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6
昏迷九年,大病初愈,崔文若還是在床上躺了一個多月,才勉強能夠自己下床行走。由來錦衣玉食的她,對於現如今住的縣衙後宅很不適應,要知道哪怕她身在教坊,住得也比這兒好。
本朝以州府為大屬,府下有縣,縣依據人口及賦稅分為赤、次赤、次畿、主、次六等,崔肅被貶的便是個次縣,人口不過一千,又地處偏僻,別說是撈油水,這縣裏連個富戶都沒幾個。
九年來,朝中女官人數激增,男官雖也還有,但基本已被排出權力中心,自京城向全國各州府逐漸鋪開的,以皇帝為絕對核心的權力網,正有條不紊地進行著。
崔肅所管轄的甘安縣地處西南,常年幹旱,老百姓窮得一家隻有一條褲子,全家老小輪流穿,他也是士族公子出身,哪裏吃過這種苦,到甘安縣五年,臉上的皮都皴了好幾倍,年年賦稅交不足,愁得崔肅夙夜難寐。
崔文若哪裏想到自己最終會過上這種日子,以前山珍海味隨便吃,現下就隻能湊合,縣衙的廚娘手藝一般,每回燒大肉都去不掉腥味,她壓根吃不下。
從醒來到能走路,崔文若憋得難受,連聲招呼也沒打,就讓婆子領自己出去轉轉。
這不出門還好,一出門才知道甘安縣到底有多窮!來往的行人麵容盡皆蠟黃,大街上瞧不著幾個胖子,街道一點也不繁華,路邊的鋪子也都開得百無聊賴,要說哪裏跟京城不一樣,那就是拋頭露麵的女人不少。
婆子告訴崔文若:“咱們甘安縣窮,陛下仁慈,準許我們賦稅隻交三分之一,且每年朝中都會派欽差大人至此,為貧苦人家分米分麵,但是呢,這分糧食,不按人頭算,按家裏女人算,甭管年紀多大,都能領到。”
崔文若問:“那若是有人家隻有兒子沒有女兒,就不給了麽?”
“不給啊。”婆子點頭,“都說了隻算家裏女人人數。”
“這不公平。”
“嗨,也有那些個去鬧的,可朝廷說了,鬧騰的直接減半,還要登記姓名籍貫,以後不許他家男娃讀書呢!”
婆子咂咂嘴,有點唏噓:“這女人當皇帝就是不一樣,她知道心疼女人,姑娘說不公平,這有啥不公平,那以前隻有男娃能讀書能當官,姑娘咋不覺得不公平?對了對了,要是誰家新生娃隨母姓,朝廷還有獎勵!”
崔文若想說荒謬,轉念一想,以了了的性格,做出這種事似乎也並不奇怪,她喃喃道:“能維持多久呢……”
婆子沒聽清:“姑娘你說什麽?”
“我說,能維持多久呢?從古至今,這是第一位女皇帝,她在位時對女人好,這當然很好,可……”崔文若憂心忡忡,“過個幾十年,上百年,她不在了,又要如何是好?”
婆子理所當然道:“陛下是神仙轉世,長命千歲,咱們不用擔心這些。”
崔文若隻覺她在胡言亂語,正要反駁,忽地想起昏迷前曾見到的冰雪真身,恍惚間,她也開始懷疑,難道了了真的是神仙?
最終,她低聲嘟噥:“即便如此,不還是很窮。”
甘安縣有多窮,有眼睛的人都看得出來,婆子心態極好,她告訴崔文若:“姑娘,我以前在州府給大戶人家當過差,咱們甘安縣是窮,卻也不代表就沒救,姑娘剛醒來可能不知道,數年前,陛下派人出海,去年剛回來,帶了好些奇奇怪怪的糧食,說是在咱們這兒也能種。”
說起這件事,婆子雙眼熠熠發光:“真好啊,這不過去一年,我家女兒前不久從州府回來,據說是大豐收!那些糧食,熟得快,產量又高!今年就要全國推廣了!”
“出海?”
崔文若茫然,記憶中崔折霄當皇帝時,也曾派人出海,隻不過沒人活著回來,都在海上遭遇了巨大風浪,“那不是很危險的事嗎?”
“陛下自有神佑,聽說那海外之人,頭發跟皮膚的顏色都跟我們不一樣,有趣得很呢!”
崔文若越聽越玄乎,她搖頭表示不能理解,婆子樂嗬嗬地說:“姑娘覺得甘安縣窮,您要是九年前就在啊,那會兒可比現在更窮!過去一家老小就一條褲子,誰出門誰穿,現在好歹能混個溫飽,等朝廷的人來了,咱們也種上新糧食,那還不美死?”
