耶律延禧在接到信件後,將智囊蕭奉先召了過來,一起商議。
耶律特瀨有許多不敢寫,隻能將所有都歸納到夫君的逆天改命一部分,對於遼人損失的三十萬歲幣,耶律特瀨則是表明隻要耶律延禧放開馬市,自己能保證三十萬隻是個零頭。
三十萬!對於普通人而言,這是一筆巨款,一輩子也掙不到這筆錢,但是這筆錢放到一個國家,尤其還是宋、遼這個體量的國家,那就不值一提了,這麽說吧,隨便抓幾個貪官,把家這麽一抄,這筆錢就有了!
三十萬歲幣對於宋、遼兩國而言,其實象征性大於實際性!
還是那句老話,戰場上得不到的,談判桌上也別想得到!
宋人在建國之初,不斷地進行北伐,與遼人開啟了長達二十五年的戰爭!
宋人的態度是,失利了,養幾年,再幹你娘的!
宋人之所以如此執著,完全是因為燕雲十六州!
燕雲十六州就是中原的屏障,燕雲十六州一天不回來,宋人就一天睡不著覺!
宋人這麽幹,遼人也很鬱悶,雖然每次都打退了宋人,但是誰能保證每次都運氣這麽好呢?
就拿高粱河一戰來說吧,當時,遼南京被圍,遠近震動,遼順州守將劉廷素、薊州守將劉守恩相繼率部降宋。
遼景宗耶律賢於六月三十日聞知南京被圍,耶律奚底、蕭討古、耶律斜軫等軍雖未大敗,卻不能進援,隻能聲援,於是急遣南府宰相耶律沙率兵往救,其特裏兗(官名)耶律休哥自薦請纓,遼主便以休哥代替奚底,統帥五院軍之精銳馳赴前線。
當時的宋軍其實還是很有優勢的,但是太宗皇帝犯下了一個很嚴重的錯誤,那就是禦駕親征!
縱觀曆史,中國494位皇帝,禦駕親征的寥寥無幾,而且絕不部分結局都不怎麽好。
第一位禦駕親征的皇帝便是漢高祖劉邦!
公元前201年韓王信叛逃,企圖聯合匈奴一起反漢,劉邦親率32萬大軍出征匈奴,首戰告捷,但是後來卻被匈奴圍困在白登,史稱“白登之圍”。
漢光武帝劉秀一生有七次禦駕親征!這位是氣運之子,人擋殺人佛擋殺佛,所向披靡!
隋煬帝楊廣,這位也酷愛禦駕親征,以舉國之力,三次親征高句麗皆大敗而歸,大隋二世而亡!
強如天可汗李世民,禦駕親征高句麗也是無功而返!
周世宗柴榮,五代第一明君,也是五代所有皇帝中最有可能一統天下的皇帝,禦駕親征大遼,不幸途中病死,成全了宋太祖趙匡胤!
強如漢高祖劉邦、天可汗李世民,怎麽一到了禦駕親征就不靈了?
戰爭講究個虛虛實實,盡量不讓敵人知道自己的弱點所在!但是禦駕親征,那完全就是把自己的弱點明晃晃地擺在了敵人麵前!
皇帝禦駕所在受到攻擊,誰敢不去護駕?敵軍統帥隻要不是太過無能,僅憑這一點,就能將你耍的團團轉!
高粱河一戰,遼軍就盯著太宗皇帝打,隻要太宗皇帝頂不住,禦駕這麽一動,其他不明就裏的宋軍就全崩了。
太宗皇帝其實也很清楚這一點,但是趙宋靠著欺負孤兒寡母起的家,害怕的就是下麵人有樣學樣,不禦駕親征不放心啊!
高粱河一戰後,太宗皇帝也算是想明白了,禦駕親征那是擺明了讓人打,不禦駕親征吧,又怕抓不住軍隊,還是算了吧,不北伐了,先把內部整理好吧!
宋人消停了,遼人開始不消停了,沒道理隻有你北伐,我不南侵啊,況且我還有地理優勢!
攻守換防,但守才是宋人的強項,遼人損兵折將,並沒有討到好處。
太宗一死,真宗繼位,好大兒一想到英明神武的老父親也幹不過遼人,自己就更不是那顆蔥了,於是就通過邊境官吏向遼朝表達了願意和好的意向。
遼人不幹啊,你宋人想打就打,想和就和,沒那麽便宜!
