談tán霏fēi玉yu屑xiè
中國漢字聽寫大會:我的趣味漢字世界4 作者:《中國漢字聽寫大會》欄目組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釋義
形容言談美妙,滔滔不絕。
名家解讀
“談霏玉屑”這個詞語是形容人說話的時候美好的言辭像玉的碎末一樣,紛紛揚揚地飄落下來。這是一種比喻的修辭,用來比喻言辭美妙。書寫時要注意把握好這個詞語的結構,它的第二個字和第四個字都應該是名詞,不可能一個是動詞,一個是名詞。知道了這個,就不會把“霏”錯寫成“飛”了。(錢文忠) 辨析
“霏”是形聲字,從雨,非聲。本義是形容雨、雪很盛的樣子,範仲淹《嶽陽樓記》中寫道“若夫淫雨霏霏,連月不開”,“霏霏”就是形容“連綿不斷的雨紛紛灑落”。 <h4>你知道嗎?</h4>
《孟子·盡心下》一文中有孟子關於善於言談的名句:“言近而指遠者,善言也。”意思是說,言語淺近而意義深遠的,是善言。後來人們多用“言近指遠”稱讚人們善於言談。 字裏字外
玉是大自然中一種溫潤、堅硬、美麗的石頭,在我國,發現和使用玉的曆史已經有上萬年了,人們對玉器的加工和使用要比金、銀、銅、鐵器早很多年。中國人尊重玉、喜愛玉、佩戴玉、欣賞玉,形成了悠久而獨特的玉文化。
我國古人將玉看作是天地精氣的結晶,賦予了玉不同尋常的權力與宗教象征意義。玉製品首先是身份地位的標誌,例如,春秋戰國時期就有“六瑞”的使用規定,六種不同地位的官員使用不同的玉器。其次,玉在喪葬方麵的特殊作用也使玉具有了無比神秘的宗教意義。西晉時期的葛洪在《抱樸子》中說:“金玉在九竅,則死人為不朽。”可見,古人以玉殮葬,覆於人體各部位,是因為人們認為這樣做可以保護屍體,防止腐朽。隨葬玉器主要有玉衣、玉琀、玉握、九竅塞、玉枕、玄璧和鑲玉棺等。
我國古人常常用玉來比喻人的德行,在《禮記》中記載了孔子的一段話:“昔者君子比德於玉焉。溫潤而澤,仁也。”這句話的意思是說:君子的德操可以和玉相比,溫潤而有光澤,這便是仁。孔子在《禮記》中賦予玉“十一德”,即仁、智、義、禮、樂、忠、信、天、地、德、道,因此,玉成了這十一種品性的代表和象征。可見,古人對玉的喜愛並不僅僅在於它美麗的外在,而是看重了它內在的含義。《詩經·衛風》中有詩句“有匪君子,如切如磋,如琢如磨”,這句話的意思是說,人要經過一定的禮的規範和度的把握才可以稱為君子,就如加工“骨”“角”“玉”“石”必須經“切”“磋”“琢”“磨”的繁複工序才能煥發美麗一樣。
形容言談美妙,滔滔不絕。
名家解讀
“談霏玉屑”這個詞語是形容人說話的時候美好的言辭像玉的碎末一樣,紛紛揚揚地飄落下來。這是一種比喻的修辭,用來比喻言辭美妙。書寫時要注意把握好這個詞語的結構,它的第二個字和第四個字都應該是名詞,不可能一個是動詞,一個是名詞。知道了這個,就不會把“霏”錯寫成“飛”了。(錢文忠) 辨析
“霏”是形聲字,從雨,非聲。本義是形容雨、雪很盛的樣子,範仲淹《嶽陽樓記》中寫道“若夫淫雨霏霏,連月不開”,“霏霏”就是形容“連綿不斷的雨紛紛灑落”。 <h4>你知道嗎?</h4>
《孟子·盡心下》一文中有孟子關於善於言談的名句:“言近而指遠者,善言也。”意思是說,言語淺近而意義深遠的,是善言。後來人們多用“言近指遠”稱讚人們善於言談。 字裏字外
玉是大自然中一種溫潤、堅硬、美麗的石頭,在我國,發現和使用玉的曆史已經有上萬年了,人們對玉器的加工和使用要比金、銀、銅、鐵器早很多年。中國人尊重玉、喜愛玉、佩戴玉、欣賞玉,形成了悠久而獨特的玉文化。
我國古人將玉看作是天地精氣的結晶,賦予了玉不同尋常的權力與宗教象征意義。玉製品首先是身份地位的標誌,例如,春秋戰國時期就有“六瑞”的使用規定,六種不同地位的官員使用不同的玉器。其次,玉在喪葬方麵的特殊作用也使玉具有了無比神秘的宗教意義。西晉時期的葛洪在《抱樸子》中說:“金玉在九竅,則死人為不朽。”可見,古人以玉殮葬,覆於人體各部位,是因為人們認為這樣做可以保護屍體,防止腐朽。隨葬玉器主要有玉衣、玉琀、玉握、九竅塞、玉枕、玄璧和鑲玉棺等。
我國古人常常用玉來比喻人的德行,在《禮記》中記載了孔子的一段話:“昔者君子比德於玉焉。溫潤而澤,仁也。”這句話的意思是說:君子的德操可以和玉相比,溫潤而有光澤,這便是仁。孔子在《禮記》中賦予玉“十一德”,即仁、智、義、禮、樂、忠、信、天、地、德、道,因此,玉成了這十一種品性的代表和象征。可見,古人對玉的喜愛並不僅僅在於它美麗的外在,而是看重了它內在的含義。《詩經·衛風》中有詩句“有匪君子,如切如磋,如琢如磨”,這句話的意思是說,人要經過一定的禮的規範和度的把握才可以稱為君子,就如加工“骨”“角”“玉”“石”必須經“切”“磋”“琢”“磨”的繁複工序才能煥發美麗一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