婆子說這話時,眼睛冒光,看得崔文若不知該作何回答,她感覺每個人都對未來充滿希望,除了自己。
見她神情失落,婆子安慰道:“姑娘也不必心急,隻要老爺出了政績,早晚能往上調,隔壁縣那位縣令大人,去年就剛調進府衙。”
崔文若卻想,隻要了了還做皇帝一天,阿爹怕是調不上去的。
她問婆子:“你覺得女人當皇帝很好嗎?難道不覺得奇怪嗎?從來沒有過啊。”
“咱們老百姓,管誰當皇帝?”婆子擺擺手,“那皇帝是男是女,咱們也決定不了啊,隻要她能讓我們吃飽飯,不至於挨餓受凍,那就是好皇帝。再說了,以前可沒有哪個皇帝,許我們女人出門做生意,還給我們補貼的。”
在外頭逛了一圈回到縣衙,崔肅就過來了,告訴崔文若,欽差大人預計在十日內到達,並且讓她好好準備,過幾日去讀學堂。
崔肅是這麽說的,他麵帶苦笑:“阿爹的仕途,這輩子怕是走到頭了,但文若你不一樣,朝廷科考錄取,對女子會酌情降低,你好好讀書,早晚有一天,興許能再光耀我崔家門楣。”
崔文若活了兩輩子,頭一次從她爹嘴裏聽到這樣的話,整個人傻在當場,她?讀書?當官?光耀門楣?
她是女人啊!
崔肅還在說呢:“阿爹已給你選好了學堂,你阿娘……她是上一屆主考官,若你能入朝,她想必也會照拂你一二。”
崔文若傻傻地望著父親:“阿爹……”
她問:“為什麽從前,你不這樣教我呢?”
其實她不是什麽都不懂,她也不是真的愚蠢,她心裏太清楚兩位阿娘的離開是正確選擇,可她就是不肯認,因為她打心眼裏瞧不起身為女人的阿娘們,也瞧不起自己。她不認為女人能像男人一樣做事,不認為女人離了男人也能活,就是這種潛移默化的奴性與自卑,令崔文若不肯睜開眼睛。
可世上最可笑的便是當她拚命自欺欺人時,崔肅卻改變了主意。
“……我以前隻要讀女四書就好了,讀不好也沒關係,反正阿爹很厲害,崔家很厲害,等我找到一個好夫婿,阿爹能替我壓著他,我這輩子不用努力就可以過得很幸福,不是這樣的嗎?”
眼淚順著崔文若的臉頰滑落,她卻渾然未覺:“為什麽以前我不用像堂兄弟一樣讀書?為什麽以前不是讓我來光耀門楣?為什麽現在又都變了?”
“文若——”
崔文若用力搖頭,“我不理解,我想不明白,我不懂!”
天底下任何叫她去讀書刻苦,她都能接受,惟獨阿爹不能。
這表明阿爹其實也都知道,知道阿娘在崔家過得不快樂,知道她這個女兒並不是生來不如他人,他隻是……隻是默認了她們的處境,因為他從頭到尾,都沒有把妻子和女兒當作與他平等的人來對待,他愛她們,可這樣的愛是自私的、傲慢的、高高在上的。
他知道,但他沒有能力去改變,也不想去改變,因為這樣對他來說才最安全。
崔文若奪門而出,跑到門口時還被門檻絆了一下,崔肅焦急來扶,她卻一巴掌拍開父親的手,哭著跑掉了,剩下崔肅怔怔地站在原地,這些年他也在想,究竟為何走到這般地步,見微離開他,了了離開他,如今連文若也要離開他,到底是哪裏出了錯?
他明明有很努力地去愛護她們、保護她們,為什麽這份愛卻成了令她們避之唯恐不及的存在?
