽天怒人怨的事了,居然惹得太子說出如此暴虐的話來。
太子擺明了是要這倭奴國在極致的痛苦中走向滅亡。
什麽仇,什麽怨。
這他娘的一般人可沒這個本事讓太子如此對待。
“這個……太子,朝廷上下,不會同意這麽做的……”賈詡有些蛋疼, 隱晦的勸諫道,這怎麽看都像是要自己去背鍋啊。
隻是這個鍋屬實有些大,我他娘的背不起啊。
曹操帶著曹家、夏侯家的一眾兄弟,把整個北方收入囊中。
趙匡胤(yin四聲)也是帶著自己兄弟,一起建立的大宋。
雖然他們最後都為別人做了嫁衣,但血脈親族的重要性,不言而喻。
周文王姬昌作為周王朝的奠基者,親子加義子,有一百個。
就連洪武大帝朱元璋,開局一個碗,結局坐江山,都有二十六個親兒子,外加二十多個義子。
這些兒子雖然不一定都成才了,但不可否認,其中不少人或文或武,不是開疆拓土,就是坐鎮一方,或者治理天下,那都是功不可沒的。
而與之相反,子嗣不旺的典型代表,那矢誌複國的慕容家絕對榜上有名。
慕容博、慕容複都是一脈單傳,父子倆整天折騰複國,身邊卻連個幫襯的人都沒有。
除了四大家將,再無人可用。
天天不是在找幫手,就是在找幫手的路上,到最後,越找越少,僅有的四個都沒了。
他麽的你們要是學學中山靖王,有上百個兒子,兒子再生兒子。
都不用往多了說,三代人下來,加上慕容家的各種武學,就算複國不成,那也是妥妥的一方霸主,翻手為雲覆手為雨,沒幾個人敢當麵炸毛的。
結果,不提也罷,怎一個慘字了得。
所以,對那些誌在天下的人來說,要想富,先修路,多生孩子多種粟。
要錢有錢,要糧有糧,要人有人,還有什麽幹不成的。
聽到劉晉的豪言壯語,麹義激動的眼珠子都紅了,開疆拓土不止是君王的野望,同樣也是他們這些武將畢生的追求。
“麹義願為先鋒,願為太子衝鋒陷陣!”麹義眼裏綻放出璀璨的光華,恨不得立即奔赴戰場殺敵建功。
至於失敗身死,大不了就是馬革裹屍還,這是武將的宿命,也是榮耀。
“哈哈,會的,吾的目標可是大漢一百三十州,不是那種名義上的上供稱臣,而是一應事務,政治、經濟、軍事、文化、民生,全由我大漢說了算。”
“凡日月所照,皆為漢土;江河所至,皆為漢臣!”
劉晉絲毫不掩飾自己的野心,這是他身為大漢太子的義務,是他的責任,同時也是他無敵於天下後僅剩的一點追求。
他的老祖宗漢宣帝一介凡人都能有如此氣魄,他劉晉陸地神仙之流,有什麽不敢想、不敢做的。
這叫效仿先賢,承祖宗遺誌。
“太子威武!太子霸氣!”麹義心潮澎湃,千言萬語最後隻剩下瘋狂搖旗呐喊,大呼六六六。
賈詡看著意氣風發的劉晉,內心感慨不已,好一個立身堂堂男子漢,壯懷凜凜大丈夫。
在其他人隻顧爭權奪利,心心念念想著自己的一畝三分地的時候,太子已經跳出了大漢十三州,目光盯上了其他國家的地盤。
這事,利弊參半,成則千古一帝,敗則亡國之君。
不過,以太子展露出來的手段,一人可當百萬兵,隻要不學他老爹腦子抽了亂來,亡國,豈是那麽好亡的。
“武威賈文和,願受太子差遣!”賈詡躬身行了一禮,真心誠意的拜服。
這麽粗的大腿,不趕緊抱著等啥呢,真以為讀那麽多書就是為了明智啊。
功成名就不香,還是封妻蔭子不香。
“好,文和,要的就是你這句話,有個地方,可是等著你‘毒士’去好好調教呢。”
劉晉撫掌大笑,賈詡這人想收服,說容易也容易,說困難也困難。
就一個要求,安全感。
隻要保證長期的安全感,賈詡就絕對不會朝秦暮楚、三心二意。
“不知太子所言是哪個地方?”賈詡眉頭一挑好奇的問道。
他可不認為太子所謂的調教,隻是為了收服,沒聽見太子特意強調“毒士”二字嗎,這他娘的八成是奔著亡族滅種去的。
“倭奴國!”劉晉冷冷的吐出三個字,眼裏寒光四射。
“???”賈詡疑惑不解,倭奴國他倒是知道,隻是這倭奴國怎麽就得罪太子了。
東漢初年,一個來自東方海域的島國,因為久慕大漢的文明與繁華,於是不遠萬裏涉山越水,派遣使臣來大漢都城洛陽進貢,願意成為大漢的臣藩,並且請求光武帝劉秀給他們的國家賜名。
光武帝嫌棄這個島國的人身高太矮,就賜名為“倭國”。
倭國的使臣又求光武帝冊封他們的王,整個過程奴顏婢膝、獻媚求寵,沒有一點骨氣,別說光武帝了,就是那些朝廷大臣、民間百姓都表示深深的厭惡。
於是光武帝就冊封其為“倭奴王”,並且賜倭奴國綬印——“漢倭奴國王”金印。
一個“奴”字,就可以看出,大漢對倭奴國的態度,那是當做奴隸來看的。
“這個簡單,隻要把倭奴國那枚‘漢倭奴國王’金印收回來,保管他們之間打個你死我活。”賈詡都不需要過多思考,計策張口就來。
倭人名義上分為百餘國,不過跟他麽百餘村也沒什麽區別。
倭奴王作為倭奴國的最高統治者,就是借著臣屬於大漢,才能豎立自己的權威和王位。
隻要沒了大漢這張虎皮給倭奴王扯,其他倭人絕對一擁而上,將倭奴王分而食之。
“不夠,遠遠不夠。吾要那倭奴國,男的代代為奴,女的世世為娼!”
劉晉眼裏仇恨和怒火在燃燒,聲音仿若來自九幽地獄般令人毛骨悚然。
倭奴國對華夏民族的累累罪行,那是罄竹難書,不論什麽過分手段都不為過。
別跟他談什麽人道主義,他隻知道,血債,就要用血來償,誰來也不好使。
賈詡和麹義倒吸一口涼氣,彼此大眼瞪小眼,一臉駭然。
這倭奴國幹什麽天怒人怨的事了,居然惹得太子說出如此暴虐的話來。
太子擺明了是要這倭奴國在極致的痛苦中走向滅亡。
什麽仇,什麽怨。
這他娘的一般人可沒這個本事讓太子如此對待。
“這個……太子,朝廷上下,不會同意這麽做的……”賈詡有些蛋疼, 隱晦的勸諫道,這怎麽看都像是要自己去背鍋啊。
隻是這個鍋屬實有些大,我他娘的背不起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