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2章 十大罪狀
紅巾現世:我在唐末嘎嘎亂殺 作者:趙破奴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袁玉璋冷哼一聲,順勢躺在靠背上,依舊一副囂張的眼神:“本相若是不從呢?”
王鐸道:“那就別怪我等彈劾右相了!”
此話一出,房間裏出奇的安靜下來,眾人大氣都不敢出,新舊兩個宰相當堂衝突,這場麵可是少見。
袁玉璋與王鐸對視許久,此時不知道這些人暗地裏都做了什麽勾當,不妨以退為進。
起身拂袖而去,走了幾步,又折返回來,拿了印信就走。
王鐸急忙上前拉著道:“你這是幹什麽?”
袁玉璋一把將王鐸甩開,差點摔倒在地,還好現在沒有碰瓷一說。
袁玉璋看向一眾官員,撂下狠話:“本相等著你們彈劾罷免,在這期間,休想用右相的印來做任何決定!”
王鐸吹胡子瞪眼,用手指著:“你,你,你等著,如此胡作非為,置國家大事不顧,要你何用,諸位同僚同我一起,彈劾他!”
沒想到幻想中的一呼百應的局麵並沒有出來,隻是少數幾個門生故吏打了雞血般響應著。
袁玉璋吐了口唾沫,罵道:“虧老子還花錢養著你們,就使勁兒叫喚吧,將來有你們好果子吃!”
幾人不敢直視,低下頭默默後退幾步。袁玉璋嘴角一笑,大步走了出去。
回到郡王府,袁玉璋當即找來阿玉,詢問最近長安的情況。
阿玉道:“近期不斷湧入大量農民、番邦僧人、教派人士,這些人大多都安分守己,聚在一起宣揚教義,屬下想著隻要沒有拿著凶器打打殺殺就不算大事。這才沒有稟報。”
袁玉璋寬慰道:“不必掛懷,上次那白蓮教的事一出,他們再也不敢明目張膽集會了,但總感覺有什麽坑在等著我,現在是農忙期間,這些農民都進城幹什麽?一定要調查清楚,就算是信教,也得看他們是哪種教義,是不是教人向善,那等鼓吹暴力的,都給我記下來,改天在收拾他!”
阿玉難為情道:“殿下,這教義……屬下識字不多,難以分辨……”
袁玉璋一拍腦袋道:“哦,差點忘了,你們以後還是要多加強些學習,這些天就讓祭酒章碣替你們把把關吧。”
章碣雖然已經過了不惑之年,但其才華橫溢、情思敏捷,其創作的變體詩在當時非常流行,因此被任命為王府祭酒。
然而,他並不滿足於這種穩定的生活方式,而是喜歡外出與朋友聚會,並以詩會友,享受自由自在的生活。
劉誌遠對於章碣的行為感到不滿,認為他過於放任自己,應該承擔更多的責任和任務。
於是,他多次向袁玉璋建議給章碣安排一些具體的工作或任務,以便更好地發揮他的才能和作用。
然而,袁玉璋對此持有不同看法。他認為章碣的才華和個性使得他更適合自由創作和社交活動,而不是被束縛在固定的職務和任務之中。
因此,他決定給予章碣更多的自由和空間,讓他能夠充分發揮自己的優勢和潛力。
與此同時,阿玉對於章碣的到來表示出極大的歡迎和喜悅。
她手下的一群暗衛姑娘們一直以來都對章碣的風趣幽默和才華充滿敬仰之情,現在得知他將成為她們的老師,更是欣喜若狂。
話說回來,自從袁玉璋離開之後,王鐸立即上書唐僖宗,要求處理袁玉璋不理朝政的問題。
唐僖宗接到奏報後,降下旨意,表示右相新婚燕爾,需要時間來適應和調整,關於童謠事件完全是惡意中傷,旨在挑撥君臣關係,命令大理寺嚴格追查。同時,右相的事務暫時由王鐸代理。
唐僖宗的想法相對簡單,他深知王鐸絕不是田令孜的對手,隻有袁玉璋才能與之抗衡。
如果僅僅因為一首童謠就將袁玉璋罷免,那麽將來誰還能幫他維持朝廷的平衡呢?
