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釋義】


    謙虛恭謹。


    【辨析】


    人們常把“謙遜”的“遜”字錯讀為sun。


    【起源與演變】


    《說文解字》把“遜”說解為“遁也”,引申為退避,退讓,乃至謙卑恭順的意思。而對“謙”字的解釋是:“謙,敬也。從言,兼聲。”意思是說,“謙”的意思是恭敬。字形采用“言”做偏旁,采用“兼”做聲旁。另一種說法認為“兼”既是聲旁也是形旁,是“歉”的省略,表示歉意,加上言字旁,字的意思是對自身的失誤或不完善表示歉意不安。“謙”和“遜”合起來,指的是既謙虛又禮讓之義。


    【例句】


    按道理說,他比瑞宣長一輩,可是他向來謙遜,所以客氣地叫“瑞宣兄”。


    老舍《四世同堂》


    【字裏字外】


    謙遜是中華民族的傳統美德,自古就有“滿招損,謙受益”的警句,意思是自滿會招致損失,謙虛則可以得到益處。其實,越是了不起的人,往往越謙遜。即使是萬世師表的孔子也會謙虛地說“三人行,必有我師”。《三字經》裏有一句是“昔仲尼,師項橐(tuo)”,據說聖人孔子曾經拜七歲的項橐為師。


    《孔子項橐相問書》記敘了這個有趣的故事:一天,孔子正乘著車趕路,發現有一個小孩在路中央用沙土堆成了一座城,擋住了他的去路。這個小孩就是項橐。孔子下車,問道:“你為什麽不給我讓路呢?”項橐回答:“從古至今,隻聽說車要繞城而過,哪有城要避開車的道理?”


    孔子覺得項橐說得有理,便隻好繞道,但他決定要考考項橐,就問道:“何山無石?何水無魚?何門無關?何車無輪?何牛無犢?何馬無駒?何刀無環?何火無煙?何人無婦?何女無夫?何日不足?何日有餘?何雄無雌?何樹無枝?何城無使?何人無字?”問題如此之難,很多大人也不見得能答得出來。


    沒想到項橐很快就回答:“土山無石,井水無魚,空門無關,輿車(小車)無輪,泥牛無犢,木馬無駒,斫刀(砍刀)無環,螢火無煙,仙人無婦,玉女無夫,冬日不足,夏日有餘,孤雄無雌,枯樹無枝,空城無使,小兒無字。”


    隨後,孔子還問了項橐好多問題,項橐都一一作答,孔子驚訝極了,連說了幾個“善哉”,並感歎“後生可畏”。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中國漢字聽寫大會:我的趣味漢字世界1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uu小說網隻為原作者《中國漢字聽寫大會》節目組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中國漢字聽寫大會》節目組並收藏中國漢字聽寫大會:我的趣味漢字世界1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