灶洞裏火苗到了後半夜就慢慢熄滅了,項容夜裏睡得香,沒有起來添柴。
炕上的餘溫和厚實的被褥足以讓她暖和地睡到天亮。
起來喝了半碗溫水,先潤潤嗓子。
一開始項容擔心每天睡在火炕上會不會上火,好在嵐水城的空氣過於濕冷,恰好起到了中和的作用。
項容穿戴整齊,洗漱一番,不著急吃早飯,戴上護目鏡,先推開門去了堂屋。
一瞬間仿佛踏入了另一個冰冷世界——堂屋和臥房存在著極大的溫度差。
項容打開大門,一股強勢的冷風湧進來,她下意識地偏了偏頭。
外麵變成了粉妝玉砌的世界。
積雪很薄,瓦片、屋簷覆蓋著晶瑩的雨凇。
門前鋪滿雪籽,粒粒潔白圓潤,宛若新鮮大米。
隻站了一小會兒,項容呼出的熱氣變成白霧,又化成水,沾濕了她的麵罩。
護目鏡鏡麵也掛上了水珠。
今天溫度又下降了。
因為沒有溫度計,項容便每天穿著同樣多的衣裳,在清晨時分感受一下溫度變化。
如果這個時空有天氣預報,那麽最近一段時間的天氣預報大概是這樣的:
入冬以來,北方強冷空氣持續向南入侵,給南方大部分地區帶來劇烈降溫、大風和雨雪天氣。
南方地區應根據實際情況,啟動相應級別的寒潮應急響應……
項容默默關上門,吃了半碗魚湯泡飯填飽肚子,鬆鬆筋骨後,在堂屋開始了劈柴工作。
室外和堂屋的溫度差不了多少,但室外有北風呼嘯,即便有麵罩,待久了,她的呼吸道和肺管子怕是也受不了。
所幸屋內還是泥土地麵,劈起柴來也不怕把地麵劈壞了。
在城外砍來的樹木長短、粗細不一,短樁型、圓柱型的都好劈得很。
長條型的就用鋸子鋸成一截一截。
對於項容而言,幹這些粗活絲毫不費力。
唯一的問題是,她呼出的熱氣不一會兒就打濕了她的麵罩, 護目鏡也變得霧蒙蒙一片。
她時不時就要取下來擦拭,或者換新的麵罩。
項容嫌煩,幹脆不戴麵罩了,護目鏡卻沒舍得摘。
她怕碎柴、木屑蹦她眼珠子上。
一直持續不斷地幹活,她身上始終暖呼呼的,微微冒了一點細汗。
不知過了多久,項容停下來歇了口氣,無意識地用手背碰了下臉頰,才發現整個臉蛋被凍得僵硬。
她用暖和的掌心捂了捂,認命地重新戴上麵罩。
接下來的小半個月裏,項容的生活過得單調而乏味。
空間裏的木頭全部劈完後,除了日常鍛煉,她沒了其他體力活來打發時間。
隻好繼續包餃子、做包子、捏飯團。
一成不變的生活裏,隻有溫度在不停地下降。
項容不能確定溫度具體下降到了程度,她隻知道她家門前鋪了一層始終融化不了的冰霜。
慢慢地,冰霜爬到了大門底部。
項容聽之任之,覺得有一道冰門或者冰牆禦寒也不錯。
要是她每天用熱水衝開冰霜,在一冷一熱的刺激下,她家大門早晚報廢。
因為臥房與堂屋的溫差,臥房的門檻邊也不停地滲出水跡。
整個嵐水城好像進入了速凍模式。
在溫暖安穩中度過這個冬天,大概率要變成奢望了。
不過項容早就放平了心態,兵來將擋水來土掩,能怎麽活就怎麽活。
她照舊鍛煉、做飯、吃飯,天地間如何變化、北方是不是有暴風雪、西邊那幾個州是不是打成一鍋粥、嵐水城是不是要迎來寒潮都與她無關——
哦!不對,嵐水城會不會迎來寒潮,還是與她有關的。
因為某天夜裏,灶洞裏的火熄滅了,火炕慢慢失溫,項容被凍醒了。
項容爬起來重新燒火,望著熊熊燃燒的木頭,她覺得這樣不行。
萬一哪天她凍得四肢麻木,意識昏沉,沒能爬起來重燃灶洞呢?
