許多人家的中堂裏,供奉著“天地君親師”的大牌位。天地代表生命的本源。親是祖先的意思,祖先是家族的本源。君師是政教的本源。人情不能忘本,所以供奉著這些。荀子隻稱這些為禮的三本[1];大概是到了後世才宗教化了的。荀子是儒家大師。儒家所稱道的禮,包括政治製度、宗教儀式、社會風俗習慣等等,卻都加以合理的說明。從那“三本說”,可以知道儒家有拿禮來包羅萬象的野心,他們認禮為治亂的根本;這種思想可以叫作禮治主義。


    怎樣叫作禮治呢?儒家說初有人的時候,各人有各人的欲望,各人都要滿足自己的欲望,沒有界限,沒有分際,大家就爭起來了。你爭我爭,社會就亂起來了。那時的君師們看了這種情形,就漸漸給定出禮來,讓大家按著貴賤的等級,長幼的次序,各人得著自己該得的一分兒吃的、喝的、穿的、住的,各人也做著自己該做的一分兒工作。各等人有各等人的界限和分際;若是隻顧自己,不管別人,任性兒貪多務得,偷懶圖快活,這種人就得受嚴厲的製裁,有時候保不住性命。這種禮,教人節製,教人和平,建立起社會的秩序,可以說是政治製度。


    天生萬物,是個很古的信仰。這個天是個能視能聽的上帝,管生殺,管賞罰。在地上的代表,便是天子。天子祭天,和子孫祭祖先一樣。地生萬物是個事實。人都靠著地裏長的活著,地裏長的不夠了,便鬧饑荒;地的力量自然也引起了信仰。天子諸侯祭社稷,祭山川,都是這個來由。最普遍的還是祖先的信仰。直到我們的時代,這個信仰還是很有力的。按儒家說,這些信仰都是“報本返始”[2]的意思。報本返始是慶幸生命的延續,追念本源,感恩懷德,勉力去報答的意思。但是這裏麵怕不單是懷德,還有畏威的成分。感謝和恐懼產生了種種祭典。儒家卻隻從感恩一麵加以說明,看作禮的一部分。但這種禮教人恭敬,恭敬便是畏威的遺跡了。儒家的喪禮,最主要的如三年之喪,也建立在感恩的意味上;卻因恩誼的親疏,又定出等級差別來。這種禮,大部分可以說是宗教儀式。


    宋本《禮記》書影


    居喪一麵是宗教儀式,一麵是普通人事。普通人事包括一切日常生活而言。日常生活都需要秩序和規矩。居喪以外,如婚姻、宴會等大事,也各有一套程序,不能隨便馬虎過去;這樣是表示鄭重,也便是表示敬意和誠心。至於對人,事君,事父母,待兄弟、姊妹,待子女,以及夫婦、朋友之間,也都自有一番道理。按著尊卑的分際,各守各的道理,君仁臣忠,父慈子孝,兄友弟恭,夫婦朋友互相敬愛,才算能做人;人人能做人,天下便治了。就是一個人飲食言動,也都該有個規矩,別叫旁人難過,更別侵犯著旁人,反正諸事都記得著自己的分兒。這些個規矩也是禮的一部分;有些固然含著宗教意味,但大部分可以說是風俗習慣。這些風俗習慣有一些也可以說是生活的藝術。


    王道不外乎人情,禮是王道的一部分,按儒家說是通乎人情的[3]。既通乎人情,自然該誠而不偽了。但儒家所稱道的禮,並不全是實際施行的。有許多隻是他們的理想,這種就不一定通乎人情了。就按那些實際施行的說,每一個製度、儀式或規矩,固然都有它的需要和意義。但是社會情形變了,人的生活跟著變;人的喜、怒、愛、惡,雖然還是喜、怒、愛、惡,可是對象變了。那些禮的惰性卻很大,並不跟著變。這就留下了許許多多遺形物,沒有了需要,沒有了意義;不近人情的偽禮,隻會束縛人。《老子》裏攻擊禮,說“有了禮,忠信就差了”[4];後世有些人攻擊禮,說“禮不是為我們定的”[5];近來大家攻擊禮教,說“禮教是吃人的”。這都是指著那些個偽禮說的。                                  宋本《周禮》書影(漢鄭玄注)      宋本《儀禮》書影(漢鄭玄注)