王鐸心中大喜,雖然沒有真正傷害到袁玉璋,但至少拿回了一部分權力。現在最重要的是盡快消除袁玉璋解決財政危機帶來的影響。而明德門坍塌事件正是一個絕佳的機會。
他立即調撥出大量錢糧,廣泛招募各路有能力的人士,在明德門舉行祈福儀式,超度被殺害的白蓮教教徒。
此外,還設立了擂台,邀請人們前來展示各種特殊才能,表現優異者將被朝廷錄用為官。
這一舉動恰好符合田令孜的期望,兩方勢力都在暗中使勁兒,一時間吸引了眾多人參與,熱鬧程度堪比上元佳節。
與此同時,文壇的一些知名人物在酒樓聚集,對時政進行批評和指責,尤其針對袁玉璋的濫殺無辜和草菅人命行為。
他們列舉過去的事例,對其他問題一概不提,專門強調其逾製、抗旨和殺人等罪行。並寫下告示,張貼在繁華的市區。
一、未得旨意,驅逐鄂王
二、威逼邊軍,私自議和
三、勞師遠征,浪費糧餉
四、屠城殺降,結怨契丹
五、為報私仇,帶兵進京
六、不經審判,嗜殺成性
七、養寇自重,私放賊首
八、不識奸計,黃巢脫困
九、大興土木,逾製僭越
十、枉顧皇命,先斬後奏
再者童謠一事又被提及,洶洶輿論使得長安城中百姓信以為真,郡王府屬官走在大街上都被人指指點點。還在修建府邸的工匠們甚至都開始了罷工。
袁玉璋的一眾武將秘密入城,商討此事。大不了再來一場殺戮,那些落地的文人,給幾個錢就到處亂咬人,殺了也該。
韋莊為代表的文人們則極力阻止,今日已經不同往日。單靠武力並不能解決問題,還是要慢慢來,爭取民心、爭取讀書人的心。
兩派各不相讓,吵得異常激烈。袁玉璋倒是喜歡這種氛圍,討論事情嘛,就該讓他們充分發揮。
突然看到章碣躲在牆角,與一旁的奉茶丫鬟眉來眼去,倒是落得清閑。袁玉璋問道:“章祭酒對此事有何高見啊?”
章碣見眾人目光都落在自己身上,忙起身道:“額?這個,屬下還不知道發生了什麽事?是我們的人被欺負了?還是殿下被罷官了?或者是誰的利益受到損失了?”
袁玉璋一聽就知道這人是大才啊,一眼看到事情本質,僅僅是因為受到威脅就貿然行動,必然落人口舌,影響名譽。笑道:“章祭酒的意思是,本王應該什麽都不做,任人欺負嗎?”
章碣道:“殿下有足夠的實力應對任何挑戰,依在下看,整個京兆府無人是殿下的對手,包括大明宮那位,其他都是跳梁小醜,何足掛齒。既然這樣,又何必去想怎麽應對呢?現在頭疼的應該是殿下的對手才對。”
王鐸道:“那就別怪我等彈劾右相了!”
此話一出,房間裏出奇的安靜下來,眾人大氣都不敢出,新舊兩個宰相當堂衝突,這場麵可是少見。
袁玉璋與王鐸對視許久,此時不知道這些人暗地裏都做了什麽勾當,不妨以退為進。
起身拂袖而去,走了幾步,又折返回來,拿了印信就走。
王鐸急忙上前拉著道:“你這是幹什麽?”
袁玉璋一把將王鐸甩開,差點摔倒在地,還好現在沒有碰瓷一說。
袁玉璋看向一眾官員,撂下狠話:“本相等著你們彈劾罷免,在這期間,休想用右相的印來做任何決定!”
王鐸吹胡子瞪眼,用手指著:“你,你,你等著,如此胡作非為,置國家大事不顧,要你何用,諸位同僚同我一起,彈劾他!”
沒想到幻想中的一呼百應的局麵並沒有出來,隻是少數幾個門生故吏打了雞血般響應著。
袁玉璋吐了口唾沫,罵道:“虧老子還花錢養著你們,就使勁兒叫喚吧,將來有你們好果子吃!”
幾人不敢直視,低下頭默默後退幾步。袁玉璋嘴角一笑,大步走了出去。
回到郡王府,袁玉璋當即找來阿玉,詢問最近長安的情況。
阿玉道:“近期不斷湧入大量農民、番邦僧人、教派人士,這些人大多都安分守己,聚在一起宣揚教義,屬下想著隻要沒有拿著凶器打打殺殺就不算大事。這才沒有稟報。”
袁玉璋寬慰道:“不必掛懷,上次那白蓮教的事一出,他們再也不敢明目張膽集會了,但總感覺有什麽坑在等著我,現在是農忙期間,這些農民都進城幹什麽?一定要調查清楚,就算是信教,也得看他們是哪種教義,是不是教人向善,那等鼓吹暴力的,都給我記下來,改天在收拾他!”