項容想了想,取出了單人的一體式帳篷。
試著在火炕上撐開,大小剛剛好。
項容記得以前看視頻,見過有人拿雙層鋁膜或者救生毯做保溫房。
她沒有鋁膜建造保暖空間,而這個帳篷本身自帶保暖禦寒的功能,裏麵的睡袋也是。
以後還是睡帳篷裏,多一層禦寒的屏障。
說到救生毯,項容想起空間裏有個綜合野外求生包。
在原生世界她動過其中的急救包,裏麵好像是有一張保溫毯的。
她記得沒錯的話,保溫毯最好要貼身或者隔著一件裏衣使用,才能達到最好的保暖效果。
項容抖開保溫毯摸了摸,然後又摸了摸自己的額頭、太陽穴和後腦勺。
都說頭部散熱最快,極低溫情況下要注意保護頭部。
項容決定裁掉保溫毯的一部分,當頭巾使用。
自從她戴慣了帽子,幾乎一刻摘不下來了。
一旦摘下來,就覺得有人拿著鼓風機,對著她的腦袋吹涼風。
隨著氣溫下降,她戴著帽子,偶爾都覺得涼颼颼的。
項容把裁出來一節保溫毯沿著額頭,往腦袋上繞了兩圈,接著再扣上帽子,感覺好像是有點不一樣的暖和。
剩下的保溫毯,項容打算隔著裏衣裹在身上。
火炕逐漸又熱起來,她爬進帳篷,鑽入睡袋,脫了毛衣,裹好保溫毯,又套上毛衣安穩入睡。
隔天早上起來,把放在炕邊的衣服一件不落地穿好。
從頭武裝到腳。
項容現在就是一顆人形洋蔥,剝了一層還有一層。
但她不嫌臃腫,覺得又暖和又有安全感。
要是有什麽事,她可以立即跑路,到了戶外也不會被凍死。
項容吃了早飯,走到窗戶邊,傾耳聽外麵的動靜。
除了呼呼的風聲,隱約還有瓦片崩裂的聲音。
對此,項容已經習慣了。
瓦片質量不好,上回加固屋頂時,她就發現不少瓦片上有裂紋。
現在溫度一低,雨凇和冰霜盤踞其上,被凍裂也不奇怪。
也許明年開春回溫,這些瓦片都已支離破碎了。
到時候還得花錢換瓦片……
要不幹脆換間房子租吧。
項容覺得這棟房子也不太安全,不知道是不是她的錯覺,偶爾她會聽見木頭嘎吱作響的聲音。
可能是因為她竭力保持著臥房的溫度,而外頭已經冰天雪地——
兩者的溫度差以及空氣的幹濕變化,潛移默化地導致了木頭變形、開裂。
房子的強度和穩定性肯定不如從前。
人天天關在家裏,太過無聊,難免會天馬行空地幻想。
項容越想越覺得這房子好像馬上就要倒塌似的,她一瞬間考慮要不要去後院的地窖裏避一避。
不行不行,地窖雖說也有保溫效果,但那個用來保存薑種的地窖並沒有做通風處理。
按照牙行夥計的說法,地窖中間的深坑是用來生火的,入了夜,薑農在裏麵點了火,放足夠多的木柴,便爬出來蓋好石板。
裏麵的溫度足以保證薑種安全過夜。
白天挪開石板通風,夜裏再燒火,如此反複的程序中,人不會長久待在裏麵。
而她要想在地窖過冬,仍然需要持續的火源取暖,到時候她沒有凍死,也會中毒窒息而亡。
不能再想了!項容收回發散開的思維,去堂屋轉了一圈。
她明顯感覺到身上的熱量在瞬間被帶走了一半,衣服表麵迅速覆蓋上了一層寒氣。
輕輕推開一點門縫,大麵積的白色當中點綴著一些枯黃。
這種場景看多了,讓人不免悲觀。
項容不再去看外麵的場景,她記著日記,盼望時間走快點,她可以早些迎來春暖花開。
但從寒冬走到春天的路線,就像一條拋物線,氣溫回升之前,必然要經過穀底。
那天來得也不算突然,是在一月初的一個黎明。
