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天清晨,張莉令身體變高,使得自己看上去像是十五、六歲的模樣,之所以這樣是因為昨天順手拿來的幾件衣服,最小的一件就是這麽大。
穿上明朝人的衣服非常容易,不過接下來麻煩的是張莉的頭發不長不短,根本就梳不起辮子來。
幸好現在是冬天,頭上戴了頂帽子之後,就不引人注目了。
帶上一些散碎銀子,一陣濃煙過後,張莉消失得無影無蹤。
北碚,重慶以北的一座小鎮,嘉陵江繞著它的一側奔騰而過,此刻正是人們剛剛起床的時候,萬家煮米的炊煙冉冉地飄在空中。
雖然隻是一個小鎮,這裏卻頗為熱鬧,從成都到重慶,必然要經過北碚,而且重慶通往成都的路在這裏正好分為水旱兩路,所以北碚以“轎、馬、車、船”這四樣最為有名。
有轎子就有轎夫,四川的轎子叫“滑竿”,樣子看上去特別簡單,就隻有兩根竹竿再加上一張藤椅,講究的上麵還有一個頂棚可以用來遮遮太陽,外表雖不起眼,不過坐過的人都知道,所有轎子裏麵滑竿最為舒服。
蜀地特別是重慶這一塊沒有什麽好路,坐車特別辛苦,所以很多人喜歡坐這悠然的滑船。
滑竿可以走山間的小路,而小路往往也意味著近路,所以一路讓人抬著,未必比坐車繞著走慢。
同樣也因為山路難行,所以車輛容易損壞,北碚修車的鋪子自然也就眾多,一家車鋪總能夠養活十幾戶木匠、鐵匠。
除了陸路,去成都還可以走水路,不過逆水行舟隻有依靠纖夫往上拉。
正因為如此,北培雖然僅僅隻是一個小鎮,人口卻有上萬之多;不過這是往常,此刻聚集在這座小鎮上的至少有十幾萬人,這些人全都是從重慶逃出來,想要往成都去。
這些人大多拖家帶口,有自己趕著車來的,不過更多的人期望著能夠在這裏找到一輛大車。
張莉悠然地坐在一個小院落裏麵,這是一個獨戶人家的院落,沿著河建造著一溜小平房,兩頭有兩道圍牆堵住,其中的一道圍牆開著個小門,院落的另外一麵因為是嘉陵江,所以根本就用不著堆砌圍牆。
況且此刻是冬天,江水很淺,院子的地麵和江麵離開有四、五米高,根本別想從江邊爬上來。
張莉之所以會到這裏來,是因為她聽說這戶人家是這裏最好的篦匠,平常他們家做的竹器、編的籮筐、製的輕搖頗為有名,不過現在這個兵荒馬亂的時節,又有誰會需要這些東西?
另外一個讓張莉選擇這裏的原因是,鎮上的那些車馬行的生意實在是太好了,所以根本就沒有人理睬她。
對她來說,反正所需要的隻是一輛輕便馬車,當初他們就是用藤條編織了一輛馬車,四川雖然不出產藤條,不過這裏到處都是精美的竹編,引起了她的注意。
這竹子和藤條一樣輕便而又結實,而且看那些竹編製品,既然能夠編織出鴨子、葫蘆、香爐一類的精巧玩意兒,想必製造一輛輕便馬車也不在話下。
就這樣,她七拐八拐地來到了這裏。
這戶人家姓林,張莉的到來對於他們來說就是財神爺上門,這年頭來買他們東西的人不像往年那麽多了,他們正愁沒米下鍋。
問清楚了張莉要的東西,林家老大是個快手,隻見他隨手用旁邊的竹片篦絲扭了幾下,就弄出了一個可以放在巴掌上麵的模型。
張莉對於著模型提了一下哪裏該增添些什麽,哪裏沒有必要之類的事情,便讓他們開始幹活。
林家的媳婦們則搭來桌子和椅子,又下廚房給張莉炒了一盤老臘肉、一盤紅油鮮筍,讓她一邊享用一邊看著作活。
張莉從來沒有享受過這樣周到的服務,突然間她感覺古代中國人的服務不比外國人差勁,商業頭腦也絲毫不差,怎麽到了現代,見識開闊了之後,反倒失去了以往的殷勤待客之道?
