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02章 驅逐
娶我嫡姐?行!退婚書給你我另嫁 作者:氓之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又過了兩天,城外忽然來了一大波逃難的流民。
他們自稱是江南人士,因為家中田地全被洪水衝壞顆粒無收,連住的地方也蕩然無存,故而一路北上逃荒想求條活路。
他們浩浩蕩蕩足足有幾百號人,守城的士兵見人太多不敢直接放進來,便飛快的跑去請示上頭的人。
這一請示二請示,就請示到了皇上麵前。
禦書房中,王瀾之認真道:“皇上,萬萬不可放那些流民進城,您知道的,水患過後最易爆發時疫,若他們之中有感染者,一旦進了城後果不堪設想。”
此言一出,皇上本是拿著奏折的手狠狠一頓。
他慢慢抬頭,威嚴的目光中露出探查之色,像是要直接窺進王瀾之內心深處。
“王丞相,你讓朕將那些流民拒之門外?”
王瀾之被看的冷汗直流,他不敢直視皇上的眼睛,索性直接低下了頭。
“皇上,微臣也是為了大局著想,整個京城上百萬人口,咱們不敢去賭。”
皇上沉沉掃視著麵前這個一直很信任的臣子,似是有些不信。
“你確定要讓朕這麽做?”
王瀾之有些心虛,但事已至此不能改口,隻得硬著頭皮道:“皇上,微臣也隻是建議,具體如何處置全憑皇上心意。”
皇帝目光並未撤走,忽而換了個話題,“王丞相跟著朕很多年了吧。”
王瀾之不知道皇上為何會突然問起這個,但還是如實答道:“是,快十年了。”
皇上放下手中的折子,負手站起來。
“當初朕信任你,便讓你作為東宮門客輔佐寒兒,在寒兒舉薦你為丞相時更是順水推舟給了你如今的地位。”
“後來寒兒自取滅亡,朕也絲毫沒有遷怒於你。”
王瀾之右眼皮瘋狂跳動,皇上說起這些難道是發現了什麽?
莫不是宋稚告了密?
不,不對,那個女人還想抓著他這個把柄替她辦事呢,她不會告密。
他一顆心提到嗓子眼,正承受不住壓力搖搖欲墜時。
皇上忽然走到他麵前語重心長的拍了拍他的肩膀,“所以朕做了很正確的決定,留你在朕身邊為朕出謀劃策。”
“這件事就按你說的辦,把那些流民全都拒之門外好了,不過是死幾百人,總好過拿一城無辜百姓的性命去賭。”
聞言,王瀾之才總算鬆了口氣。
他劫後餘生的擦了擦額上的汗珠,剛才有那一瞬,他真的覺得皇帝像是察覺了什麽。
還好最後皇帝並沒有起疑。
順利完成了他和賢王的計劃,他相信此時城門口也應該進行的很順利。
他跪在地上用陰毒的餘光瞥了皇上一眼。
信任他,空口白牙的信任有什麽用,一點實權也沒有,在朝堂上根本沒人信服。
大家表麵上對他客客氣氣,背地裏還不知道怎麽不將他放在眼裏呢。
丞相做到他這個份上,也真夠窩囊的。
不過沒關係,再過不久,一切就不同了。
賢王答應過他,隻要能成事,就會讓他一人之下萬人之上。
到時候,將沒有任何人再看不起他。
王瀾之仿佛看到了自己風光無限的樣子。
看吧,隻要不對上宋稚那個女人,他一切都很順利。
沉浸在喜悅中的王瀾之並沒有注意到,皇上看他的眼裏已經滿是殺意。
而此時,城門口人頭攢動十分喧鬧。
難民們在門外不斷拍打著城門,他們衣衫襤褸,蓬頭垢麵的看不清長相,嘴裏不斷說著:“給點吃的吧,給點吃的吧。”
這時去請示的士兵終於跑了回來,他用手擋在將領耳邊不知道說了些什麽,說完後將領直接站起身開始驅趕這些流民。
“皇上有令,爾等身上可能染有時疫不宜進城,趕緊滾遠點不要再出現在這裏。”