炕上的餘溫和厚實的被褥足以讓她暖和地睡到天亮。
起來喝了半碗溫水,先潤潤嗓子。
一開始項容擔心每天睡在火炕上會不會上火,好在嵐水城的空氣過於濕冷,恰好起到了中和的作用。
項容穿戴整齊,洗漱一番,不著急吃早飯,戴上護目鏡,先推開門去了堂屋。
一瞬間仿佛踏入了另一個冰冷世界——堂屋和臥房存在著極大的溫度差。
項容打開大門,一股強勢的冷風湧進來,她下意識地偏了偏頭。
外麵變成了粉妝玉砌的世界。
積雪很薄,瓦片、屋簷覆蓋著晶瑩的雨凇。
門前鋪滿雪籽,粒粒潔白圓潤,宛若新鮮大米。
隻站了一小會兒,項容呼出的熱氣變成白霧,又化成水,沾濕了她的麵罩。
護目鏡鏡麵也掛上了水珠。
今天溫度又下降了。
因為沒有溫度計,項容便每天穿著同樣多的衣裳,在清晨時分感受一下溫度變化。
如果這個時空有天氣預報,那麽最近一段時間的天氣預報大概是這樣的:
入冬以來,北方強冷空氣持續向南入侵,給南方大部分地區帶來劇烈降溫、大風和雨雪天氣。
南方地區應根據實際情況,啟動相應級別的寒潮應急響應……
項容默默關上門,吃了半碗魚湯泡飯填飽肚子,鬆鬆筋骨後,在堂屋開始了劈柴工作。
室外和堂屋的溫度差不了多少,但室外有北風呼嘯,即便有麵罩,待久了,她的呼吸道和肺管子怕是也受不了。
所幸屋內還是泥土地麵,劈起柴來也不怕把地麵劈壞了。
在城外砍來的樹木長短、粗細不一,短樁型、圓柱型的都好劈得很。
長條型的就用鋸子鋸成一截一截。
對於項容而言,幹這些粗活絲毫不費力。
唯一的問題是,她呼出的熱氣不一會兒就打濕了她的麵罩, 護目鏡也變得霧蒙蒙一片。
她時不時就要取下來擦拭,或者換新的麵罩。
項容嫌煩,幹脆不戴麵罩了,護目鏡卻沒舍得摘。
她怕碎柴、木屑蹦她眼珠子上。
一直持續不斷地幹活,她身上始終暖呼呼的,微微冒了一點細汗。
不知過了多久,項容停下來歇了口氣,無意識地用手背碰了下臉頰,才發現整個臉蛋被凍得僵硬。
她用暖和的掌心捂了捂,認命地重新戴上麵罩。
接下來的小半個月裏,項容的生活過得單調而乏味。
空間裏的木頭全部劈完後,除了日常鍛煉,她沒了其他體力活來打發時間。
隻好繼續包餃子、做包子、捏飯團。
一成不變的生活裏,隻有溫度在不停地下降。
項容不能確定溫度具體下降到了程度,她隻知道她家門前鋪了一層始終融化不了的冰霜。
慢慢地,冰霜爬到了大門底部。
項容聽之任之,覺得有一道冰門或者冰牆禦寒也不錯。
要是她每天用熱水衝開冰霜,在一冷一熱的刺激下,她家大門早晚報廢。
因為臥房與堂屋的溫差,臥房的門檻邊也不停地滲出水跡。
整個嵐水城好像進入了速凍模式。
在溫暖安穩中度過這個冬天,大概率要變成奢望了。
不過項容早就放平了心態,兵來將擋水來土掩,能怎麽活就怎麽活。
她照舊鍛煉、做飯、吃飯,天地間如何變化、北方是不是有暴風雪、西邊那幾個州是不是打成一鍋粥、嵐水城是不是要迎來寒潮都與她無關——
哦!不對,嵐水城會不會迎來寒潮,還是與她有關的。
因為某天夜裏,灶洞裏的火熄滅了,火炕慢慢失溫,項容被凍醒了。
項容爬起來重新燒火,望著熊熊燃燒的木頭,她覺得這樣不行。
萬一哪天她凍得四肢麻木,意識昏沉,沒能爬起來重燃灶洞呢?
