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四十四章
14.1 憲問恥。子曰:“邦有道,穀;邦無道,穀,恥也。”
“克、伐、怨、欲不行焉,可以為仁矣?”子曰:“可以為難矣,仁則吾不知也。”
【譯】 原憲問什麽是恥辱?孔子說:“政治清明,領薪水;政治不清明,領薪水,這就是恥辱。”
“好勝、自誇、怨恨、貪欲沒有了,可以是‘仁’吧?”孔子說:“可以說是難能可貴了。若說是‘仁’,那我不知道。”
【注】 《集釋》《集解》馬(融)曰:克,好勝人。伐,自伐其功。怨,忌小怨。欲,貪欲也。阮元《論仁篇》:此但能無損於人,不能有益於人,未能立人達人,所以孔子不許為仁。《反身錄》:昔羅近溪先生見顏山農,自述遘危病,生死得失能不動心。顏不許,曰:是製欲,非體仁也。先生曰:非製欲,安能體仁?顏曰:子不觀孟子之論四端乎?知皆擴而充之,如火之始燃,泉之始達,如此體仁,何等直截!
【記】 這章應分兩節。第一節為今日猶然的“不倒翁”或“政治娼妓”寫照:左右逢源,看風使舵,永遠居高官、食厚祿,真可謂恬不知恥者矣,又何其多也。第二節仍然是將“仁”與任何其他的美德、善行區別開來,顯示了“仁”的積極性主動性的情感方麵,不隻是克製、化解消極麵而已。
14.2 子曰:“士而懷居,不足以為士矣。”
【譯】 孔子說:“知識分子留戀安逸的生活,那也就不配是知識分子了。”
【注】 《集釋》《反身錄》:士若在身心上打點,世道上留心,自不屑區區耽懷於居處。一有係戀,則心為所累。
【記】 所謂“以天下為己任”,“匈奴未滅,何以家為”(雖出自武夫之口)等等,亦即薩特(sartre)所謂知識分子非僅有知識之謂,前麵已說。這即是儒家的宗教性道德,而在當時卻是社會性道德。
14.3 子曰:“邦有道,危言危行;邦無道,危行言孫。”
【譯】 孔子說:“政治清明,言語正直,行為正直。政治黑暗,行為正直,言語謹慎。”
【注】 《集釋》《廣雅》:危,正也。汪烜《四書詮義》:言孫非畏禍也,賈禍而無益,則君子不為矣。知進退存亡而不失其正,亦時中之道也。《論語稽》:邦無道,則當留有用之身匡濟時變,故舉動雖不可苟,而要不宜高談以招禍也。
【記】 這也就是處亂世保身全生意,與道家相同。可見孔子雖然主張“知其不可而為之”,卻不認為在任何時地都必須赤膊上陣,蠻幹一場。青年多不悟此,以為此即軟弱、怯懦,而不知“嶢嶢者易折”,那種逞一時意氣的“剛強”者,常不足以持久。所以關鍵在於韌性鬥爭。魯迅常言及此,惜乎不為青年注意,而一再失誤。所謂“危行”,即有所不為,不同流合汙、共搞大批判也。
14.4 子曰:“有德者必有言,有言者不必有德。仁者必有勇,勇者不必有仁。”
【譯】 孔子說:“有道德的人,必然有好言語;有好言語的人,不一定有道德。仁愛的人一定勇敢,勇敢的人不一定仁愛。”
【注】 《朱注》:有德者和順積中,英華發外,能言者或便佞口給而已。仁者心無私累,見義勇為;勇者或血氣之強而已。
【記】 這仍是內(仁、德)外(勇、言)的關係。有得於內,無待乎外,而必有外。
14.5 南宮適問於孔子曰:“羿善射,奡蕩舟,俱不得其死然。禹稷躬稼而有天下。”夫子不答。
南宮適出,子曰:“君子哉若人!尚德哉若人!”
【譯】 南宮適問孔子說:“羿擅長射箭,奡力大可翻船,都沒得好死。夏禹和後稷親身耕種,卻得了天下。”孔子沒有回答。
南宮適出來後,孔子說:“這個人真是君子呀,這個人真是尊重德行呀。”
【注】 《康注》:蓋德與力,自古分疆,而有力者終不如有德。嬴政、亞力山大、成吉斯汗、拿破侖之聞,必不如孔子及佛與耶穌也,此為萬古德力之判案也。
【記】 羿、奡均傳說中的氏族部落的著名首領和英雄。這裏仍然是強調領導者的“德行”,逞力量者,窮兵黷武,常自食其果,南宮此說自然大合孔子心意。
14.6 子曰:“君子而不仁者有矣夫,未有小人而仁者也。”
【譯】 孔子說:“君子也有沒仁德的時候,沒有小人而有仁德的。”
【注】 《朱注》謝氏曰:君子誌於仁矣,然毫忽之間,心不在焉,則未免為不仁也。
【記】 這裏的“君子”、“小人”如指客觀的社會地位,即士大夫和老百姓,則與孔子其他一些說法,如“小人”也可以是“士”、人都可以“為仁”等等相矛盾。如指道德高下,則似同語反複。但這裏說“君子”也有不“仁”的時候以見此“仁”之難,連顏回不也隻能“三月不違”嗎?於是,“仁”作為全德(perfect virtue)也好,作為高峰體驗(peak experience)也好,這裏隻好解作某種具有神秘性的經驗了。如前所一再點出,《論語》篇章常見矛盾、衝突,是孔子自身矛盾抑所傳述者矛盾,已難究明,不必強解。
14.7 子曰:“愛之,能勿勞乎?忠焉,能勿誨乎?”
【譯】 孔子說:“愛他們,能夠不加以勉勵嗎?忠於他們,能夠不進行教導嗎?”
【注】 《正義》王氏引之《經義述聞》解此文雲:《呂氏春秋》高注:勞,勉也。勉與誨義相近,故勞、誨並稱。高誘注並雲:勞,憂也。又《裏仁篇》勞而不怨,即憂而不怨。憂者,勤思之也。
【記】 這裏既可作政治學的解說,也可以作教育學的解說;既可以是政府對老百姓的政策,也可以是家長、老師對兒女學生的方針。在遠古,這二者是統一的。首領對氏族成員就是大家長對待兒女,所以君父、君師合一。“勞”另高注作“憂”解,即既愛之而又擔心,不如王解。“勞”多有作“勞苦”、“勞動”、“勤勞”解者。“誨”或作“謀”字解,則與《學而篇》“為人謀而不忠乎”同義。
14.8 子曰:“為命,裨諶草創之,世叔討論之,行人子羽修飾之,東裏子產潤色之。”
【譯】 孔子說:“發命令,裨諶打草稿,世叔加以研討,專職官子羽增刪修改,東裏子產作文字潤飾。”
【注】 《朱注》:裨諶以下四人皆鄭大夫。草,略也。創,造也。謂造為草稿也。……討,尋究也。論,講議也。行人,掌使之官,修飾,謂增損之。潤色,謂加以文采也。
【記】 分工合作,人盡其才。
14.9 或問子產。子曰:“惠人也。”
問子西。曰:“彼哉!彼哉!”
問管仲。曰:“人也。奪伯氏駢邑三百,飯疏食,沒齒無怨言。”
【譯】 有人問子產是什麽樣的人?孔子說:“施恩惠的人。”
問子西,孔子說:“他呀,他呀。”
問管仲,孔子說:“是個人物!他剝奪了伯氏三百戶的土地。伯氏吃粗糧,但一直到死,也沒有怨恨的話。”
【注】 《康注》:孔子極重事功,累稱管仲,極詞讚歎。……宋儒不知,而輕鄙功利,致人才恭爾,中國不振。
【記】 “他呀,他呀”,不足道也。今日猶有此口頭語。“沒齒無怨言”,大概是即使處理如此嚴厲,但因為公正,所以沒話可說。世傳諸葛亮秉公辦事,也有此效。這就是所謂法家精神。因此可見,儒學從一開始,就可以容納法家。(管仲、諸葛亮也一向被視作法家。)孔子多次稱道管仲,正是後世政治上儒法互用、陽儒陰法的張本。可見,儒法從一開端便有聯結,如同儒道一樣,都可以在孔子及《論語》中找到其後“儒法互用”、“儒道互補”的線索。
14.10 子曰:“貧而無怨難,富而無驕易。”
【譯】 孔子說:“貧窮而無怨恨,很難;富裕而不驕傲,較易。”
【注】 《朱注》:處貧難,處富易,人之常情。
【記】 今日各種“暴發戶”宜三誦之,因為也並不太容易做到。富者驕橫使貧者更怨,於是乎鬥爭哲學起。
14.11 子曰:“孟公綽為趙魏老則優,不可以為滕薛大夫。”
【譯】 孔子說:“孟公綽做大國的首長,綽有裕餘;卻當不了小國的管家。”
【注】 《朱注》:老,家臣之長。大家勢重而無諸侯之事,家老望尊而無官守之責。……大夫,任國政者。滕、薛國小政煩,大夫位高責重,然則公綽蓋廉靜寡欲而短於才者也。
【記】 人才之特殊也。能做大官(趙、魏,大國也)也未必能辦具體事,何況大官還有各種各樣,有的是以他的“道德”高、資曆深,專門用作擺設,什麽實際事不幹,也幹不了。孟公綽可能就屬於這類。
14.12 子路問成人。子曰:“若臧武仲之知,公綽之不欲,卞莊子之勇,冉求之藝,文之以禮樂,亦可以為成人矣。”曰:“今之成人者何必然?見利思義,見危授命,久要不忘平生之言,亦可以為成人矣。”
【譯】 子路問什麽才是完全的人?孔子說:“聰明有如臧武仲,欲望少如孟公綽,勇敢如卞莊子,才藝如冉有。再以禮樂文采表現出來,也就可以是完全的人了。”又說:“今天完全的人哪裏一定要這樣?看到利益能考慮合理與否,遇到危險肯付出生命,長久處於貧困卻並不忘記人生的承諾,也就可以是完全的人了。”
【注】 《集注》:成人,猶言全。……言兼此四子之長,則知足以窮理,廉足以養心,勇足以力行,藝足以泛應,而又節之以禮,和之以樂,使德成於內,而文見乎外。則材全德備。
【記】 高標準是“文質彬彬”,進退有據;不得已而求其次,也必須正直(“見利思義”)、勇敢(“見危授命”)和誠信(“久要不忘平生之言”)。雖也很不容易,但還是切實可行,能夠做到的。
有注疏認為後麵一段(“又說”)是子路的話,即子路關於“完全的人”的標準,也說得通,並符合子路一貫的言行、個性。
14.13 子問公叔文子於公明賈曰:“信乎,夫子不言,不笑,不取乎?”
