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2><ruby>扮<rt>bàn</rt></ruby><ruby>相<rt>xiàng</rt></ruby></h2>


    【釋義】


    指的是演員化裝成戲中人物後的外部形象,後泛指打扮成的模樣。


    【辨析】


    “相”極易與“象”“像”混淆。它們該如何區分呢?


    “相”指外貌、外觀,用於“麵相”“相貌”等。“相”不光指外形,跟人的內裏也相關,所以有“真相”。至於“象”,則有一個有趣的說法。據說古人造“象”字時,根本沒見過大象,他是根據大象的骨骼來想象這樣一種動物,因此造的這個字是他想象的“象”。記住這個故事,就很容易寫對“想象”。再一個是“像”,主要用於比喻,比如“像什麽一樣”。


    【起源與演變】


    《說文解字》把“相”說解為“省視也”,意思是察看、仔細看。後來“相”又引申出了相貌、外貌的意思。我國傳統戲曲中常把演員經過化裝後所呈現的戲中人物的外貌叫作“扮相”。不同的服飾扮相,用以突出所扮演的戲中人物各自的身份特征。


    【例句】


    如果是個演員﹐扮相一定不亞於武生泰鬥楊小樓那樣威武。


    孫犁《秀露集·鄉裏舊聞》


    【字裏字外】


    戲曲扮相中最重要的內容就是麵部化妝。對於不同的行當,麵部妝容的要求也不同。


    一般來說,“生”“旦”的麵部妝容比較簡單,著重表現戲中人物麵貌的端莊俊秀,叫“俊扮”“素麵”或“潔麵”。當然,戲曲裏的簡單化妝也比日常生活中的化妝要誇張複雜得多。“生”“旦”角色的麵部化妝大多差別不大,人物的個性主要靠服裝和表演等途徑表現。


    “醜”角常在鼻梁上抹一小塊白粉,俗稱“小花臉”。而“淨”的麵部妝容則複雜得多,因其圖案複雜、色彩鮮明,也被稱為“花臉”。平時人們常說的“臉譜”也多指“淨”角的麵妝。


    每個“淨”“醜”人物的臉譜都不盡相同,會參考人物的社會身份和性格特色做出相應的變化。一般來說,臉譜的主色有相對固定的象征意義,用來表現人物的基本性格特征。比如紅臉一般表示忠勇耿直、有血性的勇烈人物,代表人物是關羽。又如黑臉既可以表現性格嚴肅、不苟言笑,如包拯,也可以象征威武有力、粗魯豪爽,如張飛。再如白臉一般表示陰險奸詐、善用心計,如曹操。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中國漢字聽寫大會:我的趣味漢字世界1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uu小說網隻為原作者《中國漢字聽寫大會》節目組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中國漢字聽寫大會》節目組並收藏中國漢字聽寫大會:我的趣味漢字世界1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