    從來禮樂並稱,但樂實在是禮的一部分;樂附屬於禮,用來補助儀文的不足。樂包括歌和舞,是“人情之所必不免”的[6]。不但是“人情之所必不免”,而且樂聲的綿延和融和也象征著天地萬物的“流而不息,合同而化”[7]。這便是樂本。樂教人平心靜氣,互相和愛;教人聯合起來,成為一整個兒。人人能夠平心靜氣,互相和愛,自然沒有貪欲、搗亂、欺詐等事,天下就治了。樂有改善人心、移風易俗的功用,所以與政治是相通的。按儒家說,禮、樂、刑、政,到頭來隻是一個道理;這四件都順理成章了,便是王道。這四件是互為因果的。禮壞樂崩,政治一定不成;所以審樂可以知政[8]。“治世之音安以樂,其政和;亂世之音怨以怒,其政乖;亡國之音哀以思,其民困。”[9]吳公子季劄到魯國觀樂,樂工奏那一國的樂,他就知道是那一國的;他是從樂歌裏所表現的政治氣象而知道的[10]。歌詞就是詩;詩與禮樂也是分不開的。孔子教學生要“興於詩,立於禮,成於樂”[11];那時要養成一個人才,必需學習這些。這些詩、禮、樂,在那時代都是貴族社會所專有,與平民是無幹的。到了戰國,新聲興起,古樂衰廢,聽者隻求悅耳,就無所謂這一套樂意。漢以來胡樂大行,那就更說不到了。


    《三禮圖》書影


    古代似乎沒有關於樂的經典;隻有《禮記》裏的《樂記》,是抄錄儒家的《公孫尼子》等書而成,原本已經是戰國時代的東西了。關於禮,漢代學者所傳習的有三種經和無數的“記”。那三種經是《儀禮》、《禮古經》、《周禮》。《禮古經》已亡佚,《儀禮》和《周禮》相傳都是周公作的。但據近來的研究,這兩部書實在是戰國時代的產物。《儀禮》大約是當時實施的禮製,但多半隻是士的禮。那些禮是很繁瑣的,踵事增華的多,表示誠意的少,已經不全是通乎人情的了。《儀禮》可以說是宗教儀式和風俗習慣的混合物;《周禮》卻是一套理想的政治製度。那些製度的背景可以看出是戰國時代;但組成了整齊的係統,便是著書人的理想了。


    “記”是儒家雜述禮製、禮製變遷的曆史,或禮論之作;所述的禮製有實施的,也有理想的。又叫作《禮記》;這《禮記》是一個廣泛的名稱。這些“記”裏包含著《禮古經》的一部分。漢代所見的“記”很多,但流傳到現在的隻有三十八篇《大戴記》和四十九篇《小戴記》。後世所稱《禮記》,多半專指《小戴記》說。大戴是戴德;小戴是戴聖,戴德的侄兒。相傳他們是這兩部書的編輯人。但二戴都是西漢的《儀禮》專家。漢代有五經博士;凡是一家一派的經學影響大的,都可以立博士。大戴儀禮學後來立了博士,小戴本人就是博士。漢代經師的家法最嚴,一家的學說裏絕不能摻雜別家。但現存的兩部“記”裏都各摻雜著非二戴的學說。所以有人說這兩部書是別人假托二戴的名字纂輯的;至少是二戴原書多半亡佚,由別人拉雜湊成的,——可是成書也還在漢代。這兩部書裏,《小戴記》容易些,後世誦習的人比較多些;所以差不多專占了《禮記》的名字。


    《大戴禮記》書影      <hr/>


    [1]《禮論》。


    [2]《禮記·郊特牲》。


    [3]《禮記·樂記》。


    [4]《老子》三十八章。


    [5]阮籍語,原文見《世說新語·任誕》。


    [6]《荀子·樂論》,《禮記·樂記》。


    [7]《禮記·樂記》。


    [8]《禮記·樂記》。


    [9]《禮記·樂記》。


    [10]《左傳》襄公二十九年。


    [11]《論語·泰伯》。


    【參考資料】洪業《禮記引得序》,《儀禮引得序》。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經典常談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uu小說網隻為原作者朱自清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朱自清並收藏經典常談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