公明賈對曰:“以告者過也。夫子時然後言,人不厭其言;樂然後笑,人不厭其笑;義然後取,人不厭其取。”
子曰:“其然?豈其然乎?”
【譯】 孔子向公明賈問到公叔文子說:“是真的嗎?他老先生不講話,不笑,不索取嗎?”
公明賈回答說:“這是告訴你的人講錯了。他老先生到時候才說話,大家不討厭他的話;真快樂的時候才笑,大家不討厭他笑;合理的才去索取,大家不討厭他索取。”
孔子說:“是這樣嗎?真是這樣嗎?”
【注】 《朱注》:文子雖賢,疑未及此,但君子與人為善,不欲正言其非也。故曰:其然,豈其然乎?蓋疑之也。
【記】 大概表示孔子懷疑如此吧。這章沒有什麽特殊意思,《論語》中這種無意義的章節有好些,不必句句認真,章章強解。
14.14 子曰:“臧武仲以防求為後於魯。雖曰不要君,吾不信也。”
【譯】 孔子說:“臧武仲憑據防城,要求在魯國給自己子孫以位置,盡管說不是要挾國君,我不相信。”
【注】 《朱注》楊氏曰:武仲卑辭請後,其跡非要君者,而意實要之。
【記】 史跡難考,眾說紛紜,不必強作解。
14.15 子曰:“晉文公譎而不正,齊桓公正而不譎。”
【譯】 孔子說:“晉文公詭詐,不正派;齊桓公正派,不詭詐。”
【注】 《集釋》《集解》鄭曰:譎,詐也;謂召天子而使諸侯朝之。仲尼曰:以臣召君,不可以訓。故《書》曰:天子狩於河陽,是譎而不正也。馬曰:伐楚以公義,責包茅之貢不入,問昭王南征不還,是正而不譎也。
【記】 雖都是赫赫霸主,孔子多次讚齊桓公而不提晉文公,是何道理,注家雖各有說,仍不很清楚。上注雖有提示,仍難知必如此解。
14.16 子路曰:“桓公殺公子糾,召忽死之,管仲不死。”曰:“未仁乎?”子曰:“桓公九合諸侯,不以兵車,管仲之力也。如其仁,如其仁。”
【譯】 “齊桓公殺了公子糾。召忽自殺,管仲卻不死。”子路說,“這是沒仁德吧?”孔子說:“齊桓公多次聯合、統一了諸侯們,並不憑借戰爭,這是管仲的力量。這是仁呀,這是仁呀。”
【注】 《集釋》黃式三《論語後案》:如,猶乃也。《詩》“如震如怒”,楊子《法言·學行篇》“如其富,如其富”,《吾子篇》“如其智,如其智”。
《楊注》:齊桓公糾合諸侯共計十一次,這一“九”字是虛數,不過表示其多罷了。
【記】 公子糾是齊桓公的哥哥,召忽和管仲都是公子糾的臣子,於是後世成了老大難問題。管仲不死君難,當是不忠;而且有“三歸”等等,也“不知禮”,頗不合儒家標準。孟子就痛斥而藐視管仲。特別謹守內聖開外王說的後代理學家們更是如此。但孔子卻如此盛讚,如何解釋?又是眾說紛紜。拙意以為孔子是從為民造福的客觀巨大功業出發來肯定管仲的,正如將“博施於民而能濟眾”的“聖”放在“仁”之上一樣。“內聖”並非目的本身,因之大不同於受佛家影響的宋明理學。孔子之後,儒學也有講究“外王”而不同於宋明理學的派別和“路線”。例如,荀子講禮近法,董仲舒的“仁外義內”,陳亮、葉適的強調事功,均此另一“路線”。中國傳統的特點是心靈上儒道互補,政治上儒法互用。這兩個互補互用中均以儒為主。為什麽?原因很多,其中之一就是這“互補”、“互用”本來就建築在儒學內部的因素發展之上。儒學有為孔子喜愛的顏回、曾點的一麵,可以與道家接軌。儒學也有孔子盛讚管仲的一麵,有稱許子貢、子路的一麵,從而與法家接軌也不困難。從董仲舒以《春秋》決獄,到張居正居喪奪情,中國傳統中許多“名臣”、“賢相”在公私生活中既儒法互用又儒道互補。而他們卻都自覺認同儒學和儒家。
14.17 子貢曰:“管仲非仁者與?桓公殺公子糾,不能死,又相之。”子曰:“管仲相桓公,霸諸侯,一匡天下,民到於今受其賜。微管仲,吾其被發左衽矣。豈若匹夫匹婦之為諒也,自經於溝瀆而莫之知也?”
【譯】 子貢說:“管仲是沒有仁德的人吧?齊桓公殺公子糾,他不能以身殉難,反而作了桓公的宰相。”孔子說:“管仲輔助桓公,稱霸諸侯,統一和匡正了天下,老百姓至今還得到這好處。沒有管仲,我恐怕要披頭散發穿左開襟衣了。他怎能像小百姓那樣守著小信任,自殺在溪溝裏,誰也不知道呢?”
【注】 《集釋》顧炎武《日知錄》:君臣之分,所係者在一身。華夷之防,所係者在天下。故夫子之於管仲,略其不死子糾之罪,而取其一匡九合之功,蓋權衡大小之間,而以天下為心也。
《錢解》:本章舍小節,論大功,孔子之意至顯。宋儒嫌其偏袒功利,乃強言桓公是兄子糾是弟,欲以輕減管仲不死之罪。不知孔子之意,尤有超乎君兄弟臣之上者。言仁道之易,孔子有“我欲仁,斯仁至”之說。論仁道之大,則此章見其一例。要之,孔門言仁,決不拒外功業而專指一心言,斯可知也。又按:前章以“正”許齊桓,此兩章以“仁”許管仲,此皆孔子論仁論道大著眼處。自孟子始言仲尼之徒無道桓文之事者。又雲:管仲,曾西之所不為。後儒多本孟子,輕此兩人。並《論語》此三章亦多置疑,此誠不可不辨。
【記】 “被發左衽”是說中國文化滅亡,淪為落後的少數民族的奴隸。這又是一個如何掌握原則性(“經”)與靈活性(“權”)的大問題,大意是說,要從全局看。這是曆史主義。但當時(公子糾死時)管仲的功勳未建,業績未顯,又怎能即丟下倫理主義?孟子輕鄙管仲,因當時已無落後民族入主中原的問題,麵對的是中原各文明國家爭霸,與儒學王道不合。宋明儒則高談性理,隻重倫常,錢穆批評甚為透徹痛快。不知仍倡內聖開外王的現代新儒學於此如何置說。
14.18 公叔文子之臣大夫僎,與文子同升諸公。子聞之,曰:“可以為‘文’矣。”
【譯】 公叔文子的下級官員僎與文子晉升到同等的官職。孔子聽到說:“這真可叫作‘文’了。”
【注】 《朱注》:文者,順理而成章之謂。
【記】 自己的下級由自己推薦與自己同時晉升至同等地位,在等級森嚴的傳統社會中(甚至在今日中國)頗不容易,難怪孔子讚美之。嫉賢妒能,古今同病,文子之不愧為“文”,至少是落落大方,文雅得體。但在近現代社會,此乃常規。應依靠製度去改變習俗及心理。
14.19 子言衛靈公之無道也,康子曰:“夫如是,奚而不喪?”孔子曰:“仲叔圉治賓客,祝治宗廟,王孫賈治軍旅。夫如是,奚其喪?”
【譯】 孔子講衛靈公的腐敗。康子說:“既然如此,為什麽不滅亡?”孔子說:“他有仲叔圉辦理外交,祝管理祭祀,王孫賈統率軍隊。像這樣,又怎會滅亡?”
【注】 《集釋》《讀四書叢說》:夫子平日語此三人皆所不許,而此章之言乃若此,可見聖人不以其所短棄其所長。
【記】 “無道”一詞太廣泛,暫譯為“腐敗”。此謂有賢臣,雖昏君也暫可不敗亡,可見人才重要。但總有一天,這些人才被逐被殺;但如有製度保障,便沒關係了;製度之重要也。上注有趣,見孔子並不求全責備,總取人之所長,執政者更該如此了。
14.20 子曰:“其言之不怍,則為之也難。”
【譯】 孔子說:“大言不慚,做起來就難了。”
【注】 《集釋》《集解》馬曰:怍,慚也。
【記】 好些時髦青年卻常如此,不守信,不誠實,自以為真理在握,絕對高明,於是誇誇其談,文章滿紙,卻經不起時間推移,實際考驗。
14.21 陳成子弑簡公。孔子沐浴而朝,告於哀公曰:“陳恒弑其君,請討之。”公曰:“告夫三子!”
孔子曰:“以吾從大夫之後,不敢不告也。君曰‘告夫三子’者!”