除了去讀書,崔文若毫無選擇,留在家中她也沒有能做的事,正如婆子所說,現在的她才十四歲,大好的年華總不能就此荒廢。
但崔文若嬌生慣養,從來無需用功,以前阿娘見她偷懶也時常生氣,阿爹便會勸說,女兒開心就好,何必逼得那樣緊,讓她快快樂樂度過一生不也很好?阿娘被說服,於是她成功逃脫,再不用去學那些琴棋書畫。
可甘安縣的學堂所教授的,與她在閨中所學截然不同,阿娘教她,是教她如何執掌中饋,如何打理人情往來,如何做一位稱職的主母,前院家塾教授族中兄弟,則大講四書五經聖賢之道,學堂裏卻以算學為主,聖賢書也進行了大量刪減,比如那篇《女子》,崔文若把書來回翻了好幾遍都沒找到。
新的書本扉頁右下角,印著“亨通書局”四字,據說編纂新教材的都是帝王心腹,除此之外,還有武學課,崔文若發現休息好的自己居然連十歲的小同窗都打不過,繞著學堂跑一圈便開始上氣不接下氣。
她骨子裏,大概也還有點誌氣,年紀比同窗大,學問卻不如人家,崔文若愛麵子,卯足勁不願丟臉,為了追上進度,常常挑燈夜讀,到了學堂,就裝出一副我根本沒認真這也太簡單的模樣。
盼星星盼月亮,這一日下學,崔文若便聽說朝廷欽差到了,讓她沒想到的是,這次來的欽差不是旁人,正是龔白桃。
母女倆久別重逢,完全沒有潸然淚下感人至深的戲碼,龔白桃此番身負重任,她執掌天下糧財,官居高位,原本無需親至,但她心中依舊無法置崔文若於不顧,尤其是在得知女兒昏迷不醒之後,此次前來甘安縣,也是想再看看她,同行還帶了一位禦醫。
崔文若回家之前,龔白桃已從崔肅口中得知她已醒的消息,見崔文若雖瘦了許多,整個人隱隱小了一圈,但神采奕奕精神煥發,比從前不知長大多少,心裏也覺安慰。
麵上卻隻淡淡看了一眼,點了下頭,沒有呼喚,亦未與崔文若相認。
崔文若也不知要如何跟龔白桃相處,她低著頭快速走過,龔白桃並不在意,到底是自己生下來的孩子,彼此之間斷了母女情分,她也做不到漠不關心,但得知崔文若過得不錯就夠了,龔白桃有自己的人生,也有尚未完成的理想。
甘安縣的情況比她想象中要壞一些,崔肅為官的確有幾分風骨,可他出身士族,又被貶至此,甘安縣在他治下雖也稱得上秩序井然,但和隔壁縣一比,就差了許多。
朝廷雖大力扶持女官,卻也沒有將男官打壓到底,至少沒有從前不讓女人做官那般苛刻,他在甘安縣五年未能上調,恐怕得往自己身上找原因。
龔白桃一來,雷厲風行地施行了數條法令,並將帶來的種子交給甘安縣各個村莊選出的戶頭,還發了朝廷給的小冊子,上麵記載著每一樣農作物的種植順序與注意事項,為了防止有些人聽不懂,隨行官員們還會再三講解。
這些種子經過在本朝一年的種植與試驗,已經確認可以存活並且產量極高,是非常珍貴的東西,龔白桃臨走前,叮囑崔肅一定要正仔細盯著,千萬不可懈怠。
如今崔肅見她,要行大禮,口稱大人,這對他而言,難免有些難堪,但龔白桃根本不在意這些。
離開時,龔白桃眼角餘光似乎看見了某個很少見到的人,從她到達甘安縣至今,一共半個月,與崔文若見麵的次數五根手指頭都數得出來,對方仿佛有意避讓,龔白桃也不強求。
她駕馬調頭,偏首回望,那個女孩躲在一麵牆後,隻露出一片衣角,龔白桃沒有留戀。
崔文若不知道自己過來的意義是什麽,這半個月她不知在心裏演練過多少回,如果龔白桃找自己說話,自己要如何應對,千般幻想萬般琢磨,最終卻都化作泡影。
她倚著牆,突然之間很想哭,說來也是奇怪,自她去學堂讀書開始,身體再也沒有融化過,現在她已經很少想起崔折霄,反倒經常想起兩位阿娘。
甘安縣開始了翻天覆地的變化,但這些與崔文若關係不大,她在學堂裏過得並不輕鬆,朝廷在科考上對女子雖有優待,可隨著時間過去,考題一年比一年難,朝中的女官也一年比一年多,崔文若從十四歲足足讀到二十四歲,才終於考中。
在這之前,她已經考了三年,每年都以落榜告終。
崔肅作為縣令無法離開甘安縣,崔文若便與其她同窗共同進京,回到暌別多年的京城,她鬼使神差地走到了從前崔府所在之處,這裏已經物是人非,崔家分崩離析,張王何岑四大士族更是一個不剩,梁王一黨被盡數鏟除,當今這位陛下,手段是出了名的冷酷無情,令人談之色變。
“……文若?你是文若嗎?”
聽到有人叫自己,崔文若回過頭去,一時間有點沒認出來:“你是?”
那是個爽朗的女人,戴著淡色頭巾,打扮的很是幹練,手裏還拎著油紙包的生肉:“你不認得我啦?我是你文慧!”
文……慧?
崔文若遲鈍地想起來,這不是二叔家的堂姐嗎?仗著有弟弟總在自己跟前炫耀,還喜歡戳阿娘肺管子,兩人小時候鬧過不少矛盾,每次老崔公老太太都拉偏架。
後來她作為龔白桃的女兒再度出生,跟崔文慧關係還是不大好,但大家井水不犯河水,相處的勉強也算融洽。
“你都長這麽大了!剛才我差點沒敢認,要不是看你站在老家門口,我恐怕真認不出來。”
崔文慧過於熱情,這令崔文若感到很不適,而且這位姐姐似乎忘了從前她倆多麽不對付,非要熱情地拉她去家裏吃飯,崔文若好歹也上了好幾年武課,居然拽不過對方!