林家四兄弟井然有序地做著不同的工作,老大專管製作框架,老二幹的是用篦片彎成外型的工作,老三和老四負責包、纏、紮、裹之類的雜活;至於那些女人們,則在一旁打下手,諸如整理篦片、割取竹絲之類的活。
張莉對於這些人用心的程度頗感到滿意,不得不承認林家的手藝和做工都相當用心。
就看那些取材,凡是篦片,隻取最外麵最薄最韌的那一片,竹絲隻取稍微裏麵一分左右的竹肉,片好的竹絲和篦片,全都用鹽水煮過,蒸幹了水分之後再用油炸過,經過這樣一番製作,那竹絲篦片根根色澤金紅,質地又韌又硬。
原本車子一天就可以做成,不過張莉稍微試了試又改了一些東西之後,時間就拖成了兩天,所以晚上她不得不住在這裏。
張莉並非是個守財奴,她喜歡錢,不過更加在意享受,再加上此刻她的心情正好,所以隨意扔了些散碎銀子,讓林家媳婦們去置備一些吃的東西。
因為重慶正遭受圍攻,所以糧米極貴,不過與之相反的是雞鴨的價錢很廉價,畢竟現在人都吃不飽,誰還有心思養雞養鴨?
更何況過往的官兵聽到雞鴨的聲音,哪個不順手牽上兩三隻,養雞鴨在這兵荒馬亂的時候,徒生禍端,所以這一晚上的菜色倒是極為豐富。
“你們兄弟幾個有沒有想過逃命?”嚐過幾道菜之後,張莉問道。
“逃?有錢的人家才逃,像我們這些什麽都沒有的人,怕什麽?”林家老大不以為然地說道。
或許是因為張莉對這些人有些好感,所以她仍舊打算提醒一聲說道:“你們難道沒有聽說過張獻忠的惡名?這個人是個殺人不眨眼的魔王,而且他的手下奸淫擄掠無所不做。
“我聽一些僥幸從屠刀底下逃出來的人說,如果獻城投降,全城的人都可以沒事,但是如果稍微有所抵抗,攻破城池之後,他們就把全城人都殺光。
“我相信重慶絕對不會輕易投降,你們難道不想想,萬一破城將會是怎樣一番光景?”
林家的老麽聽到這番話微微有些心動,但是另外幾個顯然無動於衷,過了好一會兒,林家老大輕輕歎了口氣說道:“這話我們早就聽說過,很多人都說這張獻忠吃人,可這天下就張獻忠一個人吃人?
“賊兵打來了固然是大搶一通,大殺一通,但是官兵來了,不也是又搶又殺?官兵確實不是亂殺人,他們是為了要首級冒功才殺人。
“有錢人可以一走了之,反正有錢到哪裏都凍不著、餓不著,我們這些窮光蛋如果離開了這裏,就隻有死路一條了。
“要說躲,這裏四周方圓五十裏內,大小山頭不下千座,哪裏不能躲?再說我這裏如此偏僻,又緊靠著嘉陵江,如果賊兵來了,他們就算要殺到這裏,也至少得殺老半天。
“嘉陵江上可沒有蓋子,咱們收拾收拾往江裏麵一走,看見沒?對岸十丈之外就是山,咱們往山裏一躲,等到風平浪靜了之後再回來,這不比跟著大家沒命亂跑,強得多?”
聽到林家老大說得頭頭是道,張莉也不再勸說下去。
張莉不再說話,林家老大反倒套起話來:“這位大姐,您恐怕不是普通人吧,就您給我的那幾片鋼片,要是用來打成刀劍,那肯定是削鐵如泥的寶刀,您卻用來支撐輪軸,還有那一對鋼軸,我活到現在還真沒有見到過,今天總算是開了眼了。
“再說這車吧,我隻能夠說一個字,奇!這車奇,您這人更奇。”
張莉輕輕歎了口氣說道:“你也別管我奇不奇、怪不怪,明天你們做完活,我便給錢走人。
“如果你們信得過我的話呢,還是剛才我提過的事情,重慶城破了之後,趕快躲,而且得躲上整整一年,要不然仍舊免不了血光之災。”
林家老大聽完這番話微微一皺眉,過了一會兒他湊上前來問道:“大姐,您能掐會算?”
張莉不置可否,隻是進一步說道:“再交給你一個底,對於蜀地來說,張獻忠就是一個劫,這個劫過去之後,蜀地活下來的絕對不會超過十萬戶。”
張莉好言相勸這些人並不在意,現在裝神弄鬼反倒令林家四兄弟大驚失色,好不容易鎮定下來,林家老大悄悄問道:“大姐,您這是要去哪兒?”