之三子告,不可。孔子曰:“以吾從大夫之後,不敢不告也。”
【譯】 陳成子殺了齊簡公。孔子吃素洗澡後去見魯哀公說:“陳恒殺了國君,請出兵討伐。”哀公說:“你去告訴那三大家族。”
孔子退了出來說:“因為我曾經擔任過官職,不能不來報告;國君卻要我去告訴那三個人。”
孔子去向三人報告,沒得到同意。孔子說:“因為我曾經擔任過官職,不能不來報告。”
【注】 《朱注》胡氏曰:《春秋》之法,弑君之賊,人得而討之。
【記】 這就是孔夫子的“迂”勁;因為當個官,依據禮製,“應當”(ought to)過問國事。雖知白說,也要去說。這也是一種“知其不可而為之”的精神?!哀公之所以要孔子“告夫三子”,因為實權在他們手裏。“沐浴”實古巫儀(沐浴之後才能主持巫儀)之沿承,《禮記·儒行》“儒有澡身而浴德,陳言而伏”,乃傳統之禮儀製度。據徐中舒《甲骨文中所見的儒》,儒乃需,即沐浴後主持巫祝儀式者。
14.22 子路問事君。子曰:“勿欺也,而犯之。”
【譯】 子路問如何事奉國君?孔子說:“不要欺騙他,可以觸犯他。”
【注】 《朱注》:犯,謂犯顏諫爭。
【記】 如今剛好相反。報喜不報憂,阿諛逢迎,無所不至。“大躍進”的欺騙導至數千萬人的死亡。中國自漢有禦史、諫官製度,亦可謂將此語體製化,實開世界先河。此儒學外王之優良傳統可繼承而與現代政治相接軌者。
14.23 子曰:“君子上達,小人下達。”
【譯】 孔子說:“君子向上走,小人向下走。”
【注】 《康注》:君子尊鬼神,由清明而進至於窮理盡性以合天。小人用體魄,由昏濁而日汙,下至於縱欲作孽而速戾。
《集釋》《皇疏》:上達者,達於仁義也。下達,謂達於財利。
《焦氏筆乘》:問:上達下達。曰:形而上者謂之道,形而下者謂之器,非二物也。君子見性,故不得有,但見其道,而不見其器。小人執相,故不得無,但見其器,而不見其道。
《論語稽》:人天生而為君子者,亦天生而為小人者,譬之一路,行而上為君子,行而下為小人。
【記】 注疏解說甚多,大都以為所謂“上”、“下”者,即義、利也。與“君子喻於義,小人喻於利”(4.16章)同,亦可參考14.35章。“達”有譯作“成功”,即“君子大處成功,小人小處成功”。
14.24 子曰:“古之學者為己,今之學者為人。”
【譯】 孔子說:“古時的學者是為了改進自己,今天的學者是為了教訓別人。”
【注】 《正義》孔曰:為己,履而行之;為人,徒能言之。《荀子·勸學篇》:君子之學也,入乎耳,著乎心,布乎四體,形乎動靜,端而言,蠕而動,一可以為法則。小人之學也,入乎耳,出乎口。口、耳之間則四寸耳,曷足以美七尺之身哉?
【記】 又是難題一個,眾說紛紜。宋明儒學對此揚高鑿深,無非宣揚“內聖”高於“外王”等等,本譯幹脆結合今日實際,平易解之。君不見,好些風頭正健、時髦十足的青年學人(其實也未必都年輕)專以踐踏他人炫耀自己為學問誌業乎?
到底何謂“為己之學”?專作道德講,似仍有一間未達處;即使宋明理學倡導之“半日讀書半日靜坐”,此“半日靜坐”者也不隻道德反省,其所追求者也是超道德之天人交會的神秘境界。所以我認為,“為”(道)—“情”—“境”(人生境界)之體驗、尋求,才是中國哲學重心所在,而不在性理、心、氣等範疇之幹枯討論。
14.25 蘧伯玉使人於孔子。孔子與之坐而問焉,曰:“夫子何為?”對曰:“夫子欲寡其過而未能也。”
使者出。子曰:“使乎!使乎!”
【譯】 蘧伯玉派一位使者看望孔子。孔子請他坐而問道:“他老先生在幹些什麽呢?”使者回答說:“他老先生想減少自己的過失,還做不到哩。”
使者出去後,孔子說:“好一位使者,好一位使者!”
【注】 《朱注》:使者之言愈自卑約,而其主之賢益彰,亦可謂深知君子之心,而善於辭令者矣。……按莊周稱伯玉行年五十而知四十九年之非。
【記】 這倒是孔子的真精神。“溫良恭儉讓”,從不以為自己是天才,是超人,掌握了絕對真理。個人如是,民族國家亦應如是。中華文化之所以源遠流長,正是因為保持了這種不斷努力、從不懈怠、永不自滿的精神,即使在虛驕氣盛、頑固自大的時刻,也總有勇士出來批判自己。猛擊“國粹”,毫不留情的魯迅而以“民族魂”蓋棺論定,便是這樣。這與那些以為自己乃天才,別人皆蠢貨,從而故作驚人語的時髦青年、冒牌學者,實大不相同。三章拙記中屢提此點,蓋近年深有體會。
14.26 子曰:“不在其位,不謀其政。”
曾子曰:“君子思不出其位。”
【譯】 孔子說:“不在那個位置上,便不去謀劃他的政治事務。”
曾子說:“君子的思想考慮,不越出職務範圍。”
【注】 《康注》:位者,職守之名,各有權限,不能出權限之外。……如兵官專司兵事,農官專司農事,不得及它,乃能致精也。若士人無位,則天地之大,萬物之夥,皆宜窮極其理。……蓋學人與有位正相反也,學者慎勿誤會。
【記】 孔子的話,可以有多種原因和解釋。曾參的話就太保守。“思不出其位”本來自《易經》,但在那裏又是別的意思,並非規範、要求。康注有意思,頗符合現代民主精神,難怪他要改孔子“天下有道則庶民不議”為“天下有道則庶民議”,即人均有議政之權利,這當然完全不同於曾子。因此“不謀其政”,不過是不應幹預專家的專業知識領域而已。
14.27 子曰:“君子恥其言而過其行。”
【譯】 孔子說:“君子羞恥於他所講超過他所做的。”
【注】 《正義》:此與《裏仁篇》“古者言之不出,恥躬之不逮”,語意正同。《禮記·雜記》雲:有其言而無其行,君子恥之。《表記》雲:君子恥有其辭而無其德,有其德而無其行。
【記】 又一次提出語言與行為的關係。語言不隻是個交流問題,而是有實際效用的問題。因此也才有要求言行一致和必須信守承諾等等道德。
14.28 子曰:“君子道者三,我無能焉:仁者不憂,知者不惑,勇者不懼。”子貢曰:“夫子自道也。”
【譯】 孔子說:“君子的道德有三項,我還不行。仁愛的人不憂愁,智慧的人不迷惑,勇敢的人不畏懼。”子貢說:“這正是老師講自己啊。”
【注】 《朱注》:自責以勉人也。
【記】 名言。智、仁、勇,是所謂“三達德”;既是道德,又是心理,即文化積澱為心理也。
14.29 子貢方人。子曰:“賜也賢乎哉?夫我則不暇。”
【譯】 子貢常譏評人物。孔子說:“子貢,你就那麽好嗎?我卻沒有這閑工夫。”
【注】 《集釋》《潘氏集箋》:古文“謗”作“方”。
【記】 子貢大概是《論語》中使人感到最聰明的學生,喜歡譏評人物,也屬自然。孔子予以委婉批評,並不像對冉有、宰我那麽厲害。“方”另作“比”解,即喜歡拿自己和別人比較,這也常常是聰明人喜歡做的,從比較中可知自己的優長與弱點。
14.30 子曰:“不患人之不己知,患其不能也。”
【譯】 孔子說:“不愁人家不知道自己,隻愁自己沒才能。”
【注】 《錢解》:《論語》有兩章文字全同者,當是一章重出。有文字小異而章義全同者,當是孔子屢言之,而聞者各自為記也。如本章凡四見,文各有異,是必孔子之叮嚀反複而屢言常道之也。
【記】 總之,仍然是修內功重要。今之人常反是,生怕埋沒了自己。我常對文學家們說,作品不怕埋沒。好作品,死後也會被人發掘出來;一般的作品,你還沒死,就被人忘記了。既然如此,又何必趕時髦、作修改、急於出版,生怕別人不知道自己呢?從而,人生價值究何在呢?君不見,頗有人焉,生時顯赫一世,桂冠高聳;死後頓時沉寂,被罵倡優。自己知道一生價值所在就可以了,何必外求。
14.31 子曰:“不逆詐,不億不信,抑亦先覺者,是賢乎!”
【譯】 孔子說:“不事先懷疑別人欺詐,不預先估計別人對我不信任,但臨事卻能感覺到,這不就是有賢德嗎?”
【注】 《朱注》:逆,未至而迎之也。億,未見而意之也。詐,謂人欺己。不信,謂人疑己。……楊氏曰:君子於誠而已,然未有誠而不明者。故雖不逆詐,不億不信,而常先覺也。
【記】 這大概就是“仁者”自然有智慧吧?
14.32 微生畝謂孔子曰:“丘何為是棲棲者與?無乃為佞乎?”孔子曰:“非敢為佞也,疾固也。”
【譯】 微生畝對孔子說:“孔丘,為什麽老這樣忙忙碌碌到處奔波?這豈不是想憑口舌取勝嗎?”孔子說:“我不是敢逞口舌,而是恨頑固不化。”
【注】 《朱注》:微生,……名夫子而辭甚倨,蓋有齒德而隱者。……聖人之於達尊,禮恭而言直如此。
【記】 從口氣看,微生畝大概是個老頑固的前輩,但孔子仍針鋒相對地回答了他,沒有讓步。
14.33 子曰:“驥不稱其力,稱其德也。”
【譯】 孔子說:“千裏馬不是稱呼它的氣力,而是稱呼它的品質。”
【注】 《正義》鄭曰:德者,調良之謂。……驥馬調良,能有其德,故為善馬。
【記】 何謂“調良”?是否指訓練呢?千裏馬也須調教訓練,並非全憑自然氣質。
14.34 或曰:“以德報怨,何如?”子曰:“何以報德?以直報怨,以德報德。”
【譯】 有人說:“用恩德來回報仇怨,怎麽樣?”孔子說:“那又如何回報恩德?該用公正來回報怨恨,用恩德回報恩德。”
【注】 《康注》:孔子之道不遠人,因人情之至,順人理之公,令人人可行而已……孔子非不能為高言也,藉有高深,亦不過一二人能行之,而非人能共行,亦必不能為大道,孔子即不言之矣。耶氏過仁,亦以德報怨,或以此尊之,然實不能行。
【記】 這是重要的孔門思想,是儒學不同於那種“報怨以德”(老子)、“舍身飼虎”(佛經)、“愛敵如友”、“右臉被打,送上左臉”(《聖經》)等教義所在。也正是實用理性的充分表現。既不濫施感情,泛說博愛(這很難做到),也不否認人情,一切以利害為準則(如法家),而是理性滲入情感中,情感以理性為原則。在這裏,儒家的社會性公德(正義、公平)與宗教性私德(濟世救人)又是合在一起的。
14.35 子曰:“莫我知也夫!”子貢曰:“何為其莫知子也?”