崔文慧養了兩個女兒,據她說當初最先出事的是張王何岑四大家,隨後當時還是太子的陛下開始清繳士族,那會兒崔文慧已經嫁了人,生了第一個女兒,肚子裏還揣著另一個,她娘為她挑了一個家世清白的讀書人,原以為崔家勢大,能永遠將其壓著,沒想到一朝變天,對方瞬間變臉。
“……我隻好拿了休書歸家,咱們崔家還算不錯,至少沒像別人家那樣夷滅九族,但我阿爹,也就是你二叔,嫌我這個被休了的女兒丟人,不願意我在家裏住,我弟弟呢,也不想我留,我那會兒還大著肚子,阿娘就知道哭,勸我別跟阿爹還有弟弟計較,給我塞了點私房錢,讓我另找活路。”
說到這裏,崔文慧嗤笑:“我這人就是自私,別人讓我不好過,那我也不讓他好過,我想起淩相不是分了淩家的三分之一?幹脆一紙訴狀,把他們告到了京兆府!”
崔文若聽得出神,崔文慧說起自己的豐功偉業,那真是兩手叉腰得意洋洋:“府尹判了我該拿的那一份,還因為父母偏心不慈,罰了雙倍!連我那死鬼前夫一家也沒放過!”
能入朝的女官們有個特點,那就是格外偏袒同性,女人去告狀基本一告一個準,而且判罰格外嚴重,崔文慧成功告倒親爹跟前夫一家,拿了不少錢,舒舒服服養大了兩個女兒。
說著說著,她見崔文若還是一副生疏模樣,幹脆一巴掌拍過去:“咱們都長這麽大了,小時候關係雖不算好,但你不會還記恨我吧?”
崔文若:“……沒有。”
“沒有就對了,你說咱當年還跟陛下打過架呢,剛去告狀時我還擔心陛下報複我,沒想到陛下心胸可開闊多了!”
崔文若完全認不出這個話嘮女人是當初的刻薄堂姐,她感覺世界變得很迷幻,崔文慧見她表情來回變換,笑了:“我看你這打扮,考中了?”
崔文若點了下頭,“嗯。”
“那你怕什麽?怕陛下給你穿小鞋?怕她公報私仇?”
崔文若:“……你不懂。”
“我有啥不懂,你別看我現在做生意,但我跟我家倆閨女,也讀書的,什麽大道理我都明白。”
崔文慧說著,突然停住,感慨:“你說咱們小時候,那眼界可真是淺,怨不得爹也好,兄弟也好,都瞧我們不起。”
崔文若看向她,崔文慧笑:“不是嗎?咱們一天到晚,爭搶的都是些什麽東西?搶漂亮衣服,搶首飾簪子,搶誰更得老太太喜歡,你看哥哥弟弟們搶嗎?你我姐妹之間,來回搶的就那麽一畝三分地,眼皮子就是這樣給熬淺了的!”
崔文若輕輕嗯了一聲,崔文慧說:“現在回想起來,壓根沒必要,所以你也不用擔心,陛下不是小心眼的人,你跟她之前有什麽矛盾,不就是同父異母?那我小時候還跟她掐過架呢,她不也沒找我事兒?”
崔文若心說,你我之間可不一樣,我與她哪裏是同父異母,但這些話又不能跟崔文慧講,隻能在對方的寬慰中勉強笑笑。
緊接著崔文慧兩個女兒下學歸家,崔文若與她們見了,兩個孩子養得極好,爽朗活潑又機靈,崔文若就是石頭做的心腸,也沒法對她們冷臉,尤其是她們還一口一個姨母叫得親熱。
不得不說,與崔文慧重逢並相認,還在她的帶領下與當年二房三房的姐妹們相認,崔文若沉重的心情的確好了不少,但新科進士拜見皇帝時,她還是不受控製地想起多年前,那個出現在自己房內,擁有一雙白色眼眸的人。
她會接受自己嗎?
