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1章 女帝駕崩
女尊:我靠掙錢長命百歲 作者:北潯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十月初二,天上烏雲密布,不久下起了綿綿細雨。寒意漸漸彌漫,每一滴雨都像冰冷的針刺入皮膚,提醒人們初冬已經到來。
泰安殿外,蘇貴君領著所有君侍站在庭院中,侍從們默默撐著傘,從上午到下午。
在京的皇室宗親全都到了,申時順親王捧著聖旨從泰安殿走出來,身後跟著一眾朝廷大臣。
順親王宣告女帝駕崩的瞬間,整個世界仿佛靜止一般。秦嫿覺得心好像破了一個洞,風從洞裏灌進來,寒氣傳遍全身。
這是她的選擇,她無怨無悔。
盡管不少人對她的繼位頗具微詞,但聖旨已下,這個時候站出來反對,不是傻子就是瘋子。
“吾皇萬歲萬歲萬萬歲!”順親王第一個跪下,其他皇室宗親也跟著跪下。
“吾皇萬歲萬歲萬萬歲!”六部尚書跪下,文武百官跟著跪下。
“吾皇萬歲萬歲萬萬歲!”君侍們不情不願跪下。
最後隻有秦嫿與蘇貴君站著,一個是新帝,一個是新帝的父親。
張雪飛、李大捷代理前、後衛禁軍統領,主要維持皇宮秩序;京城由京營大將軍負責,絕不允許發生任何動亂。
參與宮變的大皇女貶為庶人,跟隨家眷關押在宗人府地牢,皇太君軟禁在長壽宮。
秦嫣昨晚跑出萬安宮就意識到不對勁,係統提醒說她被皇太君跟大皇女利用了。
那些欠她恩情的人、還有她夫郎的家族,沒有一個人願意反叛,她不可能會贏。
畢竟反叛可是株連九族的大罪,跟著秦嫣,她們看不到贏的希望。
正當她糾結是逃還是回萬安宮的時候,穿著禁軍服的楚燕出現,毫不猶豫抓住她。
至於其他參與反叛的人員,都關押在刑部大牢,聽候審理。
左相現在非常尷尬,不管她有沒有參與反叛,英國公府都走到了窮途末路。
秦嫿問係統左相參加了嗎?
係統說她沒有,但知情不報。
“秦嫣還剩48天壽命,恐怕除了求我,再也沒有第三條路。”
“孟卿塵現在對她好感度為0。”
“她身為女主,死了對這個世界有什麽影響?不準隱瞞,全部說清楚。”
“世界會陷入混亂最後滅亡,畢竟這是為她而創作的世界,沒有她就沒有價值。”
“看來,得幫助她攻略孟卿塵。”
秦嫿歎息一聲,準備入殮儀式,喪禮由承禮郡王主持。
入殮分小殮和大殮,小殮是為死者穿好壽衣,大殮是將死者的屍體裝入棺材。
按照習俗,女帝駕崩屍體需要停放七日,故而今日舉行的是小殮。
在京九品以上官員、皇親國戚以及誥命夫郎全都身穿孝服,進宮參加入殮儀式。
秦嫿抽時間回趟王府交代事情。
“結束了嗎?”
李淮安幾人看她疲倦的模樣很心疼,同時為即將轉變的身份感到很緊張。
這兩天康王府嚴密得像鐵桶,護衛日夜巡視,仆從全都不允許出入府門,日常所需物品由總管派人購買。
“才剛剛開始。”
秦嫿很清楚,登上皇位並不表示能坐穩皇位,管理一個國家沒想象中那麽容易。
目前除了母皇的喪儀,還有叛亂之人的處置,以及外敵會不會趁她登基而作亂……
她想建立國富民安的世界,登上皇位隻是開始。往後的路會更艱難,得罪更多人。
“抱一下吧。”秦嫿張開雙臂,李淮安、石明奕、東方清、林悠然一一抱住她。
離開王府時,她差點暈倒。
昨天白天經曆刺殺,晚上騎馬狂奔,直到現在也沒能吃口飯,喝口水。
秦嫿坐著轎子回宮,簡單吃了兩口飯就去給母皇守靈,其他事情交給順親王、林聽禾、趙穀欣處理。
按照習俗,停屍七日期間,皇女、皇子需要日夜守靈,王公大臣每日進宮哭喪兩次,誥命夫郎每日哭喪一次。
屍體在泰安殿停放七日,秦嫿跟永寧皇子日夜守著,直到第八天進行大殮儀式。
棺槨從泰安殿移至殯宮,每隔七天群臣入宮哭喪,直到四十九天下葬為止。
秦嫿親自撰寫祭文,京師所有寺院需撞鍾三萬下以示哀悼,朝廷文書百日內從“朱批”改為“藍批”。
大殮儀式結束,秦嫿同順親王以及六部尚書、督察禦史留下商議政事:一是喪儀細節,二是登基典禮,三是邊防穩固。
雖說王公大臣、文武百官對她行君臣大禮,但沒有登基大典,她就隻是“代理皇帝”。
曆來繼位的君主為穩固地位,大多選擇盡快舉行登基儀式,比如守孝七日後祭告天地,也有四十九天下葬後舉辦。
秦嫿決定下葬後舉辦登基儀式,對於這點大臣持有不同看法,大多認為現在局勢不穩,盡快登基才是上策。
可惜她決定的事情,不會輕易更改。
在國喪期間,在京軍民不準嫁娶作樂?,各寺院、道觀每日須鳴鍾三萬次。
晚膳時,秦嫿去了趟永寧宮。
“父親,後宮的君侍都有何想法?”
