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澤看著上麵的戰艦草圖,都有點傻眼了,這也太科幻了。
雖然說咱們的裝備是服役一代,儲備一代,預研一代。
可就算這艘戰艦是預研,也有點不講道理吧。
隱身機動性不用說了。
隱身全看艦體設計和隱形塗料。
機動性隻要電推係統出來,燃氣輪機的性能跟得上,那也沒問題。
但那個區域防禦範圍的數值確定沒標錯,半徑1200公裏的絕對防禦區域,不是開玩笑的。
咱們正在研製的最先進的遠程防空導彈,射程好像隻有400多公裏吧。
這還是沒列裝的。
真正列裝的艦載遠程防空導彈,射程還不到300公裏。
不對。
那是沒有新型推進劑的情況下,有了他之前給軍方的五代炸藥和推進劑,射程隨隨便便都能達到500公裏。
要是增加點體積,射程還能更遠,達到1200公裏也不是不行。
但400公裏和1200公裏,並不隻是射程上的差距,還有製導、控製、鎖定等一係列的問題要解決。
這是防空導彈,是需要實時監控目標,隨時調整彈道的。
不是有個具體坐標,通過導航定位,發射出去就不管了。
兩者的技術難度,完全不在一個量級。
還有第三項指標遠程火力支援,竟然是對地目標,而不是對海和防空。
從對地火力支援的目標就可以看出,這是未來海軍需要補充的短板。
現在咱們海軍的火力不差。
但對地支援的火力,確實不太夠。
就拿長劍-10對陸攻擊巡航導彈來說,一艘055總共也攜帶不了多少枚。
而且這種巡航導彈太貴了。
火力支援不是精準斬首,用巡航導彈進行火力支援,甚至是火力覆蓋,就算有錢也不能這麽造啊。
等等……
陳澤想到這裏,突然發現這款戰艦的設計理念有點像鷹醬家的“朱姆沃爾特”驅逐艦。
當年打完海灣戰爭,鷹醬就發現戰斧巡航導彈太貴了。
所以就想研發出一款對地支援的戰艦,最好還是用艦炮進行火力支援。
因為炮彈的價格便宜,導彈的價格貴。
就連財大氣粗的鷹醬,都扛不住用巡航導彈進行對地火力支援的代價,咱們就更不用說了。
所以馬院士之前說海軍需要一款超級戰艦,不是開玩笑的。
這算什麽?
升級版“朱姆沃爾特”驅逐艦?
智能艦炮改成電磁炮,密集陣近防武器改成激光攔截武器,巡航導彈改成廉價的火箭彈?
陳澤腦補了一番後有點牙疼。
怎麽感覺不對勁呢。
隨著台上馬院士的講解,陳澤發現自己還是格局小了。
1200公裏的防禦半徑算什麽。
6000公裏的常規攻擊距離,加上新型艦載洲際彈道導彈20000公裏的超遠射程怎麽說。
地球周長才40076公裏。
20000公裏正好一半,也就是說基本上等於全球覆蓋唄。
這是真的準備一艦滅一國?
當初東風上艦沒搞成,現在又來了一個新型號的洲際彈道導彈。
核武不上艦,誓死不罷休?
等馬院士講完了,大家開始可以自由發言,對這款戰艦的預定參數進行討論。
預研嘛。
大家完全可以暢所欲言。
“各位,這款戰艦別的不說,隱身機動性、絕對區域防禦、遠程火力支援,這三種性能很難兼顧。
為了隱身性能和機動性能,需要對艦體進行特殊設計,這就會犧牲載彈量。
但遠程火力支援,暫且不說新型洲際彈道導彈上艦的問題,就是攜帶的巡航導彈的數量,足夠進行一次戰役的火力支援嗎?