會願意任用自己嗎?如果不願意,自己又應該如何是好呢?崔文若忍不住開始胡思亂想,直到她感覺到一股淡淡寒意襲來,裸露在外的皮膚因此生出一層細小的疙瘩,她屏氣靜神,靜靜等待審判降臨。
出乎意料得是,皇帝像是完全沒有認出她,按照慣例授予官職後,崔文若終於壯著膽子抬起頭朝前方看去。
皇帝比她記憶中的模樣大不了多少,按說今年應該也快三十歲了,瞧著卻還是二十左右的模樣,像是完全沒有變老。
——她會活得很久很久,直到這個世界能夠給予她足夠的力量。
崔文若腦海中忽地浮現出這樣一句話。
她向著那遙遠的身影深深一拜,隨後轉身離去。
昏迷九年,大病初愈,崔文若還是在床上躺了一個多月,才勉強能夠自己下床行走。由來錦衣玉食的她,對於現如今住的縣衙後宅很不適應,要知道哪怕她身在教坊,住得也比這兒好。
本朝以州府為大屬,府下有縣,縣依據人口及賦稅分為赤、次赤、次畿、主、次六等,崔肅被貶的便是個次縣,人口不過一千,又地處偏僻,別說是撈油水,這縣裏連個富戶都沒幾個。
九年來,朝中女官人數激增,男官雖也還有,但基本已被排出權力中心,自京城向全國各州府逐漸鋪開的,以皇帝為絕對核心的權力網,正有條不紊地進行著。
崔肅所管轄的甘安縣地處西南,常年幹旱,老百姓窮得一家隻有一條褲子,全家老小輪流穿,他也是士族公子出身,哪裏吃過這種苦,到甘安縣五年,臉上的皮都皴了好幾倍,年年賦稅交不足,愁得崔肅夙夜難寐。
崔文若哪裏想到自己最終會過上這種日子,以前山珍海味隨便吃,現下就隻能湊合,縣衙的廚娘手藝一般,每回燒大肉都去不掉腥味,她壓根吃不下。
從醒來到能走路,崔文若憋得難受,連聲招呼也沒打,就讓婆子領自己出去轉轉。
這不出門還好,一出門才知道甘安縣到底有多窮!來往的行人麵容盡皆蠟黃,大街上瞧不著幾個胖子,街道一點也不繁華,路邊的鋪子也都開得百無聊賴,要說哪裏跟京城不一樣,那就是拋頭露麵的女人不少。
婆子告訴崔文若:“咱們甘安縣窮,陛下仁慈,準許我們賦稅隻交三分之一,且每年朝中都會派欽差大人至此,為貧苦人家分米分麵,但是呢,這分糧食,不按人頭算,按家裏女人算,甭管年紀多大,都能領到。”
崔文若問:“那若是有人家隻有兒子沒有女兒,就不給了麽?”
“不給啊。”婆子點頭,“都說了隻算家裏女人人數。”
“這不公平。”
“嗨,也有那些個去鬧的,可朝廷說了,鬧騰的直接減半,還要登記姓名籍貫,以後不許他家男娃讀書呢!”
婆子咂咂嘴,有點唏噓:“這女人當皇帝就是不一樣,她知道心疼女人,姑娘說不公平,這有啥不公平,那以前隻有男娃能讀書能當官,姑娘咋不覺得不公平?對了對了,要是誰家新生娃隨母姓,朝廷還有獎勵!”
崔文若想說荒謬,轉念一想,以了了的性格,做出這種事似乎也並不奇怪,她喃喃道:“能維持多久呢……”
婆子沒聽清:“姑娘你說什麽?”
“我說,能維持多久呢?從古至今,這是第一位女皇帝,她在位時對女人好,這當然很好,可……”崔文若憂心忡忡,“過個幾十年,上百年,她不在了,又要如何是好?”
婆子理所當然道:“陛下是神仙轉世,長命千歲,咱們不用擔心這些。”
崔文若隻覺她在胡言亂語,正要反駁,忽地想起昏迷前曾見到的冰雪真身,恍惚間,她也開始懷疑,難道了了真的是神仙?
最終,她低聲嘟噥:“即便如此,不還是很窮。”
甘安縣有多窮,有眼睛的人都看得出來,婆子心態極好,她告訴崔文若:“姑娘,我以前在州府給大戶人家當過差,咱們甘安縣是窮,卻也不代表就沒救,姑娘剛醒來可能不知道,數年前,陛下派人出海,去年剛回來,帶了好些奇奇怪怪的糧食,說是在咱們這兒也能種。”
說起這件事,婆子雙眼熠熠發光:“真好啊,這不過去一年,我家女兒前不久從州府回來,據說是大豐收!那些糧食,熟得快,產量又高!今年就要全國推廣了!”
“出海?”
崔文若茫然,記憶中崔折霄當皇帝時,也曾派人出海,隻不過沒人活著回來,都在海上遭遇了巨大風浪,“那不是很危險的事嗎?”
“陛下自有神佑,聽說那海外之人,頭發跟皮膚的顏色都跟我們不一樣,有趣得很呢!”
崔文若越聽越玄乎,她搖頭表示不能理解,婆子樂嗬嗬地說:“姑娘覺得甘安縣窮,您要是九年前就在啊,那會兒可比現在更窮!過去一家老小就一條褲子,誰出門誰穿,現在好歹能混個溫飽,等朝廷的人來了,咱們也種上新糧食,那還不美死?”