女帝駕崩,曆來都要安排曾伺候她的君侍、宮女、宮男去守陵。君侍多為受寵幸卻沒有孕育子嗣,也沒有撫養任何子嗣的人。
“這是擬定的名單。”蘇貴君神色平靜。
秦嫿看了下,君侍二十人,宮女、宮男五十人,下葬時到皇陵附近居住。
即便如此,宮裏的君侍還有十五人。秦嫿給他們兩個選擇:一是青燈古佛了卻殘生,二是統一住在長平宮。
最後有六人出家,德君住進安寧皇子府,剩下八人住在長平宮。
長平宮就在萬安宮附近,專門建給先代女帝君侍居住,不屬於後宮,避免風言風語。
還有就是曾照顧女帝的宮女、宮男全都放出去。宮男可以回家,也可以出家。
宮女境況比較悲慘,她們大多年幼被家人送進宮,喂了藥無法成為女人。對親戚來說是不詳之人,所以無家可歸,隻能出家。
有錢有勢的宮女會納捐,晚年去道觀或寺廟修行。貧窮的宮女無力購買田產,一旦出宮,隻能乞討為生。
“問清楚他們有沒有可去的地方?”畢竟伺候過母皇,若是餓死在街上,豈不說她刻薄。
“是。”立冬低頭離開。
如今皇宮總管是趙吉祥,品級為正四品。她曾是青陽宮管事,康王府副總管,也是陪伴秦嫿最長時間的人。
立冬、劉果、立春、立夏晉為禦前尚儀,品級為從四品。
民間關於秦嫿繼承皇位的反應各不相同,對最底層的窮苦百姓來說,皇帝是男是女,是人是鬼都跟他們沒關係。
倒是有些抑鬱不得誌的讀書人,受到有心人挑撥,憤而寫詩抨擊她;世家大族瘋狂貶低她,同時又想從她身上撈好處。
畢竟很多人都害怕她登基後會嚴厲整治官場,大力打擊腐敗現象。還真別說,她們猜對了,可惜沒獎品。
泰安殿外,蘇貴君領著所有君侍站在庭院中,侍從們默默撐著傘,從上午到下午。
在京的皇室宗親全都到了,申時順親王捧著聖旨從泰安殿走出來,身後跟著一眾朝廷大臣。
順親王宣告女帝駕崩的瞬間,整個世界仿佛靜止一般。秦嫿覺得心好像破了一個洞,風從洞裏灌進來,寒氣傳遍全身。
這是她的選擇,她無怨無悔。
盡管不少人對她的繼位頗具微詞,但聖旨已下,這個時候站出來反對,不是傻子就是瘋子。
“吾皇萬歲萬歲萬萬歲!”順親王第一個跪下,其他皇室宗親也跟著跪下。
“吾皇萬歲萬歲萬萬歲!”六部尚書跪下,文武百官跟著跪下。
“吾皇萬歲萬歲萬萬歲!”君侍們不情不願跪下。
最後隻有秦嫿與蘇貴君站著,一個是新帝,一個是新帝的父親。
張雪飛、李大捷代理前、後衛禁軍統領,主要維持皇宮秩序;京城由京營大將軍負責,絕不允許發生任何動亂。
參與宮變的大皇女貶為庶人,跟隨家眷關押在宗人府地牢,皇太君軟禁在長壽宮。
秦嫣昨晚跑出萬安宮就意識到不對勁,係統提醒說她被皇太君跟大皇女利用了。
那些欠她恩情的人、還有她夫郎的家族,沒有一個人願意反叛,她不可能會贏。
畢竟反叛可是株連九族的大罪,跟著秦嫣,她們看不到贏的希望。
正當她糾結是逃還是回萬安宮的時候,穿著禁軍服的楚燕出現,毫不猶豫抓住她。
至於其他參與反叛的人員,都關押在刑部大牢,聽候審理。
左相現在非常尷尬,不管她有沒有參與反叛,英國公府都走到了窮途末路。
秦嫿問係統左相參加了嗎?