一隊士兵煞有其事的捂住口鼻舉起長矛一步步逼退那些不斷拍打城門的百姓。
這群百姓頓時露出一副‘天塌了’的表情,他們一邊跌跌撞撞的後退,一邊不可置信的搖頭。
“不,我們是皇上的子民,皇上不可能這麽對我們的,我們沒有感染時疫,我們很健康,放我們進城吃口東西吧,”
“我們真的快餓死了,不進城也可以,求求官爺賞點糧食給我們吃吧。”
眾人哀戚的聲音不絕於耳,便是尋常百姓聽了都忍不住起惻隱之心。
偏偏這些士兵無比心狠,一腳踹在喊的最起勁兒的那個人身上。
“吃吃吃,吃屎去吧,老子都沒得吃,哪有糧食給你們吃,呸,晦氣。”
虛弱的男人被踹倒在地,除了他痛苦的呻吟,全場再沒有人敢說一個字。
士兵們很滿意這樣的威懾力,抬著下巴道:“我們也隻是奉皇上之命行事,你們若是要怪,就怪皇上不管你們死活吧。”
城牆上一處不顯眼的地方,一身煙綠色衣裙的宋稚正帶著小桃站在那裏靜靜觀摩著這場好戲。
小桃感慨道:“這些人扮演流民還扮演的挺像那麽回事。”
宋稚點點頭,“嗯,得加銀子。”
小桃嘿嘿一笑,“小姐,您不是說賢王肯定會出場刷好感嗎,怎麽他還沒有出現?該不會不來吧。”
宋稚笑了笑,“精心安排了這麽大一場好戲,他怎麽可能不來,等著吧,他肯定會來的。”
她將目光落在流民中搜索了一圈,很快便將視線定格在一個大肚便便裹著頭巾的婦人身上。
婦人身形臃腫,臉上髒兮兮的看不出樣貌。
宋稚哭笑不得,若虞還真是一點兒也不在乎自己的形象。
正準備和柳若虞對個眼神,城門口忽然傳來一個正義凜然的聲音。
“住手,他們隻是一群手無縛雞之力的流民,因為餓肚子想吃點東西而已,你們怎可如此對他們。”
賢王急匆匆的走了過來,一副悲天憫人的模樣。
那群士兵應聲停下,行禮之後解釋道:“賢王殿下,屬下們是聽令行事,是皇上吩咐我們這麽做的。”
他們加大了聲音,故意讓他們聽到賢王這個名諱,也再一次強調他們被擋在城外羞辱是皇上的決定。
他們自稱是江南人士,因為家中田地全被洪水衝壞顆粒無收,連住的地方也蕩然無存,故而一路北上逃荒想求條活路。
他們浩浩蕩蕩足足有幾百號人,守城的士兵見人太多不敢直接放進來,便飛快的跑去請示上頭的人。
這一請示二請示,就請示到了皇上麵前。
禦書房中,王瀾之認真道:“皇上,萬萬不可放那些流民進城,您知道的,水患過後最易爆發時疫,若他們之中有感染者,一旦進了城後果不堪設想。”
此言一出,皇上本是拿著奏折的手狠狠一頓。
他慢慢抬頭,威嚴的目光中露出探查之色,像是要直接窺進王瀾之內心深處。
“王丞相,你讓朕將那些流民拒之門外?”
王瀾之被看的冷汗直流,他不敢直視皇上的眼睛,索性直接低下了頭。
“皇上,微臣也是為了大局著想,整個京城上百萬人口,咱們不敢去賭。”
皇上沉沉掃視著麵前這個一直很信任的臣子,似是有些不信。
“你確定要讓朕這麽做?”
王瀾之有些心虛,但事已至此不能改口,隻得硬著頭皮道:“皇上,微臣也隻是建議,具體如何處置全憑皇上心意。”
皇帝目光並未撤走,忽而換了個話題,“王丞相跟著朕很多年了吧。”
王瀾之不知道皇上為何會突然問起這個,但還是如實答道:“是,快十年了。”
皇上放下手中的折子,負手站起來。
“當初朕信任你,便讓你作為東宮門客輔佐寒兒,在寒兒舉薦你為丞相時更是順水推舟給了你如今的地位。”
“後來寒兒自取滅亡,朕也絲毫沒有遷怒於你。”
王瀾之右眼皮瘋狂跳動,皇上說起這些難道是發現了什麽?
莫不是宋稚告了密?