阿玉難為情道:“殿下,這教義……屬下識字不多,難以分辨……”
袁玉璋一拍腦袋道:“哦,差點忘了,你們以後還是要多加強些學習,這些天就讓祭酒章碣替你們把把關吧。”
章碣雖然已經過了不惑之年,但其才華橫溢、情思敏捷,其創作的變體詩在當時非常流行,因此被任命為王府祭酒。
然而,他並不滿足於這種穩定的生活方式,而是喜歡外出與朋友聚會,並以詩會友,享受自由自在的生活。
劉誌遠對於章碣的行為感到不滿,認為他過於放任自己,應該承擔更多的責任和任務。
於是,他多次向袁玉璋建議給章碣安排一些具體的工作或任務,以便更好地發揮他的才能和作用。
然而,袁玉璋對此持有不同看法。他認為章碣的才華和個性使得他更適合自由創作和社交活動,而不是被束縛在固定的職務和任務之中。
因此,他決定給予章碣更多的自由和空間,讓他能夠充分發揮自己的優勢和潛力。
與此同時,阿玉對於章碣的到來表示出極大的歡迎和喜悅。
她手下的一群暗衛姑娘們一直以來都對章碣的風趣幽默和才華充滿敬仰之情,現在得知他將成為她們的老師,更是欣喜若狂。
話說回來,自從袁玉璋離開之後,王鐸立即上書唐僖宗,要求處理袁玉璋不理朝政的問題。
唐僖宗接到奏報後,降下旨意,表示右相新婚燕爾,需要時間來適應和調整,關於童謠事件完全是惡意中傷,旨在挑撥君臣關係,命令大理寺嚴格追查。同時,右相的事務暫時由王鐸代理。
唐僖宗的想法相對簡單,他深知王鐸絕不是田令孜的對手,隻有袁玉璋才能與之抗衡。
如果僅僅因為一首童謠就將袁玉璋罷免,那麽將來誰還能幫他維持朝廷的平衡呢?
王鐸心中大喜,雖然沒有真正傷害到袁玉璋,但至少拿回了一部分權力。現在最重要的是盡快消除袁玉璋解決財政危機帶來的影響。而明德門坍塌事件正是一個絕佳的機會。
他立即調撥出大量錢糧,廣泛招募各路有能力的人士,在明德門舉行祈福儀式,超度被殺害的白蓮教教徒。
此外,還設立了擂台,邀請人們前來展示各種特殊才能,表現優異者將被朝廷錄用為官。
這一舉動恰好符合田令孜的期望,兩方勢力都在暗中使勁兒,一時間吸引了眾多人參與,熱鬧程度堪比上元佳節。
與此同時,文壇的一些知名人物在酒樓聚集,對時政進行批評和指責,尤其針對袁玉璋的濫殺無辜和草菅人命行為。
他們列舉過去的事例,對其他問題一概不提,專門強調其逾製、抗旨和殺人等罪行。並寫下告示,張貼在繁華的市區。
一、未得旨意,驅逐鄂王
二、威逼邊軍,私自議和
三、勞師遠征,浪費糧餉
四、屠城殺降,結怨契丹
五、為報私仇,帶兵進京
六、不經審判,嗜殺成性
七、養寇自重,私放賊首
八、不識奸計,黃巢脫困
九、大興土木,逾製僭越
十、枉顧皇命,先斬後奏
再者童謠一事又被提及,洶洶輿論使得長安城中百姓信以為真,郡王府屬官走在大街上都被人指指點點。還在修建府邸的工匠們甚至都開始了罷工。
袁玉璋的一眾武將秘密入城,商討此事。大不了再來一場殺戮,那些落地的文人,給幾個錢就到處亂咬人,殺了也該。
韋莊為代表的文人們則極力阻止,今日已經不同往日。單靠武力並不能解決問題,還是要慢慢來,爭取民心、爭取讀書人的心。
兩派各不相讓,吵得異常激烈。袁玉璋倒是喜歡這種氛圍,討論事情嘛,就該讓他們充分發揮。
突然看到章碣躲在牆角,與一旁的奉茶丫鬟眉來眼去,倒是落得清閑。袁玉璋問道:“章祭酒對此事有何高見啊?”
章碣見眾人目光都落在自己身上,忙起身道:“額?這個,屬下還不知道發生了什麽事?是我們的人被欺負了?還是殿下被罷官了?或者是誰的利益受到損失了?”
袁玉璋一聽就知道這人是大才啊,一眼看到事情本質,僅僅是因為受到威脅就貿然行動,必然落人口舌,影響名譽。笑道:“章祭酒的意思是,本王應該什麽都不做,任人欺負嗎?”
章碣道:“殿下有足夠的實力應對任何挑戰,依在下看,整個京兆府無人是殿下的對手,包括大明宮那位,其他都是跳梁小醜,何足掛齒。既然這樣,又何必去想怎麽應對呢?現在頭疼的應該是殿下的對手才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