婆子說這話時,眼睛冒光,看得崔文若不知該作何回答,她感覺每個人都對未來充滿希望,除了自己。
見她神情失落,婆子安慰道:“姑娘也不必心急,隻要老爺出了政績,早晚能往上調,隔壁縣那位縣令大人,去年就剛調進府衙。”
崔文若卻想,隻要了了還做皇帝一天,阿爹怕是調不上去的。
她問婆子:“你覺得女人當皇帝很好嗎?難道不覺得奇怪嗎?從來沒有過啊。”
“咱們老百姓,管誰當皇帝?”婆子擺擺手,“那皇帝是男是女,咱們也決定不了啊,隻要她能讓我們吃飽飯,不至於挨餓受凍,那就是好皇帝。再說了,以前可沒有哪個皇帝,許我們女人出門做生意,還給我們補貼的。”
在外頭逛了一圈回到縣衙,崔肅就過來了,告訴崔文若,欽差大人預計在十日內到達,並且讓她好好準備,過幾日去讀學堂。
崔肅是這麽說的,他麵帶苦笑:“阿爹的仕途,這輩子怕是走到頭了,但文若你不一樣,朝廷科考錄取,對女子會酌情降低,你好好讀書,早晚有一天,興許能再光耀我崔家門楣。”
崔文若活了兩輩子,頭一次從她爹嘴裏聽到這樣的話,整個人傻在當場,她?讀書?當官?光耀門楣?
她是女人啊!
崔肅還在說呢:“阿爹已給你選好了學堂,你阿娘……她是上一屆主考官,若你能入朝,她想必也會照拂你一二。”
崔文若傻傻地望著父親:“阿爹……”
她問:“為什麽從前,你不這樣教我呢?”
其實她不是什麽都不懂,她也不是真的愚蠢,她心裏太清楚兩位阿娘的離開是正確選擇,可她就是不肯認,因為她打心眼裏瞧不起身為女人的阿娘們,也瞧不起自己。她不認為女人能像男人一樣做事,不認為女人離了男人也能活,就是這種潛移默化的奴性與自卑,令崔文若不肯睜開眼睛。
可世上最可笑的便是當她拚命自欺欺人時,崔肅卻改變了主意。
“……我以前隻要讀女四書就好了,讀不好也沒關係,反正阿爹很厲害,崔家很厲害,等我找到一個好夫婿,阿爹能替我壓著他,我這輩子不用努力就可以過得很幸福,不是這樣的嗎?”
眼淚順著崔文若的臉頰滑落,她卻渾然未覺:“為什麽以前我不用像堂兄弟一樣讀書?為什麽以前不是讓我來光耀門楣?為什麽現在又都變了?”
“文若——”
崔文若用力搖頭,“我不理解,我想不明白,我不懂!”
天底下任何叫她去讀書刻苦,她都能接受,惟獨阿爹不能。
這表明阿爹其實也都知道,知道阿娘在崔家過得不快樂,知道她這個女兒並不是生來不如他人,他隻是……隻是默認了她們的處境,因為他從頭到尾,都沒有把妻子和女兒當作與他平等的人來對待,他愛她們,可這樣的愛是自私的、傲慢的、高高在上的。
他知道,但他沒有能力去改變,也不想去改變,因為這樣對他來說才最安全。
崔文若奪門而出,跑到門口時還被門檻絆了一下,崔肅焦急來扶,她卻一巴掌拍開父親的手,哭著跑掉了,剩下崔肅怔怔地站在原地,這些年他也在想,究竟為何走到這般地步,見微離開他,了了離開他,如今連文若也要離開他,到底是哪裏出了錯?
他明明有很努力地去愛護她們、保護她們,為什麽這份愛卻成了令她們避之唯恐不及的存在?
