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過我有極大的把握,令密宗成為清皇室的私家教派,滿族原本信奉的是薩滿,薩滿教裏麵有咒法和各種巫術,在所有的教派之中,恐怕就隻有密宗最接近薩滿教,因此隻要密宗能夠顯示出比薩滿教更多的神通,絕對可以輕而易舉地取而代之。”李坎傻說道。
那些喇嘛們又互相對視了兩眼,默默商議了好一會兒之後,五世說道:“若想得‘須彌芥子’之中所藏的秘法,你必須以自己的秘法相互交換。
“五天之後便是夏季齋戒結束,不如趁此機會,你我嶄露一下所擁有的秘法,一方麵可以讓大家開開眼界,另一方麵也可以依照秘法的高低,來決定應該如何來換取同等價值的秘法。”
聽到這番話,李坎傻微微皺了皺眉頭,他連忙問道:“‘須彌內芥子中’之類,你們自己都沒有練成的秘法,應該如何算?
“更何況,我所學的秘法又如何能夠保證你們也能夠學會?這又涉及到秘法的真假問題,由誰來甄別秘法的真偽?”
“藏密之中有一種密咒,能夠保證諸如此類的事情,得以公正解決。
“交換秘法那天,隻要咒請平等明王,一切魑魅都將不複存在於交易之中,如若有人心懷叵測,平等明王自然會透視其詭計,並且顯示於眾人麵前。”喇嘛信心十足地說道。
即便被當作活佛一般奉養,張莉仍舊感到很不舒服,或許是因為心理作用的緣故,她總是感覺到那些氈毯被褥都很不幹淨,有一股難以說清楚的怪味,正因為如此,她一天都不想在這裏多待。
和喇嘛談妥了,以記載有“須彌內芥子中”之法的經卷,換取她對於未來的指點之後,張莉催促著李坎傻,連夜攻讀那冊經卷。
那經卷是用梵文書寫,幸好在印度的時候,張莉已成了這方麵的專家,所以用不著其他人的指點,她就可以看懂經卷裏麵所寫的東西。
令張莉感到詫異的是,這篇經卷並沒有說如何做到“須彌內芥子中”的成就,經卷上隻是非常清楚地寫著,那並非是人力所能夠創造的奇跡,而是天地間原本就存在的神奇。
“須彌內芥子中”之法,僅僅隻能尋找出空間裂縫的缺口位置,並且將其引導到某樣具有強大穩定能量的東西上麵。
事實上,這篇經卷大部分並不是在解釋和描述“須彌內芥子中”的神通,而是在說明另外一種對於佛、道兩敦,甚至包括對其他修行者來說,都更加在意的能力,那就是“破碎虛空”。
很顯然修煉並且留下這篇功法的那位高人,原本是打算在無數空間缺口之中找到前往天堂的那個缺口,一旦找到正確路徑,他就會撕扯開那空中裂縫,前往另外一個世界。
這種比起一般飛升之法高明許多的、進入佛界的辦法,被他們稱作為“精神飛升”,因為保留了身軀,雖然會有很多事情不太方便,不過卻更容易體會更高階層的神術道法。
將那篇經卷看完,李坎傻這才明白,為何喇嘛們根本就練不成經卷上所寫的那些,很顯然,西藏密宗喇嘛教並不講究破碎虛空,他們甚至連長生不老都不感興趣,而是更加在意能否攜帶記憶進行轉世投胎。
“為什麽密宗會選擇轉世的方式?而並非成佛成聖、永生不死?”張莉終於忍不住跑去找喇嘛問道。
“我們同樣也可以飛升成佛,隻不過在我們看來,佛界未必比凡世更加美好。至於說到不死,佛同樣也會死的,就像這個世界終究有毀滅的那一天一樣,既然最終仍舊難逃一死,又何必對此太過執著?
