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81章 大道至簡的文翁學院
人在漢末:開局簽到龍象般若 作者:小呂布加班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事情搞定,劉晉一行人返身回城。
回去的路上,甘寧湊到劉晉身邊,悄聲道:“太子,其實裴太守人挺好的,他雖然罵我,但也是為了保我。”
甘寧眼睛又不瞎,太子對裴瑾的厭煩,他還是看的見的。
裴瑾平時沒少照顧他,多次透露出對他的欣賞,怎麽說也算得上是他甘寧的伯樂了。
況且,這種事裴瑾以前就幹過,當著外人罵的越狠,越說明他把你當自己人,罵你是為了不讓外人處罰你,主打的就是個護犢子。
所以,於情於理,甘寧都覺得自己應該解釋兩句。
劉晉看了甘寧一眼,明白了過來。
這就跟自己孩子犯了錯對方找上門一樣,你看我罰也罰了罵也罵了,一般就沒人繼續追究了。
要不然,麵臨的可能就是別人更嚴重的毒打了。
“行,知道了。”劉晉點點頭,對著後方如喪考妣的裴瑾招招手。
胡貢連忙推了裴瑾一下,對著他狂使眼色。
裴瑾回過神來,手忙腳亂湊到劉晉身邊,強顏歡笑道:“太子有事請吩咐。”
反正你都不掩飾了,那我更沒必要掩飾了。
“帶路,去文翁學院看看。”
道歉什麽不存在的,給你個機會展示下自己的政績。
而且,既然想要開民智,那總得去學院瞧瞧具體情況。
裴瑾渾身一抖,眼裏出現了不一樣的神采,臉上也露出了真心的笑容:
“是,太子這邊請!”
不怕太子去視察,就怕連機會都不給你,那才叫絕望。
到底發生了什麽事,裴瑾稍微一想就明白了,沒有無緣無故的和善,八成是有人吹了耳邊風。
具體是誰,這不明擺著呢嗎。
不由自主的,裴瑾遞給旁邊甘寧一個眼神,好小子,本太守沒有白疼你。
甘寧咧嘴笑笑,裴太守啊,我能做的就這麽多了,剩下的看你發揮。
劉晉一群人在裴瑾的帶領下,很快就來到了文翁學院。
這學院怎麽說呢,既不寬廣,也不高大,既不奢華,也不優雅,硬要說的話,那就是樸素。
進了大門,不遠處豎立著一塊石碑,碑高兩米多,寬一米出頭,上麵刻著蒼勁有力的文字。
走近一看,劉晉情不自禁的念了出來:
“李君碑。”
“巍巍大漢,佁(yi三聲)皇承度,昌光耀軫(zhen三聲),享伊餘賞……”
碑文共有八百餘字,內容敘述了碑的主人——蜀郡上任太守李膺在任內的事跡,以振興入學,為國家培養人才為目的,興辦學校教育的內容特別突出。
石碑厚度有四五十公分,轉到後麵,碑陰刻著數十個名字,這是聯袂捐碑的人名。
劉晉感慨,天下楷模不愧為天下楷模,這石碑已經算是記事的功德碑了。
一群人繼續往裏走,不時有讀書聲傳來。
當看到這學院的教室的時候,劉晉整個人都傻了,本來以為隻是樸素,結果這他麽完全是大道至簡啊,簡陋到教室全部是由石頭壘起來的。
劉晉有些牙酸,這石頭屋,除了遮陽擋雨,貌似也不具備其他功能了。
這麽窮的嗎?那些教育經費都花在哪兒了?
