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物·動物·植物
中國漢字聽寫大會:我的趣味漢字世界2 作者:《中國漢字聽寫大會》節目組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h1>人物·動物·植物</h1><h2></h2>釋義
小孩子頭發下垂的樣子,後引申為兒童或者童年的意思。 辨析
“髫”容易和“髻”(ji)弄混。前者專門用於孩童,而且是用來形容頭發下垂的樣子;而後者主要用於“發髻”,指盤在頭頂或腦後的發結。清代袁枚《祭妹文》“汝梳雙髻”,指的就是妹妹頭上梳著兩個發結。其實“召”和“吉”用於表聲,根據讀音便不會將這兩個字寫錯。 起源與演變
“髫”從髟(biāo),“髟”為長發下垂的樣子。《說文解字》對“髫”的解釋為“小兒垂結也”。指的是古時候小孩前額下垂的頭發,後來引申為兒童或者童年。清代戴名世《姚符禦詩序》“與餘垂髫相識,稍長,各遊學四方”,說的便是小時候就相識了,等長大一些,便各自遊學。 例句
黃發垂髫,並怡然自樂。
陶淵明《桃花源記》 字裏字外
很多古人對年齡的稱呼,都與頭發有關。除了垂髫外,還有總角、束發、弱冠、及笄、黃發等。
古時孩童,把頭發中分,在頭的兩側束成兩結。因為形狀像牛角,所以叫總角,指的是八九歲到十三四歲。後來人們也用“總角之交”來形容幼年時代就交好的朋友。
束發是把總角解散,束成一髻。這時已是成童。開始束發的年齡大約為十五歲,在古代是入大學之年。
弱冠指的是古時男子年二十行成人禮,結發戴冠。因此時身體還不夠強壯,故稱弱冠。
及笄是女孩子的成年禮。大約到了十五歲,女孩子就會把頭發束起來,佩戴上笄(也就是發簪),表示自己已經成年,可以許配人家。
黃發則是用來形容長壽的老人。古人認為老人發白,白久則黃,因此黃發是長壽的標誌。
小孩子頭發下垂的樣子,後引申為兒童或者童年的意思。 辨析
“髫”容易和“髻”(ji)弄混。前者專門用於孩童,而且是用來形容頭發下垂的樣子;而後者主要用於“發髻”,指盤在頭頂或腦後的發結。清代袁枚《祭妹文》“汝梳雙髻”,指的就是妹妹頭上梳著兩個發結。其實“召”和“吉”用於表聲,根據讀音便不會將這兩個字寫錯。 起源與演變
“髫”從髟(biāo),“髟”為長發下垂的樣子。《說文解字》對“髫”的解釋為“小兒垂結也”。指的是古時候小孩前額下垂的頭發,後來引申為兒童或者童年。清代戴名世《姚符禦詩序》“與餘垂髫相識,稍長,各遊學四方”,說的便是小時候就相識了,等長大一些,便各自遊學。 例句
黃發垂髫,並怡然自樂。
陶淵明《桃花源記》 字裏字外
很多古人對年齡的稱呼,都與頭發有關。除了垂髫外,還有總角、束發、弱冠、及笄、黃發等。
古時孩童,把頭發中分,在頭的兩側束成兩結。因為形狀像牛角,所以叫總角,指的是八九歲到十三四歲。後來人們也用“總角之交”來形容幼年時代就交好的朋友。
束發是把總角解散,束成一髻。這時已是成童。開始束發的年齡大約為十五歲,在古代是入大學之年。
弱冠指的是古時男子年二十行成人禮,結發戴冠。因此時身體還不夠強壯,故稱弱冠。
及笄是女孩子的成年禮。大約到了十五歲,女孩子就會把頭發束起來,佩戴上笄(也就是發簪),表示自己已經成年,可以許配人家。
黃發則是用來形容長壽的老人。古人認為老人發白,白久則黃,因此黃發是長壽的標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