如果要攜帶足夠的巡航導彈,那麽防空、反艦、反潛、反導等導彈就隻能減少攜帶,那麽麵對大規模敵機和導彈來襲,絕對防禦區域就是一個笑話。”
這位老教授的觀點很簡單,戰艦是可以設計,但不能既要又要。
誰都想全要,甚至是一款武器打天下。
但問題是不可能啊。
這幾種性能兼顧的話,那就是樣樣稀鬆,哪一樣都做不好。
“我覺得隱身機動性能,完全沒有必要,畢竟咱們不能是一艘艦出海,不說一個艦隊吧,但遠航總要攜帶補給艦吧。
補給艦不隱身,那就算戰艦隱身,也沒有太大意義,最多就是雷達無法精準鎖定,但位置還是暴露了。”
又一位老教授開口了,他的想法也沒啥毛病。
畢竟咱們不能搞一艘隱形補給艦吧,那不科學好吧。
大家你一言,我一語的說著。
但說來說去,沒有任何一個人對新型戰艦的火力進行削減的。
大部分都是覺得可以削減隱身性能,甚至可以犧牲機動性。
但要確保火力投送能力。
嗯。
人均火力不足恐懼症晚期。
“陳澤同學來了沒有。”這個時候,台上的一位大佬開口了。
瞬間。
全場的目光投向陳澤所在的位置。
“首長,我在這。”
陳澤調整了一下麵部表情,開口說道。
“給大家介紹一下,陳澤同學就是五代炸藥和新型推進劑的研發者。”
聽到台上的大佬這麽說,大家看向陳澤的目光露出驚訝。
“對於新型戰艦的問題,你有沒有什麽想法,不用緊張,隨便說說你的看法就行。”
大佬都開口了,陳澤也不會藏著掖著。
他直接起身,走向講台,然後通過數據線連接手機。
“對於新型戰艦的性能參數,我並不太懂,但我想說一下新型戰艦的導彈配置問題。”
陳澤說完,就通過手機,把之前購買的導彈家族的參數性能資料投影到大屏幕上。
“這幾款導彈,是我最近正在研究的,大家先看這一款防空導彈。”
導彈的實體模擬圖出現在大屏幕上,旁邊還標注著參數。
眾人在看到那些參數後,都瞪大眼睛。
難以置信。
“這款防空導彈使用的雷達和引導模塊都是目前已經生產的,在這點上性能不是很強,但它的射程卻能到達新型戰艦的要求。”
“等一下,我想問一下,那個膠質推進劑是真的嗎?”
一位老教授激動的問道。
“是的,已經研發成功了,甚至包括配套的耐高溫合金。”
這種膠質推進劑的燃燒溫度超過1800度,現在的耐高溫合金根本就不頂用。
雖然說咱們的裝備是服役一代,儲備一代,預研一代。
可就算這艘戰艦是預研,也有點不講道理吧。
隱身機動性不用說了。
隱身全看艦體設計和隱形塗料。
機動性隻要電推係統出來,燃氣輪機的性能跟得上,那也沒問題。
但那個區域防禦範圍的數值確定沒標錯,半徑1200公裏的絕對防禦區域,不是開玩笑的。
咱們正在研製的最先進的遠程防空導彈,射程好像隻有400多公裏吧。
這還是沒列裝的。
真正列裝的艦載遠程防空導彈,射程還不到300公裏。
不對。
那是沒有新型推進劑的情況下,有了他之前給軍方的五代炸藥和推進劑,射程隨隨便便都能達到500公裏。
要是增加點體積,射程還能更遠,達到1200公裏也不是不行。
但400公裏和1200公裏,並不隻是射程上的差距,還有製導、控製、鎖定等一係列的問題要解決。
這是防空導彈,是需要實時監控目標,隨時調整彈道的。
不是有個具體坐標,通過導航定位,發射出去就不管了。
兩者的技術難度,完全不在一個量級。
還有第三項指標遠程火力支援,竟然是對地目標,而不是對海和防空。
從對地火力支援的目標就可以看出,這是未來海軍需要補充的短板。
現在咱們海軍的火力不差。
但對地支援的火力,確實不太夠。
就拿長劍-10對陸攻擊巡航導彈來說,一艘055總共也攜帶不了多少枚。
而且這種巡航導彈太貴了。
火力支援不是精準斬首,用巡航導彈進行火力支援,甚至是火力覆蓋,就算有錢也不能這麽造啊。
等等……
陳澤想到這裏,突然發現這款戰艦的設計理念有點像鷹醬家的“朱姆沃爾特”驅逐艦。
當年打完海灣戰爭,鷹醬就發現戰斧巡航導彈太貴了。
所以就想研發出一款對地支援的戰艦,最好還是用艦炮進行火力支援。
因為炮彈的價格便宜,導彈的價格貴。
就連財大氣粗的鷹醬,都扛不住用巡航導彈進行對地火力支援的代價,咱們就更不用說了。
所以馬院士之前說海軍需要一款超級戰艦,不是開玩笑的。
這算什麽?