似是看出了劉晉的疑惑,裴瑾笑著解釋道:
“好叫太子知道,這石室是仿照文翁遺留的石室建造的。”
“文翁當年巧婦難為無米之炊,他便因陋就簡,因地製宜,在成都用當地最多最常見的石頭壘起石屋,美其名曰‘文學精舍’。”
“李君上任後,便繼承了這一傳統,他說過,除教學中心任務之外的一切開支,能省則省。”
裴瑾說著說著眼眶就紅了,那種石室既不防風,也不禦寒,誰他麽想繼承這個傳統啊,還不都是沒錢給鬧的。
劉晉默然,確實一分錢難倒英雄漢啊,先輩們能撐起這麽大的場子,不知道經曆了多少困難。
擦了擦眼角,裴瑾繼續開口:“李君給予學員各方麵的便利,尤其是貧寒子弟,允許他們勤工儉學。”
“學績優異者,李君便委以要職,即便稍遜,也視為察舉人才,可以享受賞賜和免除徭役等待遇,若幹學員還被選入備用人才,不讓他們的希望破滅。”
“等到臣上任以後,臣便按照李君規劃好的道路走,不止如此,每次臣出行巡查所轄縣城的時候,臣會讓那些品學皆優的學員同行。”
“一方麵讓他們有機會接觸現實,處理事務,培養實際才幹。”
“另一方麵則讓他們沿途挨家挨戶、現身說法宣講,希望百姓能夠爭相報名,接受學官教育。”
裴瑾眼裏神采奕奕,推陳出新,這可是他的政績,感情都醞釀到這兒了,豈有不說之理。
“做的不錯。”劉晉毫不吝嗇自己的誇讚。
裴瑾這行為就跟實習差不多,不至於盡培養些死讀書的書呆子出來,而且還能儲備不少實幹型人才,對未來發展有很大的好處。
這種做法值得全國推廣,同樣算是教育發展史上的一個裏程碑。
“多謝太子誇讚。”裴瑾笑的像個孩子,這說明他做的沒錯,他的堅持還是有意義的。
“現在學院有多少學員?”劉晉問道,說的再多還得看實際,如果沒人報名那都是白搭。
“回稟太子。”裴瑾不自覺的挺直了腰杆,“文翁學院現有學子一萬一千三百五十二名。”
劉晉驚呆了。
臥槽,洛陽太學也就才三萬學子,成都邊陲之地居然有一萬多。
雖然一個是大學,一個是初高中以下,但這人數已經大大超過了劉晉的預料,他原本以為能有四五千就頂天了。
“好!”劉晉讚賞的看著裴瑾,你這老小子可以啊,這份政績放在整個大漢都是十分耀眼的存在
裴瑾又開始謙虛,“不過是前人栽樹後人乘涼,臣做的還遠遠不夠。”
劉晉搖頭失笑,忘了,人家可是以文翁和李君為榜樣的。
隨後一行人又在文翁學院四處看了看,劉晉也對這裏的教學條件有了一個直觀的感受。
一個字,破。
兩個字,簡陋。
除了石頭還是石頭,木頭都少的可憐。
回去的路上,甘寧湊到劉晉身邊,悄聲道:“太子,其實裴太守人挺好的,他雖然罵我,但也是為了保我。”
甘寧眼睛又不瞎,太子對裴瑾的厭煩,他還是看的見的。
裴瑾平時沒少照顧他,多次透露出對他的欣賞,怎麽說也算得上是他甘寧的伯樂了。
況且,這種事裴瑾以前就幹過,當著外人罵的越狠,越說明他把你當自己人,罵你是為了不讓外人處罰你,主打的就是個護犢子。
所以,於情於理,甘寧都覺得自己應該解釋兩句。
劉晉看了甘寧一眼,明白了過來。
這就跟自己孩子犯了錯對方找上門一樣,你看我罰也罰了罵也罵了,一般就沒人繼續追究了。
要不然,麵臨的可能就是別人更嚴重的毒打了。
“行,知道了。”劉晉點點頭,對著後方如喪考妣的裴瑾招招手。
胡貢連忙推了裴瑾一下,對著他狂使眼色。
裴瑾回過神來,手忙腳亂湊到劉晉身邊,強顏歡笑道:“太子有事請吩咐。”
反正你都不掩飾了,那我更沒必要掩飾了。
“帶路,去文翁學院看看。”
道歉什麽不存在的,給你個機會展示下自己的政績。
而且,既然想要開民智,那總得去學院瞧瞧具體情況。
裴瑾渾身一抖,眼裏出現了不一樣的神采,臉上也露出了真心的笑容:
“是,太子這邊請!”