不,不對,那個女人還想抓著他這個把柄替她辦事呢,她不會告密。
他一顆心提到嗓子眼,正承受不住壓力搖搖欲墜時。
皇上忽然走到他麵前語重心長的拍了拍他的肩膀,“所以朕做了很正確的決定,留你在朕身邊為朕出謀劃策。”
“這件事就按你說的辦,把那些流民全都拒之門外好了,不過是死幾百人,總好過拿一城無辜百姓的性命去賭。”
聞言,王瀾之才總算鬆了口氣。
他劫後餘生的擦了擦額上的汗珠,剛才有那一瞬,他真的覺得皇帝像是察覺了什麽。
還好最後皇帝並沒有起疑。
順利完成了他和賢王的計劃,他相信此時城門口也應該進行的很順利。
他跪在地上用陰毒的餘光瞥了皇上一眼。
信任他,空口白牙的信任有什麽用,一點實權也沒有,在朝堂上根本沒人信服。
大家表麵上對他客客氣氣,背地裏還不知道怎麽不將他放在眼裏呢。
丞相做到他這個份上,也真夠窩囊的。
不過沒關係,再過不久,一切就不同了。
賢王答應過他,隻要能成事,就會讓他一人之下萬人之上。
到時候,將沒有任何人再看不起他。
王瀾之仿佛看到了自己風光無限的樣子。
看吧,隻要不對上宋稚那個女人,他一切都很順利。
沉浸在喜悅中的王瀾之並沒有注意到,皇上看他的眼裏已經滿是殺意。
而此時,城門口人頭攢動十分喧鬧。
難民們在門外不斷拍打著城門,他們衣衫襤褸,蓬頭垢麵的看不清長相,嘴裏不斷說著:“給點吃的吧,給點吃的吧。”
這時去請示的士兵終於跑了回來,他用手擋在將領耳邊不知道說了些什麽,說完後將領直接站起身開始驅趕這些流民。
“皇上有令,爾等身上可能染有時疫不宜進城,趕緊滾遠點不要再出現在這裏。”
一隊士兵煞有其事的捂住口鼻舉起長矛一步步逼退那些不斷拍打城門的百姓。
這群百姓頓時露出一副‘天塌了’的表情,他們一邊跌跌撞撞的後退,一邊不可置信的搖頭。
“不,我們是皇上的子民,皇上不可能這麽對我們的,我們沒有感染時疫,我們很健康,放我們進城吃口東西吧,”
“我們真的快餓死了,不進城也可以,求求官爺賞點糧食給我們吃吧。”
眾人哀戚的聲音不絕於耳,便是尋常百姓聽了都忍不住起惻隱之心。
偏偏這些士兵無比心狠,一腳踹在喊的最起勁兒的那個人身上。
“吃吃吃,吃屎去吧,老子都沒得吃,哪有糧食給你們吃,呸,晦氣。”
虛弱的男人被踹倒在地,除了他痛苦的呻吟,全場再沒有人敢說一個字。
士兵們很滿意這樣的威懾力,抬著下巴道:“我們也隻是奉皇上之命行事,你們若是要怪,就怪皇上不管你們死活吧。”
城牆上一處不顯眼的地方,一身煙綠色衣裙的宋稚正帶著小桃站在那裏靜靜觀摩著這場好戲。
小桃感慨道:“這些人扮演流民還扮演的挺像那麽回事。”
宋稚點點頭,“嗯,得加銀子。”
小桃嘿嘿一笑,“小姐,您不是說賢王肯定會出場刷好感嗎,怎麽他還沒有出現?該不會不來吧。”
宋稚笑了笑,“精心安排了這麽大一場好戲,他怎麽可能不來,等著吧,他肯定會來的。”
她將目光落在流民中搜索了一圈,很快便將視線定格在一個大肚便便裹著頭巾的婦人身上。
婦人身形臃腫,臉上髒兮兮的看不出樣貌。
宋稚哭笑不得,若虞還真是一點兒也不在乎自己的形象。
正準備和柳若虞對個眼神,城門口忽然傳來一個正義凜然的聲音。
“住手,他們隻是一群手無縛雞之力的流民,因為餓肚子想吃點東西而已,你們怎可如此對他們。”
賢王急匆匆的走了過來,一副悲天憫人的模樣。
那群士兵應聲停下,行禮之後解釋道:“賢王殿下,屬下們是聽令行事,是皇上吩咐我們這麽做的。”
他們加大了聲音,故意讓他們聽到賢王這個名諱,也再一次強調他們被擋在城外羞辱是皇上的決定。