“除此之外,我們密宗所修煉的秘法,令我等能夠在極短的時間裏麵,擁有極為深厚的功力。
“然而飛升之時,天劫的威力又偏偏和功力有關,正因為如此,我們渡劫要遠比普通修煉者困難許多,而渡劫一旦失敗,很有可能形神皆滅,這同樣也是我們不太願意選擇飛升的原因之一。”五世輕歎了一聲說道。
“渡劫?”張莉喃喃自語著。
“是的,正是因為渡劫,事實上喇嘛之中能夠真正擁有很長壽命的人少之又少,這同樣也正是因為劫難的原因,任何一個修煉者一旦力量強大到特定的程度,劫難便會隨之而來。”五世說道。
“據我所知,濕婆的苦修僧好像並不太在意渡劫。”張莉說道。
“並非濕婆的苦修僧不在意劫難。”五世連連搖頭說道:“而是因為他們各自隱修,無論是飛升還是遭劫,都不為人所知,看得少所以他們才不害伯,以為自己得天獨厚。
“不過苦修僧確實擁有一個先天優勢,那便是苦修僧很少借外界的力量來增強自身實力;而劫這東西非常奇特,它首先和功力強弱有關,功力越強則劫難也越強,其次也和達到這樣的功力,是否借助外力有關。
“曾經借助外力提升功力,雖然在極短的時間裏麵功力就會變得超絕,但是所獲得的每一分外力之助,全都會在未來的某一時刻變成劫難,掉落在頭上,這便是因果循環。”
五世的話,讓李坎傻心頭一震,他突然間想到,如果當初那個苦修老者不強迫自己幫他煉那毀滅之火,是否還會發生其後的一連串事情?
“密宗所謂借助外力,想必指的便是雙修之法,既然知道這個原因,為什麽你們不試圖改變?”張莉問道。
“為什麽要改變?這樣不是很好嗎?我們自有躲避劫難的能力,修煉功法的時候,又能夠感受到人世間至極的快樂,這種修煉方法效率還很高,對於一個天賦不錯的人來說,十年時間足以將他造就成一個高手。”五世不無得意地說道。
“這又有什麽用處?一直以來我都有一種疑問,這並不僅是針對你們,同樣也針對那些修道士,為什麽強大如你們,卻無法直接麵對世俗中人的武力,難道你們所煉製的法寶、飛劍全都隻是擺設?
“難道幾千弓箭手發射的箭矢,比苦心孤詣煉製而成的秘寶更加厲害?”張莉問道。
五世無可奈何地搖了搖頭說道:“並非是我們不願意如此,而是因為我們根本不能如此。無論是秘寶還是飛劍,根本就不能夠沾染上凡人之血。
“鬼魂這東西,來無蹤去無影,簡直可以和天魔相提並論,反倒是修道士修煉到一定的程度,靈魂變成了一種凝結的靈體,雖然威力得到增強,不過卻也有許多麻煩的事情。
“殺死太多凡人,其靈魂會占據在法器之上不肯離去,而且為法器所殺,其中的怨孽之氣無從發泄,很有可能最終會變成一件魔寶,法器越厲,魔寶越凶,對於擁有者也越多危害。
“唯一能夠用來對付凡人的,就隻有拘鬼之法,或者五雷之術。前者在戰場之上用處不大,而後者除非是極為重要的目標,要不然白白浪費功力,能夠起到的作用也十分有限。
“更何況,那些重要人物身邊,總是會帶上一、兩個實力高超的保鏢,一般來說,除非有絕對的把握,修士和修士之間不會發起太大的衝突。
“正是因為有如此多的掣肘,即便實力再高超的修煉者,麵對普通人也不敢大開殺戒,唯一的例外便是那些修煉邪法和魔功的人物。
“這些人殺死普通人並不會因此而受到削弱,他們的法寶反倒會隨著死亡人數的增多,變得越發厲害。
“之所以這樣是因為,那些邪寶是用凶魂厲魄煉製而成, 所以天生就能夠拘役鬼魂作為己用。