景德元年(1004年)九月,遼聖宗與承天太後蕭綽以收複瓦橋關(在雄縣南)失地為名,親自率領二十萬大軍南下,宋遼在宋緣邊各地陸續發生戰鬥。
這一次,遼人傾舉國之力,來勢洶洶,不再是以前的小打小鬧。
宋人震動,真宗皇帝問計群臣,江西人、參知政事王欽若主張遷都升州(今江蘇南京),蜀人、簽署樞密院事陳堯叟主張遷都益州(今四川成都)。
失去了燕雲十六州,東京汴梁其實並不適合作為都城,太祖皇帝在位時,便已經動了遷都的念頭,甚至都已經派人去洛陽考察了,但是汴梁城的利益糾葛實在是太多太多,當時的重臣幾乎是一麵倒地反對遷都,強如太祖皇帝也不能違背眾意。
寇準其實並不反對遷都,而是反對在兵臨城下的情況下遷都。
寇準厲聲反對說:“誰是替陛下籌劃這個計策的人?他的罪可以斬首。現在陛下是神明威武的皇帝,武將和文臣都很團結,如果您親自領兵出征,敵人自然而然就會逃跑。不這樣,那就出奇兵打亂敵人的計劃,堅守陣地消磨敵人的士氣,使敵人困乏疲憊。從疲勞和安逸的敵我形勢來看,我們有必勝的把握。為什麽要拋棄太廟太社,到楚、蜀這樣邊遠的地方去呢?問題在於人心崩潰了,敵人乘勢而入,天下還能夠保住嗎?”
寇準的提議得到了以將門為首的一眾重臣的擁護,沒有人願意放棄幾代人在汴梁城裏經營的利益。
就是在這種情況下,真宗皇帝可以說是被以寇準為首的大臣們架著上了戰場。
當時的情況已經危急到真宗皇帝告知心腹:“十日不勝,立太子!”
大軍到達澶州後,以將門為首的宋軍爆發出了強大的戰鬥力,不但頂住了遼人一波又一波的攻勢,還運氣爆棚地以八牛弩射殺遼將蕭撻凜。
蕭撻凜可不是什麽無名鼠輩,在當時那可是大遼戰神!
被遼人譽為楊無敵的楊業,便是被蕭撻凜俘獲的,一生南征北戰為大遼立下了赫赫戰功!
蕭撻凜的靈柩運到蕭太後營帳,蕭太後為之痛哭,並輟朝五日。
蕭撻凜的死也成為了宋遼關係的轉折點!
耶律特瀨有許多不敢寫,隻能將所有都歸納到夫君的逆天改命一部分,對於遼人損失的三十萬歲幣,耶律特瀨則是表明隻要耶律延禧放開馬市,自己能保證三十萬隻是個零頭。
三十萬!對於普通人而言,這是一筆巨款,一輩子也掙不到這筆錢,但是這筆錢放到一個國家,尤其還是宋、遼這個體量的國家,那就不值一提了,這麽說吧,隨便抓幾個貪官,把家這麽一抄,這筆錢就有了!
三十萬歲幣對於宋、遼兩國而言,其實象征性大於實際性!
還是那句老話,戰場上得不到的,談判桌上也別想得到!
宋人在建國之初,不斷地進行北伐,與遼人開啟了長達二十五年的戰爭!
宋人的態度是,失利了,養幾年,再幹你娘的!
宋人之所以如此執著,完全是因為燕雲十六州!
燕雲十六州就是中原的屏障,燕雲十六州一天不回來,宋人就一天睡不著覺!
宋人這麽幹,遼人也很鬱悶,雖然每次都打退了宋人,但是誰能保證每次都運氣這麽好呢?
就拿高粱河一戰來說吧,當時,遼南京被圍,遠近震動,遼順州守將劉廷素、薊州守將劉守恩相繼率部降宋。
遼景宗耶律賢於六月三十日聞知南京被圍,耶律奚底、蕭討古、耶律斜軫等軍雖未大敗,卻不能進援,隻能聲援,於是急遣南府宰相耶律沙率兵往救,其特裏兗(官名)耶律休哥自薦請纓,遼主便以休哥代替奚底,統帥五院軍之精銳馳赴前線。
當時的宋軍其實還是很有優勢的,但是太宗皇帝犯下了一個很嚴重的錯誤,那就是禦駕親征!
縱觀曆史,中國494位皇帝,禦駕親征的寥寥無幾,而且絕不部分結局都不怎麽好。
第一位禦駕親征的皇帝便是漢高祖劉邦!
公元前201年韓王信叛逃,企圖聯合匈奴一起反漢,劉邦親率32萬大軍出征匈奴,首戰告捷,但是後來卻被匈奴圍困在白登,史稱“白登之圍”。
漢光武帝劉秀一生有七次禦駕親征!這位是氣運之子,人擋殺人佛擋殺佛,所向披靡!