不怕太子去視察,就怕連機會都不給你,那才叫絕望。
到底發生了什麽事,裴瑾稍微一想就明白了,沒有無緣無故的和善,八成是有人吹了耳邊風。
具體是誰,這不明擺著呢嗎。
不由自主的,裴瑾遞給旁邊甘寧一個眼神,好小子,本太守沒有白疼你。
甘寧咧嘴笑笑,裴太守啊,我能做的就這麽多了,剩下的看你發揮。
劉晉一群人在裴瑾的帶領下,很快就來到了文翁學院。
這學院怎麽說呢,既不寬廣,也不高大,既不奢華,也不優雅,硬要說的話,那就是樸素。
進了大門,不遠處豎立著一塊石碑,碑高兩米多,寬一米出頭,上麵刻著蒼勁有力的文字。
走近一看,劉晉情不自禁的念了出來:
“李君碑。”
“巍巍大漢,佁(yi三聲)皇承度,昌光耀軫(zhen三聲),享伊餘賞……”
碑文共有八百餘字,內容敘述了碑的主人——蜀郡上任太守李膺在任內的事跡,以振興入學,為國家培養人才為目的,興辦學校教育的內容特別突出。
石碑厚度有四五十公分,轉到後麵,碑陰刻著數十個名字,這是聯袂捐碑的人名。
劉晉感慨,天下楷模不愧為天下楷模,這石碑已經算是記事的功德碑了。
一群人繼續往裏走,不時有讀書聲傳來。
當看到這學院的教室的時候,劉晉整個人都傻了,本來以為隻是樸素,結果這他麽完全是大道至簡啊,簡陋到教室全部是由石頭壘起來的。
劉晉有些牙酸,這石頭屋,除了遮陽擋雨,貌似也不具備其他功能了。
這麽窮的嗎?那些教育經費都花在哪兒了?
似是看出了劉晉的疑惑,裴瑾笑著解釋道:
“好叫太子知道,這石室是仿照文翁遺留的石室建造的。”
“文翁當年巧婦難為無米之炊,他便因陋就簡,因地製宜,在成都用當地最多最常見的石頭壘起石屋,美其名曰‘文學精舍’。”
“李君上任後,便繼承了這一傳統,他說過,除教學中心任務之外的一切開支,能省則省。”
裴瑾說著說著眼眶就紅了,那種石室既不防風,也不禦寒,誰他麽想繼承這個傳統啊,還不都是沒錢給鬧的。
劉晉默然,確實一分錢難倒英雄漢啊,先輩們能撐起這麽大的場子,不知道經曆了多少困難。
擦了擦眼角,裴瑾繼續開口:“李君給予學員各方麵的便利,尤其是貧寒子弟,允許他們勤工儉學。”
“學績優異者,李君便委以要職,即便稍遜,也視為察舉人才,可以享受賞賜和免除徭役等待遇,若幹學員還被選入備用人才,不讓他們的希望破滅。”
“等到臣上任以後,臣便按照李君規劃好的道路走,不止如此,每次臣出行巡查所轄縣城的時候,臣會讓那些品學皆優的學員同行。”
“一方麵讓他們有機會接觸現實,處理事務,培養實際才幹。”
“另一方麵則讓他們沿途挨家挨戶、現身說法宣講,希望百姓能夠爭相報名,接受學官教育。”
裴瑾眼裏神采奕奕,推陳出新,這可是他的政績,感情都醞釀到這兒了,豈有不說之理。
“做的不錯。”劉晉毫不吝嗇自己的誇讚。
裴瑾這行為就跟實習差不多,不至於盡培養些死讀書的書呆子出來,而且還能儲備不少實幹型人才,對未來發展有很大的好處。
這種做法值得全國推廣,同樣算是教育發展史上的一個裏程碑。
“多謝太子誇讚。”裴瑾笑的像個孩子,這說明他做的沒錯,他的堅持還是有意義的。
“現在學院有多少學員?”劉晉問道,說的再多還得看實際,如果沒人報名那都是白搭。
“回稟太子。”裴瑾不自覺的挺直了腰杆,“文翁學院現有學子一萬一千三百五十二名。”
劉晉驚呆了。
臥槽,洛陽太學也就才三萬學子,成都邊陲之地居然有一萬多。
雖然一個是大學,一個是初高中以下,但這人數已經大大超過了劉晉的預料,他原本以為能有四五千就頂天了。
“好!”劉晉讚賞的看著裴瑾,你這老小子可以啊,這份政績放在整個大漢都是十分耀眼的存在
裴瑾又開始謙虛,“不過是前人栽樹後人乘涼,臣做的還遠遠不夠。”
劉晉搖頭失笑,忘了,人家可是以文翁和李君為榜樣的。
隨後一行人又在文翁學院四處看了看,劉晉也對這裏的教學條件有了一個直觀的感受。
一個字,破。
兩個字,簡陋。
除了石頭還是石頭,木頭都少的可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