子曰:“不怨天,不尤人,下學而上達。知我者其天乎!”
【譯】 孔子說:“沒有人會理解我了!”子貢說:“為什麽會沒人理解你?”
孔子說:“不埋怨老天,不怪罪別人,下學人事而上達真理。知道我的,隻有天了。”
【注】 《集釋》《皇疏》:下學,學人事。上達,達天命。……朱柏廬《毋欺錄》:下學而上達,上達即在下學中,所以聖賢立教,隻就下學說,才以上達立教,便誤後學,便是害道病根。
【記】 孔子也有不知道(即不使用)自己的埋怨,與前麵所講豈不矛盾?這正好描述出一個真實的孔子麵目。懷才不遇而抑鬱感歎,乃人之常情,雖孔子亦何能免。孔子雖然沒有怨天尤人,但也確乎滿腹牢騷,在《論語》中可以多次看到。足見孔子乃普通人一個,並非宋明理學家所描繪的那種超凡入聖、修養“到家”的“至聖”傀儡。
14.36 公伯寮愬子路於季孫。子服景伯以告,曰:“夫子固有惑誌於公伯寮,吾力猶能肆諸市朝。”
子曰:“道之將行也與,命也;道之將廢也與,命也。公伯寮其如命何!”
【譯】 公伯寮向季孫毀謗子路。子服景伯告訴說:“季孫他老人家已被公伯寮迷惑了,但我還有力量把這個壞蛋幹掉。”
孔子說:“道義能夠實現,是命運;不能實現,也是命運。公伯寮又能把命運怎麽樣?”
【注】 《朱注》:肆,陳屍也,言欲誅寮。
《集釋》《蒿庵閑話》:貧富、貴賤、得失、死生之有所製而不可強也,君子與小人一也。命不可知,……小人智力爭命,故其心多怨。眾人之於命,亦有安之矣,大約皆知其無可奈何而後安之者也。聖人之於命,安之矣,實不以命為準也,而以義為準。
【記】 具體的曆史情節已經完全不清楚了,因此隻能憑字麵含義來了解孔子所采取的“無為”態度:反對用暴力去清除反對自己的人。但“命也”是個大問題。今天許多人仍然信“命”,認為另有主宰在支配自己的生活和前途,於是求神問卜,希求福佑。但本讀已再三說明,“命”不過是偶然性罷了,要重視、尊重甚至崇敬這偶然,但不必去膜拜、屈從於它。相反,要努力從種種偶然中去“建立”起必然,這就是“立命”,即主宰命運。因為整個人生均偶然,如不由自己作主去立誌、立命,一切歸於“天意”、“運氣”,無所作為,完全失去主體性,就毫無出息了,這常是弱者的選擇。
14.37 子曰:“賢者辟世,其次辟地,其次辟色,其次辟言。”
子曰:“作者七人矣。”
【譯】 孔子說:“有道德的人避開社會,其次避開地方,再次避開不好的臉色,再次,避開不好的言語。”
孔子說:“這樣做的已經有七個人了。”
【注】 《朱注》程子曰:四者雖以大小次第言之,然非有優劣也,所遇不同耳。
【記】 當時“禮崩樂壞”,因亂世而作的各種躲避。
14.38 子路宿於石門。晨門曰:“奚自?”子路曰:“自孔氏。”曰:“是知其不可而為之者與?”
【譯】 子路在石門過夜。早上守城門的人說:“你從哪裏來?”子路說:“從孔子那裏來。”守門人說:“是那個知道不可能還要去做的人嗎?”
【注】 《康注》:晨門知世之不可而不為者。孔子斯人,是與萬物一體,饑溺猶己,悲憫為懷,……仁人之心,不忍若是,恝此所以為聖人也。知不可而為,晨門乃真知聖人者,不然齊景、衛靈公之昏庸,佛肸、公山之反叛,陳蔡之微弱衰亂,此庸人之所譏,聖人豈不深知?而戀戀徘徊,其愚何為若是哉?
【記】 從這兩章均可看出儒學與道家(避世)並非全不相容,但儒學骨幹仍然是“知其不可而為之”,可稱悲壯。此語之流傳千古,豈不因是。
14.39 子擊磬於衛,有荷蕢而過孔氏之門者,曰:“有心哉,擊磬乎!”既而曰:“鄙哉,硜硜乎!莫己知也,斯己而已矣。深則厲,淺則揭。”
子曰:“果哉!末之難矣。”
【譯】 孔子在衛國敲磬,有一個背著草篋經過孔子門口的人說:“有心思哩!在敲磬!”一會兒又說:“何必硜硜作響!既然沒人知道,自己知道就行了。水深的時候,穿著衣裳過河;水淺的時候,撩起衣襟過河。”
孔子說:“真堅決呀!我可沒話反駁他了。”
【注】 《朱注》:果哉,歎其果於忘世也。
【記】 水深水淺,指應按情況、環境辦事。這幾章都描述那些反對孔子的觀點和談話。“鄙哉”無確解,此處意譯。“厲”另注作“橋”,即水深,從橋上過;水淺,揭衣襟從水中走過。最後一句,也可如是譯:“果然如此嗎?那也就不難了。”
14.40 子張曰:“書雲:‘高宗諒陰,三年不言。’何謂也?”子曰:“何必高宗,古之人皆然。君薨,百家總己以聽於塚宰,三年。”
【譯】 子張問道:“《書經》上說,殷高宗守喪,三年不講話,什麽意思?”孔子說:“何必一定是高宗,古人都這樣。老國君死了,一切官員堅守自己的崗位,聽大宰相的命令,三年。”
【注】 《朱注》:百官聽於塚宰,故君得以三年不言也。
《集釋》《皇疏》:百官皆束己職,三年聽塚宰。
《錢解》:高宗,商王武丁。“諒陰”字又作“梁闇”,天子居喪之廬。一梁支脊而無楹柱,茅垂於地,從旁出入。
【記】 三年之喪,如本讀第一篇所記,本是史家一大公案,是否存在,爭論甚多。我以為,它源自原始禮儀,曆代沿襲,從氏族首領到一般成員都必須守此禮製。在中國,直到清末仍有“丁憂三年”不做官的規定。中國遠古氏族傳習之頑強久固,值得注意。聽塚宰三年,我以為其原意是新“君”初立,不諳政事,所以必須不亂講話(發號施令),而由有經驗的塚宰代理政務,處理事情。所謂伊尹、周公,不都如此?實來源於遠古氏族規則。前已說。
14.41 子曰:“上好禮,則民易使也。”
【譯】 孔子說:“領導者喜歡禮製,老百姓便容易使喚。”
【注】 《朱注》謝氏曰:禮達而分定,故民易使。
【記】 與“風行草偃”同義,前麵已講。因為“禮”在遠古乃習慣法,曆代相沿,所以“易使”。與成文法強迫人們履行不同。但時移世變,“上好禮”而民未必聽從。孔學道窮而法家代興,乃時代趨勢。法家興後而又消融歸儒,成為儒法互用,所謂禮法是也。自漢代以來,禮法且入民俗,始終重誘導、規勸而輕強製、服從,均“風行草偃”、“則民易使”的遺跡。
14.42 子路問君子。子曰:“修己以敬。”
曰:“如斯而已乎?”曰:“修己以安人。”
曰:“如斯而已乎?”曰:“修己以安百姓。修己以安百姓,堯舜其猶病諸?”
【譯】 子路問如何是君子?孔子說:“修養自己,嚴肅認真地對待政務。”
子路說:“就這樣嗎?”孔子說:“修養自己,使別人安樂。”
子路說:“就這樣嗎?”孔子說:“修養自己而使百姓安樂。修養自己而使百姓安樂,堯、舜也還不易做到哩。”
【注】 《朱注》:人者,對己而言。百姓,則盡乎人矣。
【記】 可見,堯舜聖王也還有做不到的事。使百姓安樂,談何容易?內聖外王,談何容易?豈如後世理學家所言!
14.43 原壤夷俟。子曰:“幼而不孫弟,長而無述焉,老而不死,是為賊。”以杖叩其脛。
【譯】 原壤踞著雙腿,接待孔子。孔子說:“小時候不謙遜,長大了無作為,老了還不死,這叫作禍害。”用拐杖敲他的小腿。
【注】 《朱注》:夷,蹲踞也。……孔子既責之,而因以所曳之杖,微擊其脛,若使勿蹲踞然。
《正義》馬曰:原壤,魯人,孔子故舊。
【記】 原壤據說是孔子的老朋友,對孔子不很禮貌,孔子對他也不客氣,但因熟悉,故開玩笑,聲貌如見。
14.44 闕黨童子將命。或問之曰:“益者與?”子曰:“吾見其居於位也,見其與先生並行也。非求益者也,欲速成者也。”
【譯】 闕裏的一個少年向孔子傳達使命。有人問:“這小孩是求上進的嗎?”孔子說:“我見他占據大人的席位,見他與老師並肩而行。這不是求上進的,而是急於成名的。”
【注】 《朱注》:禮,童子當隅坐隨行。
【記】 今天學生如是者亦有之矣。剛進門已想獨立門戶,適登堂便與老師平起坐,未入室便自認遠勝老師。“執弟子禮甚恭”者少見。中國本有尊師傳統,“天地國親師”,師成為其中之一的崇拜對象,為其他文化所少見。今日之所以如此者,恐與前數十年斯文掃地,名列第九,毛澤東一再號召批判老師宿儒(“資產階級”專家學者)以致發展至“文革”中“考教授”之惡作劇等等不無關係。年輕一代在此種環境及其遺風“舊”俗中不自覺受感染,迄今如此。可歎。
14.1 憲問恥。子曰:“邦有道,穀;邦無道,穀,恥也。”
“克、伐、怨、欲不行焉,可以為仁矣?”子曰:“可以為難矣,仁則吾不知也。”
【譯】 原憲問什麽是恥辱?孔子說:“政治清明,領薪水;政治不清明,領薪水,這就是恥辱。”
“好勝、自誇、怨恨、貪欲沒有了,可以是‘仁’吧?”孔子說:“可以說是難能可貴了。若說是‘仁’,那我不知道。”
【注】 《集釋》《集解》馬(融)曰:克,好勝人。伐,自伐其功。怨,忌小怨。欲,貪欲也。阮元《論仁篇》:此但能無損於人,不能有益於人,未能立人達人,所以孔子不許為仁。《反身錄》:昔羅近溪先生見顏山農,自述遘危病,生死得失能不動心。顏不許,曰:是製欲,非體仁也。先生曰:非製欲,安能體仁?顏曰:子不觀孟子之論四端乎?知皆擴而充之,如火之始燃,泉之始達,如此體仁,何等直截!
