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釋義】


    古代供傳遞官府文書的人或者來往的官員中途換馬或休息、住宿的地方。


    【辨析】


    《後漢書·西域傳》中寫道:“立屯田於膏腴之野,列郵置於要害之路。馳命走驛﹐不絕於時月。”大意是說存儲糧食的糧倉屹立在肥沃的田野上,傳遞信息的驛站安置在重要的道路旁,受命奔馳的驛馬日月不斷地傳遞命令和信息。《說文解字》把“驛”說解為“置騎也”,即驛馬,也就是指用來傳遞官方文書或消息的馬,因此“驛”是馬字旁。


    【起源與演變】


    一般認為,商朝中期時就出現了建在道路邊兼具旅舍和郵遞功能的特殊機構,也就是早期的驛站類設施。從商朝中期算起,到清光緒二十二年(公元1896年)“大清郵政”興辦時為止,驛站在中國有著三千多年的悠久曆史。驛站在不同時期有各種不同的名稱,如“馹(ri)傳”“郵驛”“傳舍”“郵亭”“驛亭”“驛館”“驛舍”等。


    【例句】


    曲曲折折的路旁﹐隱現著幾多的驛站﹐是行客們休止的地方。


    朱自清《“憶”跋》


    【字裏字外】


    唐杜牧在《過華清宮》中寫道:“一騎紅塵妃子笑,無人知是荔枝來。”這首詩諷刺了唐玄宗為了博美人一笑,竟然動用為傳遞軍情政令而設的驛站係統,從南方運送荔枝到長安。


    古代的驛站,本是統治者為了滿足政治軍事需要而設立的。但驛道及相關配套設施的修建,卻極大地推動了經濟的發展,也促進了各城市之間或與其他民族之間的友好往來。


    早期的公文和軍情,主要靠人步行傳遞,春秋時期把負責這種工作的機構叫作“郵”。秦始皇統一中國後每十裏設一亭,作為基層行政機構,而在交通幹線上的“亭”又兼有公文通信功能,被時人稱為“郵亭”。漢初“改郵為置”,也就是改人力步行遞送為騎馬快遞,漢代的“驛”已初步兼有迎送過往官員的功能。到了唐代,迎來送往的“館舍”功能成為“驛”的重要功能之一,因此“驛”又稱為館驛。元代的驛站又稱為“站赤”,而“驛站”這個詞也從元朝開始在漢語中出現。


    我國古代的驛站在各個朝代都有不同的形式和名稱。封建君主依靠這些驛站進行信息采集、指令發布與反饋,以期達到更好的統治效果。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中國漢字聽寫大會:我的趣味漢字世界1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uu小說網隻為原作者《中國漢字聽寫大會》節目組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中國漢字聽寫大會》節目組並收藏中國漢字聽寫大會:我的趣味漢字世界1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