“不過一旦有這樣的家夥出現,各門各派都會聯合起來與之為敵,名義上是因為正邪不兩立,實際上沒有哪個修煉者希望看到一個邪法修煉者變得越來越強大,最終超出所有人的控製之外。”五世輕蔑地說道。
“據我所知,密宗就煉製有不少這類的邪法秘寶。”張莉說道。
聽到這句話,五世猛地一驚,過了片刻之後,無可奈何地歎道:“密宗本身並沒有這類邪法秘寶流傳下來,不過西藏原本土生土長的本教,倒是非常擅長各類詛咒、煉製邪寶和召喚魔鬼。
“本軟被密宗吞並之後,這些東西仍舊保存了下來,隻不過先師宗喀巴曾經嚴令禁止這類秘法,所以在格魯派之中,並沒有這類邪法存在。”五世說道。
“沒有並非意味著不能夠重新煉製,宗喀巴大師所處的時代,正是西藏密教最為混亂的時代,自然要有一個人站出來撥亂反正。
“但是現在大亂已然過去,接下來最有可能發生的,絕非密宗內部的紛爭,而是和外來者之間的爭鬥,所以當初入庫封存的‘刀槍’不妨再拿出來磨磨,或許會派上用場。”張莉說道。
一邊說著,張莉一邊看著五世的反應,後者無動於衷的樣子立刻令她知道,這些家夥根本就用不著她的提醒,肯定早已經開始在暗中祭煉那些邪法。
“密宗的大亂已過了嗎?隻怕未必吧,你不是說過,最遲到明年會有另外一位更高活佛出現在西藏,並且取代我的位置嗎?”五世用異常冷漠的語氣說道。
“我絕對不可能說錯話,我既然說大亂已過,那肯定便是大亂已過。”張莉說道:“固始汗所使的這一招,看似非常巧妙,其實乃是一柄雙頭之刀,既有可能傷人,同樣也有可能傷己。”
“固始汗打的不過是一個鷸蚌相爭的主意,說到謀劃計策,就不得不提到漢人,在計謀方麵,漢人無疑最為擅長,在漫長數千年的曆史之中,漢人中鮮有勇猛無敵的英雄人物,卻有難以計數的足智多謀的謀略家出現。”
“大清皇朝說穿了,隻不過憑藉熟讀一本《三國演義》,就能夠獲取天下,而《三國演義》之中最最有名的謀略,莫過於隆中對策之中的三足鼎立。
“想那固始汗難道還能夠高明得過諸葛亮?他所施的鷸蚌相爭之計,以大喇嘛的高超智慧,不難將其化解成為三足鼎立之勢,到了那個時候,隻要班禪一家固守聯盟抗魏的古策,便可保西藏太平無事。
“即便有變,變來變去也隻可能是固始汗所處的那一足,我相信大喇嘛應該同樣能夠理解這一點。”
張莉這番話雖然沒有明言,不過聰明如五世,又怎麽可能聽不明白其中的含意?
他轉念之間想了一想,事情還真的如同眼前這位滿族公主所說,如果請大清進藏,有這三足鼎立之勢才能保平安無事,又自己和班禪分持教權,作為上位者的清廷,才會感到心安。
至於應該如何對付班禪一係,腦筋一轉,這位以政治力聞名的五世已然有所計較,那後藏之地頗大,而且有象雄這樣的繁華富庶之地,不過後藏此刻仍是紅敦的勢力範圍,幹脆就將後藏分給班禪。
那些喇嘛們又互相對視了兩眼,默默商議了好一會兒之後,五世說道:“若想得‘須彌芥子’之中所藏的秘法,你必須以自己的秘法相互交換。
“五天之後便是夏季齋戒結束,不如趁此機會,你我嶄露一下所擁有的秘法,一方麵可以讓大家開開眼界,另一方麵也可以依照秘法的高低,來決定應該如何來換取同等價值的秘法。”
聽到這番話,李坎傻微微皺了皺眉頭,他連忙問道:“‘須彌內芥子中’之類,你們自己都沒有練成的秘法,應該如何算?
“更何況,我所學的秘法又如何能夠保證你們也能夠學會?這又涉及到秘法的真假問題,由誰來甄別秘法的真偽?”