係統說她沒有,但知情不報。
“秦嫣還剩48天壽命,恐怕除了求我,再也沒有第三條路。”
“孟卿塵現在對她好感度為0。”
“她身為女主,死了對這個世界有什麽影響?不準隱瞞,全部說清楚。”
“世界會陷入混亂最後滅亡,畢竟這是為她而創作的世界,沒有她就沒有價值。”
“看來,得幫助她攻略孟卿塵。”
秦嫿歎息一聲,準備入殮儀式,喪禮由承禮郡王主持。
入殮分小殮和大殮,小殮是為死者穿好壽衣,大殮是將死者的屍體裝入棺材。
按照習俗,女帝駕崩屍體需要停放七日,故而今日舉行的是小殮。
在京九品以上官員、皇親國戚以及誥命夫郎全都身穿孝服,進宮參加入殮儀式。
秦嫿抽時間回趟王府交代事情。
“結束了嗎?”
李淮安幾人看她疲倦的模樣很心疼,同時為即將轉變的身份感到很緊張。
這兩天康王府嚴密得像鐵桶,護衛日夜巡視,仆從全都不允許出入府門,日常所需物品由總管派人購買。
“才剛剛開始。”
秦嫿很清楚,登上皇位並不表示能坐穩皇位,管理一個國家沒想象中那麽容易。
目前除了母皇的喪儀,還有叛亂之人的處置,以及外敵會不會趁她登基而作亂……
她想建立國富民安的世界,登上皇位隻是開始。往後的路會更艱難,得罪更多人。
“抱一下吧。”秦嫿張開雙臂,李淮安、石明奕、東方清、林悠然一一抱住她。
離開王府時,她差點暈倒。
昨天白天經曆刺殺,晚上騎馬狂奔,直到現在也沒能吃口飯,喝口水。
秦嫿坐著轎子回宮,簡單吃了兩口飯就去給母皇守靈,其他事情交給順親王、林聽禾、趙穀欣處理。
按照習俗,停屍七日期間,皇女、皇子需要日夜守靈,王公大臣每日進宮哭喪兩次,誥命夫郎每日哭喪一次。
屍體在泰安殿停放七日,秦嫿跟永寧皇子日夜守著,直到第八天進行大殮儀式。
棺槨從泰安殿移至殯宮,每隔七天群臣入宮哭喪,直到四十九天下葬為止。
秦嫿親自撰寫祭文,京師所有寺院需撞鍾三萬下以示哀悼,朝廷文書百日內從“朱批”改為“藍批”。
大殮儀式結束,秦嫿同順親王以及六部尚書、督察禦史留下商議政事:一是喪儀細節,二是登基典禮,三是邊防穩固。
雖說王公大臣、文武百官對她行君臣大禮,但沒有登基大典,她就隻是“代理皇帝”。
曆來繼位的君主為穩固地位,大多選擇盡快舉行登基儀式,比如守孝七日後祭告天地,也有四十九天下葬後舉辦。
秦嫿決定下葬後舉辦登基儀式,對於這點大臣持有不同看法,大多認為現在局勢不穩,盡快登基才是上策。
可惜她決定的事情,不會輕易更改。
在國喪期間,在京軍民不準嫁娶作樂?,各寺院、道觀每日須鳴鍾三萬次。
晚膳時,秦嫿去了趟永寧宮。
“父親,後宮的君侍都有何想法?”
女帝駕崩,曆來都要安排曾伺候她的君侍、宮女、宮男去守陵。君侍多為受寵幸卻沒有孕育子嗣,也沒有撫養任何子嗣的人。
“這是擬定的名單。”蘇貴君神色平靜。
秦嫿看了下,君侍二十人,宮女、宮男五十人,下葬時到皇陵附近居住。
即便如此,宮裏的君侍還有十五人。秦嫿給他們兩個選擇:一是青燈古佛了卻殘生,二是統一住在長平宮。
最後有六人出家,德君住進安寧皇子府,剩下八人住在長平宮。
長平宮就在萬安宮附近,專門建給先代女帝君侍居住,不屬於後宮,避免風言風語。
還有就是曾照顧女帝的宮女、宮男全都放出去。宮男可以回家,也可以出家。
宮女境況比較悲慘,她們大多年幼被家人送進宮,喂了藥無法成為女人。對親戚來說是不詳之人,所以無家可歸,隻能出家。
有錢有勢的宮女會納捐,晚年去道觀或寺廟修行。貧窮的宮女無力購買田產,一旦出宮,隻能乞討為生。
“問清楚他們有沒有可去的地方?”畢竟伺候過母皇,若是餓死在街上,豈不說她刻薄。
“是。”立冬低頭離開。
如今皇宮總管是趙吉祥,品級為正四品。她曾是青陽宮管事,康王府副總管,也是陪伴秦嫿最長時間的人。
立冬、劉果、立春、立夏晉為禦前尚儀,品級為從四品。
民間關於秦嫿繼承皇位的反應各不相同,對最底層的窮苦百姓來說,皇帝是男是女,是人是鬼都跟他們沒關係。
倒是有些抑鬱不得誌的讀書人,受到有心人挑撥,憤而寫詩抨擊她;世家大族瘋狂貶低她,同時又想從她身上撈好處。
畢竟很多人都害怕她登基後會嚴厲整治官場,大力打擊腐敗現象。還真別說,她們猜對了,可惜沒獎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