升級版“朱姆沃爾特”驅逐艦?
智能艦炮改成電磁炮,密集陣近防武器改成激光攔截武器,巡航導彈改成廉價的火箭彈?
陳澤腦補了一番後有點牙疼。
怎麽感覺不對勁呢。
隨著台上馬院士的講解,陳澤發現自己還是格局小了。
1200公裏的防禦半徑算什麽。
6000公裏的常規攻擊距離,加上新型艦載洲際彈道導彈20000公裏的超遠射程怎麽說。
地球周長才40076公裏。
20000公裏正好一半,也就是說基本上等於全球覆蓋唄。
這是真的準備一艦滅一國?
當初東風上艦沒搞成,現在又來了一個新型號的洲際彈道導彈。
核武不上艦,誓死不罷休?
等馬院士講完了,大家開始可以自由發言,對這款戰艦的預定參數進行討論。
預研嘛。
大家完全可以暢所欲言。
“各位,這款戰艦別的不說,隱身機動性、絕對區域防禦、遠程火力支援,這三種性能很難兼顧。
為了隱身性能和機動性能,需要對艦體進行特殊設計,這就會犧牲載彈量。
但遠程火力支援,暫且不說新型洲際彈道導彈上艦的問題,就是攜帶的巡航導彈的數量,足夠進行一次戰役的火力支援嗎?
如果要攜帶足夠的巡航導彈,那麽防空、反艦、反潛、反導等導彈就隻能減少攜帶,那麽麵對大規模敵機和導彈來襲,絕對防禦區域就是一個笑話。”
這位老教授的觀點很簡單,戰艦是可以設計,但不能既要又要。
誰都想全要,甚至是一款武器打天下。
但問題是不可能啊。
這幾種性能兼顧的話,那就是樣樣稀鬆,哪一樣都做不好。
“我覺得隱身機動性能,完全沒有必要,畢竟咱們不能是一艘艦出海,不說一個艦隊吧,但遠航總要攜帶補給艦吧。
補給艦不隱身,那就算戰艦隱身,也沒有太大意義,最多就是雷達無法精準鎖定,但位置還是暴露了。”
又一位老教授開口了,他的想法也沒啥毛病。
畢竟咱們不能搞一艘隱形補給艦吧,那不科學好吧。
大家你一言,我一語的說著。
但說來說去,沒有任何一個人對新型戰艦的火力進行削減的。
大部分都是覺得可以削減隱身性能,甚至可以犧牲機動性。
但要確保火力投送能力。
嗯。
人均火力不足恐懼症晚期。
“陳澤同學來了沒有。”這個時候,台上的一位大佬開口了。
瞬間。
全場的目光投向陳澤所在的位置。
“首長,我在這。”
陳澤調整了一下麵部表情,開口說道。
“給大家介紹一下,陳澤同學就是五代炸藥和新型推進劑的研發者。”
聽到台上的大佬這麽說,大家看向陳澤的目光露出驚訝。
“對於新型戰艦的問題,你有沒有什麽想法,不用緊張,隨便說說你的看法就行。”
大佬都開口了,陳澤也不會藏著掖著。
他直接起身,走向講台,然後通過數據線連接手機。
“對於新型戰艦的性能參數,我並不太懂,但我想說一下新型戰艦的導彈配置問題。”
陳澤說完,就通過手機,把之前購買的導彈家族的參數性能資料投影到大屏幕上。
“這幾款導彈,是我最近正在研究的,大家先看這一款防空導彈。”
導彈的實體模擬圖出現在大屏幕上,旁邊還標注著參數。
眾人在看到那些參數後,都瞪大眼睛。
難以置信。
“這款防空導彈使用的雷達和引導模塊都是目前已經生產的,在這點上性能不是很強,但它的射程卻能到達新型戰艦的要求。”
“等一下,我想問一下,那個膠質推進劑是真的嗎?”
一位老教授激動的問道。
“是的,已經研發成功了,甚至包括配套的耐高溫合金。”
這種膠質推進劑的燃燒溫度超過1800度,現在的耐高溫合金根本就不頂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