“藏密之中有一種密咒,能夠保證諸如此類的事情,得以公正解決。
“交換秘法那天,隻要咒請平等明王,一切魑魅都將不複存在於交易之中,如若有人心懷叵測,平等明王自然會透視其詭計,並且顯示於眾人麵前。”喇嘛信心十足地說道。
即便被當作活佛一般奉養,張莉仍舊感到很不舒服,或許是因為心理作用的緣故,她總是感覺到那些氈毯被褥都很不幹淨,有一股難以說清楚的怪味,正因為如此,她一天都不想在這裏多待。
和喇嘛談妥了,以記載有“須彌內芥子中”之法的經卷,換取她對於未來的指點之後,張莉催促著李坎傻,連夜攻讀那冊經卷。
那經卷是用梵文書寫,幸好在印度的時候,張莉已成了這方麵的專家,所以用不著其他人的指點,她就可以看懂經卷裏麵所寫的東西。
令張莉感到詫異的是,這篇經卷並沒有說如何做到“須彌內芥子中”的成就,經卷上隻是非常清楚地寫著,那並非是人力所能夠創造的奇跡,而是天地間原本就存在的神奇。
“須彌內芥子中”之法,僅僅隻能尋找出空間裂縫的缺口位置,並且將其引導到某樣具有強大穩定能量的東西上麵。
事實上,這篇經卷大部分並不是在解釋和描述“須彌內芥子中”的神通,而是在說明另外一種對於佛、道兩敦,甚至包括對其他修行者來說,都更加在意的能力,那就是“破碎虛空”。
很顯然修煉並且留下這篇功法的那位高人,原本是打算在無數空間缺口之中找到前往天堂的那個缺口,一旦找到正確路徑,他就會撕扯開那空中裂縫,前往另外一個世界。
這種比起一般飛升之法高明許多的、進入佛界的辦法,被他們稱作為“精神飛升”,因為保留了身軀,雖然會有很多事情不太方便,不過卻更容易體會更高階層的神術道法。
將那篇經卷看完,李坎傻這才明白,為何喇嘛們根本就練不成經卷上所寫的那些,很顯然,西藏密宗喇嘛教並不講究破碎虛空,他們甚至連長生不老都不感興趣,而是更加在意能否攜帶記憶進行轉世投胎。
“為什麽密宗會選擇轉世的方式?而並非成佛成聖、永生不死?”張莉終於忍不住跑去找喇嘛問道。
“我們同樣也可以飛升成佛,隻不過在我們看來,佛界未必比凡世更加美好。至於說到不死,佛同樣也會死的,就像這個世界終究有毀滅的那一天一樣,既然最終仍舊難逃一死,又何必對此太過執著?
“除此之外,我們密宗所修煉的秘法,令我等能夠在極短的時間裏麵,擁有極為深厚的功力。
“然而飛升之時,天劫的威力又偏偏和功力有關,正因為如此,我們渡劫要遠比普通修煉者困難許多,而渡劫一旦失敗,很有可能形神皆滅,這同樣也是我們不太願意選擇飛升的原因之一。”五世輕歎了一聲說道。
“渡劫?”張莉喃喃自語著。
“是的,正是因為渡劫,事實上喇嘛之中能夠真正擁有很長壽命的人少之又少,這同樣也正是因為劫難的原因,任何一個修煉者一旦力量強大到特定的程度,劫難便會隨之而來。”五世說道。
“據我所知,濕婆的苦修僧好像並不太在意渡劫。”張莉說道。
“並非濕婆的苦修僧不在意劫難。”五世連連搖頭說道:“而是因為他們各自隱修,無論是飛升還是遭劫,都不為人所知,看得少所以他們才不害伯,以為自己得天獨厚。
“不過苦修僧確實擁有一個先天優勢,那便是苦修僧很少借外界的力量來增強自身實力;而劫這東西非常奇特,它首先和功力強弱有關,功力越強則劫難也越強,其次也和達到這樣的功力,是否借助外力有關。
“曾經借助外力提升功力,雖然在極短的時間裏麵功力就會變得超絕,但是所獲得的每一分外力之助,全都會在未來的某一時刻變成劫難,掉落在頭上,這便是因果循環。”
五世的話,讓李坎傻心頭一震,他突然間想到,如果當初那個苦修老者不強迫自己幫他煉那毀滅之火,是否還會發生其後的一連串事情?
“密宗所謂借助外力,想必指的便是雙修之法,既然知道這個原因,為什麽你們不試圖改變?”張莉問道。
“為什麽要改變?這樣不是很好嗎?我們自有躲避劫難的能力,修煉功法的時候,又能夠感受到人世間至極的快樂,這種修煉方法效率還很高,對於一個天賦不錯的人來說,十年時間足以將他造就成一個高手。”五世不無得意地說道。
“這又有什麽用處?一直以來我都有一種疑問,這並不僅是針對你們,同樣也針對那些修道士,為什麽強大如你們,卻無法直接麵對世俗中人的武力,難道你們所煉製的法寶、飛劍全都隻是擺設?