張莉倒並不擔心泄露行蹤,她徑直指了指西麵,吐出了兩個字:“進藏。”
穿上明朝人的衣服非常容易,不過接下來麻煩的是張莉的頭發不長不短,根本就梳不起辮子來。
幸好現在是冬天,頭上戴了頂帽子之後,就不引人注目了。
帶上一些散碎銀子,一陣濃煙過後,張莉消失得無影無蹤。
北碚,重慶以北的一座小鎮,嘉陵江繞著它的一側奔騰而過,此刻正是人們剛剛起床的時候,萬家煮米的炊煙冉冉地飄在空中。
雖然隻是一個小鎮,這裏卻頗為熱鬧,從成都到重慶,必然要經過北碚,而且重慶通往成都的路在這裏正好分為水旱兩路,所以北碚以“轎、馬、車、船”這四樣最為有名。
有轎子就有轎夫,四川的轎子叫“滑竿”,樣子看上去特別簡單,就隻有兩根竹竿再加上一張藤椅,講究的上麵還有一個頂棚可以用來遮遮太陽,外表雖不起眼,不過坐過的人都知道,所有轎子裏麵滑竿最為舒服。
蜀地特別是重慶這一塊沒有什麽好路,坐車特別辛苦,所以很多人喜歡坐這悠然的滑船。
滑竿可以走山間的小路,而小路往往也意味著近路,所以一路讓人抬著,未必比坐車繞著走慢。
同樣也因為山路難行,所以車輛容易損壞,北碚修車的鋪子自然也就眾多,一家車鋪總能夠養活十幾戶木匠、鐵匠。
除了陸路,去成都還可以走水路,不過逆水行舟隻有依靠纖夫往上拉。
正因為如此,北培雖然僅僅隻是一個小鎮,人口卻有上萬之多;不過這是往常,此刻聚集在這座小鎮上的至少有十幾萬人,這些人全都是從重慶逃出來,想要往成都去。
這些人大多拖家帶口,有自己趕著車來的,不過更多的人期望著能夠在這裏找到一輛大車。
張莉悠然地坐在一個小院落裏麵,這是一個獨戶人家的院落,沿著河建造著一溜小平房,兩頭有兩道圍牆堵住,其中的一道圍牆開著個小門,院落的另外一麵因為是嘉陵江,所以根本就用不著堆砌圍牆。
況且此刻是冬天,江水很淺,院子的地麵和江麵離開有四、五米高,根本別想從江邊爬上來。
張莉之所以會到這裏來,是因為她聽說這戶人家是這裏最好的篦匠,平常他們家做的竹器、編的籮筐、製的輕搖頗為有名,不過現在這個兵荒馬亂的時節,又有誰會需要這些東西?
另外一個讓張莉選擇這裏的原因是,鎮上的那些車馬行的生意實在是太好了,所以根本就沒有人理睬她。
對她來說,反正所需要的隻是一輛輕便馬車,當初他們就是用藤條編織了一輛馬車,四川雖然不出產藤條,不過這裏到處都是精美的竹編,引起了她的注意。
這竹子和藤條一樣輕便而又結實,而且看那些竹編製品,既然能夠編織出鴨子、葫蘆、香爐一類的精巧玩意兒,想必製造一輛輕便馬車也不在話下。
就這樣,她七拐八拐地來到了這裏。
這戶人家姓林,張莉的到來對於他們來說就是財神爺上門,這年頭來買他們東西的人不像往年那麽多了,他們正愁沒米下鍋。
問清楚了張莉要的東西,林家老大是個快手,隻見他隨手用旁邊的竹片篦絲扭了幾下,就弄出了一個可以放在巴掌上麵的模型。
張莉對於著模型提了一下哪裏該增添些什麽,哪裏沒有必要之類的事情,便讓他們開始幹活。
林家的媳婦們則搭來桌子和椅子,又下廚房給張莉炒了一盤老臘肉、一盤紅油鮮筍,讓她一邊享用一邊看著作活。
張莉從來沒有享受過這樣周到的服務,突然間她感覺古代中國人的服務不比外國人差勁,商業頭腦也絲毫不差,怎麽到了現代,見識開闊了之後,反倒失去了以往的殷勤待客之道?