【記】 這章應分兩節。第一節為今日猶然的“不倒翁”或“政治娼妓”寫照:左右逢源,看風使舵,永遠居高官、食厚祿,真可謂恬不知恥者矣,又何其多也。第二節仍然是將“仁”與任何其他的美德、善行區別開來,顯示了“仁”的積極性主動性的情感方麵,不隻是克製、化解消極麵而已。
14.2 子曰:“士而懷居,不足以為士矣。”
【譯】 孔子說:“知識分子留戀安逸的生活,那也就不配是知識分子了。”
【注】 《集釋》《反身錄》:士若在身心上打點,世道上留心,自不屑區區耽懷於居處。一有係戀,則心為所累。
【記】 所謂“以天下為己任”,“匈奴未滅,何以家為”(雖出自武夫之口)等等,亦即薩特(sartre)所謂知識分子非僅有知識之謂,前麵已說。這即是儒家的宗教性道德,而在當時卻是社會性道德。
14.3 子曰:“邦有道,危言危行;邦無道,危行言孫。”
【譯】 孔子說:“政治清明,言語正直,行為正直。政治黑暗,行為正直,言語謹慎。”
【注】 《集釋》《廣雅》:危,正也。汪烜《四書詮義》:言孫非畏禍也,賈禍而無益,則君子不為矣。知進退存亡而不失其正,亦時中之道也。《論語稽》:邦無道,則當留有用之身匡濟時變,故舉動雖不可苟,而要不宜高談以招禍也。
【記】 這也就是處亂世保身全生意,與道家相同。可見孔子雖然主張“知其不可而為之”,卻不認為在任何時地都必須赤膊上陣,蠻幹一場。青年多不悟此,以為此即軟弱、怯懦,而不知“嶢嶢者易折”,那種逞一時意氣的“剛強”者,常不足以持久。所以關鍵在於韌性鬥爭。魯迅常言及此,惜乎不為青年注意,而一再失誤。所謂“危行”,即有所不為,不同流合汙、共搞大批判也。
14.4 子曰:“有德者必有言,有言者不必有德。仁者必有勇,勇者不必有仁。”
【譯】 孔子說:“有道德的人,必然有好言語;有好言語的人,不一定有道德。仁愛的人一定勇敢,勇敢的人不一定仁愛。”
【注】 《朱注》:有德者和順積中,英華發外,能言者或便佞口給而已。仁者心無私累,見義勇為;勇者或血氣之強而已。
【記】 這仍是內(仁、德)外(勇、言)的關係。有得於內,無待乎外,而必有外。
14.5 南宮適問於孔子曰:“羿善射,奡蕩舟,俱不得其死然。禹稷躬稼而有天下。”夫子不答。
南宮適出,子曰:“君子哉若人!尚德哉若人!”
【譯】 南宮適問孔子說:“羿擅長射箭,奡力大可翻船,都沒得好死。夏禹和後稷親身耕種,卻得了天下。”孔子沒有回答。
南宮適出來後,孔子說:“這個人真是君子呀,這個人真是尊重德行呀。”
【注】 《康注》:蓋德與力,自古分疆,而有力者終不如有德。嬴政、亞力山大、成吉斯汗、拿破侖之聞,必不如孔子及佛與耶穌也,此為萬古德力之判案也。
【記】 羿、奡均傳說中的氏族部落的著名首領和英雄。這裏仍然是強調領導者的“德行”,逞力量者,窮兵黷武,常自食其果,南宮此說自然大合孔子心意。
14.6 子曰:“君子而不仁者有矣夫,未有小人而仁者也。”
【譯】 孔子說:“君子也有沒仁德的時候,沒有小人而有仁德的。”
【注】 《朱注》謝氏曰:君子誌於仁矣,然毫忽之間,心不在焉,則未免為不仁也。
【記】 這裏的“君子”、“小人”如指客觀的社會地位,即士大夫和老百姓,則與孔子其他一些說法,如“小人”也可以是“士”、人都可以“為仁”等等相矛盾。如指道德高下,則似同語反複。但這裏說“君子”也有不“仁”的時候以見此“仁”之難,連顏回不也隻能“三月不違”嗎?於是,“仁”作為全德(perfect virtue)也好,作為高峰體驗(peak experience)也好,這裏隻好解作某種具有神秘性的經驗了。如前所一再點出,《論語》篇章常見矛盾、衝突,是孔子自身矛盾抑所傳述者矛盾,已難究明,不必強解。
14.7 子曰:“愛之,能勿勞乎?忠焉,能勿誨乎?”
【譯】 孔子說:“愛他們,能夠不加以勉勵嗎?忠於他們,能夠不進行教導嗎?”
【注】 《正義》王氏引之《經義述聞》解此文雲:《呂氏春秋》高注:勞,勉也。勉與誨義相近,故勞、誨並稱。高誘注並雲:勞,憂也。又《裏仁篇》勞而不怨,即憂而不怨。憂者,勤思之也。
【記】 這裏既可作政治學的解說,也可以作教育學的解說;既可以是政府對老百姓的政策,也可以是家長、老師對兒女學生的方針。在遠古,這二者是統一的。首領對氏族成員就是大家長對待兒女,所以君父、君師合一。“勞”另高注作“憂”解,即既愛之而又擔心,不如王解。“勞”多有作“勞苦”、“勞動”、“勤勞”解者。“誨”或作“謀”字解,則與《學而篇》“為人謀而不忠乎”同義。
14.8 子曰:“為命,裨諶草創之,世叔討論之,行人子羽修飾之,東裏子產潤色之。”
【譯】 孔子說:“發命令,裨諶打草稿,世叔加以研討,專職官子羽增刪修改,東裏子產作文字潤飾。”
【注】 《朱注》:裨諶以下四人皆鄭大夫。草,略也。創,造也。謂造為草稿也。……討,尋究也。論,講議也。行人,掌使之官,修飾,謂增損之。潤色,謂加以文采也。
【記】 分工合作,人盡其才。
14.9 或問子產。子曰:“惠人也。”
問子西。曰:“彼哉!彼哉!”
問管仲。曰:“人也。奪伯氏駢邑三百,飯疏食,沒齒無怨言。”
【譯】 有人問子產是什麽樣的人?孔子說:“施恩惠的人。”
問子西,孔子說:“他呀,他呀。”
問管仲,孔子說:“是個人物!他剝奪了伯氏三百戶的土地。伯氏吃粗糧,但一直到死,也沒有怨恨的話。”
【注】 《康注》:孔子極重事功,累稱管仲,極詞讚歎。……宋儒不知,而輕鄙功利,致人才恭爾,中國不振。
【記】 “他呀,他呀”,不足道也。今日猶有此口頭語。“沒齒無怨言”,大概是即使處理如此嚴厲,但因為公正,所以沒話可說。世傳諸葛亮秉公辦事,也有此效。這就是所謂法家精神。因此可見,儒學從一開始,就可以容納法家。(管仲、諸葛亮也一向被視作法家。)孔子多次稱道管仲,正是後世政治上儒法互用、陽儒陰法的張本。可見,儒法從一開端便有聯結,如同儒道一樣,都可以在孔子及《論語》中找到其後“儒法互用”、“儒道互補”的線索。
14.10 子曰:“貧而無怨難,富而無驕易。”
【譯】 孔子說:“貧窮而無怨恨,很難;富裕而不驕傲,較易。”
【注】 《朱注》:處貧難,處富易,人之常情。
【記】 今日各種“暴發戶”宜三誦之,因為也並不太容易做到。富者驕橫使貧者更怨,於是乎鬥爭哲學起。
14.11 子曰:“孟公綽為趙魏老則優,不可以為滕薛大夫。”
【譯】 孔子說:“孟公綽做大國的首長,綽有裕餘;卻當不了小國的管家。”
【注】 《朱注》:老,家臣之長。大家勢重而無諸侯之事,家老望尊而無官守之責。……大夫,任國政者。滕、薛國小政煩,大夫位高責重,然則公綽蓋廉靜寡欲而短於才者也。
【記】 人才之特殊也。能做大官(趙、魏,大國也)也未必能辦具體事,何況大官還有各種各樣,有的是以他的“道德”高、資曆深,專門用作擺設,什麽實際事不幹,也幹不了。孟公綽可能就屬於這類。
14.12 子路問成人。子曰:“若臧武仲之知,公綽之不欲,卞莊子之勇,冉求之藝,文之以禮樂,亦可以為成人矣。”曰:“今之成人者何必然?見利思義,見危授命,久要不忘平生之言,亦可以為成人矣。”
【譯】 子路問什麽才是完全的人?孔子說:“聰明有如臧武仲,欲望少如孟公綽,勇敢如卞莊子,才藝如冉有。再以禮樂文采表現出來,也就可以是完全的人了。”又說:“今天完全的人哪裏一定要這樣?看到利益能考慮合理與否,遇到危險肯付出生命,長久處於貧困卻並不忘記人生的承諾,也就可以是完全的人了。”
【注】 《集注》:成人,猶言全。……言兼此四子之長,則知足以窮理,廉足以養心,勇足以力行,藝足以泛應,而又節之以禮,和之以樂,使德成於內,而文見乎外。則材全德備。
【記】 高標準是“文質彬彬”,進退有據;不得已而求其次,也必須正直(“見利思義”)、勇敢(“見危授命”)和誠信(“久要不忘平生之言”)。雖也很不容易,但還是切實可行,能夠做到的。
有注疏認為後麵一段(“又說”)是子路的話,即子路關於“完全的人”的標準,也說得通,並符合子路一貫的言行、個性。
14.13 子問公叔文子於公明賈曰:“信乎,夫子不言,不笑,不取乎?”