除了去讀書,崔文若毫無選擇,留在家中她也沒有能做的事,正如婆子所說,現在的她才十四歲,大好的年華總不能就此荒廢。
但崔文若嬌生慣養,從來無需用功,以前阿娘見她偷懶也時常生氣,阿爹便會勸說,女兒開心就好,何必逼得那樣緊,讓她快快樂樂度過一生不也很好?阿娘被說服,於是她成功逃脫,再不用去學那些琴棋書畫。
可甘安縣的學堂所教授的,與她在閨中所學截然不同,阿娘教她,是教她如何執掌中饋,如何打理人情往來,如何做一位稱職的主母,前院家塾教授族中兄弟,則大講四書五經聖賢之道,學堂裏卻以算學為主,聖賢書也進行了大量刪減,比如那篇《女子》,崔文若把書來回翻了好幾遍都沒找到。
新的書本扉頁右下角,印著“亨通書局”四字,據說編纂新教材的都是帝王心腹,除此之外,還有武學課,崔文若發現休息好的自己居然連十歲的小同窗都打不過,繞著學堂跑一圈便開始上氣不接下氣。
她骨子裏,大概也還有點誌氣,年紀比同窗大,學問卻不如人家,崔文若愛麵子,卯足勁不願丟臉,為了追上進度,常常挑燈夜讀,到了學堂,就裝出一副我根本沒認真這也太簡單的模樣。
盼星星盼月亮,這一日下學,崔文若便聽說朝廷欽差到了,讓她沒想到的是,這次來的欽差不是旁人,正是龔白桃。
母女倆久別重逢,完全沒有潸然淚下感人至深的戲碼,龔白桃此番身負重任,她執掌天下糧財,官居高位,原本無需親至,但她心中依舊無法置崔文若於不顧,尤其是在得知女兒昏迷不醒之後,此次前來甘安縣,也是想再看看她,同行還帶了一位禦醫。
崔文若回家之前,龔白桃已從崔肅口中得知她已醒的消息,見崔文若雖瘦了許多,整個人隱隱小了一圈,但神采奕奕精神煥發,比從前不知長大多少,心裏也覺安慰。
麵上卻隻淡淡看了一眼,點了下頭,沒有呼喚,亦未與崔文若相認。
崔文若也不知要如何跟龔白桃相處,她低著頭快速走過,龔白桃並不在意,到底是自己生下來的孩子,彼此之間斷了母女情分,她也做不到漠不關心,但得知崔文若過得不錯就夠了,龔白桃有自己的人生,也有尚未完成的理想。
甘安縣的情況比她想象中要壞一些,崔肅為官的確有幾分風骨,可他出身士族,又被貶至此,甘安縣在他治下雖也稱得上秩序井然,但和隔壁縣一比,就差了許多。
朝廷雖大力扶持女官,卻也沒有將男官打壓到底,至少沒有從前不讓女人做官那般苛刻,他在甘安縣五年未能上調,恐怕得往自己身上找原因。
龔白桃一來,雷厲風行地施行了數條法令,並將帶來的種子交給甘安縣各個村莊選出的戶頭,還發了朝廷給的小冊子,上麵記載著每一樣農作物的種植順序與注意事項,為了防止有些人聽不懂,隨行官員們還會再三講解。
這些種子經過在本朝一年的種植與試驗,已經確認可以存活並且產量極高,是非常珍貴的東西,龔白桃臨走前,叮囑崔肅一定要正仔細盯著,千萬不可懈怠。
如今崔肅見她,要行大禮,口稱大人,這對他而言,難免有些難堪,但龔白桃根本不在意這些。
離開時,龔白桃眼角餘光似乎看見了某個很少見到的人,從她到達甘安縣至今,一共半個月,與崔文若見麵的次數五根手指頭都數得出來,對方仿佛有意避讓,龔白桃也不強求。
她駕馬調頭,偏首回望,那個女孩躲在一麵牆後,隻露出一片衣角,龔白桃沒有留戀。
崔文若不知道自己過來的意義是什麽,這半個月她不知在心裏演練過多少回,如果龔白桃找自己說話,自己要如何應對,千般幻想萬般琢磨,最終卻都化作泡影。
她倚著牆,突然之間很想哭,說來也是奇怪,自她去學堂讀書開始,身體再也沒有融化過,現在她已經很少想起崔折霄,反倒經常想起兩位阿娘。
甘安縣開始了翻天覆地的變化,但這些與崔文若關係不大,她在學堂裏過得並不輕鬆,朝廷在科考上對女子雖有優待,可隨著時間過去,考題一年比一年難,朝中的女官也一年比一年多,崔文若從十四歲足足讀到二十四歲,才終於考中。
在這之前,她已經考了三年,每年都以落榜告終。
崔肅作為縣令無法離開甘安縣,崔文若便與其她同窗共同進京,回到暌別多年的京城,她鬼使神差地走到了從前崔府所在之處,這裏已經物是人非,崔家分崩離析,張王何岑四大士族更是一個不剩,梁王一黨被盡數鏟除,當今這位陛下,手段是出了名的冷酷無情,令人談之色變。
“……文若?你是文若嗎?”
聽到有人叫自己,崔文若回過頭去,一時間有點沒認出來:“你是?”
那是個爽朗的女人,戴著淡色頭巾,打扮的很是幹練,手裏還拎著油紙包的生肉:“你不認得我啦?我是你文慧!”
文……慧?
崔文若遲鈍地想起來,這不是二叔家的堂姐嗎?仗著有弟弟總在自己跟前炫耀,還喜歡戳阿娘肺管子,兩人小時候鬧過不少矛盾,每次老崔公老太太都拉偏架。
後來她作為龔白桃的女兒再度出生,跟崔文慧關係還是不大好,但大家井水不犯河水,相處的勉強也算融洽。
“你都長這麽大了!剛才我差點沒敢認,要不是看你站在老家門口,我恐怕真認不出來。”
崔文慧過於熱情,這令崔文若感到很不適,而且這位姐姐似乎忘了從前她倆多麽不對付,非要熱情地拉她去家裏吃飯,崔文若好歹也上了好幾年武課,居然拽不過對方!
