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4>【釋 義】</h4>


    泉水幹涸,魚靠在一起以唾沫相互濕潤。後用“相濡以沫”比喻同處困境,相互救助。


    【名家解讀】


    “相濡以沫”指用自己僅有的一點水分給予對方生命,現在也用來形容患難夫妻。(錢文忠)  <h4>【辨 析】</h4>


    “濡”讀作ru,不要讀成ru。在書寫時,要注意“需”中雨字頭的第三筆由“雨”的橫折鉤變為橫鉤,在書寫“儒”“襦”等這一類字的時候都要注意。“沫”字從水,末聲,其右部不要寫成“未”。


    你知道嗎?


    “相濡以沫”這個成語出自《莊子·大宗師》,原文是說:泉水幹涸了,魚兒擱淺在陸地上,它們用互相呼氣、互相吐沫的方式來潤濕對方的身體,給對方生存下去的機會。它們互相救助,患難與共。但作者認為,這樣還不如它們彼此忘記而能在江湖中暢遊。因此,與其稱譽堯而譴責桀,還不如把兩者都忘掉而把他們的作為都歸於事物的本來規律。  <h4>【字裏字外】</h4>


    “相濡以沫”這個成語多用來形容患難夫妻之間堅貞的愛情。我國宋代著名女詞人李清照筆下那一首首文辭優美、情意繾綣的詩詞,正是她與丈夫趙明誠相濡以沫的愛情的真實寫照。


    李清照十八歲時與丞相趙挺之之子太學生趙明誠結為連理,兩人婚後感情融洽,誌趣相投,經常一起研究金石書畫,生活幸福美好。李清照經常陪同趙明誠逛古玩攤和舊書店,買回文物古書之後,夫妻二人共同賞碑帖、校經籍,生活充滿了雅致的情趣。


    有一年的重陽節,李清照寫下那首著名的《醉花陰》,寄給身在外地的丈夫。“莫道不消魂,簾卷西風,人比黃花瘦。”李清照通過描寫重陽節把酒賞菊的情景,烘托出一種淒涼寂寥的氛圍,表達了自己對丈夫深切的思念之情。相傳趙明誠看到這首詞後,歎賞不已,三天三夜沒有合眼,作出幾十首詞,但沒有一首超過《醉花陰》的。


    遭奸人誣陷,趙明誠和李清照夫妻二人回到家鄉青州生活,在窘迫的日子裏,兩人始終相濡以沫,不離不棄,在李清照的支持與協助下,趙明誠完成了《金石錄》的編纂。


    1127年,金兵攻陷青州,李清照與丈夫南渡江寧。1129年,趙明誠在流亡中病故。許多年後,當李清照重新翻閱《金石錄》的時候,想起當年夫妻二人互相切磋詩詞文章、共同研砥鍾鼎碑石的美好生活,百感交集之下寫下了千古奇文《金石錄後序》,備述一生遭際和文物聚散,文辭感人至深。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中國漢字聽寫大會:我的趣味漢字世界3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uu小說網隻為原作者《中國漢字聽寫大會》欄目組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中國漢字聽寫大會》欄目組並收藏中國漢字聽寫大會:我的趣味漢字世界3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