隋煬帝楊廣,這位也酷愛禦駕親征,以舉國之力,三次親征高句麗皆大敗而歸,大隋二世而亡!
強如天可汗李世民,禦駕親征高句麗也是無功而返!
周世宗柴榮,五代第一明君,也是五代所有皇帝中最有可能一統天下的皇帝,禦駕親征大遼,不幸途中病死,成全了宋太祖趙匡胤!
強如漢高祖劉邦、天可汗李世民,怎麽一到了禦駕親征就不靈了?
戰爭講究個虛虛實實,盡量不讓敵人知道自己的弱點所在!但是禦駕親征,那完全就是把自己的弱點明晃晃地擺在了敵人麵前!
皇帝禦駕所在受到攻擊,誰敢不去護駕?敵軍統帥隻要不是太過無能,僅憑這一點,就能將你耍的團團轉!
高粱河一戰,遼軍就盯著太宗皇帝打,隻要太宗皇帝頂不住,禦駕這麽一動,其他不明就裏的宋軍就全崩了。
太宗皇帝其實也很清楚這一點,但是趙宋靠著欺負孤兒寡母起的家,害怕的就是下麵人有樣學樣,不禦駕親征不放心啊!
高粱河一戰後,太宗皇帝也算是想明白了,禦駕親征那是擺明了讓人打,不禦駕親征吧,又怕抓不住軍隊,還是算了吧,不北伐了,先把內部整理好吧!
宋人消停了,遼人開始不消停了,沒道理隻有你北伐,我不南侵啊,況且我還有地理優勢!
攻守換防,但守才是宋人的強項,遼人損兵折將,並沒有討到好處。
太宗一死,真宗繼位,好大兒一想到英明神武的老父親也幹不過遼人,自己就更不是那顆蔥了,於是就通過邊境官吏向遼朝表達了願意和好的意向。
遼人不幹啊,你宋人想打就打,想和就和,沒那麽便宜!
景德元年(1004年)九月,遼聖宗與承天太後蕭綽以收複瓦橋關(在雄縣南)失地為名,親自率領二十萬大軍南下,宋遼在宋緣邊各地陸續發生戰鬥。
這一次,遼人傾舉國之力,來勢洶洶,不再是以前的小打小鬧。
宋人震動,真宗皇帝問計群臣,江西人、參知政事王欽若主張遷都升州(今江蘇南京),蜀人、簽署樞密院事陳堯叟主張遷都益州(今四川成都)。
失去了燕雲十六州,東京汴梁其實並不適合作為都城,太祖皇帝在位時,便已經動了遷都的念頭,甚至都已經派人去洛陽考察了,但是汴梁城的利益糾葛實在是太多太多,當時的重臣幾乎是一麵倒地反對遷都,強如太祖皇帝也不能違背眾意。
寇準其實並不反對遷都,而是反對在兵臨城下的情況下遷都。
寇準厲聲反對說:“誰是替陛下籌劃這個計策的人?他的罪可以斬首。現在陛下是神明威武的皇帝,武將和文臣都很團結,如果您親自領兵出征,敵人自然而然就會逃跑。不這樣,那就出奇兵打亂敵人的計劃,堅守陣地消磨敵人的士氣,使敵人困乏疲憊。從疲勞和安逸的敵我形勢來看,我們有必勝的把握。為什麽要拋棄太廟太社,到楚、蜀這樣邊遠的地方去呢?問題在於人心崩潰了,敵人乘勢而入,天下還能夠保住嗎?”
寇準的提議得到了以將門為首的一眾重臣的擁護,沒有人願意放棄幾代人在汴梁城裏經營的利益。
就是在這種情況下,真宗皇帝可以說是被以寇準為首的大臣們架著上了戰場。
當時的情況已經危急到真宗皇帝告知心腹:“十日不勝,立太子!”
大軍到達澶州後,以將門為首的宋軍爆發出了強大的戰鬥力,不但頂住了遼人一波又一波的攻勢,還運氣爆棚地以八牛弩射殺遼將蕭撻凜。
蕭撻凜可不是什麽無名鼠輩,在當時那可是大遼戰神!
被遼人譽為楊無敵的楊業,便是被蕭撻凜俘獲的,一生南征北戰為大遼立下了赫赫戰功!
蕭撻凜的靈柩運到蕭太後營帳,蕭太後為之痛哭,並輟朝五日。
蕭撻凜的死也成為了宋遼關係的轉折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