崔文慧養了兩個女兒,據她說當初最先出事的是張王何岑四大家,隨後當時還是太子的陛下開始清繳士族,那會兒崔文慧已經嫁了人,生了第一個女兒,肚子裏還揣著另一個,她娘為她挑了一個家世清白的讀書人,原以為崔家勢大,能永遠將其壓著,沒想到一朝變天,對方瞬間變臉。
“……我隻好拿了休書歸家,咱們崔家還算不錯,至少沒像別人家那樣夷滅九族,但我阿爹,也就是你二叔,嫌我這個被休了的女兒丟人,不願意我在家裏住,我弟弟呢,也不想我留,我那會兒還大著肚子,阿娘就知道哭,勸我別跟阿爹還有弟弟計較,給我塞了點私房錢,讓我另找活路。”
說到這裏,崔文慧嗤笑:“我這人就是自私,別人讓我不好過,那我也不讓他好過,我想起淩相不是分了淩家的三分之一?幹脆一紙訴狀,把他們告到了京兆府!”
崔文若聽得出神,崔文慧說起自己的豐功偉業,那真是兩手叉腰得意洋洋:“府尹判了我該拿的那一份,還因為父母偏心不慈,罰了雙倍!連我那死鬼前夫一家也沒放過!”
能入朝的女官們有個特點,那就是格外偏袒同性,女人去告狀基本一告一個準,而且判罰格外嚴重,崔文慧成功告倒親爹跟前夫一家,拿了不少錢,舒舒服服養大了兩個女兒。
說著說著,她見崔文若還是一副生疏模樣,幹脆一巴掌拍過去:“咱們都長這麽大了,小時候關係雖不算好,但你不會還記恨我吧?”
崔文若:“……沒有。”
“沒有就對了,你說咱當年還跟陛下打過架呢,剛去告狀時我還擔心陛下報複我,沒想到陛下心胸可開闊多了!”
崔文若完全認不出這個話嘮女人是當初的刻薄堂姐,她感覺世界變得很迷幻,崔文慧見她表情來回變換,笑了:“我看你這打扮,考中了?”
崔文若點了下頭,“嗯。”
“那你怕什麽?怕陛下給你穿小鞋?怕她公報私仇?”
崔文若:“……你不懂。”
“我有啥不懂,你別看我現在做生意,但我跟我家倆閨女,也讀書的,什麽大道理我都明白。”
崔文慧說著,突然停住,感慨:“你說咱們小時候,那眼界可真是淺,怨不得爹也好,兄弟也好,都瞧我們不起。”
崔文若看向她,崔文慧笑:“不是嗎?咱們一天到晚,爭搶的都是些什麽東西?搶漂亮衣服,搶首飾簪子,搶誰更得老太太喜歡,你看哥哥弟弟們搶嗎?你我姐妹之間,來回搶的就那麽一畝三分地,眼皮子就是這樣給熬淺了的!”
崔文若輕輕嗯了一聲,崔文慧說:“現在回想起來,壓根沒必要,所以你也不用擔心,陛下不是小心眼的人,你跟她之前有什麽矛盾,不就是同父異母?那我小時候還跟她掐過架呢,她不也沒找我事兒?”
崔文若心說,你我之間可不一樣,我與她哪裏是同父異母,但這些話又不能跟崔文慧講,隻能在對方的寬慰中勉強笑笑。
緊接著崔文慧兩個女兒下學歸家,崔文若與她們見了,兩個孩子養得極好,爽朗活潑又機靈,崔文若就是石頭做的心腸,也沒法對她們冷臉,尤其是她們還一口一個姨母叫得親熱。
不得不說,與崔文慧重逢並相認,還在她的帶領下與當年二房三房的姐妹們相認,崔文若沉重的心情的確好了不少,但新科進士拜見皇帝時,她還是不受控製地想起多年前,那個出現在自己房內,擁有一雙白色眼眸的人。
她會接受自己嗎?
會願意任用自己嗎?如果不願意,自己又應該如何是好呢?崔文若忍不住開始胡思亂想,直到她感覺到一股淡淡寒意襲來,裸露在外的皮膚因此生出一層細小的疙瘩,她屏氣靜神,靜靜等待審判降臨。
出乎意料得是,皇帝像是完全沒有認出她,按照慣例授予官職後,崔文若終於壯著膽子抬起頭朝前方看去。
皇帝比她記憶中的模樣大不了多少,按說今年應該也快三十歲了,瞧著卻還是二十左右的模樣,像是完全沒有變老。
——她會活得很久很久,直到這個世界能夠給予她足夠的力量。
崔文若腦海中忽地浮現出這樣一句話。
她向著那遙遠的身影深深一拜,隨後轉身離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