公明賈對曰:“以告者過也。夫子時然後言,人不厭其言;樂然後笑,人不厭其笑;義然後取,人不厭其取。”
子曰:“其然?豈其然乎?”
【譯】 孔子向公明賈問到公叔文子說:“是真的嗎?他老先生不講話,不笑,不索取嗎?”
公明賈回答說:“這是告訴你的人講錯了。他老先生到時候才說話,大家不討厭他的話;真快樂的時候才笑,大家不討厭他笑;合理的才去索取,大家不討厭他索取。”
孔子說:“是這樣嗎?真是這樣嗎?”
【注】 《朱注》:文子雖賢,疑未及此,但君子與人為善,不欲正言其非也。故曰:其然,豈其然乎?蓋疑之也。
【記】 大概表示孔子懷疑如此吧。這章沒有什麽特殊意思,《論語》中這種無意義的章節有好些,不必句句認真,章章強解。
14.14 子曰:“臧武仲以防求為後於魯。雖曰不要君,吾不信也。”
【譯】 孔子說:“臧武仲憑據防城,要求在魯國給自己子孫以位置,盡管說不是要挾國君,我不相信。”
【注】 《朱注》楊氏曰:武仲卑辭請後,其跡非要君者,而意實要之。
【記】 史跡難考,眾說紛紜,不必強作解。
14.15 子曰:“晉文公譎而不正,齊桓公正而不譎。”
【譯】 孔子說:“晉文公詭詐,不正派;齊桓公正派,不詭詐。”
【注】 《集釋》《集解》鄭曰:譎,詐也;謂召天子而使諸侯朝之。仲尼曰:以臣召君,不可以訓。故《書》曰:天子狩於河陽,是譎而不正也。馬曰:伐楚以公義,責包茅之貢不入,問昭王南征不還,是正而不譎也。
【記】 雖都是赫赫霸主,孔子多次讚齊桓公而不提晉文公,是何道理,注家雖各有說,仍不很清楚。上注雖有提示,仍難知必如此解。
14.16 子路曰:“桓公殺公子糾,召忽死之,管仲不死。”曰:“未仁乎?”子曰:“桓公九合諸侯,不以兵車,管仲之力也。如其仁,如其仁。”
【譯】 “齊桓公殺了公子糾。召忽自殺,管仲卻不死。”子路說,“這是沒仁德吧?”孔子說:“齊桓公多次聯合、統一了諸侯們,並不憑借戰爭,這是管仲的力量。這是仁呀,這是仁呀。”
【注】 《集釋》黃式三《論語後案》:如,猶乃也。《詩》“如震如怒”,楊子《法言·學行篇》“如其富,如其富”,《吾子篇》“如其智,如其智”。
《楊注》:齊桓公糾合諸侯共計十一次,這一“九”字是虛數,不過表示其多罷了。
【記】 公子糾是齊桓公的哥哥,召忽和管仲都是公子糾的臣子,於是後世成了老大難問題。管仲不死君難,當是不忠;而且有“三歸”等等,也“不知禮”,頗不合儒家標準。孟子就痛斥而藐視管仲。特別謹守內聖開外王說的後代理學家們更是如此。但孔子卻如此盛讚,如何解釋?又是眾說紛紜。拙意以為孔子是從為民造福的客觀巨大功業出發來肯定管仲的,正如將“博施於民而能濟眾”的“聖”放在“仁”之上一樣。“內聖”並非目的本身,因之大不同於受佛家影響的宋明理學。孔子之後,儒學也有講究“外王”而不同於宋明理學的派別和“路線”。例如,荀子講禮近法,董仲舒的“仁外義內”,陳亮、葉適的強調事功,均此另一“路線”。中國傳統的特點是心靈上儒道互補,政治上儒法互用。這兩個互補互用中均以儒為主。為什麽?原因很多,其中之一就是這“互補”、“互用”本來就建築在儒學內部的因素發展之上。儒學有為孔子喜愛的顏回、曾點的一麵,可以與道家接軌。儒學也有孔子盛讚管仲的一麵,有稱許子貢、子路的一麵,從而與法家接軌也不困難。從董仲舒以《春秋》決獄,到張居正居喪奪情,中國傳統中許多“名臣”、“賢相”在公私生活中既儒法互用又儒道互補。而他們卻都自覺認同儒學和儒家。
14.17 子貢曰:“管仲非仁者與?桓公殺公子糾,不能死,又相之。”子曰:“管仲相桓公,霸諸侯,一匡天下,民到於今受其賜。微管仲,吾其被發左衽矣。豈若匹夫匹婦之為諒也,自經於溝瀆而莫之知也?”
【譯】 子貢說:“管仲是沒有仁德的人吧?齊桓公殺公子糾,他不能以身殉難,反而作了桓公的宰相。”孔子說:“管仲輔助桓公,稱霸諸侯,統一和匡正了天下,老百姓至今還得到這好處。沒有管仲,我恐怕要披頭散發穿左開襟衣了。他怎能像小百姓那樣守著小信任,自殺在溪溝裏,誰也不知道呢?”
【注】 《集釋》顧炎武《日知錄》:君臣之分,所係者在一身。華夷之防,所係者在天下。故夫子之於管仲,略其不死子糾之罪,而取其一匡九合之功,蓋權衡大小之間,而以天下為心也。
《錢解》:本章舍小節,論大功,孔子之意至顯。宋儒嫌其偏袒功利,乃強言桓公是兄子糾是弟,欲以輕減管仲不死之罪。不知孔子之意,尤有超乎君兄弟臣之上者。言仁道之易,孔子有“我欲仁,斯仁至”之說。論仁道之大,則此章見其一例。要之,孔門言仁,決不拒外功業而專指一心言,斯可知也。又按:前章以“正”許齊桓,此兩章以“仁”許管仲,此皆孔子論仁論道大著眼處。自孟子始言仲尼之徒無道桓文之事者。又雲:管仲,曾西之所不為。後儒多本孟子,輕此兩人。並《論語》此三章亦多置疑,此誠不可不辨。
【記】 “被發左衽”是說中國文化滅亡,淪為落後的少數民族的奴隸。這又是一個如何掌握原則性(“經”)與靈活性(“權”)的大問題,大意是說,要從全局看。這是曆史主義。但當時(公子糾死時)管仲的功勳未建,業績未顯,又怎能即丟下倫理主義?孟子輕鄙管仲,因當時已無落後民族入主中原的問題,麵對的是中原各文明國家爭霸,與儒學王道不合。宋明儒則高談性理,隻重倫常,錢穆批評甚為透徹痛快。不知仍倡內聖開外王的現代新儒學於此如何置說。
14.18 公叔文子之臣大夫僎,與文子同升諸公。子聞之,曰:“可以為‘文’矣。”
【譯】 公叔文子的下級官員僎與文子晉升到同等的官職。孔子聽到說:“這真可叫作‘文’了。”
【注】 《朱注》:文者,順理而成章之謂。
【記】 自己的下級由自己推薦與自己同時晉升至同等地位,在等級森嚴的傳統社會中(甚至在今日中國)頗不容易,難怪孔子讚美之。嫉賢妒能,古今同病,文子之不愧為“文”,至少是落落大方,文雅得體。但在近現代社會,此乃常規。應依靠製度去改變習俗及心理。
14.19 子言衛靈公之無道也,康子曰:“夫如是,奚而不喪?”孔子曰:“仲叔圉治賓客,祝治宗廟,王孫賈治軍旅。夫如是,奚其喪?”
【譯】 孔子講衛靈公的腐敗。康子說:“既然如此,為什麽不滅亡?”孔子說:“他有仲叔圉辦理外交,祝管理祭祀,王孫賈統率軍隊。像這樣,又怎會滅亡?”
【注】 《集釋》《讀四書叢說》:夫子平日語此三人皆所不許,而此章之言乃若此,可見聖人不以其所短棄其所長。
【記】 “無道”一詞太廣泛,暫譯為“腐敗”。此謂有賢臣,雖昏君也暫可不敗亡,可見人才重要。但總有一天,這些人才被逐被殺;但如有製度保障,便沒關係了;製度之重要也。上注有趣,見孔子並不求全責備,總取人之所長,執政者更該如此了。
14.20 子曰:“其言之不怍,則為之也難。”
【譯】 孔子說:“大言不慚,做起來就難了。”
【注】 《集釋》《集解》馬曰:怍,慚也。
【記】 好些時髦青年卻常如此,不守信,不誠實,自以為真理在握,絕對高明,於是誇誇其談,文章滿紙,卻經不起時間推移,實際考驗。
14.21 陳成子弑簡公。孔子沐浴而朝,告於哀公曰:“陳恒弑其君,請討之。”公曰:“告夫三子!”
孔子曰:“以吾從大夫之後,不敢不告也。君曰‘告夫三子’者!”
