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一舉動頓時引起了軒然大波,那些沒有取得名次的文人們紛紛認為是城內的駐軍阻攔了他們,導致他們失去了當官的機會,


    於是他們再次組織集會,對軍閥的壓迫表示抗議,但最終卻被駐軍驅散了。


    就這樣,原本已經安靜了數日的長安城又一次陷入了混亂之中。


    潼關軍以抓賊的名義四處搜捕文人,趁此機會勒索錢財,使得整個長安城都陷入了一片恐慌和不安之中。


    民情洶湧,數千人集結到大明宮前告禦狀,甚至有人抬著棺材堵在了宮門前。


    唐僖宗正在宮中聽戲,卻被宮外的喧嘩聲攪擾得無法安心,他氣得摔碎了手中的茶杯,命令身邊的太監將鄭畋叫來。


    鄭畋匆匆趕來,唐僖宗劈頭蓋臉地對他一頓臭罵:“鄭愛卿,你看看這外麵鬧成什麽樣了!朕連個清靜都沒有了!”


    鄭畋心中暗暗叫苦,心想自己又不是神仙,怎麽可能一下子解決這麽多問題呢?


    但麵對皇帝的質問,他隻能低頭不語,表示願意盡力平息事態。


    鄭畋心裏清楚,這些文人都是衝著科舉製度而來,如果不能給他們一個滿意的答複,這場鬧劇恐怕很難收場。


    可是如今國家財政空虛,根本無力安撫這些文人,更別說還要應對前方的戰事。


    鄭畋無奈地回到家中,想起最近幾天兵部送的給養稍慢了一些,便惹怒了各地軍閥,甚至有人威脅要抄了兵部的家。


    現在他麵臨的不僅是文人們的憤怒,還有軍閥們的壓力,可謂是左右為難。


    然而,就在這時,一份來自潼關的緊急軍報送達。鄭畋拆開一看,臉色頓時變得煞白。


    原來,王仙芝率領的賊軍已經攻破了唐州和鄧州,大有繼續西進之勢。而武關和潼關的守軍兵力不足,請求朝廷速速派遣援兵。


    鄭畋意識到局勢已經危急到了極點,必須立刻向皇帝稟報。於是,他馬不停蹄地趕到皇宮,將這份軍情呈遞給唐僖宗。


    唐僖宗看後大驚失色,他知道如果不采取行動,京城長安將會陷入危險之中。


    立刻找來田令孜,商議對策。鄭畋分析道:“王仙芝部已發展到近十萬人,南陽郡已岌岌可危。現在最擔心的就是北上攻取洛陽。”


    田令孜道:“洛陽城池堅固,想那賊軍不過是些烏合之眾,給他們半年也打不下來吧?”


    鄭畋道:“據各方消息匯總,王仙芝、黃巢部已發展數年,官軍屢次進剿都無功而返。


    相比下來,他們的勢力卻不斷見漲。據說黃巢部都已經建立了相當規模的具裝騎兵,與官軍野戰絲毫不落下風。可以說,如今的賊軍已非吳下阿蒙了!”


    田令孜怒道:“那王鐸呢?這個廢物這些年花了朝廷多少錢糧,卻總讓賊軍逃出包圍圈,是不是在養寇自重!”


    鄭畋將話題引開:“眼下賊軍除了進攻洛陽,進攻武關或者函穀關也是有可能的,如今潼關防禦使王重榮被調至長安,致使潼關函穀關一線兵力空虛,實在是太危險了!”


    田令孜反對道:“有他們兩路兵馬守著 袁玉璋,這才清淨了那麽多天,他們要是撤了,那長安恐怕早就反了天了。”


    鄭畋據理力爭道:“安定郡王本就沒有反意,何苦耗費如此軍力去圍困,如今耗費大量錢糧,戶部兵部已經難以為繼,長此以往,他還沒反,朝廷就被拖垮了!”


    唐僖宗此時聽得頭都大了,建議道:“那何不用驅虎吞狼之計呢!他袁玉璋不是很能打嗎?打不下王仙芝 就不要回長安了?”


    田令孜這時才反應過來這是好計策啊,長安城裏四萬大軍的花銷省了,袁玉璋那煩人精也搞走了,賊軍還能被攆的遠遠的。一舉多得啊。趕緊奉承道:“陛下英明!”


    鄭畋此時澆了一盆冷水,道:“若是安定郡王再立大功,陛下可如何封賞?大唐封異姓郡王常見,異姓王可是不多啊?”


    田令孜見唐僖宗麵露難色,幫忙解圍道:“先處理掉眼前的困境再說吧,若是真有能耐,滅了兩路大軍,給他個王也不是什麽大事。”


    鄭畋看向唐僖宗,見他輕輕點了點頭。心中便有數了。袁玉璋出關剿匪,自己也能清閑幾日,由他們去吧!


    兵部不做遲疑,立刻發布調兵令,鳳翔軍、潼關軍立刻回歸駐地。此次開拔軍費朝廷先付一半,其餘日後再說。


    潼關軍倒好說,領了錢糧就趕快回去了,真要是潼關丟了,自己的地盤也就沒了,這世上可沒有後悔藥賣。


    反觀鳳翔軍,一路才吃力不討好,分給他們駐紮的安仁坊也沒什麽油水,朝廷的開拔費再少給一半,當場就有許多士兵喧嘩起來。


    直到神威軍到來嚴密監視動向,直到他們安安生生出了城。


    憋屈了幾個月,出了長安的鳳翔軍立刻暴露本性,朝廷既然欠了錢,那代替朝廷收些稅可就再應該不過了。


    亂兵將沿途州縣的府庫洗劫一空,沒有什麽收獲的縣城就綁架當地縣令和大戶,勒索贖金。


    縣令又逼著官吏收稅,此時正值春荒,百姓口糧都沒有,哪裏有餘糧交稅,一時間賣兒賣女,家破人亡的慘劇到處上演。


    朝廷哪裏敢管,神威軍最多也隻在長安城裏囂張一下,在外也是欺軟怕硬。各地急報唐僖宗隻當看不見,全部交給田令孜負責。


    造成的後果就是關中地區再次爆發流民潮。紅巾軍出於好意,賑濟了一些災民,立刻就有數千人想報名參軍。


    袁玉璋剛接受了朝廷任命他為諸道行營招討使的職位,統領都幾道、山南東道、河南道、淮南道官軍,合力圍剿賊軍。


    此時正是缺人手的時候,便命令蘇胡、孫永再招兵一千人,補充到紅巾軍中來。郡王府招收府兵五百人。


    兵營外剛發布出消息,不過才半日,人便招滿了。氣得沒報上名的伏地大哭,袁玉璋也沒辦法,自己還不是救世主呢,救不了幾萬的流民。


    袁玉璋臨走之時,兒子終於被蕭若雨抱出了暖箱,唐朝的早產兒存活率極低,袁玉璋都不敢給他取名字。


    這下終於算是活了下來了,高興之餘袁玉璋取了個昭字,將他交給若雨撫養。


    此次出征,王府內院之事便由蕭若雨負責,外院諸事由韋莊負責。


    劉誌遠、羅隱、阿玉隨軍,孫永帶五百兵,留守郊外營地。紅巾軍兩千人由蘇胡、劉耀章分別負責。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紅巾現世:我在唐末嘎嘎亂殺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uu小說網隻為原作者趙破奴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趙破奴並收藏紅巾現世:我在唐末嘎嘎亂殺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