林家四兄弟井然有序地做著不同的工作,老大專管製作框架,老二幹的是用篦片彎成外型的工作,老三和老四負責包、纏、紮、裹之類的雜活;至於那些女人們,則在一旁打下手,諸如整理篦片、割取竹絲之類的活。
張莉對於這些人用心的程度頗感到滿意,不得不承認林家的手藝和做工都相當用心。
就看那些取材,凡是篦片,隻取最外麵最薄最韌的那一片,竹絲隻取稍微裏麵一分左右的竹肉,片好的竹絲和篦片,全都用鹽水煮過,蒸幹了水分之後再用油炸過,經過這樣一番製作,那竹絲篦片根根色澤金紅,質地又韌又硬。
原本車子一天就可以做成,不過張莉稍微試了試又改了一些東西之後,時間就拖成了兩天,所以晚上她不得不住在這裏。
張莉並非是個守財奴,她喜歡錢,不過更加在意享受,再加上此刻她的心情正好,所以隨意扔了些散碎銀子,讓林家媳婦們去置備一些吃的東西。
因為重慶正遭受圍攻,所以糧米極貴,不過與之相反的是雞鴨的價錢很廉價,畢竟現在人都吃不飽,誰還有心思養雞養鴨?
更何況過往的官兵聽到雞鴨的聲音,哪個不順手牽上兩三隻,養雞鴨在這兵荒馬亂的時候,徒生禍端,所以這一晚上的菜色倒是極為豐富。
“你們兄弟幾個有沒有想過逃命?”嚐過幾道菜之後,張莉問道。
“逃?有錢的人家才逃,像我們這些什麽都沒有的人,怕什麽?”林家老大不以為然地說道。
或許是因為張莉對這些人有些好感,所以她仍舊打算提醒一聲說道:“你們難道沒有聽說過張獻忠的惡名?這個人是個殺人不眨眼的魔王,而且他的手下奸淫擄掠無所不做。
“我聽一些僥幸從屠刀底下逃出來的人說,如果獻城投降,全城的人都可以沒事,但是如果稍微有所抵抗,攻破城池之後,他們就把全城人都殺光。
“我相信重慶絕對不會輕易投降,你們難道不想想,萬一破城將會是怎樣一番光景?”
林家的老麽聽到這番話微微有些心動,但是另外幾個顯然無動於衷,過了好一會兒,林家老大輕輕歎了口氣說道:“這話我們早就聽說過,很多人都說這張獻忠吃人,可這天下就張獻忠一個人吃人?
“賊兵打來了固然是大搶一通,大殺一通,但是官兵來了,不也是又搶又殺?官兵確實不是亂殺人,他們是為了要首級冒功才殺人。
“有錢人可以一走了之,反正有錢到哪裏都凍不著、餓不著,我們這些窮光蛋如果離開了這裏,就隻有死路一條了。
“要說躲,這裏四周方圓五十裏內,大小山頭不下千座,哪裏不能躲?再說我這裏如此偏僻,又緊靠著嘉陵江,如果賊兵來了,他們就算要殺到這裏,也至少得殺老半天。
“嘉陵江上可沒有蓋子,咱們收拾收拾往江裏麵一走,看見沒?對岸十丈之外就是山,咱們往山裏一躲,等到風平浪靜了之後再回來,這不比跟著大家沒命亂跑,強得多?”
聽到林家老大說得頭頭是道,張莉也不再勸說下去。
張莉不再說話,林家老大反倒套起話來:“這位大姐,您恐怕不是普通人吧,就您給我的那幾片鋼片,要是用來打成刀劍,那肯定是削鐵如泥的寶刀,您卻用來支撐輪軸,還有那一對鋼軸,我活到現在還真沒有見到過,今天總算是開了眼了。
“再說這車吧,我隻能夠說一個字,奇!這車奇,您這人更奇。”
張莉輕輕歎了口氣說道:“你也別管我奇不奇、怪不怪,明天你們做完活,我便給錢走人。
“如果你們信得過我的話呢,還是剛才我提過的事情,重慶城破了之後,趕快躲,而且得躲上整整一年,要不然仍舊免不了血光之災。”
林家老大聽完這番話微微一皺眉,過了一會兒他湊上前來問道:“大姐,您能掐會算?”
張莉不置可否,隻是進一步說道:“再交給你一個底,對於蜀地來說,張獻忠就是一個劫,這個劫過去之後,蜀地活下來的絕對不會超過十萬戶。”
張莉好言相勸這些人並不在意,現在裝神弄鬼反倒令林家四兄弟大驚失色,好不容易鎮定下來,林家老大悄悄問道:“大姐,您這是要去哪兒?”
張莉倒並不擔心泄露行蹤,她徑直指了指西麵,吐出了兩個字:“進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