之三子告,不可。孔子曰:“以吾從大夫之後,不敢不告也。”
【譯】 陳成子殺了齊簡公。孔子吃素洗澡後去見魯哀公說:“陳恒殺了國君,請出兵討伐。”哀公說:“你去告訴那三大家族。”
孔子退了出來說:“因為我曾經擔任過官職,不能不來報告;國君卻要我去告訴那三個人。”
孔子去向三人報告,沒得到同意。孔子說:“因為我曾經擔任過官職,不能不來報告。”
【注】 《朱注》胡氏曰:《春秋》之法,弑君之賊,人得而討之。
【記】 這就是孔夫子的“迂”勁;因為當個官,依據禮製,“應當”(ought to)過問國事。雖知白說,也要去說。這也是一種“知其不可而為之”的精神?!哀公之所以要孔子“告夫三子”,因為實權在他們手裏。“沐浴”實古巫儀(沐浴之後才能主持巫儀)之沿承,《禮記·儒行》“儒有澡身而浴德,陳言而伏”,乃傳統之禮儀製度。據徐中舒《甲骨文中所見的儒》,儒乃需,即沐浴後主持巫祝儀式者。
14.22 子路問事君。子曰:“勿欺也,而犯之。”
【譯】 子路問如何事奉國君?孔子說:“不要欺騙他,可以觸犯他。”
【注】 《朱注》:犯,謂犯顏諫爭。
【記】 如今剛好相反。報喜不報憂,阿諛逢迎,無所不至。“大躍進”的欺騙導至數千萬人的死亡。中國自漢有禦史、諫官製度,亦可謂將此語體製化,實開世界先河。此儒學外王之優良傳統可繼承而與現代政治相接軌者。
14.23 子曰:“君子上達,小人下達。”
【譯】 孔子說:“君子向上走,小人向下走。”
【注】 《康注》:君子尊鬼神,由清明而進至於窮理盡性以合天。小人用體魄,由昏濁而日汙,下至於縱欲作孽而速戾。
《集釋》《皇疏》:上達者,達於仁義也。下達,謂達於財利。
《焦氏筆乘》:問:上達下達。曰:形而上者謂之道,形而下者謂之器,非二物也。君子見性,故不得有,但見其道,而不見其器。小人執相,故不得無,但見其器,而不見其道。
《論語稽》:人天生而為君子者,亦天生而為小人者,譬之一路,行而上為君子,行而下為小人。
【記】 注疏解說甚多,大都以為所謂“上”、“下”者,即義、利也。與“君子喻於義,小人喻於利”(4.16章)同,亦可參考14.35章。“達”有譯作“成功”,即“君子大處成功,小人小處成功”。
14.24 子曰:“古之學者為己,今之學者為人。”
【譯】 孔子說:“古時的學者是為了改進自己,今天的學者是為了教訓別人。”
【注】 《正義》孔曰:為己,履而行之;為人,徒能言之。《荀子·勸學篇》:君子之學也,入乎耳,著乎心,布乎四體,形乎動靜,端而言,蠕而動,一可以為法則。小人之學也,入乎耳,出乎口。口、耳之間則四寸耳,曷足以美七尺之身哉?
【記】 又是難題一個,眾說紛紜。宋明儒學對此揚高鑿深,無非宣揚“內聖”高於“外王”等等,本譯幹脆結合今日實際,平易解之。君不見,好些風頭正健、時髦十足的青年學人(其實也未必都年輕)專以踐踏他人炫耀自己為學問誌業乎?
到底何謂“為己之學”?專作道德講,似仍有一間未達處;即使宋明理學倡導之“半日讀書半日靜坐”,此“半日靜坐”者也不隻道德反省,其所追求者也是超道德之天人交會的神秘境界。所以我認為,“為”(道)—“情”—“境”(人生境界)之體驗、尋求,才是中國哲學重心所在,而不在性理、心、氣等範疇之幹枯討論。
14.25 蘧伯玉使人於孔子。孔子與之坐而問焉,曰:“夫子何為?”對曰:“夫子欲寡其過而未能也。”
使者出。子曰:“使乎!使乎!”
【譯】 蘧伯玉派一位使者看望孔子。孔子請他坐而問道:“他老先生在幹些什麽呢?”使者回答說:“他老先生想減少自己的過失,還做不到哩。”
使者出去後,孔子說:“好一位使者,好一位使者!”
【注】 《朱注》:使者之言愈自卑約,而其主之賢益彰,亦可謂深知君子之心,而善於辭令者矣。……按莊周稱伯玉行年五十而知四十九年之非。
【記】 這倒是孔子的真精神。“溫良恭儉讓”,從不以為自己是天才,是超人,掌握了絕對真理。個人如是,民族國家亦應如是。中華文化之所以源遠流長,正是因為保持了這種不斷努力、從不懈怠、永不自滿的精神,即使在虛驕氣盛、頑固自大的時刻,也總有勇士出來批判自己。猛擊“國粹”,毫不留情的魯迅而以“民族魂”蓋棺論定,便是這樣。這與那些以為自己乃天才,別人皆蠢貨,從而故作驚人語的時髦青年、冒牌學者,實大不相同。三章拙記中屢提此點,蓋近年深有體會。
14.26 子曰:“不在其位,不謀其政。”
曾子曰:“君子思不出其位。”
【譯】 孔子說:“不在那個位置上,便不去謀劃他的政治事務。”
曾子說:“君子的思想考慮,不越出職務範圍。”
【注】 《康注》:位者,職守之名,各有權限,不能出權限之外。……如兵官專司兵事,農官專司農事,不得及它,乃能致精也。若士人無位,則天地之大,萬物之夥,皆宜窮極其理。……蓋學人與有位正相反也,學者慎勿誤會。
【記】 孔子的話,可以有多種原因和解釋。曾參的話就太保守。“思不出其位”本來自《易經》,但在那裏又是別的意思,並非規範、要求。康注有意思,頗符合現代民主精神,難怪他要改孔子“天下有道則庶民不議”為“天下有道則庶民議”,即人均有議政之權利,這當然完全不同於曾子。因此“不謀其政”,不過是不應幹預專家的專業知識領域而已。
14.27 子曰:“君子恥其言而過其行。”
【譯】 孔子說:“君子羞恥於他所講超過他所做的。”
【注】 《正義》:此與《裏仁篇》“古者言之不出,恥躬之不逮”,語意正同。《禮記·雜記》雲:有其言而無其行,君子恥之。《表記》雲:君子恥有其辭而無其德,有其德而無其行。
【記】 又一次提出語言與行為的關係。語言不隻是個交流問題,而是有實際效用的問題。因此也才有要求言行一致和必須信守承諾等等道德。
14.28 子曰:“君子道者三,我無能焉:仁者不憂,知者不惑,勇者不懼。”子貢曰:“夫子自道也。”
【譯】 孔子說:“君子的道德有三項,我還不行。仁愛的人不憂愁,智慧的人不迷惑,勇敢的人不畏懼。”子貢說:“這正是老師講自己啊。”
【注】 《朱注》:自責以勉人也。
【記】 名言。智、仁、勇,是所謂“三達德”;既是道德,又是心理,即文化積澱為心理也。
14.29 子貢方人。子曰:“賜也賢乎哉?夫我則不暇。”
【譯】 子貢常譏評人物。孔子說:“子貢,你就那麽好嗎?我卻沒有這閑工夫。”
【注】 《集釋》《潘氏集箋》:古文“謗”作“方”。
【記】 子貢大概是《論語》中使人感到最聰明的學生,喜歡譏評人物,也屬自然。孔子予以委婉批評,並不像對冉有、宰我那麽厲害。“方”另作“比”解,即喜歡拿自己和別人比較,這也常常是聰明人喜歡做的,從比較中可知自己的優長與弱點。
14.30 子曰:“不患人之不己知,患其不能也。”
【譯】 孔子說:“不愁人家不知道自己,隻愁自己沒才能。”
【注】 《錢解》:《論語》有兩章文字全同者,當是一章重出。有文字小異而章義全同者,當是孔子屢言之,而聞者各自為記也。如本章凡四見,文各有異,是必孔子之叮嚀反複而屢言常道之也。
【記】 總之,仍然是修內功重要。今之人常反是,生怕埋沒了自己。我常對文學家們說,作品不怕埋沒。好作品,死後也會被人發掘出來;一般的作品,你還沒死,就被人忘記了。既然如此,又何必趕時髦、作修改、急於出版,生怕別人不知道自己呢?從而,人生價值究何在呢?君不見,頗有人焉,生時顯赫一世,桂冠高聳;死後頓時沉寂,被罵倡優。自己知道一生價值所在就可以了,何必外求。
14.31 子曰:“不逆詐,不億不信,抑亦先覺者,是賢乎!”
【譯】 孔子說:“不事先懷疑別人欺詐,不預先估計別人對我不信任,但臨事卻能感覺到,這不就是有賢德嗎?”
【注】 《朱注》:逆,未至而迎之也。億,未見而意之也。詐,謂人欺己。不信,謂人疑己。……楊氏曰:君子於誠而已,然未有誠而不明者。故雖不逆詐,不億不信,而常先覺也。
【記】 這大概就是“仁者”自然有智慧吧?
14.32 微生畝謂孔子曰:“丘何為是棲棲者與?無乃為佞乎?”孔子曰:“非敢為佞也,疾固也。”
【譯】 微生畝對孔子說:“孔丘,為什麽老這樣忙忙碌碌到處奔波?這豈不是想憑口舌取勝嗎?”孔子說:“我不是敢逞口舌,而是恨頑固不化。”
【注】 《朱注》:微生,……名夫子而辭甚倨,蓋有齒德而隱者。……聖人之於達尊,禮恭而言直如此。
【記】 從口氣看,微生畝大概是個老頑固的前輩,但孔子仍針鋒相對地回答了他,沒有讓步。
14.33 子曰:“驥不稱其力,稱其德也。”
【譯】 孔子說:“千裏馬不是稱呼它的氣力,而是稱呼它的品質。”
【注】 《正義》鄭曰:德者,調良之謂。……驥馬調良,能有其德,故為善馬。
【記】 何謂“調良”?是否指訓練呢?千裏馬也須調教訓練,並非全憑自然氣質。
14.34 或曰:“以德報怨,何如?”子曰:“何以報德?以直報怨,以德報德。”
【譯】 有人說:“用恩德來回報仇怨,怎麽樣?”孔子說:“那又如何回報恩德?該用公正來回報怨恨,用恩德回報恩德。”
【注】 《康注》:孔子之道不遠人,因人情之至,順人理之公,令人人可行而已……孔子非不能為高言也,藉有高深,亦不過一二人能行之,而非人能共行,亦必不能為大道,孔子即不言之矣。耶氏過仁,亦以德報怨,或以此尊之,然實不能行。
【記】 這是重要的孔門思想,是儒學不同於那種“報怨以德”(老子)、“舍身飼虎”(佛經)、“愛敵如友”、“右臉被打,送上左臉”(《聖經》)等教義所在。也正是實用理性的充分表現。既不濫施感情,泛說博愛(這很難做到),也不否認人情,一切以利害為準則(如法家),而是理性滲入情感中,情感以理性為原則。在這裏,儒家的社會性公德(正義、公平)與宗教性私德(濟世救人)又是合在一起的。
14.35 子曰:“莫我知也夫!”子貢曰:“何為其莫知子也?”