“難道幾千弓箭手發射的箭矢,比苦心孤詣煉製而成的秘寶更加厲害?”張莉問道。
五世無可奈何地搖了搖頭說道:“並非是我們不願意如此,而是因為我們根本不能如此。無論是秘寶還是飛劍,根本就不能夠沾染上凡人之血。
“鬼魂這東西,來無蹤去無影,簡直可以和天魔相提並論,反倒是修道士修煉到一定的程度,靈魂變成了一種凝結的靈體,雖然威力得到增強,不過卻也有許多麻煩的事情。
“殺死太多凡人,其靈魂會占據在法器之上不肯離去,而且為法器所殺,其中的怨孽之氣無從發泄,很有可能最終會變成一件魔寶,法器越厲,魔寶越凶,對於擁有者也越多危害。
“唯一能夠用來對付凡人的,就隻有拘鬼之法,或者五雷之術。前者在戰場之上用處不大,而後者除非是極為重要的目標,要不然白白浪費功力,能夠起到的作用也十分有限。
“更何況,那些重要人物身邊,總是會帶上一、兩個實力高超的保鏢,一般來說,除非有絕對的把握,修士和修士之間不會發起太大的衝突。
“正是因為有如此多的掣肘,即便實力再高超的修煉者,麵對普通人也不敢大開殺戒,唯一的例外便是那些修煉邪法和魔功的人物。
“這些人殺死普通人並不會因此而受到削弱,他們的法寶反倒會隨著死亡人數的增多,變得越發厲害。
“之所以這樣是因為,那些邪寶是用凶魂厲魄煉製而成, 所以天生就能夠拘役鬼魂作為己用。
“不過一旦有這樣的家夥出現,各門各派都會聯合起來與之為敵,名義上是因為正邪不兩立,實際上沒有哪個修煉者希望看到一個邪法修煉者變得越來越強大,最終超出所有人的控製之外。”五世輕蔑地說道。
“據我所知,密宗就煉製有不少這類的邪法秘寶。”張莉說道。
聽到這句話,五世猛地一驚,過了片刻之後,無可奈何地歎道:“密宗本身並沒有這類邪法秘寶流傳下來,不過西藏原本土生土長的本教,倒是非常擅長各類詛咒、煉製邪寶和召喚魔鬼。
“本軟被密宗吞並之後,這些東西仍舊保存了下來,隻不過先師宗喀巴曾經嚴令禁止這類秘法,所以在格魯派之中,並沒有這類邪法存在。”五世說道。
“沒有並非意味著不能夠重新煉製,宗喀巴大師所處的時代,正是西藏密教最為混亂的時代,自然要有一個人站出來撥亂反正。
“但是現在大亂已然過去,接下來最有可能發生的,絕非密宗內部的紛爭,而是和外來者之間的爭鬥,所以當初入庫封存的‘刀槍’不妨再拿出來磨磨,或許會派上用場。”張莉說道。
一邊說著,張莉一邊看著五世的反應,後者無動於衷的樣子立刻令她知道,這些家夥根本就用不著她的提醒,肯定早已經開始在暗中祭煉那些邪法。
“密宗的大亂已過了嗎?隻怕未必吧,你不是說過,最遲到明年會有另外一位更高活佛出現在西藏,並且取代我的位置嗎?”五世用異常冷漠的語氣說道。
“我絕對不可能說錯話,我既然說大亂已過,那肯定便是大亂已過。”張莉說道:“固始汗所使的這一招,看似非常巧妙,其實乃是一柄雙頭之刀,既有可能傷人,同樣也有可能傷己。”
“固始汗打的不過是一個鷸蚌相爭的主意,說到謀劃計策,就不得不提到漢人,在計謀方麵,漢人無疑最為擅長,在漫長數千年的曆史之中,漢人中鮮有勇猛無敵的英雄人物,卻有難以計數的足智多謀的謀略家出現。”
“大清皇朝說穿了,隻不過憑藉熟讀一本《三國演義》,就能夠獲取天下,而《三國演義》之中最最有名的謀略,莫過於隆中對策之中的三足鼎立。
“想那固始汗難道還能夠高明得過諸葛亮?他所施的鷸蚌相爭之計,以大喇嘛的高超智慧,不難將其化解成為三足鼎立之勢,到了那個時候,隻要班禪一家固守聯盟抗魏的古策,便可保西藏太平無事。
“即便有變,變來變去也隻可能是固始汗所處的那一足,我相信大喇嘛應該同樣能夠理解這一點。”
張莉這番話雖然沒有明言,不過聰明如五世,又怎麽可能聽不明白其中的含意?
他轉念之間想了一想,事情還真的如同眼前這位滿族公主所說,如果請大清進藏,有這三足鼎立之勢才能保平安無事,又自己和班禪分持教權,作為上位者的清廷,才會感到心安。
至於應該如何對付班禪一係,腦筋一轉,這位以政治力聞名的五世已然有所計較,那後藏之地頗大,而且有象雄這樣的繁華富庶之地,不過後藏此刻仍是紅敦的勢力範圍,幹脆就將後藏分給班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