項容想了想,取出了單人的一體式帳篷。
試著在火炕上撐開,大小剛剛好。
項容記得以前看視頻,見過有人拿雙層鋁膜或者救生毯做保溫房。
她沒有鋁膜建造保暖空間,而這個帳篷本身自帶保暖禦寒的功能,裏麵的睡袋也是。
以後還是睡帳篷裏,多一層禦寒的屏障。
說到救生毯,項容想起空間裏有個綜合野外求生包。
在原生世界她動過其中的急救包,裏麵好像是有一張保溫毯的。
她記得沒錯的話,保溫毯最好要貼身或者隔著一件裏衣使用,才能達到最好的保暖效果。
項容抖開保溫毯摸了摸,然後又摸了摸自己的額頭、太陽穴和後腦勺。
都說頭部散熱最快,極低溫情況下要注意保護頭部。
項容決定裁掉保溫毯的一部分,當頭巾使用。
自從她戴慣了帽子,幾乎一刻摘不下來了。
一旦摘下來,就覺得有人拿著鼓風機,對著她的腦袋吹涼風。
隨著氣溫下降,她戴著帽子,偶爾都覺得涼颼颼的。
項容把裁出來一節保溫毯沿著額頭,往腦袋上繞了兩圈,接著再扣上帽子,感覺好像是有點不一樣的暖和。
剩下的保溫毯,項容打算隔著裏衣裹在身上。
火炕逐漸又熱起來,她爬進帳篷,鑽入睡袋,脫了毛衣,裹好保溫毯,又套上毛衣安穩入睡。
隔天早上起來,把放在炕邊的衣服一件不落地穿好。
從頭武裝到腳。
項容現在就是一顆人形洋蔥,剝了一層還有一層。
但她不嫌臃腫,覺得又暖和又有安全感。
要是有什麽事,她可以立即跑路,到了戶外也不會被凍死。
項容吃了早飯,走到窗戶邊,傾耳聽外麵的動靜。
除了呼呼的風聲,隱約還有瓦片崩裂的聲音。
對此,項容已經習慣了。
瓦片質量不好,上回加固屋頂時,她就發現不少瓦片上有裂紋。
現在溫度一低,雨凇和冰霜盤踞其上,被凍裂也不奇怪。
也許明年開春回溫,這些瓦片都已支離破碎了。
到時候還得花錢換瓦片……
要不幹脆換間房子租吧。
項容覺得這棟房子也不太安全,不知道是不是她的錯覺,偶爾她會聽見木頭嘎吱作響的聲音。
可能是因為她竭力保持著臥房的溫度,而外頭已經冰天雪地——
兩者的溫度差以及空氣的幹濕變化,潛移默化地導致了木頭變形、開裂。
房子的強度和穩定性肯定不如從前。
人天天關在家裏,太過無聊,難免會天馬行空地幻想。
項容越想越覺得這房子好像馬上就要倒塌似的,她一瞬間考慮要不要去後院的地窖裏避一避。
不行不行,地窖雖說也有保溫效果,但那個用來保存薑種的地窖並沒有做通風處理。
按照牙行夥計的說法,地窖中間的深坑是用來生火的,入了夜,薑農在裏麵點了火,放足夠多的木柴,便爬出來蓋好石板。
裏麵的溫度足以保證薑種安全過夜。
白天挪開石板通風,夜裏再燒火,如此反複的程序中,人不會長久待在裏麵。
而她要想在地窖過冬,仍然需要持續的火源取暖,到時候她沒有凍死,也會中毒窒息而亡。
不能再想了!項容收回發散開的思維,去堂屋轉了一圈。
她明顯感覺到身上的熱量在瞬間被帶走了一半,衣服表麵迅速覆蓋上了一層寒氣。
輕輕推開一點門縫,大麵積的白色當中點綴著一些枯黃。
這種場景看多了,讓人不免悲觀。
項容不再去看外麵的場景,她記著日記,盼望時間走快點,她可以早些迎來春暖花開。
但從寒冬走到春天的路線,就像一條拋物線,氣溫回升之前,必然要經過穀底。
那天來得也不算突然,是在一月初的一個黎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