子曰:“不怨天,不尤人,下學而上達。知我者其天乎!”
【譯】 孔子說:“沒有人會理解我了!”子貢說:“為什麽會沒人理解你?”
孔子說:“不埋怨老天,不怪罪別人,下學人事而上達真理。知道我的,隻有天了。”
【注】 《集釋》《皇疏》:下學,學人事。上達,達天命。……朱柏廬《毋欺錄》:下學而上達,上達即在下學中,所以聖賢立教,隻就下學說,才以上達立教,便誤後學,便是害道病根。
【記】 孔子也有不知道(即不使用)自己的埋怨,與前麵所講豈不矛盾?這正好描述出一個真實的孔子麵目。懷才不遇而抑鬱感歎,乃人之常情,雖孔子亦何能免。孔子雖然沒有怨天尤人,但也確乎滿腹牢騷,在《論語》中可以多次看到。足見孔子乃普通人一個,並非宋明理學家所描繪的那種超凡入聖、修養“到家”的“至聖”傀儡。
14.36 公伯寮愬子路於季孫。子服景伯以告,曰:“夫子固有惑誌於公伯寮,吾力猶能肆諸市朝。”
子曰:“道之將行也與,命也;道之將廢也與,命也。公伯寮其如命何!”
【譯】 公伯寮向季孫毀謗子路。子服景伯告訴說:“季孫他老人家已被公伯寮迷惑了,但我還有力量把這個壞蛋幹掉。”
孔子說:“道義能夠實現,是命運;不能實現,也是命運。公伯寮又能把命運怎麽樣?”
【注】 《朱注》:肆,陳屍也,言欲誅寮。
《集釋》《蒿庵閑話》:貧富、貴賤、得失、死生之有所製而不可強也,君子與小人一也。命不可知,……小人智力爭命,故其心多怨。眾人之於命,亦有安之矣,大約皆知其無可奈何而後安之者也。聖人之於命,安之矣,實不以命為準也,而以義為準。
【記】 具體的曆史情節已經完全不清楚了,因此隻能憑字麵含義來了解孔子所采取的“無為”態度:反對用暴力去清除反對自己的人。但“命也”是個大問題。今天許多人仍然信“命”,認為另有主宰在支配自己的生活和前途,於是求神問卜,希求福佑。但本讀已再三說明,“命”不過是偶然性罷了,要重視、尊重甚至崇敬這偶然,但不必去膜拜、屈從於它。相反,要努力從種種偶然中去“建立”起必然,這就是“立命”,即主宰命運。因為整個人生均偶然,如不由自己作主去立誌、立命,一切歸於“天意”、“運氣”,無所作為,完全失去主體性,就毫無出息了,這常是弱者的選擇。
14.37 子曰:“賢者辟世,其次辟地,其次辟色,其次辟言。”
子曰:“作者七人矣。”
【譯】 孔子說:“有道德的人避開社會,其次避開地方,再次避開不好的臉色,再次,避開不好的言語。”
孔子說:“這樣做的已經有七個人了。”
【注】 《朱注》程子曰:四者雖以大小次第言之,然非有優劣也,所遇不同耳。
【記】 當時“禮崩樂壞”,因亂世而作的各種躲避。
14.38 子路宿於石門。晨門曰:“奚自?”子路曰:“自孔氏。”曰:“是知其不可而為之者與?”
【譯】 子路在石門過夜。早上守城門的人說:“你從哪裏來?”子路說:“從孔子那裏來。”守門人說:“是那個知道不可能還要去做的人嗎?”
【注】 《康注》:晨門知世之不可而不為者。孔子斯人,是與萬物一體,饑溺猶己,悲憫為懷,……仁人之心,不忍若是,恝此所以為聖人也。知不可而為,晨門乃真知聖人者,不然齊景、衛靈公之昏庸,佛肸、公山之反叛,陳蔡之微弱衰亂,此庸人之所譏,聖人豈不深知?而戀戀徘徊,其愚何為若是哉?
【記】 從這兩章均可看出儒學與道家(避世)並非全不相容,但儒學骨幹仍然是“知其不可而為之”,可稱悲壯。此語之流傳千古,豈不因是。
14.39 子擊磬於衛,有荷蕢而過孔氏之門者,曰:“有心哉,擊磬乎!”既而曰:“鄙哉,硜硜乎!莫己知也,斯己而已矣。深則厲,淺則揭。”
子曰:“果哉!末之難矣。”
【譯】 孔子在衛國敲磬,有一個背著草篋經過孔子門口的人說:“有心思哩!在敲磬!”一會兒又說:“何必硜硜作響!既然沒人知道,自己知道就行了。水深的時候,穿著衣裳過河;水淺的時候,撩起衣襟過河。”
孔子說:“真堅決呀!我可沒話反駁他了。”
【注】 《朱注》:果哉,歎其果於忘世也。
【記】 水深水淺,指應按情況、環境辦事。這幾章都描述那些反對孔子的觀點和談話。“鄙哉”無確解,此處意譯。“厲”另注作“橋”,即水深,從橋上過;水淺,揭衣襟從水中走過。最後一句,也可如是譯:“果然如此嗎?那也就不難了。”
14.40 子張曰:“書雲:‘高宗諒陰,三年不言。’何謂也?”子曰:“何必高宗,古之人皆然。君薨,百家總己以聽於塚宰,三年。”
【譯】 子張問道:“《書經》上說,殷高宗守喪,三年不講話,什麽意思?”孔子說:“何必一定是高宗,古人都這樣。老國君死了,一切官員堅守自己的崗位,聽大宰相的命令,三年。”
【注】 《朱注》:百官聽於塚宰,故君得以三年不言也。
《集釋》《皇疏》:百官皆束己職,三年聽塚宰。
《錢解》:高宗,商王武丁。“諒陰”字又作“梁闇”,天子居喪之廬。一梁支脊而無楹柱,茅垂於地,從旁出入。
【記】 三年之喪,如本讀第一篇所記,本是史家一大公案,是否存在,爭論甚多。我以為,它源自原始禮儀,曆代沿襲,從氏族首領到一般成員都必須守此禮製。在中國,直到清末仍有“丁憂三年”不做官的規定。中國遠古氏族傳習之頑強久固,值得注意。聽塚宰三年,我以為其原意是新“君”初立,不諳政事,所以必須不亂講話(發號施令),而由有經驗的塚宰代理政務,處理事情。所謂伊尹、周公,不都如此?實來源於遠古氏族規則。前已說。
14.41 子曰:“上好禮,則民易使也。”
【譯】 孔子說:“領導者喜歡禮製,老百姓便容易使喚。”
【注】 《朱注》謝氏曰:禮達而分定,故民易使。
【記】 與“風行草偃”同義,前麵已講。因為“禮”在遠古乃習慣法,曆代相沿,所以“易使”。與成文法強迫人們履行不同。但時移世變,“上好禮”而民未必聽從。孔學道窮而法家代興,乃時代趨勢。法家興後而又消融歸儒,成為儒法互用,所謂禮法是也。自漢代以來,禮法且入民俗,始終重誘導、規勸而輕強製、服從,均“風行草偃”、“則民易使”的遺跡。
14.42 子路問君子。子曰:“修己以敬。”
曰:“如斯而已乎?”曰:“修己以安人。”
曰:“如斯而已乎?”曰:“修己以安百姓。修己以安百姓,堯舜其猶病諸?”
【譯】 子路問如何是君子?孔子說:“修養自己,嚴肅認真地對待政務。”
子路說:“就這樣嗎?”孔子說:“修養自己,使別人安樂。”
子路說:“就這樣嗎?”孔子說:“修養自己而使百姓安樂。修養自己而使百姓安樂,堯、舜也還不易做到哩。”
【注】 《朱注》:人者,對己而言。百姓,則盡乎人矣。
【記】 可見,堯舜聖王也還有做不到的事。使百姓安樂,談何容易?內聖外王,談何容易?豈如後世理學家所言!
14.43 原壤夷俟。子曰:“幼而不孫弟,長而無述焉,老而不死,是為賊。”以杖叩其脛。
【譯】 原壤踞著雙腿,接待孔子。孔子說:“小時候不謙遜,長大了無作為,老了還不死,這叫作禍害。”用拐杖敲他的小腿。
【注】 《朱注》:夷,蹲踞也。……孔子既責之,而因以所曳之杖,微擊其脛,若使勿蹲踞然。
《正義》馬曰:原壤,魯人,孔子故舊。
【記】 原壤據說是孔子的老朋友,對孔子不很禮貌,孔子對他也不客氣,但因熟悉,故開玩笑,聲貌如見。
14.44 闕黨童子將命。或問之曰:“益者與?”子曰:“吾見其居於位也,見其與先生並行也。非求益者也,欲速成者也。”
【譯】 闕裏的一個少年向孔子傳達使命。有人問:“這小孩是求上進的嗎?”孔子說:“我見他占據大人的席位,見他與老師並肩而行。這不是求上進的,而是急於成名的。”
【注】 《朱注》:禮,童子當隅坐隨行。
【記】 今天學生如是者亦有之矣。剛進門已想獨立門戶,適登堂便與老師平起坐,未入室便自認遠勝老師。“執弟子禮甚恭”者少見。中國本有尊師傳統,“天地國親師”,師成為其中之一的崇拜對象,為其他文化所少見。今日之所以如此者,恐與前數十年斯文掃地,名列第九,毛澤東一再號召批判老師宿儒(“資產階級”專家學者)以致發展至“文革”中“考教授”之惡作劇等等不無關係。年輕一代在此種環境及其遺風“舊”俗中不自覺受感染,迄今如此。可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