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4>【釋 義】</h4>


    聽受訓教。


    【名家解讀】


    “聆”是聆聽的意思,“聆訓”指恭敬地聽受訓教,一般是下對上。成人禮的時候就有“聆長者訓”這個步驟。(酈波)


    “耳”在中國古代是非常重要的,“聖人”的“聖”(聖)就是從耳從口,要能說,首先要能夠聆聽。(張一清)  <h4>【辨 析】</h4>


    “耳”與“令”聯合起來表示“傾聽吩咐,傾聽命令”。“聆”的讀音為ling,不要讀成ling。在字形上,不要與“鈴”“伶”等字相混淆。


    你知道嗎?


    “聆訓”是聽受訓教,與它同音的詞有“聆訊”,在運用時要注意區分。“聆訊”是指一些國家和地區法庭在公開審訊前,聆聽與訟各方的申請或陳述。  <h4>【字裏字外】</h4>


    在我國古代,漢民族女孩的成人禮叫作“笄禮”。我國從周代開始,貴族女子在訂婚以後、出嫁之前會行笄禮。


    那什麽是笄呢?笄是古代漢族女子裝飾頭發的一種簪子,所以,笄禮也俗稱“上頭”或“上頭禮”。行笄禮時,首先要改變女孩子幼年的發式,把頭發綰成一個髻,然後用一塊黑布包住,插上簪子,這樣便表示女子已經成年,可以結婚了。我國古代的女子十五歲時就到了可以盤發插笄的年齡,有一種說法是“年已及笄”,說的就是女子滿十五歲。


    “聆訓”是笄禮儀式中非常重要的一個環節,內容如下:


    司儀唱:“笄者聆訓。請笄者主人示訓。”主人起席,受笄禮的女孩跪在父母麵前,聽從父母的教誨,具體內容由父母決定。例如,示訓:“事親以孝,接下以慈。和柔正順,恭儉謙儀。不溢不驕,毋詖毋欺。古訓是式,爾其守之。”笄者靜心聆聽,在父母說完後對父母行以拜禮,並回答:“兒雖不敏,敢不祗承。”


    在女孩子成長的過程中,笄禮教她正確理解美麗和自強的關係,是一件很有意義的事。相對應地,我國古代男子的成人禮叫作“冠禮”,在男子二十歲時舉行。冠禮和笄禮作為我國漢民族傳統的成人儀禮,都是對人生責任、社會角色的提醒。  <h4>【例 句】</h4>


    她們卻不能遠離開她,甚至還要像聆訓一樣來領教的。


    沙汀《淘金記》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中國漢字聽寫大會:我的趣味漢字世界3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uu小說網隻為原作者《中國漢字聽寫大會》欄目組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中國漢字聽寫大會》欄目組並收藏中國漢字聽寫大會:我的趣味漢字世界3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